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
说?……)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三、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五、课堂作业。
1.抄写写字表一遍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听写本课生字。
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一)找寻问题,质疑提问
1.课文讲孙中山不懂就问,他这一问啊,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你知道他问了什么吗?
2.学生汇报后出示句子: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3.学生读准读通句子,并引发质疑。
读着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
4.梳理学生提问,形成交流的中心话题:孙中山为什么要问呢?为什么要壮着胆子问呢? (二)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1.思考、交流:孙中山为什么要问?又为什么要壮着胆子问? 出示合作提示:先自主默读,独立思考;
再小组交流,准备汇报。
2.各小组在合作提示下学习、交流。 3.汇报交流。
预设一:先生从来不讲。
出示句子: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1)学生汇报孙中山要问的理由。(板书:先生从来不讲) 先生从来不讲,这听起来可真新鲜。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看看还有哪些给你带来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 (2)学生划找,汇报。 (3)重点交流:私塾。 私塾是什么呢?(指名说)
到底对不对呢?老师这里有私塾的图片和介绍,一起来看看。 图片定格后课件出示:私塾是古代家庭和教师个人开办的教学场所。私塾里的老师叫塾师,也叫先生。(教师读)
看了图片、听了介绍后,你们觉得自己对私塾的理解对吗?(指名说)(4)小结:在私塾读书与现在完全不一样,我们学着在私塾里读书的样子合作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预设二:孙中山不懂
出示句子: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抓住“一点也不懂”和“糊里糊涂”等词感受。(板书:自己不懂。)
预设三:先生严厉
出示句子: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1)抓住同学们“吓呆、霎时鸦雀无声”和先生“拿着戒尺、厉声”等词感受先生的严厉。(板书:先生严厉)
(2)重点聚焦“戒尺”。出示戒尺实物,让学生说说对戒尺的了解。
(3)小练笔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二)当先生手拿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同学们会怎么想,孙中山又会怎么想。请写下来吧。 请学生练笔(选择其一进行):
●当同学们听到孙中山提问,同学们想:________
●当先生手拿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时,孙中山想:__________ (4)汇报展示后小结:当大家都以为先生要拿着戒尺打孙中山的时候,却出现了这样一幕(课件出示课文第六七自然段),请学生看语段,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这一幕在如今的课堂并不少见,但在私塾的课堂上却显得那么新鲜,请把这具有新鲜感的一幕,同桌之间合作读一读。(第三至第七自然段)
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
1.(出示PP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 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 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
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