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坤
【坤】六三 含⑴章⑵可⑶贞⑷。或⑸从⑹王⑺事⑻,无⑼成⑽有⑾终⑿。
【译】六三 怀藏既能办好事情又能出口成章的能力可以成为栋梁之才,倘若跟随天子做官,那么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既要有忠诚之心又要保持始终。
注释: ⑴“含”心里怀着、怀藏。《战国策·秦策一》:“寡人忿然,含怒日久。”
⑵“章”既能办好事情又能出口成章。《康熙字典》又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達。《周語》將以講事成章。
⑶“可”可以,能。《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⑷“贞”同“桢”。筑土墙时两头竖立的柱子。比喻“支柱”,“骨干”。《论衡·语增》:“夫三公,鼎足之臣,王者之贞干也。”
⑸“或”连词。表示假设。犹倘若,假使。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张祜雕虫小巧,壮夫耻而不为者,或奖激之,恐变陛下风教。”
⑹“从”跟随。《孟子·万章上》:“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
⑺“王”夏商周三代天子之称号。《尚书·盘庚上》:“王若曰:‘格,汝众。’”
⑻“事”官职、职务。《说文·史部》:“事,职也。”
⑼“无”無。连词。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汉书·高后纪》:“无少长皆斩之。”
⑽“成”通“诚”。真心,诚心。《论衡·感虚》:“疑世人颂成,闻曾子之孝天下少双,则为空生母扼臂之说也。”(空:凭空。)
⑾“有”通“又”。表示进一层。《论语·公冶长》:“子路有闻,
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⑿“终”始终。《汉书·李广传》:“他日射之,终不能入矣。”
【坤】六三 象曰“含章可贞;”以⑴时⑵发⑶也。“或从王事,”知⑷光大⑸也。
【译】象“怀藏既能办好事情又能出口成章的能力可以成为栋梁之才,”认为时机一到就会显露出来,“倘若跟随天子做官,”是掌握的知识博大渊深。
注释: ⑴“以”以为,认为。《墨子·公输》:“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⑵“时”时机。《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⑶“发”显现,显露,表现。《孟子·告子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⑷“知”知识。《老子·三章》:“常使民无知无欲。”
⑸“光大”广大。(指内容博大渊深)《汉书·董仲舒传》:“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