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
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文|张亦弛 万炜 任佳玮
氢生产-氢储运-加注-燃料电池氢应用构成了整个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链。 2020年9月, 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能源局等联合下发《通知》, 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政策。2021年8月,北京、上海、广东等三个城市群率先获批。 三种氢源路径:灰氢,蓝氢和绿氢。未绿氢是未来方向,新能源企业如隆基股份等布局氢能领域,油气或电力巨头也推出氢能产业发展新战略。
储氢手段多样,我国车载储氢系统主要以35MPa 气氢为主。储氢瓶方面,中国目前成熟产品只有35MPa和70MPaIII型瓶。储氢瓶核心原材料碳纤维尚未摆脱进口。
运输环节的成本主要由运输距离、运输形式等要素决定。国内加氢站目前均以20MPa长管拖车运输为主,1kg氢气100km运输典型成本为6-8元。
当前我国加氢站主要规模在几百-上千kg/d规模范围内。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国累计建成118座加氢站。
燃料电池系统以燃料电池堆为基本单元。当前电堆国产化率约50%。国产电堆的短板主要在可靠性和寿命方面。
2025年为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性能持续提升、系统成本持续下降、可靠性大幅提升、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时间节点。2030-2035年为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全面达到产业化要求的关键节点。
整车规模方面,商用车为主,政策影响大。
整车上险分布,南方整体占优。27个地级市有燃料电池汽车上险。24家车企有燃料电池汽车在各地上险。
装机规模分布方面,第一梯队初现。23家燃料电池系统企业为车企进行配套。 净零排放情景下,氢能有望成为关键性的二次能源
氢能的主要应用增量在于二次能源间接电气化。氢气可实现30元/kg成本。氢能成本降低,规模有望接近一亿吨/年。交通领域,燃电车用氢是电动车用电之外的另一优选。储能领域,氢和氢制燃料储能是长周期储能的优选。 投资建议:
在产业发展仍处于导入期,政策扶持力度和节奏非常关键,竞争格局远未明朗的当下,考虑到城市群政策对技术进步的直接推动作用,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技术优势,在门槛最高、成本绝对值和成本下降空间最大的膜电极-电堆-氢发动机系统集成领域和高压氢气瓶领域,具有竞争力的氢能应用/储存标的:亿华通、中材科技等。 风险提示:
政策支持力度和节奏不及预期;自主燃料电池发动机寿命提升幅度、性能指标进步幅度、成本下降幅度不及预期;高压氢气瓶技术进步与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产业链配套建设速度不及预期;氢能/燃料电池安全性风险;替代性技术路线风险。
分析师介绍张亦弛: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博士,2年能源材料领域实业工作经验,2年清华大学下属研究院研究经验,储能技术与产业政策专家。承担了多项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央企咨询项目,并为多个汽车、能源、材料领域投资项目提供咨询顾问服务。在学及就业期间发表多篇SCI及中文核心论文,申请多项国家专利并获得授权。主要覆盖新能源汽车领域。
万炜:CFA,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2014年加入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2015-2016年新财富煤炭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二名团队核心成员, 2017-2020年新财富电力公用事业入围,2018-2020年金牛奖电力公用最佳行业分析师,2019-2020年WIND最佳电力公用分析师第一、水晶球前五。还曾获得过《第一财经》最佳公共事业分析师第一,《财经》公用事业最佳选股分析师等奖项。
任佳玮: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团队成员。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金融硕士,2018年加入中信建投证券,历任电力公用及电新行业研究员。2018-2020年新财富入围团队成员。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燃料电池&氢能:为之,难者亦易》 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9月6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张亦弛 执业证书编号:S1440520040001 万炜 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4080001 任佳玮 执业证书编号:S1440520070012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117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发布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研究成果,沟通证券研究信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