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
根据资本运动的过程可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一)筹资风险
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企业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所有者投资,另一类是借入资金。对于借入资金,放贷方一般均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款金额,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效益,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就会使企业付出更多的经济和社会代价。例如,向银行支付罚息、拍卖抵押资产,导致企业股票价格下跌等,严重者则会面临破产倒闭。因此,借款筹资风险表现为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地还本付息。对于向所有者筹集资金,企业是否能够向所有者筹得资金来源于企业经营项目优劣和业绩好坏,取决于企业前期投资的经营成果。也就是说,企业在所有者筹资方面的筹资风险与企业自身的投资风险相对。
(二)投资风险
.
.
投资风险来源于企业的投资活动,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种:(1)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获利;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2)投资项目并无亏损,但获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3)投资项目既没有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利润率,但低于企业目前资金利润率水平。如果用投资项目的收益期望值和期望值标准差两个指标来计算比较投资风险的大小,收益期望值越小,标准差越大,表明某个投资方案的投资报酬率的平均水平越低,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就越大;反之,投资风险越小。
(三)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是企业生命的源泉,是企业经营之本,只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资金回收一般包括两个过程,一是从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一是从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转换过程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就是资金回收风险。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存在,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金融政策紧密关联。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大小也取决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要顺利完成资金的回收,首先要产品能顺利销售,顺利完成资金向货币资金转化。为减少企业资金回收风险,企业要注意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信状况,以合理利用现金折扣手段,促使客户及时付款,同时加强对
.
.
销售货款的催收。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进行账龄分析,对各项应收账款建立相应的催收制度,必要时可以依靠诉讼方式进行,以控制资金回收风险。
(四)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指企业实现的财务成果对投资者的分配。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是潜在的。在企业效益得到保证、资金周转正常、调度适当的情况下,合理的收益分配,会提高企业声誉,调动投资者积极性,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上涨,给企业今后的筹资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利润分配也有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收益确认的风险,这是指由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的不当,有可能少计成本多计收益,使企业提前纳税,所确定的可分配利润也偏高。如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时期,按照现行的历史会计模式就必然存在虚减成本、虚增收益的问题。其二,收益对投资者分配的时间、形式和金额的把握不当所产生的风险。如果企业正处于资金紧缺时期,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对外分派,且金额过大,就必然会大大减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影响企业在生产的规模。但若企业投资者得不到一定的投资分红,或单纯以股票股利的形式进行分配,则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降低企业信誉,股票上市企业的股票
.
.
价格会下跌,这些都会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企业无论是否进行收益分配,也不论是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进行,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企业面临外界因素变化导致的风险
因为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象每个人一样,它时刻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外界因素包括了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外界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某些原材料受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剧减,导致材料成本剧增,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像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许多企业招架不住,被迫取消原来的订单,缩减开支,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些因素有的是企业无法预见的,不可避免的,确实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财务风险甚至是生存危机。 (二)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企业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资本中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的比例关系。目前,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其主要原因在于股权融资过高和低股利政策,违
.
.
背了风险报酬原理,歪曲了企业的资金成本。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如果企业一味追求获取财务杠杆的利益,便会加大负债筹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债权人将要求公司追加风险溢酬,导致企业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人为的增加了财务成本。同时投资者也因风险的增大而要求更高的报酬率,这便会使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借款筹资的筹资成本大大提高,进而企业将靠负债支撑,为爆发严重的财务风险埋下隐患。对企业而言,由于资本结构的不同而形成的财务风险是一柄双刃箭,用好它企业获利匪浅,借鸡生蛋;用不好则是鸡飞蛋打,造成资金链断裂,最终走向破产的境地。 (三)企业的内部缺乏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涉及投资核算管理制度、材料验收入库管理制度、存货盘库制度、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等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或残缺不全或徒有虚名。制定的制度部分内容已经陈旧过时,不能对经营活动中新发生的业务起到指导作用。有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手册内容不细,未包括业务流程及工作流程的具体内容,造成实际执行中的困难,产生财务风险。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