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清代 丧葬礼俗

2024-07-19 来源:东饰资讯网
清代 丧葬礼俗

清代丧葬礼俗在沿袭明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1、报丧礼俗:人死后,先要报丧,即通知亲友。报丧方式因地域不同而异,如京城丧家要“门报”,直隶沧州地区则要“门状”。 2、初终礼俗:病危者,家人将其移至正寝,并备好寿衣、寿被、寿鞋等物品。濒危时,家人守在床前。气绝后,家人要号啕大哭,并烧“倒头纸”。

3、殓礼:入殓前,由阴阳先生根据亡者的生卒年月日时选择入殓的时辰,以避煞神冲犯。入殓时,由阴阳先生用酒洗净尸身,缠上铭旌后入棺。

4、大殓:是将死者从灵床转殓入棺,入棺时间一般是亡故后的第三日。大殓时亲友毕集,仪式庄重。

5、接煞与哭吊:三朝接煞,又称“送三”,说人死后第三日必回煞。人们在这天设灵位,布置孝堂,写魂幡,请僧道在灵前念经,超度亡灵,防止煞神的危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