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ospf基本配置实验

2021-11-23 来源:东饰资讯网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ospf基本配置实验

实验环境: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目的和要求:用若干台PC和若干台路由器构成一个网络;规划PC机及路由器相关接口的IP地址,配置OSPF动态路由协议,使PC机之间能相互通信。

实验过程:

1.在Packet Tracer中建立如下实验拓扑图:

其中,PC 0的快速以太网端口连接在Route 0的快速以太网端口fa 0/0上,PC 1的快速以太网端口连接在Route 2的快速以太网端口fa 0/1上,Route 0的fa 0/1连接在Route 1的fa 0/1上,Route 1的fa 0/0连接在Route 2的fa 0/0上。

2.开启Route 0、Route 1、Route 2的快速以太网端口fa 0/0,fa 0/1,规划并为每

个端口配置ip address,其中Route 0的fa 0/0的ip address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Route 0的fa 0/1的ip address为192.168.1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Route 1的fa 0/0的ip address为192.168.2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Route 1的fa 0/1的ip address为192.168.10.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Route 2的fa 0/0的ip address为192.168.2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Route 2的fa 0/1的ip address为192.168.2.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具体操作如下:

3.规划并配置PC 0和PC 1的ip address、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其中PC 0的ip address为192.168.1.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192.168.1.1;PC 1的ip address为192.168.2.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192.168.2.1;具体如下:

规划配置后的网络拓扑结构如下:

4.在PC 0上通过ping命令查看此时PC 0与PC 1之间能否正常通信;

由上可知,此时两台PC机之间是无法通信的。

5.在两台路由器上配置内部网关协议OSPF;

在Route 0的全局配置模式下通过route ospf命令为Route 0配置内部网关协议OSPF,具体操作如下:

同样,在Route 1和Route 2的全局配置模式下通过route ospf命令为路由器配置内部网关协议OSPF;

6. 在路由器上使用show ip route等命令检验路由器是否正在通过 OSPF 发送和接收路由;

可知,路由器有通过 OSPF 发送和接收路由;

7.再次在PC 0上通过ping命令查看PC 0与PC 1之间能否正常通信;

可知,此时PC 0与PC 1已经能正常通信了。

实验结论:相对于rip,ospf没有跳数的限制,适合规模很大的网络,在链路状态变化时使用触发更新,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收敛速度快,具有认证功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