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及问题浅析

2022-10-19 来源:东饰资讯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及问题浅析

作者:吕利平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17期

摘要:近几年来,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它在新闻传播方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这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上的种种高科技特征,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划时代的革命性产物,它反映了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变革,也必将对使用者在文化层面上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我们在看到它的闪光之处的同时,也应该深入分析网络新闻传播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新闻 冲击 特点 问题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在中国日渐普及,有关网络传播新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它的出现给传播领域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今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网络传播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改变了传统媒体对人们影响的方式,同时也向传统媒体发起了挑战。

1、网络新闻媒体与我国传统媒体存在的新闻文化的种种冲击

网络在我国传播领域的出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新闻上网势在必行。也有许多新闻单位在这方面有所行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新闻的网络传播也给我国的新闻事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从深一层次来看,由网络自身“个人”化特性,而给我国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闻文化带来的冲击显得尤为显著。网络的介入,使我国新闻文化“集体主义”的精神面临着冲击。 1.1“小众化”的网络新闻传播

网络对于我国来讲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其从业者和使用者也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年轻化态势。据调查我国上网者有85%是年轻人,整个电脑业的从业者中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也是有目共睹的。从主观上来讲,网络作为新事物符合了年轻人的心理特点,以及作为高科技产品带来的丰富信息和感官上的刺激,满足了年轻人成长阶段的特殊需要。从客观上来讲,计算机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领域,对它的掌握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年轻人的教育满足了这一需要。从网络传播内容的角度看,网上新闻文风活泼,文字精练,信息内容新鲜前卫,冲击力强,节奏强劲,处处体现出了迎合年轻人口味的特点。传播内容与主要受众相互影响,这一趋势不可避免地使受众群体在年龄上产生了分化。

同时,计算机技术是一种发展迅速的前沿科学,其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日新月异。能够掌握多少计算机知识,决定着人在网上获得信息的能力,这也决定着人分析、利用和掌握信息的能力,也将使得网络的受众产生多层次的分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另外,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每个受众不仅可以接收信息还可以发表意见,即传播信息“个人化”。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整个网络就是一个超大容量的信息超市,受众对信息实施自选,而非像以前那样必须接收传统媒体的信息套餐。在网上,信息消费也是“个人化”的。 导致受众分化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传播内容针对性程度、区域化倾向的日益加强等等,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的“大众化”传播相反的“小众化”特征显而易见。这与我国曾有过的,全国人民长期只拥有“两报一刊”的历史相比,显然是另一个极端。受众群体的分化,对我国以“集体主义”为特征的新闻文化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1.2 难以整合的网络新闻文化观

在互联网上对不同文化(除了主导语言以外)没有明显的歧视性,东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都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和访问形式。各种文化数据库之间没有主次、上下、先后等隶属关系。这种状况一方面维持了文化领域中相互尊重、平等理解的关系,一方面又为新闻文化的整合带来了障碍。持各种文化观的个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新闻信息,没有任何从信息内涵上分析,互联网消息结构是无中心的。这是一个消息高度离散化的国际文化网络。从它一开始具有公众服务功能时,这个网络就失去了信息的专门化特点,而向高度综合性,广泛性发展。没有一个门类的信息可以用一种排斥性的方式对其他信息种类、对其他信息库进行限制。这些生存环境先天性的特点使得传统的整合方式很难发挥作用。 进一步思考网络新闻传播之所以对传统新闻文化产生冲击,是由网络媒体新闻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2、网络媒体新闻的特点

(1)跨越空间限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预言:通过电子传播媒介的整合,地球将逐渐“部族化”,世界将变成一个村落。几十年后,这一预言应验了。现在的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通过一部电脑、一条网线就能遍访全球,与世界各种机构、各种人发生联系,未来几年,无线上网技术将迅速发展。(2)传播速度快。以报刊出版为例,要经过采编、排版、印刷、发行等诸多过程才能与读者见面,广播和电视由于在一个时间段只能播放同一个节目,也就是必须同时占据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而网络新闻通过数字传播,在网站上发布新闻,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新闻从媒体到受众的时间。(3)容量巨大,信息丰富。数字压缩和存储技术已经引发一场数字革命。一个网站的容量应是一份报刊、一座电台、电视台信息的数倍。报纸一个版充其量可容下1万汉字,广播电视因受时段的限制,其信息量也非常有限。相比之下,网络媒体几乎拥有无限的信息空间。网络媒体的信息总量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4)查询方便。网络新闻媒体采用先进的压缩搜索引擎技术,不仅提供大量的新闻,而且把新闻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使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数字空间,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数字空间的利用效率。(5)复制便捷。要复制传统媒体上的信息,无论是复印文章,还是复制磁带,操作都比较麻烦,效果也不好而网络媒体的信息则可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直接存储在用户的硬盘、光盘等介质上。(6)超文本链接。传统媒体所提供的新闻和信息都是封闭的,受众只能跟随传播者了解意图,被动地接受媒体传出的信息。在网络媒体中,受众可以对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追踪。受众只要轻点鼠标,便可以从一篇文章跳转到另一篇文章,一个网站转向另一个网站,无限拓宽信息范围和空间。(7)融合多种媒体。一个网络媒体,实际上是多种传统媒体的综合体,它兼具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表现形式。多种表现方式的同步传输,使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做到动静结合、声像皆备。(8)交互性与互动性。互联网是双向、多向交流媒体。“交互性”是互联网媒体较之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虽然在传统媒体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也存在交流,如报刊的读者信箱,电台的热线电话等,但在这些交流中,受众流向传播者的信息比传播者向受众“推”出的信息要少得多,信息的交互是不对等的,受众在传播中显然处于被动地位,传播方式基本上是单向的。在网络中,这种现象正在逐渐改变。受众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参与度,由被动变为主动,可以参与媒体的传播活动,媒体和受众形成充分的双向交流。

随着互联网这个第四大媒体的出现,新闻又有了另外一个传播的媒介。介于它本身所具有的许多传播优势及互动的新闻传播方式,随之也出现了许多相关问题。 3、网络新闻传播的问题及管理

3.1 网络传播新闻的自由问题的现状和问题

海量信息、瞬时信息、及时传播、互动参与是网络的显著特征之一。据最新调查显示,29%的网民每周至少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3--4次,10多年来,中国互联网取得了飞速发展,当前中国网民数量已达1亿多。网络新闻的广度和深度也日益提升。网络传播突破了原有新闻传播的局限性,没有了空间、时间的界限,而且有互动性很强,而一些随意转载、恶意捏造的虚假新闻也应运而生,网络上的假新闻违背了新闻以真实性为第一属性的原则。诸如一些知名的各大网站也有恶俗化倾向,为了吸引网民眼球,增加点击率,使网络新闻变质,变得俗不可耐。

在互联网上的离散性特征,不仅使受众相分离也使新闻的传播者和制作者处于一种隐蔽状态,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无论真还是假,也无论是否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网络道德问题日益严重。新闻作品在网上可以自由获得,抄袭也就在所难免,把别人的作品照搬过来,署上自己的名字在网上发表,受害者却很难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抄袭者,而且掌握证据也同样很难。

3.2 未来网络传播新闻的管理和展望

实现互联网上新闻的真正自由,既需要我们的职权部门把好关,做好外部工作,同时需要每一个互联网用户加强道德自律,共同建设互联网上的道德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职能部门要净化网络空间,采取强制力量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加强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监控,对于一些造成负面影响很大的虚假新闻要予以追究法律责任,更需要在互联网方面的法律加以健全,一方面就是要加强网民的道德建设,共建和谐的网络空间。因为道德在介于法律和媒体之间起了很大作用,采用法律手段强制性的会扼杀人们对网络空间的亲近,只有逐步提纲网民的道德水平,法律手段进行参与震慑。

同时,网络是一个自由酣畅的空间,很多网民就是因为享受这样的自由空间才跻身网络。未来网络传播新闻日益成熟,他将真正发挥“第四媒体”的作用,而且互动性和参与性更是其他媒体不能比拟的,网络有很强的舆论干涉性,网民有很强的“草根性”和匿名性,对与大众的观念起到一个整合的作用,从而削弱非主流声音,一个事件的发生,如果单凭传统的媒体传播新闻,是达到了传播新闻的目的,而群众的声音很难很快的反馈回来,因为没有这样的反馈空间,而在网络中传播新闻,第一时间就会有人将自己的看法反馈,未来人们会更好的运用网络空间发表自己的看法,政府的职能部门也能第一时间得到群众百姓的声音,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将网络传播形成市场,参与竞争,才能使得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闻变为大众的新闻,实现和谐文化的大发展,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 曹增节.《互联网的文化意义反系》.刊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杭州:1998,2. [2]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