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6年北京市养老机构专项调查报告

2024-07-01 来源:东饰资讯网
2016年北京市养老机构专项调查报告

1月7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对北京市养老机构的专项调查报告。本次专项调查,统计部门随机抽取了不同规模的56家养老机构。其中政府办40家,社会办16家,有400位老人接受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还引入了国际通行的民意调查满意度计算方法,请入住老人对 收费标准 、 服务态度 、 居住环境 、 日常饮食 和 医疗护理 五个指标分别打分。

1. 2012年底养老床位缺口5.5万张

根据调查结果,预计2013年底达到8.7万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3.1张,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依照《北京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0-2020年)》,到2020年养老床位力争达到18万张。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一项对全市1200名60岁以上城乡居民的调查显示,8.8%的被访者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会考虑到养老机构养老。据此估算,2012年起至2020年,大约会有23万-33万老年人存在机构养老的需求。就潜在的市场需求和实际供应量看,养老机构床位数仍有一定数量的缺口。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按 百名老人5张床位 的国际标准计算,北京市在2012年年底的养老机构床位缺口是5.5万张。政府应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规划建设不同档次、不同区域位置的养老机构,增加养老床位,满足老年人入住需求。

2. 仅三成养老机构分布在城区

除数量不足外,北京的养老机构还存在城乡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调查显示,仅三成多的养老机构在城区,其余分布在远郊区县。但入住情况截然相反,城镇老人有意向去机构养老的比例高于农村老人4.6个百分点,城区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高于郊区22.9个百分点。

此外,调查还发现,市区部分养老机构因收费合理、管理到位、各方面条件较好,目前入住非常困难,常常是几百上千人在后面排队等候入住,等待时间长达数月至数年;而在远郊区县,养老院床位却相对比较宽松,床位空置率高。

3. 养老价格不等,六成机构资金紧张

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从地理位置分,城六区养老机构月均收费为3300元,远

郊区月均收费为1800元,城区收费高于远郊。从机构性质看,政府办养老机构月均收费2200元,社会办养老机构月均收费2700元,政府办养老机构收费明显低于社会办的机构。调查的56家养老机构中,收费标准最高的为7000元/月。

尽管如此,依然有六成机构资金紧张,发展困难。调查的单位中,60.7%的机构表示资金紧张或短缺,正常运营困难或只能勉强维持运营。从资金来源看,48.2%的机构资金主要来源为 经营收入 ,33.9%为 财政拨款 ,17.9%为 自筹资金 ,其中 自筹资金 中63.6%为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各占18.2%。资金短缺成为目前困扰养老机构发展乃至生存的首要问题。

4. 入住意愿:近九成老人是自愿离家

调查显示,87.8%的受访老人自愿到机构养老,被子女送到养老机构的占比仅为2.5%,无依靠、不得不来的占9.2%,其他原因占0.5%。

当问到老人们入住养老院的原因时,因为在家没人照顾的占63.5%;减轻子女负担占47.8%;能享受专业机构人员照顾服务占33.8%;和同龄人居住在一块儿,容易沟通交流占27%。

5. 子女孝心:超半数子女每周看望老人

当问及子女一般多长时间看望一次时,51.2%的受访老人表示自己子女每周都来看望;1至2周来看望一次的占16.8%。

调查显示,子女主动每周到养老院看望父母高于老人的期望值18.2%, 经常看望老人已成为大多数北京市民的自觉行为。

6. 仅50%有医护人员,饮食医疗护理满意度较低

调查显示,养老机构总体工作良好,在 服务态度 、 居住环境 、 收费标准 方面满意度相对较高,而 日常饮食 和 医疗护理 满意度则相对较低,说明在为老人服务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

其中,医疗方面,医疗设备短缺、药品种类少、内设医务室没有纳入医保范围。调查显示,56家养老机构中仅一半有医护人员,有医务室的比例更少。日常生活方面,饮食花样单调、

营养不均衡、食堂卫生做不到定期消毒;文体娱乐活动组织得少,体育健身配套设施不全;内部没有小超市或小卖部,院内环境卫生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