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为例研究报告
现状分析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是一门车辆类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详述了机械工程中的研究对象-系统的建模方法,系统响应分析方法,系统介绍了线性定常系统的时域性能分析,频域性能分析及稳定性分析方法等内容[1]。其次,我们学校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是以《工程数学》、《复变函数》、《大学物理》等课程为基础,学生学习起来困难。同时,该课程的课时少,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讲深、讲广十分困难,且课程知识没有与车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而在今后的工作或科研工作中,要用到相关知识时,束手无策,使得学习这门课的意义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存在的问题
具体地,本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思政教育”融入课堂不足。由于课程的理论性极强且教学内容多,所以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难度都很大,整个教学过程都被知识点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所占用,未能切实有效的将思政教育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有机融合,忽略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
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对于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的精神要求。
(2)教学研究及教育理念跟进不够。为适应新教育理念和形式,2019年学院制定了新的专业培养计划,相比老的培养计划,理论授课学时增加了25%,试验课时减少了50%,实验课时的减少增加了学生对控制理论的运用掌握难度,因此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必然要求与之对应的教学研究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研究。
(3)教学方法较单一。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原因是课程理论性强,学时少,内容多,难度大,为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基本就是满堂灌,师生疲于奔命,过于强调“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难以提高。
(4)课程考核不科学。课程改革前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70%”组成,可见考核结果过于强调期末考试,对学习过程不够重视。此外平时成绩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出勤,忽略了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作业和课外等方面的表现,可见课程考核“重结果,轻过程”,存在不科学性。
(5)教学评价欠规范。目前除期末考试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之外,其余考核项目均由任课老师单独评定,分数给定较为主观,缺乏一个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相关教学文件和评价依据等资料的不完善使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管理都不够规范。
具体改革措施
本课程采用OBE理念(Outcomes-based-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引导学生发挥高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以“成果为导向、学生为中心”为目标,在教学方式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成果为导向,使学生达到既定的技能水平。
主要采用了如下教学改革:
1.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学设计的改革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涉及知识点多,章节联系密切。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关注目标、需求、过程、评价、改进五个关键因素。在教学设计中要保持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为培养目标进行设计,以成果为导向,使学生达到既定的技能水平。注重保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以学生为主体。
2.课程目标的建立
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工科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面向企业工程实际建设生产的后备力量,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具有知识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般特征,还应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能运用现代新技术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应对瞬息万变的工程大环境。根据OBE理念,培养目标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毕业要求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以毕业要求为导向,资源配置以支撑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为导向。培养自动化方面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顺应新时代和新业态的发展需求。
3.“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的精神要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将之自然的融入到理论知识中,将课堂的授课提升到新的台阶。推动课程改革的进行,实现立德树人的崇高目标。
4.实验教学内容优化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环节是理论教学环节的验证与补充,通过实验环节可以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在OBE理念下,要始终以学生作为实验的主体,教师为辅,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查询相关资料,查询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主动提前学习。实验后要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夯实课堂基础知识,使理论知识与实验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5.教学模式优化
随着线上资源的不断丰富,学生可借助于中国慕课网等线上资源自主学习《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提高学生自学效果。线下师生可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进行相互交流,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变“教师为主导”为“学生为主体”,推动教学过程“以教学为主线”向“以学习为目标”转变。
6.建立多元考核体系
依据设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环节的设计,建立多元考核体系,并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检验。根据课程特点,注重阶段性考核和理论的实际应用考核。将学生的成绩结构设定为:平时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10%,实验成绩20%,期末成绩60%。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学生注重课程的过程化学习,让学生学好每一个理论环节。加大实验环节的任务量,注重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课程结束后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程教学评价,反馈教学效果,从而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馈,形成课程教学设计的闭环。
改革效果
采用上述改革后,优化了教学方式,注重阶段性考核和理论的实际应用考核;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逐步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提升了教学效果;逐步形达到“以学习为目标”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2019级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考核情况分析来看,平时成绩在70~89区间的学生占40.3%,90分之上的学生占59.7%;实验成绩均在80分之上,其中90分以上的学生占82.5%;卷面成绩低于60分的有4位同学,占比3.7%,60~69分区间的学生占23.8%,70分之上占72.5%。分析最终考核结果可知实验成绩高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总是发挥较好,这表明实验环节有助于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平时成绩评分较高的学生,均取得了优异的期末成绩和实验成绩,这表明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学习可以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以学习为目标”的教学目标。
通过上述改革之后,学生学习兴趣大幅增加,主动参与教学中去,不再只是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参与。目前,通过本次改革,已经指导学生完成基于机械
工程控制基础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软件著作权2篇,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看到了学习成果,以成果为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学习。本次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与经验。
[1]陈文凯,贺建良,黄娟.基于MATLAB的《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案例教学[J].湖南农机,2014,8:94-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