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2/2013 学年第 二 学期)
课程名称 : 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设计 题 目 : 线绕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
电阻起动制动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
学生姓名 : 学 号:
指导教师 :刘增环、安宪军、杜勇、王艳芬 等 设计周数 : 2周
设计成绩 : 2012年6月 28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1.1了解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串电阻启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要求。 1.2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程序的应用系统的调试、监控、运行方法。
1.4进一步熟悉常用设备、元器件的类型和特征,并掌握合理运用原则和使用方法。培养严肃认
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1.5熟悉上下位机的连接方法。
1.6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完成一个课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二:课程设计正文
2.1:原始数据及主要任务
1:了解点击控制的步骤和要求。
2:绘制点击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编制I/O地址分配表。
3:绘制PLC程序,并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调试,要求能在现有设备上演示控制程序。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要阐明各路输入输出信号的名称、作用、信号处理电路
和驱动电路的设计,写明设计过程中的分析、计算、比较和选择,活出程序流程图,并附上源程序。
2.2:技术要求
1:按下正向启动按钮,电机在转子串入所有5段电阻情况下正相序接通主电源开始启动。
同时给制动闸松闸通电
2:分别按照5、4、3、2、1秒的时间间隔切除第1~5段电阻。 3:按下停车按钮,电机转子串入所有电阻,断开主电源。
4:经过消弧时间1秒钟后,接通定子回路的直流电源,开始动力制动。 5:动力制动2秒钟后,切除第一段电阻。
6:再过2秒钟,切断动力制动电源,同时切断制动电闸电源。 7:按下反向启动按钮以及停止按钮后,控制过程与上述1~6步类似。 8:正反向运转的切换必须经过停车按钮及停车过程。
9:正反向接触器以及动力制动接触器之间要有互锁,要考虑消弧时间。
开始 2.3:程序流程图
第 2 页
切断制动电源和制动闸电源 正\\反相序接通主电源,正反转开始,给制动电闸通电
第 3 页
延时5秒,切除1段电阻 延时4秒,切除2段电阻 延时3秒,切除3段电阻 延时2秒,切除4段电阻 延时1秒,切除5段电阻 延时5秒,切除1段电阻 按下停止按钮 电机串入所有电阻,断开主电源 延时1秒 接通定子回路的直流电源 制动延时2秒 切断第一段电阻 制动延时再过2秒 结束
2.4:电路原理图
2.5:I/O地址分配表
正向启动按钮 ————I0.0 停止按钮 ——————I0.1 反向启动按钮 ————I0.2 主电源 ———————Q0.0
第一段电阻R1—————Q0.1 第二段电阻R2————Q0.2 第三段电阻R3—————Q0.3 第四段电阻R4————Q0.4 第五段电阻R5—————Q0.5 制动直流电源————Q0.6 制动闸—————————Q0.7
星形启动——————Q1.2
正向运行————————Q1.0 反向运行————————Q1.1
第 4 页
2.6: PLC程序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三:课程设计总结
1. 系统设计与设备选型
a. 分析所控制的设备或系统。PLC最主要的目的是控制外部系统。这个系统可能是单个机器,机群或一个生产过程。
b. 判断要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输入输出点数是否符合可编程控制器的点数要求。(选型要求)
2. I/O赋值(分配输入输出)
将要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进行赋值,与PLC的输入编号相对应。 3. 设计控制原理图
a. 设计出较完整的控制草图。 b. 编写控制程序。
c. 在达到你的控制目的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程序。 4. 程序写入PLC
将你的程序写入可编程控制器。 5. 编辑调试修改你的程序
a.程序查错(逻辑及语法检查) b.在局部插入END,分段调试程序。 c.整体运行调试 6. 监视运行情况
调试时先从各功能单元入手,设定输入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各功能单元调试完成后,再调试全部程序,调试各部分的接口情况,直到满意为止。
从PLC只连接输入设备、再连接输出设备、再接上实际负载等逐步进行调试。如不符合要求,则对硬件和程序作调整。通常只需修改部份程序即可。 全部调试完毕后,交付试运行。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如果工作正常、程序不需要修改,应将程序固化到EPROM中,以防程序丢失
第 10 页
4: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设计实践。我学会了PLC的基本编程方法,并且对PLC的编程有了实际的动手操作,对PLC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通过实践PLC提高了我们运用知识的水平,在没有做实践设计以前,我们对PLC知识的掌握都是脑子里的,对一些细节不加重视,当我们把自己想出来的程序与到 PLC 中的时候,问题出现了,不是不能运行,就是运行的结果和要求的结果不相符合. 通过解决一个个在调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 PLC 的理解得到加强,看到了实践与理论的差距。
我们了解到了其实编一个所要求程序也不像刚开始所想象中的那么难,那么复杂,只要我们肯用心用脑,肯去花功夫钻研就会一定会有收获,其实在课程设计中运用的很多知识在课堂上老师都已经很详细讲过,但我们就是缺少了那一份灵动,所以我学到了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外,有一点点的变通的灵活性还是必要的。
我们倾心投入,在共同的努力之下,终于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并在其中学习到了比课堂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使我获益匪浅!只有努力过才能收获成功。 最终感谢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导。 5:参考文献
[1]廖常初. PLC基础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史国生.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孙振强.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阮友德. 电气控制与PLC实训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5] 吴中俊,黄永红主编,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6] 西门子公司,SIMATIC 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手册,2002;
[7] 殷洪义 主编 可编程序控制器选择、设计与维护 机械工业车版社 2004.
第 11 页
课程设计 评 语 课程设计 成 绩 注:此表必须在同一页面。
指导教师 (签字) 年 月 日 第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