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2020-08-22 来源:东饰资讯网
理论探索 ●■■■■■●■■●●■●■■■■■■●●■■■■■■■一 PORARV ECONOMICS 【摘要】本文利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选取 1978--2012年广东的数据,对广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 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两者的关系不显著, 这除了广东有来自全国的人才优势外,更主要是因为广东地方 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例过低。为了强化教育对经济增长的 作用,广东地方政府应适度增加教育支出,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建立分层次分级别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体系 强化教育经费的 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财政教育支出 经济增长 广东 教育 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作用,因为教育体系是整个经济 体系的一个部分,教育体系创造的增加值及支出即构成GDP 的一部分。教育对经济增长还具有间接作用,教育投资的回报 不是即时性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到回报,因为教育投资于 人力资本,提高了人口素质,提升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科学技 术的发展,增强了一个国家的管理水平,这为该国未来的经济 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需要在未来的社会活动中才能逐 渐显现其内在价值和意义。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相当广泛。舒尔茨(T. W.Schultz)在1960年发表的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文章中, 对人力资本的概念与性质、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与途径、人力 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等观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 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会更多的代替其他生产要素来刺激经 济增长,提高各国的经济增长率,这成为许多国家制订教育发 展政策的理论基础,他还利用美国1929—1957年的数据,对教 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 表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3%。丹尼森(Edward F. Demson) ̄用因素分析法计算教育程度的提高在总劳动投入量 中的比例来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算结果表明,在 1929-1948年期间,美国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7%。斯特 鲁米林计算出前苏联1940—1960年的国民收入增量中有30% 来自教育程度的提高。 20世纪8O年代中后期,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迅速发展, 许多学者认为教育的差异可以解释个人或者整个国家经济绩 效的差异。如卢卡斯等进一步拓展了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专 业化人力资本”的理论;罗默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考虑人力资本 的索洛改进模型,标志着人力资本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已经开 始步入成熟,也标志着对教育作用认识的进步。 中国学者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教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也 在不断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初,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开始在我 726 《当代经济}2014年第14期 国出现。厉以宁(1984)强调了智力投资的生产性问题,提出了 “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能力工资”等人力资本范畴的概念。 史仕新、金周英(2005)对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 比较细致的分析,指出教育及其生产的人力资本具有资源配置 功能、制度l生功能和生产}生功能等,教育是技术进步的载体,对 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间接贡献。闰二旺、原玉廷(2006)引入产业 经济学中的产业纵向关联理论定性分析了教育与经济的双向 关联关系,指出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影响是强烈的,而教育与经 济的相互协调是任何一方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方面,甘建辉(2012)选取了 1978年至2008年相关数据数据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教育支出 的产出弹『生为0.141777,教育支出俨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 要影响因素之一。黄晗、冯烽(2011)基于2008年中国31个地区 的截面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结合Moran散点图、LISA聚集 地图对我国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 论:地区GDP增长、相邻地区的教育财政支出对本地区的教育 财政支出有正的作用。 二、模型的设定与数据的选取 1、模型设定 本文利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来分析广东地方 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加入了教育支出的柯布一道 格拉斯生产函数可表述如下: Y=AK“LeE (1) 式中,O.f、p、 分别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教育投入的产 出弹『生,A为技术进步因子,即全要素增长率。对上述生产函数 进行对数处理,可得: lnY=lnA+cdnK+ISlrrL+ lnE+1. ̄ (2) 利用上式进行线性回归,可以找出固定资本投入、人力资 本投入和财政教育投入的产出弹性,进一步分析各个因素对产 出的影响。 一般来说,方程的残差序列并不符合白噪声的条件,因此 仅用上述模型做普通线性回归并不能得到很好的结果,模型应 进行进一步的扩展。本文中把中国GDP序列当成退势平稳序 列处理,在模型中引入趋势项目,采用的模型表达式为: lnY=lnA+cdnK+131nL+入1nE+pt+ (3) 2、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1978—2012年广东的数据,对广东地方财政教育 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相关原始数据主要来 自于《广东统计年鉴》和《上海统计年鉴》,并经计算整理而得。 以下详细说明各变量的选取和计算方法。 理论探索 ■■■■■■■■■●●■■■●■■●■■■■●●■■■●I CONTEMPORARY ECO (1)产出数据。衡量国民经济整体产出使用按可比价格计 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CNP),本文采用以 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产出的指标,基 础数据直接取自历年《广东统计年鉴》,并且按1978年不变价 格进行换算,具体做法是用名义GDP除以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并经计算得来。 (2)劳动投入数据。在全要索产生产率分析中,劳动的投入 不仅仅要考虑劳动投入的数量,还要考虑劳动的利用效率、劳 动质量。但由于劳动质量缺乏相应的统计资料,因此,本文只考 人数(年末从业人数)作为历年劳动投入量指标,这个数据来源 于《广东统计年鉴》。 对产出没有显著性影响,另外,从D.w.的值来看,方程具有明 显的自相关性。 在模型中引入趋势项目后,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lnY=0.943+0.39531nK+0.29141nL-0.15861nE+0.077t t(0.40)(4.45) (1.O0) (一2.32)(3.508) (6) /L =O.999 D.W.=O.644 F=6370.0 由上可见,方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资本对产出的影响是 显著的,时间趋势也是显著的,劳动的影响不显著,教育对产出 的影响在5%的显著陛水平下是显著的,但是有一个负的影响, 为了解决自相关的问题,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用AR(1)过 程描述残差序列,从而提高参数的有效性。估计的结果如下: lnY=一2.146+0.37321nK+0.91511nL+0.03601nE+O.9694AK(1) t(一0_50)(2.39) (2.45) (0.48)(39.81)(7) 虑劳动投入的数量而不考虑质量的变化,采用历年社会劳动者 这与一般的理论是不相符的。方程同样具有自相关陛。 (3)资本投入数据。资本投入量应为直接或间接构成生产 能力的资本总存量(或简称资本存量),它既包括直接生产和提 供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各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也包括为 Ik =0.998 D.W.--1.813 F=11965.6 生活过程服务的各种服务及福利设施的资产,如住房等。由于 相关统计年鉴中并没有广东历年资本存量的数据,因而需要对 资本存量进行推算。关于资本存量的估算,目前通用的方法是 1951年戈德史密斯(Goldsmith)开创性地运用的永续盘存法 (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PIM),基本估计公式为: 加上时间趋势的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lnY=285.62+0.34911nK+0.95231I1L+O.05221hE-0.5592t+ 0.9979AK(1) t(O.01)(2.17) (2.54)(0.68)(-0.02) (11.26) (8) R =0.999 D.W.=1.885 F=9309.3 }+ (1一 (4) 从以上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广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对广东 GDP的产出没有显著性的影响或影响不符合理论假设。 四、广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其中,Kt表示第t年的实际资本存量,Kt—I表示第t-1年 的实际资本存量,It表示第t年的名义投资,Pt表示第t年固定 资产投资价格指数,8 t表示第t年的固定资产折旧率。 郭庆旺和贾俊雪(2004)推算出了1978年的全国固定资产 净值数据,确定基期1978年资本存量为3837亿元。而当时全国 的GDP为3645.2亿元,广东当时的GDP为185.85亿元,按照 广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对广东GDP的影响不显著,这也 许与广东特殊的情况有关。广东是一个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的地 区,而且经济环境也相对宽松、地理位置优越,这吸引了全中国 乃至全世界的投资者来投资,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也就是 说,广东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并不完全来自 于广东的教育,而是来自于全中国的教育。所以,单从回归分析 固定资产净值与GDP的比例,确定1978年广东的资本存量为 195.63亿元。由于相关的统计年鉴没有公布广东的固定资产投 资价格指数,只好用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来代替广东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折旧率以公认的5%作为标 准。有了基期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折 旧率,就可以根据资本存量的基本公式求得样本期各年资本存 量数据。 的结果来看,广东的经济增长与教育支出的显著性比较低也就 可以理解了。 一广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对广东GDP的影响不显著,还有 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广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不足。表1列出 近1O年来广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情况,教育支出占GDP的 比例在2012年才达到2.62%(见表1)。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 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世纪末要达到4%,但广东省这 个目标至今未能实现。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 而且还低于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见表2)。 (4)教育投入数据。广东教育投入的数据采用以1978年不 变价格计算,基础数据直接取自历年《广东统计年鉴》,并且按 1978年不变价格进行换算,具体做法是用各年的广东教育支出 总额除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来自各年《中 国统计年鉴》。 三、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造成教育支出不足的原因:一是教育支出增长的指标与地 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相冲突,地方政府的领导都强调 GDP的增长,通常会优先保证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教育支出 的效益由于其具有延迟性因而被挤占了。二是财政收入占GDP (5) 根据前面建立的模型,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 如下的回归方程: lnY=-3.865+0.68821nK+0.7023lnL+0.156001nE t(一1.71)(19.43) (2.26) R2=0.998 D W.=0 40 F=6220.3 (0.27) 的比重过低,从而直接影响财政陛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三 2oo5 2o06 2o07 20o8 2oo9 2O1O 2011 2O12 表1 广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情况 20o3 20o4 从式(5)可以看出,方程的 年度 整体拟合效果非常好,资本和 地区GDP(亿元) 15844.6 18864.6 22557.4 26587.8 31777.0 36796.7 39482.6 46013.1 53210.3 57067.9 劳动对产出在5%的显著性水 教育支出(亿元) 265.25 287.95 329.21 392.62 575.9 703-32 803.2 921.48 1227.87 l5O1.22 平下都有显著性影响,但教育 教育支出/GDP(%) 1.67 1.53 1.46 l_48 1.81 1.91 2.03 2.0o 2-31 2.63 《当代经济))2o14年第14期 727 理论探索 ■■■■■■■■●■■■■■●■■■■■■■■■■●■■_ PORARY ECONOIVlICS 表2部分不同类型国家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  I.国家类别 OECD平均 年份 2005 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 5.4 在教育经费投入中,要对教育的不同层次进行不同的经费 保障。义务教育,由于其存在很强的公共产品性和外部性,故要 由国家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而且要加强投入,因为教育资源 更多地向基础教育倾斜将更好地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增长。非义 欧洲19国平均 20o5 5_3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2oo4 20o4 5.O 4_2 务教育,经费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 种渠道筹措。在政府增加教育支出的同时,还需创新管理机制 与服务方式,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鼓励和扶持社会力 量办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4、强化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提 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低收入国家 2OO4 4.O (资料来源:本课题组: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保障 机制研究一基于甘肃省教育经费保障的实证分析Ⅱ].经济研究参 考,2011(72)。) 是由于政府在社会保障、“三农”、卫生和科技等其他方面的支 出和教育支出一样都不足,如果教育支出增长过多,会引起其 他行业有同样的诉求。四是单纯依靠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 增长比例这一个指标来衡量地方政府对教育投人的努力程度, 为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应该对其在经费拨付前进 行评估、使用中进行监督、使用后进行评价考核。拨付前的评估 主要是评估哪个层次的教育使用效率更佳、哪个方面的支出更 急需,应该设立相关的评估指标。使用过程的监督,首先应强化 本身也存在片面性,有的省这一比例比较低,但占全部预算支 出的比例却很高。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其次,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和教育 主管部门对教育经费的使用要加强监督;再次。各社会团体、新 闻媒体和人民群众也可行使一定的监督权。教育经费使用后的 由于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在关注教育 支出的数量增长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教育支出水平与支出结构 评价主要是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教育投入的社会绩效和经济绩 效、人才培养的结果、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等方面。通过对公共 教育服务的数量、质量及资金利用效率等来考核政府对于公共 教育职能的实现程度,形成一种全新的、面向结果的管理理念 和管理方式,以提高财政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和公共教育的服务 水平。 (注:本文属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东省地 方财政教育支出研究”(2010tjk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的合理性,从而推动教育的良性发展,保证广东经济能够更稳 健的发展。 1、结合广东经济发展形势,适度增加教育支出,力争实现 国家和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定的目标 首先,要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我国财政收入占 GDP比重比较低,大大低于各国平均水平,广东也是如此,这导 致了财政I生教育支出占GDP比例较低。因此,地方政府必须支 持加快发展地方经济,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以提高财政收人占GDP的比重。第二,通过改革财政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制度来规范预算外收支管理。把还未纳人预算的其他各项政府 预算外收支统一纳入财政预算收支,强化预算收支的科学化和 法制化管理。把更多预算外收入纳入到预算内,为提高财政性 【1】舒尔茨・西奥多著、吴珠华译:论人力资本投资fM】.北京:北 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Edward F.Denisen:How tO raise the high—employment growth rate by one percentage pointⅡ】.American Economic Renew,1962(52),. 教育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例打下基础。第三,政府在预算 内要增加教育支出外,在预算外和政府性基金支出中对教育投 入也要加强。政府可以在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发展地 方教育;在彩票公益金中也要适当增加对教育的支出,尤其是 安排教育助学项目;从城市维护建设费中要按照一定比例提取 中小学建设资金。 2、落实优先发展教育战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促进教育 合理发展 [3】斯特鲁米林: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Ⅱ].计划经济,1924. 【4】厉以宁:教育经济学【M】.北京出版社,1984. [5史仕新、5]金周英: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Ⅱ].经济 问题探索,2005. 【6】闰二旺、原玉廷:教育与经济的双向关联与协调发展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7]甘建辉: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Ⅱ].财政监督, 2012(4). 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持续推动力来自于人才素质和创 新能力的提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广东经济发展模式 中,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科技进步和人才素质 的全面提升。因此,广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结构需要着眼于人 才素质教育和软环境建设的提升;更多的教育投入应放在师资 队伍的建设上,力求培养富有奉献精神和较高创新能力的高素 质教师队伍;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为 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缩小教育资源不均 衡的差距,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 3、建立分层次分级别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体系 728 《当代经济))2014年第14期 【8】黄晗、冯烽:我国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U].统 计与决策,2011(18). 【9】熊名奇、颜汉军:东莞科技创新与金融环境的关系研究U】.科 技和产业,2012(10). [10】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Ⅱ】.经济 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教育支出的重点适度向农村 研究,2004(5). [11】郭庆旺、贾俊雪:公共教育政策、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溢价 Ⅱ】.经济研究,2009(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