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二车间:A产
品 产量:1000件 成本项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发生生产费目 本 用 182400 30900 合计 分配率 完工产品成月末在产品成本 181000 39000 本 36200 3900 半成品 34800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12000 217200 181 42900 39 18000 64800 41400 254700 59400 54 319500 274 54000 274000 5400 45500 表1中计算的1000件A产品的总成本为274000元。其中:“直接材料”或“半成品”为181000元,单位材料成本为181元,“直接工资”总成本为39000元,单位工资成本为39元,“制造费用”总额为54000元,单位制造费用为54元。
实际上,表1中计算的A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结构,“半成品”181000元,“直接工资\"39000元,“制造费用\"54000元是不真实的。“半成品\"181000元不是生产1000件A产品所耗用的真正的材料成本,其中包含了在第一车间所耗用的真正的“材料成本”、“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也就是说,生产1000件A产品并不需要这么多原材料。“直接工资”39000元不是生产1000件A产品所消耗的全部人工成本,这只是在第二车间所消耗的人工成本,在第一车间所消耗的人
工成本包含在“半成品”181000元中。也就是说,生产1000件A产品不止需要这么多工资。“制造费用”54000元也不是生产1000件A产品所发生的制造费用,这只是在第二车间所发生的制造费用,在第一车间所发生的制造费用包含在“半成品\"181000元中。也就是说,生产1000件A产品不只需要这么多制造费用。因此,按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出来的各步骤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计算出来的完工产品成本,不能真正体现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产成品成本的原始成本项目的结构。这样的成本结构资料不便于企业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工资计划和制造费用计划或预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按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侧应丝堰是为了把完工产成品中所释“半成晶”的精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等原始的成本项目,从而求得按其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成本原的方法是从最后步骤起.将其耗用上一步骤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如此自后向前逐步分解还原,直到第一步骤为止;然后再将各步骤还原后的相同项目加以汇总,即可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成本还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计算成本还原率进行成本还原;另一种是通过计算前几步骤本月完工半成品成本项目的结构进行成本还原。
(1) 计算成本还原率进行成本还原
成本还原率=
还原成上步直接材料=上步本月完工半成品直接材料成本×成本还原率
还原成上步直接工资=上步本月完工半成品直接工资成本×成本还原率
还原成上步制造费用=上步本月完工半成品制造费用金额×成本还原率
(2)通过计算前几步骤本月完工半成品成本项目的结构进行成本还原
上步骤本月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
还原成上步直接材料=上步本月完工半成品的直接材料比重×本月完工产品所耗上步骤”半成品”成本
还原成上步直接工资=上步本月完工半成品的直接工资比重×本月完工产品所耗上步骤”半成品”成本
还原成上步制造费用=上步本月完工半成品的制造费用比重×本月完工产品所耗上步骤”半成品成本”
【例】对表1和表2所计算的产品成本资料进行成本还原。
表:2产品成本计算单
一车间:A半成
品 完工量:900件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 产品成本 36000 10500 15000 61500 本月发生 生产费用 84000 18000 27750 129750 合计 分配率 完工半成 品成本 108000 27000 40500 175500 月末在产 品成本 12000 1500 2250 15750 120000 120 28500 42750 30 45 191250 195 成本还原的对象是完工产品成本中所耗上步骤的“半成品”成本181000元。需要注意的是成本还原的对象不是完工产品成本274000元。
①采用成本还原率进行成本还原
成本还原率=
1.03134
还原成第一步的直接材料=108000×1.03134=111385(元)
还原成第一步的直接工资=27000×1.03134=27846(元)
还原成第一步的制造费用=40500×1.03134=41769(元)
合计181000元
还原后的成本项目第一步骤第二步骤总成本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385
直接工资66.846
制造费用95.769
合计74
根据还原结果可以看出,生产1000件A产品,其单位材料成本应为111.385元,而不是181元,材料总成本应为111385元,而不是181000元;其单位直接工资应为66.846元,而不是39元,直接工资总成本不是39000元,而是66846元;其单位制造费用应为95.769元,而不是54元,制造费用总额应为95769元,而不是54000元。
②采用计算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项目的结构进行成本还原
上步完工半成品直接材料比重=
61.538%
上步完工半成品直接工资比重=
15.385%
上步完工半成品直接工资比重=
=23.077%
还原成第一步的直接材料=181000×61.538%=111385(元)
还原成第一步的直接工资=191000×15.395%=27846(元)
还原成第一步的制造费用=191000×23.07%=41769(元)
合计181000元
此还原结果与采用计算成本还原率还原的结果完全一样。
应该指出,本月产成品中所耗的半成品也可能包括上个月结存的半成品。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成本还原没有考虑以前月份所产半成品成本结构对本月产品所耗半成品成本结构的影响。因此,在各月所产半成品的成本结构变动较大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对本月完工产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的正确性就会有较大的影响。如果企业半成品的定额成本或计划成本比较准确,为了简化成本还原工作并提高成本还原
结果的正确性,可以按半成品定额成本或计划成本的成本项目结构对本月完工半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
上例A产品是由两个生产步骤生产完工的。如果产品的生产步骤是三个步骤,首先按照上述方法对完工产品所耗前一步骤(第三步骤耗用第二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进行第一次成本还原以后,再将已还原出来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依据前一步骤(第一步骤)的完工半成品成本进行第二次成本还原;然后将还原出来的同类费用汇总相加,得出还原结果。需要特别提请注意是,第二次还原的对象是第一次还原出来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不必对第二步骤的完工半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总之,应弄清楚成本还原只是对完工产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无需对前几个生产步骤本月完工半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