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作物
广义:人工栽培的植物
狭义:大田作物(人工栽培的大田植物)
2、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简言之,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生产理论和技术措施的科学,即“作物-环境-措施”。 3、作物的感温性:作物因温度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
4、作物的感光性:水稻作物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
5、基本营养生长性:在温度和光照最适宜的条件下,水稻必须经过的最短营养生长期。
6、生物产量(MY):由个体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利用光能、水、CO2和矿物质养料而组成个体的全部体重或提体积的总称
7、经济产量(EY): 是群体的主要栽培收获物的产量,即群体主产品的产量,由生物产量减去非主要栽培收获物的产量
8、收获指数:又称经济系数,指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1
-
9、破胸:胚根突破谷壳,生产上称为“破胸”或“露白”
10、现青:幼芽最先出现的是芽鞘,为筒状、无叶绿素,然后从中抽出一个不完全叶,它含有叶绿素,所以它出
现后秧苗开始现绿色,称之为“现青”,现青是水稻“出苗”的标准。
11、离乳期:水稻三叶期的胚乳中养分已耗尽,称“离乳期
12、分蘖:是由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形成的分枝。或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
13、水稻抽穗:穗顶露出剑叶鞘即为抽穗。 14、抽穗期:有50%稻穗时为抽穗期。 15、齐穗期:有80%稻穗时为齐穗期。
16、结实率:指禾谷类作物饱满谷粒占颖花总数的百分率 17、糊化温度:淀粉粒受热吸水后发生不可逆膨胀时的温度。
18、垩白:胚乳充实不良引起光折射下产生的白色不透明区,有腹白、背白和心白3种 19、垩白面积:垩白占整粒米投影面积的百分比(用垩白观测仪测定) 20、垩白米率:整精米中垩白米粒所占百分比
21、垩白度: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等于垩白米率×垩白面积的乘积
2
-
22、抛秧:指用塑料软盘或常规育秧等培育带土秧苗,以人工或机械将秧苗向空中定向抛撒,利用秧苗乘自身重力落入田间定植的23、生理需水:指直接用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以及保护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分。包括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24、生态需水:指用于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和养分等生态分子,并抑制杂草,创造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田间环境所需的水分。
25、棉花红茎比:茎占茎总长度的百分比 26、有限果枝:一个果节,顶段丛生几个棉铃 27、无限果枝:有多个果节,每节着生一个棉铃 28、零式果枝:无果节,铃柄直接着生于叶腋
29、衣分:指纤维(皮棉)重量占子棉重量的百分率(35%-42%) 30、衣指:指百粒棉子上纤维的重量(g)(5-8g)。 31、子指(百粒种子重):
32、麦克隆值:是棉花纤维细度和成熟度的综合指标,是一定量纤维在规定条件下的透气性的量度。麦克隆
值分为A、B、C三级。A级为细绒棉的最佳范围,为3.7~4.2;B级为标准级,为3.5~3.6或4.3~4.9;其它为较差范围,为C级。
3
-
33、纤维强度:拉伸1根或1束纤维行将断裂的最大负荷(g/根)。生产中常用比强度表示[纤维单位截面积或单
位线密度所承
34、断裂比强度:纺织纤维(纱线)的粗细,标准规定用特克斯作为单位,因而比强度通常是指1tex粗细
时能承受的拉伸力,单位为N/tex,常用cN/dtex,简称或重量比强度(相同重量材料的强度)。是衡量纤维抵抗拉伸的能力()的指标之一。
35、纤维成熟度:纤维细胞壁加厚及纤维素在细胞中沉积的程度,用成熟系数表示,成熟系数用纤维细胞中腔的
宽度和纤维胞壁厚度的比值表示。该比值愈小,成熟系数愈大,表示纤维成熟。
36、油菜早花: 37、根拔:
38、双低油菜:低芥酸、低硫甙的油菜品种。
39、蹲苗:一种传统农作物管理技术。是作物栽培中抑制幼苗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的技术措施。其作
用在于“锻炼”幼苗, 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后期抗逆、抗倒伏能力,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40、出粉率:单位重量籽粒所磨出的面粉重量百分比。(一般65%)
41、单棱期:小麦叶龄继续增加,11叶品种在4.5叶左右、12叶品种5.5叶左右、13叶品种6.5叶左右时,生
4
-
长锥继续伸长,并从生长锥基部由下向上分化出现分节的环状突起,为苞叶原基,每节一个苞叶原基,呈单棱状,故称为单棱期。
简答题
1、某地一田块拟种植水稻,简述确定施肥量的方法步骤和计算公式。
[答题要点]步骤:1、根据地力情况及往年生产情况确定水稻目标产量;2、开展空白试验,确定土壤基本供肥量;3、根据往年生产情况确定肥料利用率。
公式:施肥量=(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肥料有效养分含量) 2、简述水稻栽培过程中晒田的时期和晒田的技术。 3、简述普通栽培稻的分类及划分的依据。
根据它们的起源、演变、生态特性及栽培发展过程,把我国栽培稻种分为5级:
5
-
普通栽培稻的类型
籼亚种 粳亚种 晚稻
早、中稻
水稻 糯稻—品种 晚稻
粘稻—品种 陆稻 糯稻—品种
粘稻—品种 水稻 早、中稻
陆稻 糯稻—品种 粘稻—品种 糯稻—品种 粘稻—品种
4、以禾谷类作物为例,说明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
穗数 每穗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较稳定)
6
-
主要矛盾:穗数与每穗粒数、每穗粒数与结实率 5、简述水稻壮秧的标准及其增产作用。 壮秧的意义及标准 1、壮秧的意义
壮秧抗逆性强,返青快,容易形成较多低位分蘖,从而形成大穗。 “秧好一半禾” 2、秧苗的类型
①小苗:一般指3叶期内带土移栽的秧苗,一般应用于抛秧; ②中苗:一般指3.0-4.5叶内移栽的秧苗,应用于移栽和抛秧; ③大苗:一般指4.5-6.5叶移栽的秧苗,大部分双季稻及一季中稻; ④老壮秧:一般指6.5-9.0叶内移栽的秧苗,常应用于长生育期品种。3、壮秧的标准
形态特征:茎基粗扁、叶挺色绿、根多色白、植株矮健
生理特性:光合能力强、碳氮比(C/N)适中、束缚水含量较高、 栽后发 根力和抗逆性强等。
7
移 -
6、简述籼稻与粳稻的主要区别
7、简述水稻三叶期的特点。 胚乳中养分已耗尽,称“离乳期”; 植株根内形成通气组织,田面可以保水层;
8
-
抗寒能力下降;
稻苗三叶期对低温和病虫的抵抗力最弱,生产上青枯、死苗都发生在三叶期,育秧时要注意渡过这一危险期。 8、简述水稻烂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烂种:指播种以后,种谷不发芽就腐烂。其原因有: ①种子发芽力低;
②浸种时吸水不充分,影响了发芽率和发芽势; ③催芽时“烧包”或播时“落泥”过深; ④播后遇低温。 防止烂种办法:
①选用发芽率、发芽势高,饱满的种子作种; ②进行晒种、选种、消毒; ③浸种时间要够,让种子吸足水分;
④催芽时要严格按要求办,勤检查、勤处理,使芽齐、芽壮; ⑤注意播种后的温度、水分控制。 9、 简述水稻烂芽的原因。
9
-
烂芽:包括芽干、烂根、烂芽三种。 芽干:
幼芽、幼根干枯现象。低温阴雨深水保温护芽,天晴后急排水温湿度变化过快,植株生理理失水。可采取缓缓灌水进行挽救。 烂根、烂芽:
种芽长期淹水,造成缺氧,或由于低温造成生理机能减弱,病菌侵入引起传染性烂秧; 因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施后长期淹水,产生大量的有机酸、硫化氢等有毒物质。 10、简述水稻死苗的防治方法。 死苗:
分为急性青枯死苗和慢性黄枯死苗两种,多发生在2~3叶期。 死苗的原因:
①早春寒潮低温,植株抗病力差
②低温引起幼苗细胞原生质透性增加,养分外渗,病菌侵入。 死苗的防治: 选用耐寒品种
10
-
掌握好播期 做好消毒工作
11、简述水稻的主要施肥方法。
1.“全层施肥法” 适用于粘土、重壤土等保肥力强的稻田。
2.“前促”施肥法 基肥70~80%,蘖肥20-30%。多用于栽培生育期短的品种,施肥水平不高或前期温度较低,肥效发挥慢的稻田。
3.“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 在施足底肥基础上,前期早攻分蘖肥,后期酌情施穗肥,适用于施肥水平较高,生育期较长,分蘖力强杂交稻。
4.“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 适用于长生育期大穗品种和肥料不足,土壤保肥力较差田块。 12、简述水稻早穗的原因及防治。 发生原因 1.秧龄过长; 2.播种过密、缺水缺肥或育秧期间气温偏高。 11
-
防治措施
1.适龄移栽; 2.加强肥水管理; 3.补救方法:移栽后早施、重施追肥、促进返青。
13、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
分为生理性脱落、病虫危害与机械损伤3大类。其中主要为生理性脱落,次为病虫害,机械损伤引起的脱落最少。 生理性脱落
有机营养与脱落 瘦田常因有机营养不足而导致脱落;肥田易徒长导致营养体过旺,通风透光差或有机营养分配不当(竞争营养的能力大铃>大蕾>小铃>当天开的花>幼蕾)。
激素与脱落 激素可以调节营养物质的分配。赤霉素、生长素可以减少脱落;脱落酸和乙烯会促进脱落。 外部诱因可以直接导致或是内部生理变化的诱因:
光照 光线不足影响光合产物的制造和向蕾铃的转运,造成蕾铃有机养料缺乏而脱落。
水分 水分供应不足或过多,影响有机养料的积累和运转。在水多、氮肥充足条件下,棉株徒长,造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
12
-
开花时(9-11时)下雨 花粉粒遇雨膨胀破裂,影响子房受精。 病虫危害造成的蕾铃脱落
一是直接蛀食和危害蕾铃,使之脱落;
二是通过蛀食与危害光合器官与输导组织,使养料的制造受损和运输受阻,造成蕾铃养料供应不足而导致脱落。 机械损伤引起的蕾铃脱落
机械损伤包括对棉花进行田间管理时人、畜与生产工具和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造成枝、叶和蕾铃的损伤而导致的脱落。
14、棉花蕾铃脱落的一般规律。
落蕾和落铃的比例 落铃:落蕾=3:2。但旱薄地和虫害较重或密度大和光照差的棉田,落蕾多于落铃。 蕾铃脱落的日龄 蕾的脱落,以现蕾后10~20天最多。棉铃则主要在花后3~7天内,而以开花后3~5天脱落最多,8天以上的棉铃很少脱落。
蕾铃脱落的时期 初蕾期除受虫害和意外自然灾害外,几乎没有脱落,进入盛花期后出现脱落高峰。
蕾铃脱落的部位 下部少,中上部多,内围果节少,外围果节多.在棉株徒长或种植过密的情况下,常常出现中下部蕾铃的大量脱落,形成高、大、空棉株。
在种间,陆地棉>中棉>海岛棉最低,且海岛棉的落蕾数高于落铃数。
13
-
15、棉花果枝和叶枝的区别。 发生部位 蕾铃着生方式 枝条形态 果枝 主茎5-7节以上 直接现蕾、开花、结鈴 叶枝 茎5-7节以下 间接着生在二级果枝上 单轴分枝(枝条直线型) 夹角小、成锐角 每三叶绕轴一周 合轴分枝(枝条弯曲) 与主茎夹角 夹角大,几乎成直角 叶的着生方式
左右对生 16、棉花整枝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从简化整枝的角度来看,哪些环节相对更重要而应予以保留? (1)人工整枝(除叶枝 、打顶心(尖)、打旁心(尖)、除赘芽、打老叶去空枝)、(2)化学调控
打顶心(尖):在初花至盛花期间,摘除棉株主茎顶尖一叶一心,以控制株高和无效果枝的增长。长江流域棉区,
14
-
在大暑与立秋之间(7月下旬至8月初),打顶后的棉株一般有8-16个果枝。打顶过早不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且造成赘芽丛生;过迟则无效果枝多,消耗大量养分,降低后期的铃重 17、缩节胺(DPC)的调控效应。
从棉株现蕾后,用生长调节剂缩节安(DPC)等控制棉花株形,抑制细胞与节间的生长,降低植株高度与果枝长度,使顶部叶面积减小;并使叶的海绵、栅栏组织细胞增多,叶绿素含量增高,叶内钙离子浓度与根部钾离子增加,增强棉株的抵抗力。
18、打顶是棉田整枝技术中最重要的措施,如何掌握打顶的适宜时机?
在初花至盛花期间,摘除棉株主茎顶尖一叶一心,以控制株高和无效果枝的增长。长江流域棉区,在大暑与立秋之间(7月下旬至8月初),打顶后的棉株一般有8-16个果枝。打顶过早不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且造成赘芽丛生;过迟则无效果枝多,消耗大量养分,降低后期的铃重 19、我国冬油菜区可分为哪几个亚区?
冬油菜区:①华北关中亚区;②云贵高原亚区;③四川盆地亚区;
④长江中游亚区; ⑤长江下游亚区;⑥华南沿海亚区。 20、简述油菜早花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防止油菜早花的措施:
15
-
确定适宜播期 、中耕松土 、及时摘薹 。
21、简述油菜的温光反应特性及其在引种上的应用。
油菜的温光反应特性:指油菜苗期受一定高低温度与一定日照长度的光周期诱导,由营养生长转向繁殖器官形成的特性。 在引种上的应用:
北种南引:因南方温度高,日照时间短,难以满足其对低温和长日照要求,常表现为迟熟,甚至不能正常抽穗,故引种不易成功。
南种北引:由于北方温度低,日照较长,低温、长日照能够满足,一般表现为早熟,但抗寒性弱,易遭冻害,难以越冬,产量低。
22、油菜三组叶的功能期及作用。
长柄叶:主要功能期在苗期(一般占主茎总叶数的1/2 ) 短柄叶:功能始于越冬期,终于盛花期(占1/4)
无柄叶:功能期在初花后,对角果发育、种子粒重有较大作用。(占1/4) 23、简述油菜每角粒数的形成由哪些因素所决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影响每角粒数的因素:每角胚珠数、胚珠受精率和结合子发育率。
16
-
决定时期:始花-终花后15天
每角胚珠数:品种特性、胚珠分化期间的植株长势,整株花的胚珠数约在现蕾至开花期决定; 胚珠受精率:开花期环境条件
每果结合子发育率:与油菜后期长势和栽培条件好坏有关。 24、简述油菜冻害的表现及防止冻害的主要措施。 冻害的表现:
叶片受冻(-3-5 ℃) 根拔(-5-7 ℃) 蕾薹受冻(0℃) 预防措施:用抗寒性强的冬性晚熟品种和培育壮苗。 25、简述油菜壮苗的特征
株型矮健紧凑,茎节密集不伸长;根茎粗短,无高脚苗、弯脚苗;叶片数多,叶大而厚,叶色正常,叶柄粗短;根系发达,主根粗壮;无病虫害。 26、油菜产生倒伏的原因有哪些? 倒伏的主要原因 :
肥水管理不当 、种植密度过大 、移栽过浅或移栽苗的主根留得太短、以及其它原因导致茎薹龟裂。 27、防止油菜倒伏的措施有哪些?
17
-
防止倒伏的措施:选用抗倒性强的品种,合理密植;移栽取苗时保留一定长度的主根,栽植深度适宜;开深沟,中耕松土,及时培土培根。
28、小麦全生育期分为哪几个生育时期? 29、冬小麦春季后期的主要田间管理任务是什么? 30、简述小麦返青至抽穗阶段的栽培技术。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