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读写”教学设计
大可乡岩子脚小学 张琼丽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6~37页例3及“做一做”的第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知道有几个十就在计数器上的十位上拨几个珠子来表示,有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几个珠子来表示。
2、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排列顺序。
3、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重难点:
1、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11”、“20”这两个数的读、写。(课件出示)
2、相机导入新课。
过渡语:小朋友们:上个学期我们借助小棒、计数器认识了20以内的数,昨天,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你们想会读、写这些数吗?
2、相机出示课题:100以内数的读、写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出示教学课件
(1)请小朋友认真地观察一下,然后数一数图上的三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好吗?
(2)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适时板书:
黄色: 四十粒
蓝色: 二十七粒
红色::三十三粒
过渡语:这三个数都比20大,又都是100以内的数,它们又该怎样来读、写的?
2、教学两位数的读写。(依次出示相应的课件)
(1)引入:同学们,以前我们能用小棒,还能在计数器上表示20以内的数。现在同学们能用小棒、计数器来表示这些数吗?
(2)教学“四十”的读、写。
① 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四十”。(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强调为什么在十位上要拨四颗珠子。)
② 教学“四十”的写法:先在十位上写4,表示4个十;然后在个位写0。
③ 教学“四十”的读法:因为有四个十,所以读作“四十”。
④ 拓展:如果有五捆小棒,在计数器上怎样来表示出来呢?这个数又该怎样写?怎样读呢?
⑤ 小结:有“几个十”就要用几捆小棒来表示,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就要拨几颗珠子;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要先在十位上写几,再在个位上写0。
(3)教学“二十七”的读、写。
① “二十七”这个数又该怎样用小棒表示呢?教师随学生的发言适时出示小棒图。
② 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拨出“二十七”。
③ 教学“二十七”的写法:先在十位上写“2”,表示2个十;再在个位上写“7”,表示7个一。
④ 教学“二十七”的读法。(强调读的时候,同样是先从十位读起)
(4)教学“三十三”的读写。
① 出示小棒和计数器将“三十三”表示出来。
② 教学“三十三”的写法。
思考: 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同桌的同学互相议一议。
讲述:看来同样都是数字“3”,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
③?教学“三十三”的读法。
3、 认识“百位”,教学“100”的读写。
(1)引入:小朋友,这些纽扣一共有多少粒呢?(教师随学生发言适时板书,共:一百粒)
(2)用小棒表示“1个百”。(课件出示10捆小棒)
(3)结合计数器认识“百位”,并在计数器上表示“1个百”。
(4)教学“100”的读、写。
(二)归纳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读数和写数,都应从高位起。
三、巩固练习。
1、第37页“做一做”的第2题。(课件出示)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课件出示)
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卡。
2、第39页第6题,7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