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蝙、蝠、荧”等12个字,会写“即、竖、绳 ”等14个生字,理解“敏锐、横七竖八、障碍”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边读课文,边在旁边和文后写下自己的问题,读题质疑,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
读题质疑,整体感知课文,理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出示课题,介绍蝙蝠、雷达相关资料,学生自主提出疑问:“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导入新课。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 多媒体播放生字词,检查学生读音情况,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联系课文上下文理解词义,有困难的可查字典。 2.小组合作:出示形近字,生字归类,小组间讨论区分方法组词的方法来做巩固练习。(多媒体播放) 竖和坚 即和既 塞和赛 辟和避
【设计意图:形近字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通过自己和组员间的互动,加深对字的印象,尽量规避错误。】 3.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例: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联系上下文,横七竖八本课指科学家在做试验的房间里拉的绳子很多。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本课指眼光尖锐。
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本课指科学家根据蝙蝠探路的原理发明了雷达。
反复:①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②颠过来倒过去。③重复的情况。
找出课文中带有“反复”的句子读一读。“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看一看应选哪种解释? 证明:①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②证明书和证明信。
同样从文中找出带有“证明”的句子,读一读,看看选哪种解释。“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应选①。
【设计意图:遇到一词多义的现象,要交给学生方法去辨认,通过联系上下文,不仅可以明词义,还能够感知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再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发现问题-反复研究-揭开秘密-解决问题)。
2.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段(1-2):讲飞机夜航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第二段(3-7):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第三段(8):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里飞行很安全。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能主动说,愿意说,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能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四、小结,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1、读课文,把自己的问题写下来。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课后第一题)
2、写科学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的句子在书中用横线画下来,下节课研究探讨。 板书设计: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教后思考:
发现问题-反复研究-揭开秘密-解决问题
资源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教科书 《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二课时 书名: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巩固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一、复习词语, 回顾全文 (2)订正,修改 2.朗读词语 蝙蝠 敏锐 即使 蚊蝇 证明 系铃铛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 二、梳理问题 巩固策略 1.回顾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策略。 2.梳理同学问题清单,明确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1.揭示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1)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最能说明蝙蝠夜间飞行特点的词。 (2)体会蝙蝠飞行的灵巧。 (3)读出自己的感受。 2.记录实验,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1)朗读4-6自然段,了解实验过程。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 三、细读课文 解决问题 (3)交流、完善表格填写内容 (4)结合表格解决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试验? 3.结合文字描述,写蝙蝠探路示意图。 (1)朗读第七自然段,了解内容。 (2)想象画面,写示意图。 (3)结合示意图描述蝙蝠探路的过程,知道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4.探寻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 (1)朗读第八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2)想象画面自学,写飞机夜间飞行的示意图。 (3)交流雷达工作的原理。 5.建立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联,解开夜间飞行的秘密。 6.联系生活经验提问,引发阅读思考。 7.巩固从不同角度思考提问策略 四、补充阅读 巩固质疑 阅读课后补充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1)朗读片段,思考问题 (2)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3)交流提问。 在阅读中运用提问策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五、总结布置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