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年级美术下册 太阳教案
《太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太阳》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中的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教材展示了用泥塑造的多种不同的太阳作品,及西汉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太阳及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太阳历石。用泥塑的表现手法创作浮雕形式的太阳作品,既可以创设脸部的五官,又可以表现多种不同的光芒,通过揉一揉、滚一滚,以及简单的粘接组合,就可以体验到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又美化了环境与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观察大自然中给万物带来光明与温暖的太阳形象,了解其的光芒表现与表情刻划,感受古老艺术中的太阳文化。 2.能力目标:尝试、体验太阳五官与光芒的多种设计和材料表现,并采用搓、刻、贴、印、压等多种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自然界中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季节里太阳给人的不同感觉;初步了解中外“太阳”名作中古人对太阳的热爱与崇拜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太阳形象,了解其的光芒表现与表情刻划。
【教学难点】采用搓、刻、贴、印、压等多种泥塑技法进行简单的太阳浮雕造型创作练习。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们猜个谜语好吗? 读: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 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二、新授 1.欣赏太阳图片 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太阳,我们几乎每天都看得见,它能使草木青翠,花儿红艳,给我们带来光明与温暖,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太阳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是呀,早上的太阳柔和、中午的太阳热烈、傍晚的太阳苍白;冬天的太阳温暖,夏天的太阳火辣;晴天的太阳灿烂,雨天里,太阳躲到乌云后面去了,显得很阴暗。 有了太阳就有了光明,有了希望,有了绿色的植物、可爱的动物、有了生命有了色彩,有了 一切有了我们可爱的世界。
感受文化
大家知道太阳只有一个对不对?但在古今中外艺术品中它却千变万化,赋予它不同的形象,充分显示了人们非凡的创造力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件太阳题材的名作。 1.古代太阳名作欣赏 名画1:马王堆帛画
这是1972年在我国湖南马王堆出土的一幅帛画。看,画中也有一个太阳,这个太阳里面还有一只金乌。它是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心目中的太阳。 名画2:太阳历石
这是古代墨西哥阿兹特克人创造的太阳历。它是刻在石头上的,中间是一个太阳神的形象。
1. 你发现的太阳是什么形状的呢? 颜色,光芒 画太阳
2.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对太阳五官、表情、光芒的不同表现方式。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太阳呢,请用一支笔,把你心中的太阳画在纸上。
3.小结:刚刚我们欣赏了同学们的作品,把太阳想象成了各种身份:可爱的小弟弟、慈祥的老公公??太阳还有很大的脾气,也会喜怒哀乐;太阳还喜爱带不同的光芒头饰。 展示:画的这些的太阳哪里美? 板书:外形美、表情美、色彩美
五、尝试技法
老师也准备了一个太阳,想看吗?出示你捏的太阳 你发现了生命?
那你想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课件,团,压,搓,切,。。。。
六、同桌一起欣赏书中的泥塑作品,说说它的各部分用的什么方法,你会吗?
七、泥塑练习——做个太阳雕像
1.作业要求:用泥塑方法做一个太阳的雕像。 2.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八、作业展示
九、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篇二:《太阳》美术教案 课型:绘画创作练习 张希红
教学目标 : 围绕“太阳”的主题,引导学生在表演、绘画、歌唱等艺术活动中,学习运用线条、基本形、色彩、节奏、形体律动和表情等基本要素,并通过对太阳的观察及富有 情感的想像,引发学生感受自然带给人类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师: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个老公公,面孔红通通,他来天就亮,他走黑洞洞。 (学生回答)
二.新课: 1.太阳的小故事
师:你们知道有关太阳的故事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早上一起来,晚上一起走。可是你想想,十个太阳一起在天空中,人们受得了吗?对了,他们快把大地都烤干了。后来就有一个英雄,叫做后翌,他找来了一把弓箭射掉了其中的九个太阳,留下现在的这个太阳。 2.太阳的表情
(1)师:虽然只剩下了一个太阳,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它们可能长什么样子。其中有个太阳宝宝,知道太阳宝宝长什么样子吗?猜猜看。 (学生回答)
师总结:太阳宝宝长着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它可淘气了,喜欢把自己的身上的阳光扎成一条条小辫子,还扎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小辫子。(ppt展示)
(2)太阳妈妈呢?她可能长什么样子呢?你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太阳妈妈打扮打扮呢? (学生回答)(ppt展示)
师启发:太阳妈妈找来了花姑姑,它把花瓣戴在了自己的头上,瞧,现在她多漂亮啊。
(3)师:太阳爸爸呢?可能长什么样子呢? (学生回答)(ppt展示)
师总结:太阳爸爸它喜欢戴各种各样的手表,瞧,它一道道光
茫就变成了一只只漂亮的手表。爸爸挺有学问的,戴了一幅深深的眼镜。
(师示范绘画) 1.构图,
2.太阳是由两部分组成 先画一个圆形 (黑板上画一个圆)再画光芒(画一些射线) 3.上色,4.调整 5.完稿 3.启发想象
师:那小朋友,你们想把太阳变成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讨论交流) 四.课堂练习 学生作业 ,教师辅导 五.课后小结 1. 我心中的太阳展 2.给爸爸妈妈也猜个谜语 六.课后小记
本课教学注重学生的想象力的表现,着重对太阳的拟人化的表现,这方面学生有比较好的基础并且学生也在教学过程 中会表现出比较高的热情.让学生理解万物生长要靠太阳的道理,在绘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篇三:我的太阳 一年级美术教案 第5课我的太阳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启发学生想像,让学生带入主观情感,从而表现出具有个性的“我的太阳”的形象
“我的太阳”从激发主体热情和本原意识出发,诱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本课的难度很大,但给学生表现的空间却很大
从平时学生画的太阳来看,往往显得简单、模式化。如何使这一课学生感兴趣而又不概念化,教师的引导就是关键了。教材范图中提供了画家米罗的作品和学生课堂作业,画面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教师从课外寻找和自己创作的“我的太阳”范图主要是在太阳的圆形内部及光芒上求变异,展示各式各样的太阳大概有二十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样式,拓展了学生的创作视野。作业要求宽泛,体现了灵活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创造表现活动提供了最合适的环境 教学要求:
1.能抓在太阳的基本形状特征进行大胆想像,创造出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2.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创造出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克服模仿的心理(怎样变化圆内空间、圆形及光芒)
教具准备:范画两张、七彩粉笔、歌曲磁带等
学具准备:水彩笔一盒、画纸一张、泥、剪刀、彩纸等
教学教程:
—、自由画形式导入课题:
(1)老师问:谁会画太阳?请三位学生上台自由画太阳 (2)老师问:太阳是什么形状? (圆形) 它的四周还有什么? (光芒)
(3)两人一组讨论:谁画的太阳最有趣,最美?为什么 (4)揭题、板书课题。(见板书) 二、教授:
(1)老师带领学生欣赏第5课书中的学生作品。
老师:咦,怎么太阳还有眼睛、鼻子、嘴巴?这是怎么回事? (把太阳当做人来画)画上眼睛、鼻子、嘴巴,就变成了人,这是在太阳圆内变化了。那四周的光芒,它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请看书中左上图:他把太阳的光芒变成了小女孩的头发,还用蝴蝶结扎起来,还给她脸上涂上红红的胭脂,一下子,太阳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
书中左下图:把这个太阳的脸涂成了大海的颜色,嘴画成了一艘小船,鼻子画成了一个小人坐在船上邀游大海,脸上笑成了两朵花,再看它的光芒像火焰一样,然后还种了许多的小树,这位同学还有环保意识,种上了树,都把小鸟吸引来了,还在这儿做窝呢。 书中右下图:太阳的头顶上戴了什么? (皇冠)
老师:对,把太阳比做无比神圣的女皇,把“女皇”的头发画成了什么? (树叶:红、黄、绿)绿树叶是在什么季节? (春季)黄、红
树叶是在什么季节? (秋季)
三、了解太阳的七色光知识:课间活动2分钟,放音乐《七色光》,老师和学生一起跳。 老师问:怎么歌中把太阳说成了七色光?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是黄色、白色,但实际上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合在一起而成的。有时,天上出现的彩虹,它的七色就是天上的小水珠把太阳光折射出了美丽的彩色,所以我们画的太阳应该是有许多种颜色的。 四、老师示范画及启发学生画太阳过程:
老师边示范画不同造型的太阳,边讲解怎样把太阳画出有个性的造型。
(1)把太阳拟人的画法,并添画变化光芒,可以是慈祥的老人、美丽的小姑娘、顽皮小子等。
(2)可以从四季来看太阳,春天的太阳光芒是枝条,夏天的太阳光芒是火焰,秋天的太阳光芒是一串串果实,冬天的太阳光芒是糖葫芦等等。
(3)还可以用点、线、面等元素,以图案化的形式来表现太阳。 五、欣赏两张范画:老师画的自己心中的太阳若干个。 六、交代作业要求:
(1)抓住太阳基本的形状特征——圆形和光芒进行大胆想像,采用夸张手法和拟人化处理,创作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动的“我的太阳”形象。
作画形式不限:如用彩笔在纸上画;用剪纸、撕纸添画形式做;用橡皮泥边作画边粘;或用粉笔在地上、黑板上作画等等。 (2)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怎样来画“我”的太阳,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
七、学生作业,放《七色光》音乐,老师巡视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帮助作画不大胆的学生完成画“我”的太阳。 学生欣赏同伴作品。 八、讲评作业:
(1)自我评述方式,说自己画太阳的想法及表达的愿望 (2)师生评述方式。
九、总结:今天我们画了美丽的太阳、我心中的太阳,明天,希望你们去创造七彩的世界。 十、回家作业:画我的月亮。
结束:放《小鸟飞》音乐,学生自由飞出教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