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校发展战略初探 陈 波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学校的发展战略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至 是一种统一、综合和相互连接的计划,目的是保证企业或 组织的基本目标的实现;(2)战略是一种针对具体竞争对 手的策略或手法;(3)战略是一种行动的方式或模式;(4)战 略是~种定位;(5)战略是一种期望或看法。 2.学校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指从战略的高度。运用决策与计划、组织 与指挥、控制与激励等职能,对解决关系到企业长远生存 关重要的作用.每所学校的发展方向都会不经意间受到 学校自身发展战略的引导 本文根据管理学中企业战略 管理的理论探讨学校实施战略管理。并结合一些具体实 例展开分析。 关键词:学校发展战略差异化战略品牌战略 学校的发展战略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和不断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进行管理。_2J学校的战略 管理也可以参照此定义来理解。因为从经济意义上讲,所 作用,每所学校的发展方向都会不经意间受到学校自身 发展战略的引导。尽管这样,我们不能说每所学校都有清 楚明了的学校发展战略。有的学校发展战略清晰明了,并 能够根据发展战略的需求选择教育资源,依据学校发展 战略指导学校整体工作。相反.有的学校发展战略处于可 有可无的状态。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使学校 有学校都是一个经济实体.或者说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公 司”,学校作为“公司”.提供的服务就是教育。 3.学校发展战略 学校发展战略是学校为了形成和维持竞争优势. 谋求长期生存与发展.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的基 础上,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对学校的主要发展目标,达 在愿景与使命指导下建立起长短期目标结合、遍及学校 各个层次的整体发展战略.增强学校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成目标的途径、手段和实施步骤等方面的系统性的总 体谋戈U 3] 能力,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的竞争优势,提升学 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 一二、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在企业界应用比较广泛.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差异化战略(diferentiation/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也称别具一格战略、差别化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 服务差异化,形成~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 、相关概念 1.战略 战略是指在军事或政治对抗条件下.克敌制胜的谋略、 智慧和艺术。在管理学领域,战略具有五种涵义:(1)战略 决7o00万人的吃饭问题。第二,食品安全检测、监测、预 身和谐状况中的内生功能不可小视。它能解人的身心矛 盾,使人缓释自己的情绪,转变自己的态度,从而保持健 警、标准等民生科技的开发,为人民享受安全放心的食品 提供了保障。特别是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加大 了这个领域的开发研究力度。第三,高科技让人们吃得更 营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困 扰,而民生科技可以为此提供强大支撑。 五、民生科技在构建人自身和谐状况中的内生功能 康的心理,达到自身和谐。 六、总结与展望 民生科技是与民生问题即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相关的科学技术。它将科技植根于人民 百姓的生活当中,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 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只有造就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提高了广大 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 供了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和谐的个体f人自身和谐1才能合理处理人与人、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正 如火如荼地展开,在这~过程中人自身发展出现了一些 与和谐社会不一致的现象.比如人的独立性、闭锁性与依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167. 赖性、归属性同时存在,仇富心理、叛逆心理存在,悲观、 绝望心理存在.抗压能力减弱。相对剥夺感产生,以及信 [2]刘彬.人与社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N]. 新疆经济报,2oo6—11-27,(11). 迷信、讲迷信等。此时,如果不加以及时调适,个人可能就 会走向极端.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会影响和 [3]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 3.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o:216. 谐社会的构建。在温家宝总理看望教育学家季羡林时,季 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 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可见协调身心 [4]温家宝到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看望季羡林[DB/OL]. Http://news.xinhuanet.tom.2006—O8—06. 关系对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调适身心关 系的方法、方式、手段有许多种,但民生科技在构建人自 128 [5]周元.“为了人”的科技[N 3.光明日报,2008-01— 07,(1o). 竺 墨 西。企业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设计或品牌形 象、技术特点、外观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及其他方面 的独特性。 学校的差异化战略是指在学校这个系统中,将客户 所需要的一种或几种特性作为自己的特色。使自己处于 有利的竞争地位,也可以将学校的差异化战略理解为学 校的特色建设。 1.学校竞争差异化战略的途径 在激励的竞争环境中学校怎样实施差异化战略呢?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增强自身的竞争性。 (1)培养产出(毕业生)的差异性 学校可以在以往积累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改革 与创新,设置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 有非本校毕业生没有的个性特征。如苏州工业园区莲花 学校将书法作为学校的第一特色来抓,对于书法的学习不 管是硬件、软件还是环境,学校都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争 取使每一位莲花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能写出一手好字。 (2)学校服务的差异化 学校通过各种手段向社会宣传自己.同时为即将入 校的新生、在校生、应届毕业生与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社会上塑造起良好的形象,如苏州觅渡中学。苏州地区 的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为了给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子 女提供学习的机会,学校办了“成功班”,为促进社会和谐 作出了贡献。 (3)学校人事的差异化 学校可以培养、聘用具有竞争优势的员工,聘用在 本专业领域有知名度的教师、学科带头人,同时建立起 一套完备的用人制度,以此达到吸引人才、管好人才、激 励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如苏州中学是苏州地区最好 的高中,学校共有251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占43%,具 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名,有省级特级教tJili22名。这么多优 秀的教师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为苏州中学赢得了巨 大的荣誉。 (4)学校形象的差异化 学校在宣传自身的时候将名称、标识、校训、环境、办 学理念、校园文化等作为重点,在考生与家长心中树立起 与众不同的形象,培养考生与家长对学校品牌的忠诚,使 学校具有更大的优势。如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的 办学理念是“全心享受品质教育,为人生奠基”,校园文化 丰富.主要有礼仪规范教育、家族文化建设、综合实践体 验、扬长社团活动、校园节日文化、国际交流项目。这些与 众不同的特色使得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在家长心目中具有 良好的形象,许多家长通过各种渠道希望能把孩子送到 学校学习。 2.学校处理风险不当的后果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适合采用差异化战略,学 校实施差异化战略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对于这些风 险如果处理得当将大大地促进学校的发展,但是如果不 能恰当地处理好势必会阻碍学校的发展。 (1)可能失去部分生源 学校如果借着实施差异化战略后具有的学校特色提 高对报考学生的要求,提高收费标准,使学校与其他学校 在收费上拉开差距,这时有些经济条件不是太富裕的家 长为了节省费用.就会放弃对取得差异化战略成果的学 校的考虑,转向其他合适的学校,这样学校就会失去部分 生源。 (2)用户对差异需求的减弱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用户对学校提供的服务的特征 和差别体会不明显时.就会忽视差异的存在。 (3)过度差异化。 学校过度追求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差异化.而 忽视了学校其他方面的建设.最后使得学校的发展停 滞不前。 三、品牌战略 品牌是目标消费者及公众对于某一特定事物心理 的、生理的、综合性的肯定性感受和评价的结晶物。人和 风景、艺术家、企业、产品、商标等,都可以发展成为品牌 对应物。 所谓品牌战略就是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 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品牌战略的内容 包括品牌化决策、品牌模式选择、品牌识别界定、品牌延 伸规划、品牌管理规划与品牌远景设立六个方面的内容 品牌战略是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产物,近年来,一一些意识超 前的企业纷纷运用品牌战略的利器,取得了竞争优势并 逐渐发展壮大。 学校品牌战略的概念可以参照上面品牌战略的定义 去理解,因为作为经济体的学校也可以看作公司。学校品 牌战略的本质是塑造出学校的核心专长,从而确保学校 的长远发展。 苏州市实验小学是中国近代建立最早的实施现代教 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示范实验小学。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学校继承育人为本的治校传统.坚持科研先导、科研兴 校。进行学制、课程、教材、学法、评价和管理的综合改革 和创新,做到了五项率先:率先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实验, 并取得成功;率先建立了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率先建立了 小学教育集团;率先进行了教育质量管理认证并出版专 著:率先在国外联合办学。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了省 级德育先进单位、教科研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等;获得江 苏省模范小学、江苏省实验小学等荣誉称号;被命名为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研究中心 实验学校、江苏省小学校长培训点,还被列为中国名校。 在徐天中校长的正确指导下,学校以“生本”理念为 导向,根据教育法规、教育政策、教育方针,紧密结合社 会、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研究、 实践现代学校管理体制,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模式,从学 校发展的角度,从学校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执行党和国 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学校为基础,以学生为中 心.以创新为手段,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科学的管理 改革和发展之路。 从2003年以来.学校在管理领域全面引入了 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编制学校《质量手册》、《程 序文件》,修订完善了行政管理、教务管理、教科研管理、 继续教育管理、学生管理、兴趣小组管理、电教网络管理、 后勤管理等300余项规章制度,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 方法,分析研究相应的实施案例,开展学校管理内部审 核,保证其全面落实。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和教师平时的 教育教学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使学校的各项管 理更为科学、规范、精细化,管理效果得到保障。该体系在 2004年6月通过了上海质量审核中心和美国认证机构的 国内、国际认证,2005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了它们的跟踪 129 ■一 杜立芳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新型农民的培育与农村基础教育适应性改革初探 摘要:新型农民的培育是新世纪新阶段对农村基 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基础教育将奠定人的一生的文 化知识基础,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 职业转化的必要的文化基础,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接受 础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文章主要阐述了农村基础教 育的主要目标体现了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从适应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的需要出发试探性地 在农村基础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适应性改 革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型农民农村基础教育 适应性改革 正规教育的全部,这将决定其日后获取、吸收、交流各种 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能力。新型农民的培育应从娃娃抓 起,我们从农村基础教育抓起。应有一套长远的、具体的、 可操作的教育机制,使农民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受到 科学的、面向现代化的、面向未来的全方位教育,为新型 农民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二)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 新农村建设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 任务。而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支撑,农村基础教 育则是培养这一特殊的农村劳动后备力量的基础。我国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话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我们中国的 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教育对提 高人的素质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全面性的重要意义。在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当明确农村基础教育主要 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农村基础教育要服 务于“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 一从缩小城乡差距的实际出发,农村基础教育首要的 任务应当是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由于农村 人才越来越匮乏,农村面貌难以根本改观,城乡差别也越 拉越大。“三农”问题的凸显,农村基础教育难辞其咎,多 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精英教育,为城市培 养精英人才,为城市建设作贡献。虽说从农村家长的期望 出发,从孩子的期待出发,农村基础教育必须考虑升学 率,否则学校难以为继,而高考成功,以及有发展意愿和 潜力的学子们也与农村渐行渐远,但我们细想一下.这正 是农村贫穷落后所致。如果农村基础教育能培养出建设 农村所需要的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教育真正成为农 村建设的基础性事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建设实现良性互 、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体现了培育新型农民 的必要性 (一)成就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迫切需要。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 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3 3成就新农村建设事业. 农民需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新 型农民的塑造直接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决定 审核,建立的科学、规范、精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 管理专家的充分肯定。学校编著的《小学质量管理研究与 应用》一书也于2006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学校建立的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是对 IS09000族标准的简单移植,而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 学校层面的再开发。它能够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使管理 动、水乳交融,那么城镇化步伐必会加速,城乡差距也会 责,而且对教育科研起到了先导的作用,使教师少走了弯 路,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科研能力。 苏州实验小学在教学科研与质量管理方面做得非 常出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成立了苏州第一家以苏州 市实验小学为龙头的实小教育集团,集团依托苏州市实 验小学名校品牌优势.通过输出苏州市实验小学的办学 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它能够保障学校开展满足学生发展 需求的教育,提高学生及家长满意度;它有利于学校从自 身实际出发建立能够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它是 世界通用的管理语言,有利于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值得 一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和优质的师资,实现优质教育资 源的扩张,以满足更多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 长的需求。 未来学校发展的需求决定了在企业界应用广泛的 提的是,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不仅 战略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会受到越来越多的 重视。 对提升学校的管理效率、管理效益与教育质量效果显 著,而且其核心理念——八项管理原则中最重要的第一 条“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与新课程理念具有内在的一致 性。所以。它对学校实施新课程,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具 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鹏,刘丽贤.浅议高等学校战略管理[J].科技信 息(学术研究),2008,(19):46. 教育与教学之间本身就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苏州实 验小学树立了“小学校研究大教育”的科研理念.在学校 的日常教学实践中首先通过教育科研,研究、发现并积累 [2]张阳,唐震,杨文斌.战略管理咨询[M].科学出版 社,2008:9. [3]刘文俭,张传翔.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研究[J].未来 与发展,2002,(4):48. 规律.以达到进一步指导实践的目的,这样不仅对学生负 13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