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
卷)及答案解析
材料一
新春伊始,《新农村》记者小梁到基层调研,以下是他在南北两个乡村采访的片段。
“村子真干净”,这是外来人对东各村的第一印象。村道上见不到一点儿垃圾,家家院里院外清清爽爽, 79 岁的高大妈笑着把小梁往屋里迎。冬季取暖,煤改电以后,高大妈家装了地热,外面再冷,屋里也温暖。高大妈自己收拾得利索,家里拾掇得干净,言语间也透着喜悦,“儿子孝顺,春节前,辞了城里的工作回来,专门照顾我们老两口。”“爸妈上了年纪,身体都不大好,有个头疼脑热,身边没个人照顾那肯定不成。”高大妈的儿子小曾买完菜刚一进门就接过了话头。
东各村是太行山脉的一个小山村。村子不大,一共 250 多口人,但老龄化程度较高,60 岁以上的老人就有70 多位。平时,村里就是这些老人“守着”,村委会一周放两次公益电影,捧场的也都是这些老人。“村里的大爷大妈都是居家养老,儿女负责赡养。子女外出打工的,只能是老两口互相照顾。村里打算建个‘托老所’, 解决老人的日间吃饭和活动、照料问题。”村党支部委员李大姐介绍说。听说要建“托老所”,高大妈觉得不错,“老姊妹能时常见上一面,唠唠嗑。”但小曾觉得,老父亲腿脚不好,出不了门,还是儿女在眼前伺候着放心。村里买东西不太方便,买点油盐酱醋、买点菜得去镇上,单程 4 公里,走到公交站就得一刻钟,这对老年人是个“大挑战”。儿子能在身边尽孝,高大妈心里高兴,可也着急。她跟李大姐商量:“咱村里能不能办个产业,让我儿子也能有点收入,不然他光照顾我们了,以后咋办?”
东各村边有条远近闻名的宋代古道,村内还保留着古道上唯一的一座三孔拱桥,来的游客不少。李大姐对 高大妈说:“村里已经有 10 多户拿到了农家乐的经营执照,要是乡村旅游搞起来,不愁您儿子没事儿干!”
坐落在太湖之滨的水乡小村开弓村,则是另外一种景象。弯弯的小清河穿村而过,如箭在弦,村名由此而来。上世纪 30 年代,费孝通先生来此调研,写下了著名的经济调研报告。岁月变迁,费老留下的精神财富,成了开弓村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发展动力。
甜茶、昆曲、桥文化……在开弓村文化纪念馆,或图文、或影像、或模型,地方风土人情跃然眼前。陈列 厅里,一件件旧物什,散发着浓浓的年代感,有不少是村民自己捐赠的。被村里人称为“农民教授”的老姚感 叹,这里存放的是村民共同的乡村文化记忆。开弓村越来越富,村民的生活和城里无异,但老姚喜中有忧,开 弓村曾经是“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荃”,而如今农耕文化、蚕桑文化却有淡化之势,“这是我们的根啊!” 老姚颇有感慨。
如何传承乡风民俗?老姚说:“首先要发挥好乡贤的力量。大家都有共识,要有个‘乡贤议事会’。”在 乡贤议事会成立后的一次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要以有形的形式展现开弓村文化,如熏豆制作工艺,婚嫁习 俗,摇三橹船,桑、蚕、丝到蚕丝被的一条龙产业……老姚的期盼是:让来到开弓村的人,从亲身参与民俗活 动中体味到农耕文化和蚕桑文化的韵味。村民的文化活动要有载体,开弓村发展较早,能用的土地已经不多, 怎么解决?经过商议,村里准备把老仓库改造成文化礼堂。按照规划,礼堂能容纳 100 人左右,今后村民的党
1
员活动、小型培训、会议、文艺演出都可以使用。 材料二
“去趟镇上就靠一双脚板子,都是山路,车子进不来呀!”说起自己的老家大姜山脉的双河村,小冯满是 感慨。双河村地势陡峭,四面环山,人都住在半山腰上,道路不畅,外面的建材也很难运进来,村民只好就地 取材,筑起了木房子。“木房时间长了就容易变形,腐烂的也有。”小冯说。遇到刮风下雨,就神经紧绷,生 怕房子漏雨、塌了,觉都睡不安稳。一家守着不足 3 亩的陡坡地过活,靠天吃饭。成家后,虽然小冯也曾拖家带口地出去闯过,却没有攒下多少积蓄。后来,小冯有了第二个孩子,加之老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夫妻 俩只能辞职回家,没撑几年就成了贫困户。
接到易地扶贫搬迁的消息时,小冯还有点不敢相信:“一家子 5 口人还能搬出大山,做梦都没想到。”2018
年 7 月,小冯全家从大山深处搬到了县城。挪了穷窝,小冯一家成了新市民。房子面积 100 平方米,宽敞的卧室、独立的厨房、干净的卫生间……下雨天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但没住几天,小冯却有点不自在,地面都铺 了亮堂的瓷砖,稍微落点灰或者踩个脚印都看得清清楚楚。从村里人成为新市民,有很多新的不适应:垃圾得 倒进楼下的垃圾桶,要开始交物业费了……让小冯尤其困惑的就是物业费:“住的是自己的房子,为啥每月还 得交钱?”不只是他,许多搬迁户刚开始都想不通。针对居民们的新困惑,社区干部采取“两步走”:一方面 挨家挨户走访,了解需求和想法;另一方面“一对一”讲政策、做工作,不让困惑“发酵”。经过一段时间的 沟通和适应,搬迁户们慢慢习惯了社区生活。小冯有点不好意思:“啥事儿都有个过程嘛,懂了就习惯了。” 进了城,刚安顿好,小冯就开始找工作。一天,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谁都得吃饭,周围餐馆又不多,
这是个机会。”但转头又犯难了:干惯了体力活,炒菜的水平也不高怎么办?妻子也发愁:店面租金是笔不小的数目,一时半会也难凑出来。2018 年底,随着最后一批搬迁户入住,社区开始开展不同类型的就业技能培训。一看到有厨师培训班,早有想法的小冯和妻子立刻报了名。两个多月后,在社区的帮助下,小冯用凑齐的 5 万元租下了一间门面,期盼许久的小餐馆就这样开张了。小馆子环境卫生、口味地道,再加上两口子手脚勤快又热情,赢得了不少回头客。看着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一个月能挣七八千块,早已脱贫,小冯终于能缓口气了。
搬出大山,工作也有了着落,还能照顾家里人,小冯觉得很满足,但另一件心事也随之而来。以前村里没学校,孩子只能到镇上念书,一大早就得摸着黑出门,沿着山路要走两个多小时。时间长了,大人都受不了, 更何况孩子。后来外出打工,孩子就跟了一路。“因为经常换工作,孩子几乎没有在固定的地方上完一年学。” 一说到这儿,小冯满是愧疚。
搬到县城后,小冯家距学校只有十几分钟路程,上学不愁了。原以为在家门口上学是件高兴事儿,但出乎 意料的是,开学第一周,小冯明显感觉孩子情绪不太高。几番询问,他才弄清楚:“之前我们外出打工,孩子 常年跟着在外地念书。现在回到家乡的学校上学,反而有些不习惯。”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还专门来家里 了解情况,跟小冯认真谈了一次心,临走时,提醒小冯夫妇也要多帮助孩子融入新生活。小冯说:“还是观念 有问题,过去老觉得教育孩子就靠学校,不靠家长,以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更上心才行。”如今,孩子慢慢
2
认识了不少新朋友,成绩也提高了不少。这一切,小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搬出大山到在县城成家扎根,尽管有些磕磕绊绊,但
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材料三
位于 Z 市东湖镇新泉村的新泉中学,因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多年前已不再办学,老教学楼被列入闲置农房。虽然楼梯拐角墙上,还完整保留着当年捐资兴学的石刻铭文,但人去楼空。由于闲置,村里很多人提议拆掉学校建住宅,但村两委最终统一意见:拆掉“太可惜”,还是应该盘活利用,壮大村集体经济。但是留着开发什么项目呢?一时拿不定主意。
东湖镇产茶历史悠久,周边茶农集中,产出的茶叶主要由泉江茶业有限公司收购。随着市场的拓展,公司认为仅靠买卖茶叶项目单一,不利于长远发展。在实地考察了新泉中学情况后,董事长老郑脑中闪出一个念头: 通过竞拍把学校租下来,改造成茶文化专题博物馆,让更多的人到这里感受越红功夫茶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是, 要把设想付诸实施,需要得到房屋使用权,还要与市里的相关部门、村委会达成共识,并得到支持。
一座占地 500 多平方米、长期闲置的私塾老建筑,曾是唐仁村唐书记的一块心病。多年无人问津,只好用于村民堆货,成了村容村貌整治中的一处“死角”。唐仁村有酿酒的传统,许多村民都是酿酒的好把式,特别是乡贤老孙,不仅有酿酒的手艺,还有满肚子当地乡土文化的故事。老孙打算把这座老宅盘下来,改造成融生产销售、非遗传承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越庄酒坊”。既能开门迎客,又能带动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可谓一举两得。一年过去了,白墙黛瓦、青砖铺地、木格花窗,越庄酒坊修旧如旧,成为乡村风貌的一抹亮色。过去做仓库堆货,年租金不过 4000 多元,如今已涨到 6 万多元。唐书记感慨地说:“这座老建筑之所以能成功激活, 关键是跟镇里的酿酒特色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挂上了钩,盘活利用要找对路子,因地制宜,才能真正激发活力,持续产生效益。”
然而,唐书记的心病仍然没有完全消除:唐仁村里的唐仁老街历史悠久,沿街百余间传统民宅,还有不少 处于闲置状态,这些闲置房屋怎么办?来唐仁村考察的农村问题专家王教授感叹道:“虽然有的闲置房屋开发 利用了,但是闲置农房利用改造要遵循‘规划——设计——建设’规范,与村落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土 地利用规划相匹配,如何找准方向、善加利用,至关重要。”
岭北镇孚家村老于同儿子住在外地,老宅空置多年。老宅是个三间正房、有东西厢房的大院套,过去使用 的石磨、农具等静静躺在那里。老于说这些东西留着用不上,扔了又舍不得。老于的儿子曾听说,外省某地有 “闲置农房银行”,这个特殊的“银行”就是在镇里建立一个闲置农房储备平台,农户和村集体可供利用的闲 置农房,都可登记申报,存进“银行”。正式“激活”前,房子归自己管,等有用户看中了闲置房屋激活利用 了,再按租赁合同获得收益。但是,这毕竟是人家的做法。
如何唤醒“沉睡”的农房资源,既能给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又能为下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场所?如果将 闲置农房激活同古村落的新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就能盘活出更多像“越庄酒坊”这样有特色的“点”,串联带
3
动起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的“面”。
企业家黄某认为,Z 市政府应该出台有关办法,明确规定农村范围内在集体土地上建造的、产权合法明晰的、处于闲置状态且能够安全使用的房屋及其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农户闲置住宅房、村集体闲置用房和原卫生 院、学校、站所等闲置房屋),实施加固、修缮后可进行旅游、休闲等三产开发利用。
截至 2020 年底,Z 市有激活意愿、尚待开发利用的闲置农房近 50 万平方米。由于缺少统一规划,大都是扎堆搞农家乐、经营民宿。如何避免“一窝蜂”开发、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局限?这是一个难题,直接关系到激 活行动的质量和实效。
材料四
走进李石村村民李姐的超市,她指着里面几个书柜说:“这就是微光书苑。现在有 10 多平方米、4000 册书,既是阅读室,也是给孩子们上课的地方。”
2005 年,李姐在村里开了个小超市,很多村民经常来买东西,并建议李姐“在超市支个麻将桌吧,俺们打牌,你挣钱。”李姐却有自己的想法。她自己爱书,也想让更多人能读书。2008 年春天,李姐买来 300 本旧书, 又拿出自己收藏的 200 本书,把它们摆在了店里,在超市里辟出一片阅读空间,在书边的墙上写了“微光书苑” 4 个大字。“为什么起名微光?就是一个农村小超市的货架上,摆了几本书,本身就非常非常微小。”李姐说, “微光虽微,但可以不断点燃火种。”
不要证件、不办手续、不收钱,零门槛借阅,书苑就这样办了起来。刚开始时,前来借阅的人寥寥无几, 只有几个孩子来借书,有些人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货架上还有书。于是,李姐采取措施鼓励阅读。借书的孩子 来还书的时候,她就会问一些问题,回答上来的孩子可以领到铅笔、橡皮,写了读后感的还能得到笔记本…… 来的孩子越来越多,村里大人也开始感兴趣了,于是李姐准备了小毛巾、牙膏等作为阅读礼物,虽然不贵,但 却很有效。李姐说,小手拉大手,大手拉小手,大人、孩子相互带动,村里阅读氛围越来越浓了。
借阅的人多起来,书渐渐不够用了。李姐把自己的藏书、亲戚朋友家的书,能找的全都找来了。除了家庭 必需的开支,李姐把余下的钱都拿来买书,县城的旧书摊、大小书店,李姐跑了个遍。任何能想到的法子,她 都试了个遍。这期间,村民们的支持也给了她很大鼓励,有的村民还把自己买来或找来的书送到书苑。这个小 小的书苑,在悄悄地改变着村里的人。大家发现,平时打麻将的少了,茶余饭后串门唠家常的也少了,而聚在 书苑里看书、交流的人多了……村民们平时在家里也时常拿起书来,科学养殖、农业科技等成为村民们交流的 话题,读书逐渐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外村的人都说,李石村的村民变了,精气神都大不一样了。
李姐一家自费创办微光书苑、在乡间推广阅读的事迹,逐渐开始受到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机构、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与她联系捐赠书籍。随着微光书苑名气增大,不断有其他人想要加入,李姐开始发展合作伙伴, 由微光书苑免费配书,进一步扩大乡村阅读的推广范围。最多的时候,微光书苑零门槛借阅模式有 27 个合作伙 伴,书苑走进了超市、旅店、诊所、幼儿园,还组建起百余人的基层阅读推广志愿服务团队,累计受众 30 多万人次。
4
“‘种下满地金黄的庄稼,才是为旷野除草的最好办法’,要驱赶心灵的荒芜,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广阅读。 也许乡村图书馆做成什么样,没有标准答案,我只想让这束在田野间聚起的光,照到更多乡亲。”李姐说。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一个人读 书,能让心灵丰富;一群人读书,能激荡出思想火花;一个民族读书,必将使这个民族的文化焕发出更绚丽、 更持久的风采。
问题一
根据“给定资料 1”,请分别谈谈高大妈和老姚的“喜”和“盼”。(15 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 200 字。 问题二
“给定资料 2”中提到,“尽管有些磕磕绊绊,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0 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逻辑性;不超过 300 字。问题三
请根据“给定资料 3”,提出有效激活 Z 市闲置农房的措施。(25 分) 要求:紧扣资料,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措施可行;不超过 400 字。 问题四
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 4”中“种下满地金黄的庄稼,才是为旷野除草的最好办法”这句话,联系实际, 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 分)
要求:观点明确,见解深刻;思路清晰,语言流畅;不准照抄照搬给定资料;总字数 800-1000 字。
5
参考答案
问题一 参考答案
喜:1.村容村貌改善。硬件设施完善,生活环境舒适。2.子女孝顺。返乡照顾父母。3.文化纪念馆建成。 保留风土人情,存放文化记忆。4.村民经济富裕,城乡生活水平无异。
盼:1.开办养老机构。提供日常服务,满足交流需求。2.发展乡村旅游。解决村民收入问题。3.完善基础 设施。增设物资售货点,优化公交站点。4.传承乡风民俗。发挥乡贤作用;复兴乡村文化,让游客体会文化韵 味;搭建文化活动载体,建造文化礼堂,开展乡村文化活动。
问题二 参考答案
这句话指搬迁户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虽然会遇到阻碍,但生活在逐渐改善,未来充满希望。
“磕磕绊绊”指:1.易地搬迁后,从村里人变成新市民,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改变,难以适应社区生活;2. 创业过程中,技能不足、缺少资金;3.随迁子女回乡上学不习惯,情绪低落。
“越过越有奔头”指:1.居住条件改善,安全性、舒适度提高。社区干部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帮助习惯 社区生活;2.社区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帮忙租赁店面,个人用心经营,生意红火,收入提升,实现脱贫;3.学 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孩子融入新环境,结识新朋友,成绩稳定。
可见,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问题三 参考答案
1. 明确激活对象。出台指导办法,规定农村范围内在集体土地上建造的、产权合法明晰的、处于闲置状态 且
能够安全使用的房屋及其配套设施,可进行旅游、休闲等三产开发利用。
2. 统筹规划,协同推进。遵循“规划——设计——建设”规范,与村落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 用
规划相匹配;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3. 规范产权交易。建立市镇村三级沟通协调机制,公开竞拍闲置农房使用权;建立闲置农房储备平台。鼓 励
农户和村集体登记申报可供利用的闲置农房,统一对外租赁。
4. 明确方向,因地制宜。保留传统民宅风貌,修旧如旧,与当地特色产业联合,改建专题博物馆,传承历
史文化传统;开发融生产销售、非遗传承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项目;有序发展民宿、农家乐、乡村旅游等业态, 突破同质化竞争局限。
5. 加大招商力度。组织宣传推介农房资源活动,吸引乡贤、返乡人员以及企业下乡投资创业。 问题四 参考答案
6
推广乡村阅读 点燃文化火种
由于长期缺乏读书氛围,无知、落后曾经一度成为乡村的代名词。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村阅读恰恰 可以在乡民的心田种下金黄的庄稼,以驱赶心灵的荒芜,思想的愚昧,进而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因此,我们要 积极推广乡村阅读,让这“星星之火”,绽放点点微光,不断点燃乡村文化的火种,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 文化需要。
推广乡村阅读,有利于群众保持思想活力,获得智慧的启发,改善乡村精神风貌,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 让民族文化绽放持久风采。所谓“知识就是财富”。阅读让乡村群众在书本中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通过学习科学养殖、农业科技知识等,不断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并从中获取财富密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此外, 通过推广乡村阅读,也有利于增强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趣味,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从而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底蕴,涵养乡风文明。
推广乡村阅读,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关注与参与,扩大推广范围和覆盖面,增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丰富乡村文化供给的内涵。繁荣和发展乡村文化,政府投入必不可少,民间生长出来的力量更是难能可贵。他们根植于基层、来源于群众,以身作则影响和带动身边人,凭一己薄力播种乡村阅读火种。值得欣喜的是,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前赴后继深入广袤农村的各个角落,承担起基层阅读推广的志愿服务。乡村文化进步,不再是一个人、一个村庄的事情,而是社会各界所有人的事情。乡村阅读推广工作就此走上了规模化、常态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如今,村民们不仅可以读书,也可以“读”电影、“读”音乐、“读”讲座,“读”到了更多知识,看到了更广的世界。
推广乡村阅读,还需要建立激励机制,提升村民主动阅读意识,增强内生动力,营造浓厚的乡村阅读氛围。 很长一段时间,“读书无用论”在乡村很是盛行,“耕读传家”的传统也日渐式微。功利化的价值导向和浮躁的心态让乡村阅读遭冷遇。当然,改变村民的观念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现实和教育学角度来说,可以通过设定即时性、阶梯性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调动村民阅读热情,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当“要我读书”变成“我要读书”时,阅读的种子将在田野上生根发芽,乡村文化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书香承载梦想,阅读改变人生。我们由衷期待,有更多人可以参与到推广乡村阅读的行动中来,让阅读的 “微光”照亮更多人、温暖更多人。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