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董鉴定知识

2023-03-07 来源:东饰资讯网


了节省昂贵的雕刻费用,还能制作出让人喜欢的精美玉件,现在很多玉商已经开始采用超声波机器靠模雕刻工艺,在保证图案效果的前提下,极大提高了雕刻效率。这种工艺是采用一个高碳钢制作的精美模具,利用高硬度的碳化硅做解玉砂,通过机器带动模具在玉料表面以超声波的频率来回振动摩擦,达到快速解玉和雕刻的目的,从而极大降低了玉雕的成本,也可以说,这类机器雕刻工艺实际上就是模造。

既然是模造,就一定带有模具的特色:所有模造的玉件上,掏的洞都是有坡度的,以便模具进出,雕件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往往会有一个共同的平面,另外很少会有牛毛般纤细的刀工,那样的模具太容易磨损了,也很少有刀痕上的崩口:随着高速研磨的进行,磨料自身也快速磨损,粒度越来越细,切削力越来越低,也就不容易造成明显的崩口。

先进的超声波套模雕刻技术可以大量制作精美的雕刻作品,缺点也是“大量”而雷同,而且一般玉质也都选用价值不高的杂料(好料自然要手工精雕细刻,从而提高玉器的最终价值),使得最终的玉器价格能比较便宜,比如这块料子,在白纸为背景时,已经可以隐隐看出料子里面的黑点。当然在平常的自然光下,很难看到料子内部的情况,只是青黑油润的一块腰牌,如果不上手透光看的话,谁也无法看出料子的好坏,但是有经验的朋友可以一眼看出是机器活儿,从而大致判断出是量产的东西,价值一般不会太高。

鉴定有这样几个步骤:包浆、沁蚀、玉质、形神、腐蚀、文饰、刀痕。成手远远扫一眼就知有没有,这只能看个大致。鉴定是很严紧的。没有微视就没有断案的。[所以鉴定要学会用放大镜]

a、古玉包浆说穿了就是氧化膜,其又分为软包浆和硬包浆,软包浆手头有肉涩感(北方语言叫肉头儿),硬包浆有明照玻璃光。软硬包浆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手长期盘玩或药液侵泡可做仿包浆。有经验者可区分。自然状态的子料也有包浆,一般硬度较高。

b、沁蚀可分为内沁和外沁,内沁就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晶体酥松,白色絮状[玉内杂质不是沁而是脏,沁和脏要分清.]。外沁是外部介质的侵入。内沁由内向外发展,外沁由外向内发展,互相促进,直至钙化。有元外沁的古玉,玉质好可能内沁也不宜查觉。沁蚀状况和玉质密度分布、晶脏酥松状况及外部介质性状有关。仿沁浮而真沁沉。沁真也不能断真(如老玉新工)。

c、玉质:

新疆和田玉:是最美观,文化承载量最大的一种玉。商代以后的贵族器物多选此玉。其以今天的俄罗斯玉分子结构一致,俄器无法判别是和田料还是俄罗斯料。俄料多山料、和田多子料。西汉和田料品种最全、质量最好,常见黄玉、羊脂玉等。 辽宁岫崦玉:红山文化器物多采用此玉。古玉多料精工细。[注意区分岫崦黄玉、和田黄玉的区别]

河南独山玉:主要有两种颜色,白青色和白绿色,白青色多做仿古器,白绿色多做抵挡仿翠件。古器中少见此玉。

地方玉:各地产地方玉,多半石半玉。常见于高古器、良诸葛亮器、葬器等。 阿富汗玉:密度、硬度低,很像玻璃。古器少见此玉。

玻璃料器:料器装饰物[多战国]有大量出土。说起来是笑话,现在料器做的很像玉,很多行家打眼。[普通试硬度的方法必须在古玉鉴定中删除。古玉有包浆不能破坏之。] d、形神:

如果说神是艺术之魂,那么古人之魂必不同于现在之魂。故再好的工匠也仿不出古人之魂。此魂必从真品中领悟,不可自以为是。 e、腐蚀:

某些介质对玉表面有腐蚀作用。土中玉器的腐蚀痕迹多为点状分布,像天上的星星或星星的集中;而非连续片状。汉墓中的铁器腐烂后形成的硫酸铁、亚硫酸铁,对玉的腐蚀作用最大。 f、文饰:

文饰千变万化且易仿,不宜作为判断真伪的依据。对文饰的了解有助于断代。

g、刀痕:

刀痕的研究对古玉鉴定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注意是刀痕不是刀工]。刀痕研究首先要掌握一点机械常识,如轴、

轴套、转速、同轴度、跳动、偏摆,电动陀具、非电动陀机具结构特征、差别。陀具进化过程等。

(1)陀机具进化简述 同轴度是陀盘中心和转轴中心的误差。跳动是陀盘每转一周的上下位移。偏摆是陀盘每转一周偏离其所处平面的误差。现在机戒有误差,古代机戒误差更大。从理论上讲,陀具应先于玉器出现,无陀具则无玉器。自从有了机器,高难度的玉器加工才有了可能。轴在轴套中转动,轴套是轴的支撑,轴和轴套发生摩擦。转动:古为手动,今为电动,一慢、一快相差数百倍。出土的管状、柱状玉器,很可能就是轴和轴套。商代以前的轴和轴套多为玉石器,商周多为铜器,汉以后多为锻打后的铁器。故汉代陀机具精度大为提高,加工能力明显增强。这不仅表现在轴和轴套的配合上,而且表现在机件加工工艺性能和机戒的结构精度;机戒品种等。汉代出现精美的高浮雕并不奇怪,这是中国玉器史上划时代的一矾。唐宋时期陀机具结构、精度、种类更加完善,但少有突破。一直延续到清代,陀机具的精度才又有了新的进步。现代电动陀机具精度高、速度快、刀更硬,进给力大,切削力强,故常显刀痕粗大、崩茬。又因现代陀具精巧、灵活,也不乏精细之做。此类仿品成本必高,

各项都仿到位是不可能的。没有仿到位,只有研究不到位。

(2)刀痕鉴别 机戒性能上的区别,必导致工艺品方法的不同,刀痕特性不同。掌握了它就掌握了古玉鉴定的利器。这里也是传统古玉鉴定理论的缺憾,即刀痕研究理论的缺失 。战国以前的陀机具大同小异,一般只能进行粗加工。细部都是手工刀具加工的,那时的手工刀具,一刀只能划出一条白痕,一个局部就要千万、万万刀,可见时间差和人力的投入细如发丝的绘刻线,细看也是多刀完成。如此工艺自然精细工整。只有葬器较为粗糙,孔、边未精加工。汉代器物陀痕和手工刀痕交织,工艺品能力大幅度提高。唐以后的器物以陀痕为主,仍能看出随着陀具的进步,器物表面痕迹的变化。[古玉即便有抛光,也不足以破坏表面刀痕。]崩茬、刀痕粗大是现在电动工具所为。无刀痕是现代抛光,菊皮状是过化学抛光。钻孔内壁有明显刀痕是电动钻头所为。陀痕和电动工具痕迹的区别只能在实践中逐渐掌握。

中国玉器的加工,可以追溯到6000年的仰韶、红山文化,那时已经发现有玉龙玉盖等玉雕品。当时人们还未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玉石的加工主要是以石攻石,利用锐石打凿、刻玉、划线、磨玉成形,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后来人们采集或用硬度大的岩石制成\"解玉砂\"用来琢玉,利用绳线、兽牙、木杆、骨片、石器配合解玉砂进行钻、锯、磨、使玉材成形,这是史前玉器加工的主要方法。

用转动的砣轮加工玉是一大进步,而原始砣很可能始于良渚文化时期。人们用手拉弓弦(后用脚蹬)使砣轮转动,砣轮用石材制成,做成不同的砣头配合解玉砂进行琢玉。

商代有了铜,铜制铊轮强度不大,自身容易磨损,做出的沟线浅而宽,断面多呈半圆形。西周末、春秋初有了铁,铁铊坚硬,能够做得薄而锐,提高了加工精度。可以刻出细细的线条,深深的沟。砣轮改用铜、铁制造后,铁铊一直使用到民国初期。民国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有些地方仍有用铁铊解玉砂琢玉的作坊,这种加工玉器的方法俗称为老工。80年代后几乎全部使用高速电动机具和用人造金刚砂制成的磨具砣。这样,现代玉器加工,电动工具和砂轮磨砣便成了一统天下,这就是新工。

老工新工的不同,源于所用工具、磨具的不同,以及这些工具的转速、效能、精确程度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留

下不同的痕迹。判断老工新工就是从这里入手。

老工的工序(指铁铊工)大致如下:捣石、研浆(或采集自然砂)、开玉、掏膛、上花、琢玉、磨玉、打眼、上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用人力和铁铊,转动速度不快,靠解玉砂磨玉,材料与设备同时磨损。老工用手工定位操控,精度差、几何误差大,在平行度、基准面、图形对称等方面会有出入。但老工介质细,磨削量小加工力度轻,周期长,玉件不起热。老工细心制作的玉件十分精美,形状匀称,线条流畅,掏膛宽阔,压地柔平,抛光明亮,这样的老工是精(细)工。

新工的工序是:玉石用砂轮开料,粗磨具砣脱坯后,用无级变速电机,带动一根软轴,软轴卡头上可以更换不同的、用人造金刚砂制成的砂轮砣头,最高转速可以达到每分钟1万转。由于金刚砂砣转速高,磨削快,制作时间大大减少,工效显著提高。也正因为这样,新工的粗工往往有快速急成的痕迹,如:转速高出现干磨现象,玉表就

会起热起毛,在钻眼、开窗时因磨削量大,选用的砂轮粒度粗、磨削快,钻孔或窗口侧壁上,会见到起热后拉毛的现象,玉表呈现一些环绕钻孔或窗口的沟痕,平行毛刺,有时会看到黄焦颜色。

老工新工的不同之处,利用放大镜只要细心观察,总能见到不同的加工痕迹,下面就其典型特征作如下对比: 1、 线条:老工速度慢,线条比较流畅,在线条的两侧沟边没有崩口(特别是十字交叉、网纹、也完好平整)。老工沟底呈现磨砂状,无明显长条形磨痕。这是因铁铊与解玉砂接触时才能磨玉,而解玉砂又很快被铊轮带走,只能留下短暂的磨痕,不可能划出长长的道道。做工不细的老工,有时可以见到铊轮走速不均,压力不匀,而出现的沟底坑洼,沟线有宽有窄等现象,也有重复下铊之重线等,这样的老工是粗工。 新工的线条是用砂轮砣,在高速磨削下快速形成的。线条的边沿往往出现玉石的崩口,使线条出现锯齿形边沿。新工线条的沟底还会有长条状磨痕,这是因为砂轮砣上的砂粒不可能排列非常均匀,总有个别砂粒稍有突起,突起的砂粒在高速转动下就会在沟底划出长条形道道。但有的新工仿老工,选用砂轮砣的砂粒很细,加工走线时用力小

走速成慢,沟边也很完整,沟底没有道道而且光滑。此时,只要看看沟底有否磨砂情形,就能识别是老是新。 2、 钻孔:老工钻孔靠解玉砂,孔壁磨砂状,如果砂粒粗会有沟痕,但沟痕不大规律,有时解玉砂排泄不畅会使孔径粗细不匀。新工金刚砂磨具,高速磨削,孔壁有沟痕成螺旋状,孔径规矩笔直。

3、 开窗:老工开窗是在钻孔中穿过钢丝线锯,再配合解玉砂浆用手工拉玉,沿所需成形的窗口拉一圈,掏出芯子窗口便形成。它的特点是在窗口的内壁上有线锯的拉痕,此拉痕必定垂直窗口而且边口锐利。

新工也是先钻眼,而后沿钻眼处用高速磨具将窗口内的玉料磨去,直到取出芯子或全部磨掉。这样新工在窗口内壁上留下的磨痕,必定是平行于窗口,与老工的磨痕成90度夹角,窗口的边口不锐利。

4、成洞:老工制作两面不透的洞时,是用解玉砂和顶铊慢慢磨(压)出来的。由于切削量大,往往选用的砂浆砂粒粗,于是在洞的内壁上,会留下粗粗的磨砂现象。

新工也是用顶砣,只不过这个顶砣可以直接磨玉,于是会在洞壁上留下螺旋状磨痕。

5、 掏膛:老工在制作鼻烟壶之类口小膛大的工件时,使用湾铊加解玉砂掏膛。弯铊是一根钢丝,下端成弯曲

状,旋转时会形成一个内膛形,带动解玉砂磨削内膛使之成形。掏碗膛、环膛也是这个原理。因此在工作的内膛会留下漂亮的环形磨砂状痕迹。新工钻速高,磨削快,工时紧,往往用钻头直接向瓶膛内各个方向冲钻,而后再磨平。做出来的内膛成锥形,膛壁上部厚下部薄,很不舒服。

6、 压地:老工精雕细琢,地子用解玉砂细心压平,不惜工时,但终因手工操作,地子只能压得柔和平整,总体来看还有误差,有深浅或轻微波浪感;新工制作效率高,工时紧,粗工地子不平,特别是边边角角处理潦草;而细工用机器与工具操作,地子特别平整无误差。

7、 抛光:老工抛光均匀,柔光柔润可爱,玻璃在地下埋藏千年出土仍然明亮反光,很少能见到磨痕。老工未抛光处和抛光处的反差小,这是因为解玉砂比金刚砂软,而且混有其他杂质,加工后留下的糙面比较光滑,虽未抛光但与抛光面相比反差不大。

新工抛光急成,特别是粗工,工件上的弯曲弧度时有过渡不匀,边边角角留有死角,有的地方能见到抛光磨痕

或加工磨痕,未抛光处与抛光处的反差大。在高速强力抛光下,有过度磨光(损)现象。

8、 圆雕:在雕刻弧面圆面时,老工细腻无过度磨损,而新工磨削快掌握不好,圆弧不圆滑,会有棱起的现象。 9、 粗沟:开挖粗沟时往往用铊扩切,老工下铊细腻。新工加工快速,有过渡不均等粗糙现象,边坡有磨痕。 以上9点不是每件玉器都会全有,有些特征表现也会不够典型。但综合观察,这项不清那项清,是老工还是新工也就可能判断了。

如果我们手中的玉器是一件出土受沁的老玉,玉质老化沁色自然,那么一般不用关心它会是新工,古人加工只能是老工,除非是老玉新做。反过来假如有一件玉器是新工特征,那不一定是现代作品,不管它是老玉也受过沁,甚至编出一个刚出土的故事,可以不用相信。 以下来谈谈老玉新工和新工老玉:

老玉新工有三种情况,一是老玉补工,如在老玉素器上加上纹饰。二是老玉改制,如将断壁改作玉璜。三是老玉新做,利用残破的老玉改制一些小件玉器,如肛塞、鼻塞、冲牙之类。老玉新做的目的是提高玉件的身价,想谋个好价。但老玉新工会有很多蜘丝马迹,除上述9种之外,首先是破坏了老玉的皮壳。大家知道玉器埋地久远之后,其表面会有一层蜡状、石灰状的皮壳,如果施以新工,那末新工之下玉质表面光泽与质感。就会不同于原来的表面光泽与质感。老玉新工还会破坏原来老玉的沁色、沁纹,使之断开,这也是老玉新做的一个特征。改制的老玉露出皮壳之下的玉质,也不同于透过皮壳看到的老玉的颜色,这是因为受沁的皮壳被磨去,沁色就变为空中楼阁,成了“孤立”的沁色,失去了从哪里沁入的“大门”。老玉新做很有迷惑性,一不小心就会上当。

新玉老工,是在新玉上模仿老工制作。因为世间有一些石材和边玉具有自然花纹条斑,有的像沁色,有的像钙化,有人就利用这些石材来仿造老玉器。为了在做工上不露马脚,有的开窗口也用手锯拉出来,有的先用新工做好,再用解玉砂磨砂,有的用特别细密的金刚砂砣,减少转速细心勾线,不让线条出现崩口……等。做好之后还要人造

皮壳、灰皮、假沁、土咬种种花头,包装出笼骗人骗钱。新玉老工除了认玉之外,在钻孔、线条沟底、开窗时首先钻下的钻孔(就算线锯锯完,仍然会留下残剩的半个钻孔)、沿底死角、膛内形状等处很容易找到新工的痕迹,从而识破伎俩。

现在据报道,新工有了新的发展,如激光雕刻、微波振动雕刻、喷砂雕刻等等,但只要我们认识了老工,那么别的什么加工方法都不会与老工完全一样。这是因为古人与现代人在审美观点、文饰与造型的理解、使用的工具设备的差别都不可能相同,因此制作出来的器件在神韵、气质上必然不会一样,在做工和工艺处理上也会有所差别。尽管有些仿件也精心模仿,百般掩饰,只要我们多看多想细心留神,总会查出端倪看出破绽,避免上当。有一点要指出的是,现代新工由于设备、工具、磨料都会比古时先进,精心制作的玉器完全可能超过陆子刚!用先进的加工方法和现代工艺去创造当代崭新的玉器艺术,是我们共同赞成和希望见到的!

怎样鉴别真假玉

可靠的辨别方法是:看、听、测试。

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较强,油脂光泽;

听,真玉声音清脆,反之声音闷哑;

测试,真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上留下划痕,而玉石本身则丝毫无损。

常见的假玉有塑胶、着色玻璃、云石(大理石)、电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鉴别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胶的质地比玉石轻,硬度差,一般还容易辨认。

着色下班也容易区别。只要拿到灯光或阳光下检查,就会看见玻璃里面有不少气泡。

比较难辨的是电色假玉,这旨经过电镀,给劣质玉镀上一层美丽的翠绿色外表,很容易误以为是真玉。这时就需要仔细观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绿中带蓝的小裂纹,就是假玉。因为电镀时会留下裂纹,行家称为“蜘蛛爪”。也有人说,将电色假玉放置热油中,电镀色就会消退,还其本来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鉴定方法很简单,即它们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仅2.8。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即可辨别真假。

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看去比玉还洁白莹润。古人说:“玉赛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样,才算是高级的。可见,硝子和玉难以分辨。然而真假终究是不同的。就颜色来说,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纯白者极少,硝子则是匀净洁白的纯白色。就玉性来说,玉温润细腻,如脂如膏,硝子虽也温润,莹润之中却难免有贼光。白玉是天然产物,体质很难全部均匀一致,内中玉筋、玉花等。硝子为人工所制,则无上述表象。白玉质地坚实,无气泡可寻。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气泡、气眼外露。弄清这几条,就不会把硝子制品当成玉器了。

识别伪古玉的形似神不似现象,只要熟悉玉器发展历史,熟知同类古玉器的造型和神韵,增强审美能力和水平,还是不难掌握的。

二、纹饰可仿工艺不可仿

纹饰在玉器碾琢中的作用,不仅反映了该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希望追求,还起到对玉器的美化装饰作用,在传达人们审美观念的同时,增加了玉器的艺术价值。无论是红山、良渚文化玉器的神人纹饰、兽面纹饰,汉唐的辟邪、飞天纹饰,历代的龙凤纹饰,还是元金的春水秋山,明清的花草纹饰、诗文图案,无不反映着当时人们的思想意愿和审美情趣。古代有权势的人们将自己的希望、追求和生活情趣通过玉工在玉器上予以反映,如果玉工的碾琢不能令他们满意,他们会对玉工作出严厉的惩罚。因此,玉工们必须小心地用其精湛的工艺去碾琢纹饰。古玉器上的纹饰,不管简繁,其通过工艺所蕴藏的内涵都是后来的仿古玉工所不能达到的。仿古玉工们只能按图索骥,但却不知道“骥”的体力、脾性等。张尉先生在辨别天下第一玉龙的现代仿品时说:“头、尾、躐部起收软而无力,精神状态不佳,刀法生硬。” 其原因就是在碾琢时玉工们没有古人那种对龙的崇拜感情。

古代玉器上的纹饰好仿,工艺难仿。玉料工艺专家赵永魁先生在《对现代仿古玉的初步认识》一文中指出:“战国、汉代的玉,除去沁色难仿外,其精品工艺技术也不好仿,例如谷纹、蒲谷纹的平地、勾线、碾扎、镂堂工艺的佳作,生动活泼而又规整均衡的造型,所呈现的装饰美和艺术效果,都是难于仿到的。“

三、沁可仿内沁不可仿

玉器入土千百年后,由于玉质受土壤中酸碱物质及潮湿或其他化学成份的侵蚀,会出现斑纹、钙化或石化的现象,并呈现出一定的色彩。这种因自然现象而形成的颜色,不仅佐证了玉器年代的久远,而且也给玉器增添了新的美感,使把玩者凭添了一些观赏的乐趣。伪古玉的制作者为了投人所好,或者为了牟取更大的利润,于是仿效自然沁色,用药物或者有关原料通过一定工艺手段做成人工沁。

根据专家们了解和描述的伪古玉沁色法,结合实物观察,人工沁色大致有以下数种情况:

①色泽单一,无过渡色可循;

②浓色重染,过于鲜艳;

③越是瑕疵、绺裂处染色越重;

④着色处过巧,令人置疑;

⑤沁色浓淡均匀,缺少变化;

⑥沁色有斑点脱落现象;

⑦专在绺裂处沁色;

⑧凡是稍浓的琥珀色沁,其下均有疏密不等的人工坑点,如此等等。

沁色,不管是鸡骨白、黑漆古,还是琥珀色,无外乎是褐黄、黑、白等色彩的变化。其人工染色法,无论是使用浸色法,还是烧烤法,都是“急功近利之作”。

古玉的难仿是多方面的,笔者只择神韵、工艺、内沁三点略抒己见,以求教于专家和同行。这三点,既是玉工仿制的难题,也是收藏者辨伪的着力点。我们只要坚持“三多”,即多摸实物、多看书谱、多总结实践,是会走出伪古玉和仿古玉为我们设置的“八卦阵”的。

一、工艺痕迹鉴定

谈古玉工艺,主要是古玉加工工艺,其无外有两大方面,其一为清以前至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动化工艺;其二为近代电动砣具工艺及砂袋、砂箱抛光光用解玉砂、兽皮轮砣、棉、麻布轮砣等,其特点为钻孔多为喇叭状,长孔多为对钻而成,孔为中细,两端大,孔壁可见粗细不等的螺旋纹,且表面光滑。机械孔壁则较规整,留有细密均等的螺旋纹,另外,孔口边缘也可发现硼碴。这是穿孔鉴定重要方法。战国铁器发明以后穿孔则较规整,但孔壁螺旋纹还不同机械孔壁螺旋纹细密均等。新石器时代与商周之时抛光多用解玫砂、兽皮等为之。10倍或20放大镜下可观察粗细不均,但较为顺畅细凹线,间或也有杂乱无章细凹线,区别于机械抛光或仿照古法抛光的细密均等较为平行的细凹线。这种工艺是鉴定古玉真伪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主要鉴定方法。望大家多观察实物,多比较,需强调一点:必须用放大镜才能观察鉴定。 二、氧化鉴定

这也是鉴定古玉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氧化是指在各种自然环境下与空气、水及其它物质所产生的化学变化。氧化有三种现象:一是钙化程度轻重不一的鸡骨现象;二是蚀孔、蚀斑现象;三是氧化严重成粉状。从矿物学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质地致密程度是不同的,也夹杂含一些其他物质,在长时间的化学作用下质地弱的部分,特别是玉器表面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浸蚀形成的小孔洞,有的口小腹大,在放大镜下可观察到孔内的化学变化形成的闪亮结晶体,这一点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伪造的。再一种氧化情况较重,通常在玉器表面钙化形成白斑,程度轻重不一,但自然地覆盖在玉器局部或全部,程度轻的,表面仍有光泽,严重的则浸蚀成粉末,重要一点是:玉薄弱部分通常氧化较重,火烧假玉器就这样。目前用酸类物质浸蚀伪造的玉器,其表面通常呈大面积凸凹不平的浸蚀,蚀孔、蚀斑明显,可以说砣工化尽,这样处理的古玉其蚀孔常常是外大里小,无结晶体,呈斑驳状。此种方法需注意的是,有个别作伪者利用天然氧化成的玉料作成器,这需从加工痕迹上看氧化是否具有普遍性。 三、凝结物鉴定

包浆通常是指玉在各种环境中,由其它物质在玉器表面粘附形成的一种物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性矿物凝结物;二是玉器表面粘附墓土或腐烂杂物;三是传世品上的污垢。这几种物质都很微妙,颜色不一,通常是靠多年的对实物观察所得。出土品的包浆是凝结在玉器表现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放大镜下观察也呈斑驳状,有的是矿物质溶化后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状;有的则是墓土。无论哪一种,都十分自然,凝结较实,并伴有墓葬气味,这种气味有的即使刷洗也仍然有,这也是气味辨伪的一个重要方法。假器就不是这样,包浆松散,无墓葬味,也是胶一类物质所为,一烧、一洗即知。现流行一种把古玉用细铁丝缠上,放入土中数月或数年后取出,红褐土锈可固结在玉上。但古玉很少与铁一类物质共同存放、埋葬,只有一类玉剑具是如此。这样的伪品有的竟然在一些拍卖行出现,并且在玉器上很明显地看出用铁丝缠过的痕迹,真不可思议!。 四、艺术水平鉴定

这也是最难仿制的因素。在中国玉器制作工艺史上,每个时期都有特点鲜明的艺术风格,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每个时期既有成熟的艺术。又有不成熟或成长中的艺术。熟悉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玉器工艺水平是鉴定古玉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一些玉器理论书籍,而且还要多看玉器图录及博物馆、收藏家的实物资料。

另外,还要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列宁说:“对任何一个历史问题的研究判断、结论,都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当时、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中去考察。”在古代玉器艺术水平中,成熟的艺术是当今难以仿制的,具体体现为那些艺术水落石出平高的玉器更难仿制,鉴定起来也相对容易,正所谓有形无神。辟如汉代玉人物、马、兽类,特别 圆雕作品,那种圆润、饱满、流畅的线条,迄今极难仿制。可以说,愈是技术含量的大件作品,圆雕作品,器型复杂作品,愈容易鉴定。原因是制作难度大,容易留下破绽;相反,那些器形简单的、艺术含量低的玉器仿制特别容易,鉴定起来更难。 五、沁色鉴定

沁色鉴定重在学习理解古玉长时间在各种存放环境下与所接触的器物之间的颜色变化,实则是物理现象,它所产生自然质变到色变。我们通常叫“沁色”,如玉玉存放于红色漆器内,可能受红色沁,黑漆则可能产生黑色沁,黄土内埋葬,则可能产生黄褐色沁。在强白灯光下观察,沁色通常是在玉的接触部位薄弱或自然解理,绺等部位所产生的。然后沿解理或裂隙部分扩大渗透,严生的可浸透全器,这叫“满浸(沁)”,盘玩之后颜色鲜艳,大多沁色颜色由灰白变红。重要的一点是:通常情况下,真品沁色比较单一;颜色较暗,较乱的沁色和鲜艳的沁色就值得怀疑了。真品妈使玉有解玉、裂隙,但不是接接触部位,不一定有沁色。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仿造沁色通常为满沁。也有局部沁,特点是沁色较多,火烧伪沁并一定在玉的薄弱名裂隙处进行的。通过强白灯光下观察可知这一点,但有用高科技沿玉解理或绺处进行激光伪造沁色的。还有一点就是玉的存放环境干燥或玉质致密可以无沁。 六、气味鉴定

此种方法较不易掌握,玉器埋藏环境的不同,气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还有传世味。一般玉器气味以新近出土最为浓烈,熟悉这种气味最好的方法是多嗅老窑陶瓷特别是新近出土的陶瓷气味,尤以战国、汉代陶器为最重要,它们的气味与同墓出土的玉器相同。此种方法仅限于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对于鉴别那些伪造出土古玉特别灵验,它们不仅没有墓葬气味,相反,有种刺鼻的化学气味或单纯的土气味。此种方法要求我们多实路,多对比,才有所收获。但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带有泥土杂物的玉器,不论早晚出土,必须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气其味更大,反之,无味则必假。 古玉辨伪四误区

很多谈古玉鉴定方法,常以下列方法作为主要鉴定方式。根据中国古玉出土的数量以及我们研究的水平,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商至汉的玉器类型学还不完善,我们发现的数量更有限,每一次大量玉器的出土,都有一些新的器型、新的艺术风格、新的类型,所以,下列老生常谈四点鉴定意见充其量,也只能作为参考而已。 一、传统的古玉鉴定方法

大约形成于宋,经明、清流传到现在,散布世界各大国,如美、日、英、法等国。大致有两种不同的作法: 1.文献――实物――考证

以晚清考据学家吴大徵为代表。他依照《周礼》研究传世玉器的名称、形制、规格及其功能,其研究成果便成为《周礼》一书的补充,对古玉鉴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代表作为《古五图考》。但是他不善辨伪,《古玉图考》中难免编入伪器。他在该图考中发出了\"唐宋以后,仿制之器多,而求玉之真者不可辨焉\"的哀叹 2.实物――感觉――经验

这是古玩商、收藏家的古玉鉴定方法。古玩商的古玉鉴定经验首先来自师傅的传授(代代相传)及他自己的观察体会。因古玩商是以营利为目的,收进的玉器很快地又卖出,不会留下来自己去欣赏怡乐。当然,不好的古玉卖不出高价,

又不能很快售出,便积压下来。古玩商对这种不易售出的玉器一定不会感兴趣。还有,古玩商经手的玉器不会有甚么由古至今的系统性,而是碰运气,取决于买卖双方,所以他们的感觉和经验是支离破碎的,不能系统化、条理化。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感觉和经验,为了赚钱,还增添了离奇的、古怪的、臆说的蛊惑色彩,如尸沁、水银沁:\"凡玉在土中五百年体松受沁,质似石膏;二干年形如朽骨;三千年烂为石灰;六千年不出世则烂为泥\"等等即是。古玩商的古玉鉴定比较可靠的部分是二十世纪的殷墟、安阳坑、宝鸡的西周玉及洛阳金村的战国玉器而已。三十年代运至西方的广汉蜀玉及榆林、神木等玉器均定在周代,说明他们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收藏家的古玉鉴定方法多来自古玩商,大多远不及古玩商。 3.传统的辨伪方法

由于古玉出土少,收藏家需要量超过了古玉出土量,供不应求,古玩商觉得有利可图,便造伪古玉,所以,古玩商是制造伪古玉的组织者。

经查,比较可靠的估计,伪古玉可能出现于北宋,至晚明(十六世纪中)颇为盛行,二十纪上半叶是其繁荣期,八十年代是它的泛滥期,由香港泛滥至台湾。伪古玉在明末已引起文人的警惕。乾隆皇帝遇到伪古玉,还向玉工姚宗仁请教过。乾隆十八年(1753年)弘历还写了一篇《玉杯记》记述了此事的经过。收藏家也多少注意伪古玉,,但他们主要依靠经验和感觉去主观臆测,而并未掌握古玉造伪的规律,故能辨清真伪的人甚少。所以,玉匠造伪古玉、古玩商卖伪古玉而收藏家买伪古玉的历史至少已有三百多年,至今依然甚嚣尘上,日趋兴旺而不衰。

以上就是中国古玉鉴定的传统方法。这种方法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也是历史的产物,不是人的认识能力所能改变的。虽然我们有了一整套新方法,但还未取代它,在中国和欧美各博物馆仍然保留着传统方法。 科学的古玉鉴定方法 它有以下三个特点:

1.以科学发掘出土玉器为标准器

中国四十年来出土玉器颇丰,其制造年代上至距今8200年,下迄十九世纪。可以说已具有系列化的水平,历代玉器的作工、艺术等特点已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成果反映在《中国玉器分类全集》。还适当地利用科技条件及其检验成果。

2.以历史学、艺术史的成果系统地整理传世古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玉约三万件,大多是清宫旧藏,部分是五十年来征集的,总之都是非科学发掘出土的古玉,一般地称作传世玉器。全国博物馆、文物商店及收藏家都有传世玉器。这批传世玉器一度被误解为无足轻重的玩赏品,然而,经过整理,发现有不少种类的传世玉器,迄今仍未在出土玉器中见到过。仅就这一点而言,它的存在不是无足轻重,而是举足轻重了。我想没有这批传世玉器,仅靠出土玉器是不足的,即不能反映中国古玉的历史全局,而是半壁江山,那是不够全面的。也就是说,传世玉器同样也有标准器,这一点不容置疑。我整理故宫传世玉器始于1956年,完成于1980年。《古玉精萃》就是我整理故宫传世玉器的经验总结,九十年代用于《中国玉器分类全集》第五册隋唐――明卷。 3.识破与掌握制造伪古玉的伎俩

明清人制造伪古玉的伎俩可概括为玉材、琢磨、器型、图案、伤残、沁色及铭款等七个方面。当然,不是每件伪古玉都具备上述七点,或二、三点、或一、二点等不一而足。为了掌握传世古玉的辨伪,则必须识别、认清并掌握上述七种作伪古玉的伎俩。据我了解,当今考古家、收藏家很少有人注意到上述七点,他们多重器型、图案,以比较方法,凡符合出土玉器者,均信以为真,反之,凡不符合出土玉器者他们都可怀疑或否定,这是不够妥当的。因出土玉器也有其局限性,凡古代人死后不可能将其生前喜爱的玉器统统都埋到墓里,所以埋葬于墓内的玉器仅是他生前用玉的一部分及专制的硷尸玉。因而,仅以器型和图案上比较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我以为,掌握制造伪古玉的伎俩则是辨伪的关键,否则是难以辨伪的。为了提醒古玉研究人员和收藏家,我曾写过一篇《仿古玉》的文章,发表于《文物》1984年第4期。我在中国文化部扬州文物干部培训中心讲授古玉鉴定辨伪课时都要向学员强调掌握

古玉作伪伎俩的重要意义。去年,我担任北大考古系古玉鉴定研究生导师以来,不论在讲课还是实习时都反复提醒研究生要重视学习与掌握明清及现代制造伪古玉的主要伎俩。我在此也希望各位朋友不要低估造伪伎俩的欺骗性。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确知传统的和科学的两种古玉鉴定方法是根本不同的。前者的主要方法是在缺乏客观依据的情况下作出推断,是十分主观的,甚至是揣摩、想象、附会、臆断的,往往是不着边际的;而后者的方法有扎实可靠的客观根据、历史艺术的科学分析以及对作伪古玉伎俩的识辨,所以经得起考验,是可靠的、科学的规律,是客观的尺度和天平,而也是完全可以信赖的。

古玉的沁色(图)

古玉沁色的几种俗称

一 洒朱点:是指沁色为小红斑;

二 蛤蟆皮:指沁色这青黑色;

三 牛毛纹:指裂纹细如牛毛 ;

四 鱼子斑:指沁色为小黄斑点;

五 乱柴枝:指沁纹杂乱无章;

六 蚂蚁肢:指沁纹短小为直角状;

七 冰裂纹:指沁纹类似放射线。

如果不细分,可统称蚀斑或浸脑。

出土古玉沁色之所以会千差万别,是由于入土的时间、地点不同,受沁的深浅程度不同所致。行业内有沁色“十三彩”之说,就是极言其色彩之多。古玉沁色的不同则主要和近邻物质有关,一般玉埋于土中,总会受到土的侵蚀,受土侵蚀较轻的称“土蚀”“土锈”,较重的称“土浸”“土斑”,它们都是受地气熏蒸而致。

一般入土时间长的古玉,其“土锈”“土斑”用刀也刮不掉,因为含沙性的土已经渗到了玉的肌理中,并与玉合而为一了。

受黄土沁的古玉颜色如栗子黄;

受松香沁的古玉色如蜜蜡,呈淡黄色;

受靛青沁的古玉色如青天,这是由于服装上的靛蓝深入到玉的纹理;

受血沁的古玉颜色赤红,称“枣皮红”,色深的称“酱瓣紫”;

受铜沁的古玉色如翡翠,称“鹦哥绿”,这是因为铜器入土后,产生铜绿,如果玉器在它边上,铜绿就深入其中,出土复原后色泽比翠更加娇嫩滋润;

受地火影响的古玉则都变成白色,谓之“鸡骨白”“象牙白”“鱼肚白”等;

受石灰沁的古玉呈淡绯色,经过盘玩后,色如绯霞一样光彩夺目。而水银沁有地中水银沁和殉葬水银沁之分,殉葬水银沁又有大坑(大墓)、小坑(小墓)之别。完全受地中水银沁的古玉,呈黄白色或微黑、微青的颜色;

完全是大坑水银沁的古玉,呈黑漆色;

小坑水银沁的颜色则在黑的深度和广度上比大坑要逊色;古玉上的水银沁,大则连成一片,小则成块分布,更有的像线一样细,这些都是因玉质纹理坚密的不同和所处环境不同而有区别,但均具有色泽黝黑光亮的共性。黑白分明的古玉,一半是由大坑水银所沁,一半是由地中水银所沁。

我国不少好玉之士,对沁色的研究确有不少精辟之处,但也有相当多的以讹传讹的说法流传下来。现代人面对这些说法,应当通过认真的科学态度加以认识。但一些想当然的所谓专家,不借助专科知识,总以一知半解的方法,给沁色做出武断的解释,比如“寿衣沁”便是一例。

陕西省扶风县召陈村出土的西周双龙纹玉环,上面有古玉书中形容的微发紫色的“寿衣沁”。古人认为是“寿衣”的色沁入玉里,而现代不少专家都认为,所谓“寿衣沁”是含有高锰酸钾的锰矿物沁入玉体使然。其实自然界的天然锰矿,只以二氧化锰的形式存在,俗称软锰矿,它要经过高温还原才能作为着色剂呈现紫色。古代没有高锰酸钾这种化合物,所以直接的锰矿物沁入玉体呈现紫色的说法是欠缺道理的。

古人为什么要说是“寿衣沁”?大概与古人因地制宜把自然界中的二氧化锰矿粉作为织物印染着色剂还原后使用有关。这些印染后的衣物带有锰元素,入葬后与人体骨骼肌和肝脏内含有的大量锰元素一起作用,在尸体氧化腐败后,沁入玉体使然的。

再如“铜绿沁”,不少人都说是铜锈的沁入,其实不然。铜锈的产生是个电解氧化的过程,铜锈大致有三种状态:一是氧化铜,锈色为黑色至棕黑色,无定形结晶性粉末;一是氧化亚铜,锈色为红色粉末状固体;另一种是碱式碳酸铜,呈孔雀绿颜色,为细小颗粒的无定形结晶性粉末。

古玉中绿沁的形成,如果和铜沁有关的话,也就是只有在碱式碳酸铜的电解条件下,才能出现绿色。观看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盖杯,可以发现金属与玉器接触的地方留有沁色。玉材中有金属阳离子成分,和铜金属氧化后的阳离子长期接触后,在氧化的气氛下,发生了电解过程,从而产生了沁色现象。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盖杯,在四组钻孔镶嵌属件的地方,电解沁色后的变化,使玉盖上都有了沁色。

而其他部位因没有镶嵌金属件,同样的墓葬环境下,结果没有任何沁色产生。一般沁色的形成是一种由外向里的浸润过程,而铜绿沁则是在氧化条件下,通过电解阳离子交换的过程,最终产生的铜沁。认识这一点对于鉴定大有裨益。

一件老玉器不管怎么新,都有一定的老气存在。所谓老气沁色开门就是沁色有沁门,而且还有玉质光泽沉着不浮、沁染有讲究的意思。

沁色鉴定重在学习理解古玉长时间在各种存放环境下与所接触的器物之间的颜色变化,实则是实物现象,它所产生的自然质变到色变。所谓“沁”的过程就是由质变到色变的过程,如古玉存放于红色漆器内,可能受红色沁,黑漆则可能产生黑色沁,黄土内埋藏,则可能产生黄褐色沁。浸透全器的叫“满浸(沁)”,盘玩之后颜色鲜艳,大多沁色颜色会由灰白变红。

重要的一点是:通常情况下,真品沁色比较单一;颜色较暗,较乱的沁色和鲜艳沁色就值得怀疑了。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触部位,就不一定有沁色。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仿造沁色通常为满沁,也有局部沁,特点是沁色较多。通过强白灯光下观察可知这一点。但也有用高科技沿玉解理或绺处进行激光伪造沁色的。

了解晶体解理断口与裂纹的情况,对沁色的辨伪大有裨益。现在玉器鉴定界对伪沁的认识表述是基本一致的。如杨伯达先生的《传世古玉辨伪综论》中有关伪沁的介绍“自然沁色或浮于玉表,或渗入肌理。其色深浅不等,自然生动,几无定律可循。而人工伪沁则不同,往往避硬就软,渗入石性、瑕疵、绺璺等,其瑕疵绺璺处染色特重。

‘非贵非瑕’处伪沁浮于表面”。还如“人工沁附着于器表,有的沿着绺裂向内渗透。附着在表面上的一层一般来说比较薄,个别也有较厚的,像涂上漆胶片般,成片脱落后露出玉肌口。沁入绺夹缝的亦较厚”。

杨伯达先生的论述是非常精辟的,不过如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鸟首形玉佩和兽面纹玉琮等许多出土真品的沁色,也是沿着绺裂向内渗透的,这就使辨伪工作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自然沁色非常丰富,随不同地域的埋葬土壤和环境的不同,沁色出现的特征也有很大差异性,要做到都了如指掌谈何容易?但如果牢记仿伪者仿效自然沁、总是以牺牲玉材晶体内部结构为代价、用有关化工原料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进行加工而成,和自然沁色在晶体断口往往不受沁的这一特性相比较,就可以把握住一个相对简捷的辨伪方法。

换句话说就是,有沁的地方如果出现的是伪沁的话,必然会沿着绺裂向内渗透,正是“避硬就软”伪沁的形成特征。而如果周边都有沁,唯绺裂处没有沁色,则正可以说明玉没有被强酸强碱破坏,仍然具有晶体断口与裂纹的平滑面、不易受沁之特性。江苏吴县张陵山4号墓出土的良渚文化兽面纹玉琮,红褐色沁斑上有个非常明显的绺裂纹,自然沁色未见顺绺裂向两端裂纹渗浸。南阳百里溪出土西汉玉剑 的局部自然受沁和绺裂共存,同样未见绺裂处受沁。

南阳桐柏县月河出土的春秋晚期玉圭,圭上端有自然沁色和绺裂处共存的现象,同样都具有绺裂处明显不受自然沁染的特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自然沁色在裂隙处因裂纹的晶体解理面是平滑的,不易受沁染。

一般在自然墓葬环境里,是不可能存在温度达100~110℃的条件,所以,这些渗入在矿物和矿物集合体中的水分子,不会全部从矿物中退出。只有人工伪沁采用强酸强碱高温加压的方法制沁,才会使这些吸附水全部消失。因此,人工沁色出现死斑不活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对于有沁色的古玉鉴定,还可以采用闻味的方法,此种方法较不易掌握,玉器埋藏环境的不同,气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还有传世味。一般玉器气味以新近出土最为浓烈,熟悉这种气味最好的办法是多嗅老窑陶瓷特别是新近出土的陶瓷气味,尤以战国、汉代陶器为重要,它们的气味与同墓出土的玉器相同。此种方法仅限于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对于鉴别那些伪造出土古玉特别灵验,它们不仅没有墓葬气味,相反,有种刺鼻的化学气味或单纯的土气味。此种方法要求多实践、多对比,才能有所收获。但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带有泥土杂物的玉器,不论早晚出土,必须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气其味更大,反之,无味则必假。

1、谷纹:整齐排列的蝌蚪状纹饰,象谷牙。流行于战国秦汉。

各种谷纹

汉代谷纹环

战国 排列整齐、清晰的谷纹谷纹璧

2、乳丁纹:凸起的乳突状圆钉。是最简单的纹饰之一。常见于战国秦汉。

西汉龙凤乳钉纹玉璧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西汉金玉相连龙带钩龙纹乳钉纹

3、云雷纹:连续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图案。圆形转角的称云纹;方形专角的称雷纹。在商周时期的玉器和青铜器

上最为盛行。

双线云纹

云 纹

双头云纹

T型云纹

云 纹

双头云纹

勾连云纹 剔地 春秋

西 周 阴刻线 云纹、云雷纹

双阴线、菱形纹、皿纹、云龙纹 商代 龙鸟佩

人字纹雷纹皿纹云纹龙鸟佩 商代

4、蒲纹: 成排密集排列的六角形格子纹饰。

常见于战国秦汉时期的玉璧上。

汉代 蒲纹 璜

蒲纹 谷纹 璧 汉代

5、蟠螭纹:象四脚蛇或壁虎的爬虫。

梯形头、无角、四支脚、圆形长卷尾。

三蟠螭纹系璧 浮雕

双螭剑格 明代 浮雕双螭纹

双螭纹 玉璧 浮雕

6、虺纹: 蛇状纹饰。无角、无腿。

虺 纹

7、夔龙纹:一足或两足龙形怪兽。圆眼、方嘴、方形卷尾。

夔龙纹

夔龙纹

8、饕餮纹:一种贪吃的怪兽的头部。

饕餮纹

饕餮纹

商代饕餮纹玉佩

战国期 玉雕饕餮纹玦

9、兽面纹:怪兽的脸。

兽面纹 阴线刻 浅浮雕 西周

神人兽面纹 细如毫发的阴线 良渚文化

兽面纹

10、剪影状动物纹饰

象什么动物就叫什么纹饰。其内往往有谷纹、云纹等纹饰。

如龙纹虎纹凤纹鹰纹鸟纹象纹 龟纹 鱼纹等。

龙山文化早期的镂雕鹰纹环形器

商代 鹰纹 云雷纹 双阴线

春秋晚期 龙纹璧

春秋晚期龙凤纹佩 11、几何形纹饰

由曲线或直线构成的几何形图案。

如皿纹鳞纹圈纹弦纹绹纹波浪纹漩涡纹菱形纹折线纹平行线纹等。

几何纹青玉佩饰

12、人面纹

包括人物纹饰或人首纹饰。如玉舞人、妇人、翁仲、仙女、汉人、胡人等(图略)。

13、工艺与组合纹饰

宋 透雕 云龙纹 工艺精湛 造型生动

清 白玉云龙纹盖瓶 浮雕

宋白玉六龙带板多层立体镂雕、浮雕龙纹龙造型复杂高9.1cm 宽5.3cm 厚1.8cm

春秋纹饰繁杂龙纹云雷纹鳞纹兽面纹镂雕 方形牌饰

清 镂雕 翡翠龙纹带钩

宋 白玉透雕孔雀衔花佩 工艺精湛 造型新颖 高4.5cm 宽7.2cm 厚0.6cm

白玉精雕饰物 清末 长15.6cm 成交价: 34500元纹饰多种: 动物、树、写实云、楼阁、勾云纹

镶宝玉器

新石器:距今七千年,器形:玉斧、玉 奔、玉铲。特点:无琢工

红山文化:距今六千年,器形:玉猪龙、玉龙、玉螭、玉鸟、玉勾云形器、玉璧、玉兽。特点:玉器表面刻划阴线,兽面纹。 良渚文化:距今三千至五千年,器形:琮、璧、璜、管、冠形器、含等。特点:玉器表面阴刻,兽面纹、人面纹、几何形。 春秋战国:器形:璧、圭、琮、璋、琥、璜六种主要礼仪玉器。其它还有瑁、笏、簋、勰、觯、羽、觞。特点:璧,中间有孔的圆形螭纹、鸟纹等。

琮外璧有阴刻的细线也有素面。

圭的尺寸不同,执圭主人的身份不同。圭的使用从春秋战国延续到明代。圭的纹饰主要有人面纹、兽面纹、鸟纹、几何纹饰等。 治兵等。璋的纹饰是简单的线条。

琥:刻有虎纹或雕成伏虎形的玉器。琥除有祭西方之神外,还有发兵之用。琥的纹饰有条状纹、节状纹、鳞纹、谷纹、乳丁纹。琥即是虎的造形。

璜:璧的三分之一。形状有扇形、半环形、半月形、拱桥形。璜古代用来祭祀北方之神玄武,广泛用作佩饰。璜的纹饰似龙头,虎头为多,也有龙形、鱼形,表面刻成鳞纹、云纹、鸟纹、三角纹等。

汉代:汉代出现了玉衣、玉握、玉枕、玉 剑,此类玉剑有剑首、剑格、剑 心、剑 、佩玉中出现玉舞人、玉鹰、玉熊、玉仙人、骑马、玉避邪、玉玺印、玉鸠首杖、“九窍”玉器(眼盖、鼻塞、耳塞、口含、肛门塞、生殖器塞)、仕女形在汉代佩玉俱多。玉雕动物在汉汉代玉雕的简洁明快。 三国、二晋、南北朝:

玉雕以写实主义为主,出现了神话中的怪兽、鬼怪、玉雕菩萨、佛像、人兽合一的怪物。玉如意始于六朝。 隋、唐、五代、十国:

金银器融入玉器的创作始于隋。隋、唐、五代期间主要玉器有礼器、实用器(包括饰件)和宗教器。唐代玉器中常见“ 夸”,即“玉带饰”、“玉带板”,这以玉饰一直延续到清朝。另外,唐宗教盛行,还出现玉菩萨、玉法轮、玉飞天。特点:实用器多以圆雕镂雕为主,雕工精湛,造型别致。

宋代:宋代由于国家统一,唐代玉雕工艺延续并得到发展,加上书画俱佳的宋徽宗对玉也偏爱,玉雕行业得到更大发展,甚至出现了玉雕市场、玉器店。玉器的玩赏和使用也从达官贵人走向市民化、世俗化。带有吉祥、避邪、宗教色彩和实用、摆设的玉器大量出现。宋代玉器出现了玉质文房四宝中的笔筒、笔架、镇纸、笔洗。宋代玉器出现仿古,大量的仿战国、西汉、商、周的玉雕走向市场。特点:仿品结构琢法更圆润、精美,尤其是“歧出雕法”,如仿弧形、圆形的线条上歧出一些长短一致的短线,是今天鉴别宋代仿古玉的依据。 元代:元代玉器更加世俗化、装饰化,其中民间收藏品中常见两种玉挂件是环饰“春水玉”、“秋山玉”。“春水玉”反映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猎生活,主要表现为鹘捕鹅的情景,鹘居鹅首,或鹘居雁首,还有一种为镂雕荷芦鹘攫鹅,天鹅、鹘、荷叶为一层,芦叶、荷梗、茨菰为

玉器,中间孔大的叫“瑗”,中间孔小的叫“璧”,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环”,多素璧,少数有弦文、谷纹、蒲纹、兽纹、乳丁纹、云纹、龙纹、

琮:外方内圆中空的柱形玉器。《周礼》记载,璧、圭为王公诸侯男性所用,琮为王公诸侯夫人所用。同时,当时璧礼天,琮礼地。

圭:下端平直,上端尖锐或平整的长方形玉片。与石斧相似称“平首圭”,与戈相似称“尖首圭”。圭是天子和大臣朝会典礼时必带之物。

璋:将圭的上端钭着削去一道钭边,便是璋。《周礼》载:璋作用如下:祭祀南方之神;天子巡守、祭祀山川;诸侯聘女;起军旅、

代也常见。汉代玉器写实,一反平面雕刻,代之以立体圆雕,雕琢手法突出的是“汉八刀”和双沟碾法(又称“游丝毛雕”)。“汉八刀”反映的

一层,首创“花下压花”玉雕手法。“秋山玉”表现北方少数民族射猎场面。特点:“秋山玉”采取管钻镂空法,多向打孔,使作品出现多层次。

明代:玉礼制品减少,玉雕图案出现大量民俗故事、吉祥图形,生活化、世俗化、装饰化成玉雕的主流,并且玉雕工艺图案更加复杂。 礼器主要有圭、璧。圭为长方形,大乳丁纹,璧两面雕,一面雕螭纹,一面雕大乳丁纹。

明代创许多新品种:香炉、文具、盒匣、茶具等,明万历年间,出现“碾玉妙手”陆子冈,制作的玉牌,后人称“子冈牌”。“子冈牌”因做即厚重,这是今天鉴别明代玉器的一个依据。

清代:中国玉器的发展,到了清代进入颠峰时期。玉雕技术集历代之大成。

主要品种有陈设器、生活用具、文房用具、吉祥和礼品用具以及宗教用器。清代早期玉雕风格循规蹈矩,精细万分,与明朝“粗大明”高浮雕及各类造型。

特点:清代仿古玉也大量出现,主要是仿礼器,古佩饰玉,古陈设品等。玉璧仿的较多,多谷纹、蒲纹、变形 龙纹,多为装饰。佩件多仿古代璜、块和汉以后的鸡心佩,并且还作出古玉泌。

工精细、图文清雅一直受到后人的珍藏。特点:明代玉雕追求婉约流畅、传神达意的风格,玉器行称为“粗大明”,“粗”指不表现细部,“大”

形成鲜明对照。尤其是乾隆帝爱玉如命,清宫廷玉器美妙绝伦。特点:清代玉雕画面极为丰富,出现了异域风格的画面。技术创制了透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