万方数据摘要
通过建立保障土地
生命系统完整性和地域特色的生态基础设施
中观和微观三个尺度上来定义城
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形态首先建立
洪水安全格局
文化
遗产安全格局和游憩景观安全格局等
以引导和框限城市总
体空间发展格局
完善城市EI
在微观尺度上
程进刘海李迪表1正规划
区域和城市EI规划
宏观中观
在什么地方不可建设
包括
在
什么地方建设什么
1
2
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规划
1
<10km
2
2
EI
这个EI将作为区域和城市规划
设计的基础,并引导和框限城市的空间形态和格局
宏观
这三个尺度上的EI规划和设计分别
与城市发展建设规划的总体规划和
城镇体系规划阶段
以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各个阶段相对应
并分别成为各个建设规划阶段的基
础
EI总体规划及基于
EI的城市
总体空间发展格局
3.1.1 确定主要的景观过程
根据台州的自然和人文过程的特点,区域EI的建立,主要考虑维护下列过程的安全(2) 生
物过程
包括乡
土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保护和游憩过程
1
开放式的防洪和雨洪管理
途经正在被各国所尝试
1998
Islam等
刘志民
董哲
仁金卫斌
通过水文过程的
模拟
湿地
基于不同的安全水平彩图3
中安全水平洪水SP高安全水平洪水SP
2
同时分析栖息地
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景观安全格局中
它们将是管理和设计所需要特
别关注的地方
则需要特别的景观
设计,如建立穿越高速道路的动物绿色通道Forman, 1995; Forman, et al, 2002
彩图4
中安全水平生物多样性保护SP
高安全水平生物
多样性保护SP
以及建立线
形文化线路方式来进行遗产点的保护对维护和利用乡土景观具有高效性
Fabos,1995
王志芳 孙鹏
俞孔坚
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和
没有被列为保护单位的乡土文化景观都应成为遗
产保护的对象与地形和地
物有关
俞孔坚
2005
77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专版
使每个孤立的遗产点都能得到最低限度的保护
并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高
安全水平遗产保护SP
同时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
4
基于不同的游憩资源保护目标和游憩环境水平
并
在此基础上
彩图6
中安全游憩SP并能到达形成一个游憩景观网络
并通过建立更大范围的缓冲
区
3.1.3 宏观区域EI的整合
区域EI是通过将洪水安全格局
文化遗产安全格局以及游憩景观
安全格局叠加整合而成的
形成低
可行性及其与现行城市土地开发模式的兼容性
地段位于永宁江两岸的城市边缘带
遵循中观尺度上关于该廊
基于EI的城市地段土地开发模式所选的特定
道的管理和设计导则,探讨
在
表2 多种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情景比较
Tab.2 Comparisons among EI based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scenarios
常规蔓延式未考虑EI
蔓延改良式基于低标准EI组团式基于中标准EI
分散式基于高标准EI
防洪安全
洪水威胁频繁
防洪成
防洪标准较高
防洪成本
本较高
最低
生物栖息地受到严重破最低限度保障了区域和较好地维护了关键性的栖生物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生物栖息地保坏
城市内的生物栖息地和息地和迁徙网络,使生物在城市内得到很好的保护
迁徙网络
多样性能逐年提高
护
从而不利于区域生
态系统的完整性
只有被列入文物保护单全面地保护了文物保护单文化遗产保护位的文化遗产点得到孤并在
位和乡土文化景观与地域景观特立地保护
并在有限范围内建较大范围内建立一个遗产色
立遗产保护和利用网保护和利用网络, 地域景络
观特色得到较好的保护
城区游憩资源得到最低城郊游憩景观可达限度的保护和利用
并与城郊游
性差
憩景观形成完整的具有最好的可达性和最好
的保护和可利用状态1.交通环线成为城市发1.黄岩和椒江-路桥区利展的脊梁
用各自优势组织交通
但主
交通功能
不容易统一
城区之间联系相对较弱;2.区域尺度上难以安排统一的对外联系接口
基础设施的集约利用效基础设施的集约利用效市政基础设施率最高,工程投资少见率相对较高
黄岩基础
建设工程量比较
投入和效益
效快
设施相对自我完善大
与常规蔓延式相比,近期试图在经济效益
单个组团规模不足近期建设
城市具有经济高效的优社会效益之间寻找平和运营的成本最低,效点,同时能较好地维持城衡点
维持城市生活方式
益最好
市整体环境质量,具有可总体上较为
的成本也相对最高
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经济,同时为长远的可持但随着居
城市
环境
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民对环境质量和居住要求的经济性也将随之下境
的提高
降,可持续性差
表3 微观尺度上基于EI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和城市形态Tab.3 Urban land development pattern based on EI
片层结构
人工与自然系统如
和谐共生
并将其导入城市肌体之中
3.动态递进
途径与市场化
负
而非传统的道路网为
1.通过EI网格方式,将EI导入城市肌理;2.先导的城市开发枝EI,铸就明晰的城市格
检验
局简洁而不失多样性
化解雨
反规划
洪为清流
流入城市肌理
2.新江南水巷, 在现代城市的高密度和高强度开发
条件下和现代生活方式下
79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专版
该地段进行城市土地利用的多种可能性
片层模式
表3
地球上有足够的地方进行城
市建设也完全可
以给生物
甚至可以不用盲目的牺牲更多的土地来地保护这些自然和人文过程及遗产
精明地为这些过程和资源建立综
合的
EI
有赖于科学和道义的
结合
而道义则体现在对生命土地的关怀
生物过程
李迪华张蕾裴丹姜斌王建武台州市规划局
陈桂秋
1-32001,33
8
347-352.
9 Searns R M. 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as an Adaptive
Urban Landscape Form[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3
M T. Wetland Networks for
Stormwater Management in Subtropical Urban Watersheds[J]. Ecological Engineering131-158.
11 Yu
36(5)1-17.
12 Zube E Greenways and the US National Park System[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3王文1998,7
45-52.
14 董哲仁.河流恢复的目标[J].中国水利
6-9.
15 金卫斌
2000,15(4
2000,1
2001,51998,53:11-20.
19 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J].生态学
报8
李伟黄刚
刘玉杰
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生态设计[J].中国园林1-
7.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案例一i一一]万方数据一而燮万方数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