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2 平行耦合微带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O八一科技 平行耦合微带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臬 琦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610054) 摘要:本文的目标是设计制作一个中心频率为3.0GHz,通@200MHz。插 入损耗小于3.5dB的微带带通滤波器。本文首先阐述了微带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设计方法,接着介绍了该微带滤波器的设计过程。最后给出实4h ̄'l试结果。 关键词:微带滤波器 带通ADS切比雪夫 平行耦合 1 微带滤波器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 滤波器是一种二端口网络。它具有选择频率的特性,即可以让某些频率顺利通过。而 对其它频率则加以阻拦,目前由于在雷达、微波、通讯等部门,多频率工作越来越普遍。 对分隔频率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所以需用大量的滤波器。在低频部分。将逐渐为有源滤波 器和陶瓷滤波器所替代。在高频部分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滤波器,例如:螺旋振子滤波 器、微带滤波器、交指型滤波器等等。 微带滤波器和波导、同轴线等其它微波滤波器的主要区别只在于传输线形式的不同 其主要特点是相同的,如均采用半集中参数或分布参数结构。另外。集总参数滤波器和微 波滤波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设计方法是相同的。但是微带滤波器有它自身的特点。 它的主要优点是平面上作图和制版方便,易于加工,所以能广泛应用各种变阻抗形式 和耦合微带线形式;主要缺点在于由于微带线的损耗大Q值相对低,结构不便调整。 微带滤波器作为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和高可靠的微波集成电路(MIC),在电子系统尤 其是近代航空航天技术中被广泛使用。微带线结构如图l: 图1微带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O八一科技 平行耦合微带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43 2微带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优化 本文在设计和仿真过程中使用的是ADS,在原理计算中使用的是Ansofi Designer,制 版使用的是AutoCAD。 设计指标如下:一中心频率3.0 GHz,通带2.9—3.1GHz,带内衰减小于2dB,起伏小 于ldB,2.8GHz以下及3.4GHz以上衰减大于40dB。选用介质Er=10,铜薄厚T= 0.0205mm,基片厚H=0.79mm。选择切比雪夫设计法。原因在于它比最大平坦度方法更为 经济、合理。它虽然以通带内衰减波纹的代价换取了通带外衰减值上升的陡峭度。但是因 为在通带内规定了衰减值不超过指标值Lr。只要满足此条件。衰减在通带内不论怎样变 化都无关紧要,不影响滤波器在通带工作指标。因此它是恰当处理滤波器主要矛盾的实用 设计方法。平行耦合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缺点是频率较低时占用基片面积大。 在低频应用时,缩小基片占用面积的途径有二,一是用高介电系数的基片,二是把平行耦 合结构改为发夹型结构。经过以上分析。考虑到3.0G Hz的设计频率较高。再考虑到Er- 10的介电系数也是较高的,经过大略的计算,基片面积在60mmxl0mm以内,不会出现 基片面积过大的问题,因此采用行耦合方式。 (11参数的软件计算 由于使用理论公式计算冗长容易出现差错。所以要再结合软件计算。本人学习并使用 了Ansofl公司的Ansofl Designer来做微波参数计算。通过介质参数、选择好的阶数、切比 雪夫原型、平行耦合方式、中心频率和带宽,该软件能计算出奇模偶模阻抗、微带耦合线 物理参数,十分快捷,理论值准确。但是软件计算只是在理论意义上的,所以还应该考虑 到微带线自身的损耗和终端电容效应等一些实际问题。 ; % . 罐譬撼 !。 z 毓; 端 强’ 龋 {辜 尊砖’毽 辔 蚌 曾鲁 链|,毽醢I 菇 懿鞫麓麓醴赣黼酾蛹 鞠黼鞫鞫—— — — ——— —— —— 掰 , lj。 。。 。t。 一 。一 一 蔫 …鞫 ; 一£==}…口鬈 j{强 豳 口… 口 E卜三i = ∞ ~ ” 强 } 图2 Ansoft Designer微带耦合线参数计算结果图 前后端的作引出线的微带传输线计算使用的是ADS里的LineCale工具,由中心频率、 50欧的特性阻抗、90度的相位延迟三个参数计算出微带传输线的长、宽两个参数.大致 取为5mm和0.7295m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平行耦合微带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O八一科技 (2)仿真 在设计中必须进行仿真,用软件来检验设计是否达到要求。 仿真拓扑原理图如下: 图3微带滤波器的拓扑原理图 (3)优化 在仿真模型中用了四个优化目标,依次分别是: 优化通带内的S(2,1),设定为一1.8db到一1.0db.优化通带内的传输系数,传输系数越 大衰减越小,要保证通带内的衰减在2db以内。 优化通带内的S(1,1),设定为一50db到一20db.优化通带内的反射系数。 反射系数越 大衰减越小,同样是为了保证通带内的衰减在2db以内。 优化低端阻带内的S(2,1),设定为2.5GHz以前达到60db衰减以上。 最大值定为 80db即可。 优化高端阻带内的S(2,1),设定为3.5GHz以后达到50db衰减。 由于原理图仿真和实际情况会有一定的偏差,在设定优化参数时可以适当增加通带宽 度。对于其它的参数,也可以根据优化的结果进行一定的调整。 3.微带滤波器的实现和测试 经上一部分设计过程,然后反复仿真、优化、修改得到一组接近指标的参数。然后需 要进行的是版图的制作,并进行版图仿真来检验。最终将可靠的物理数据绘制成图交付生 产。 (1)版图的仿真 版图的仿真是采用矩量法直接对电磁场进行计算,其结果比在原理图中仿真要准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O八一科技 平行耦合微带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45 但是它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此作为对原理图设计的验证。 图4版图仿真结果 (2)实物测试 加工出印制板后,就可以进入测试阶段。 图5测试曲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6 平行耦合微带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O八一科技 从曲线读数据,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如下: 中心频率:3.1522GHz 插入损耗:3.15db 通带内波纹起伏:≤ldb 3db带宽:3.0266db——3.2627db 阻带抑制: 频率(GHz1 2.7 2.85 3.45 3.6 读数(db) -36.5 -29.5 -23 ..34 寄生通带:在6.4GHz处,有27db的衰减。 测试结果分析: 测试结果中一点不理想的地方:中心频率向右偏移了150MHz,相对偏移量为5%。 考虑原因如下:A.由于尚未制作腔体导致测试环境不稳定,可进一步加腔体后再测试;B. 尽管ADS被一致认为在无源电路仿真上很出色,但是作为一种软件仿真误差是不可避免 的。C.理论中可能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D.受材料品质的限制。 其余设计参数均达到了要求。 总体来看,设计达到要求。验证了设计理论是可靠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张玉兴.射频模拟电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美】Reinhold Ludwig&Pavel Bretchko.RF Circuit DesignTheory and Applications.电 子工业出版社 3.黄香馥.陈天麒,张开智.微波固体电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4.『美1阿瑟B威廉斯喻春轩等译.电子滤波器设计手册.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5.[美】Ulirch.L.Rorle&David,P Newkirk.RF-MW Circuit Designfor Wireless Appli— cations.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 JOHN WI LEY&SONS.INC. 6.Jia-Sheng Hong。M.J.Lancaster.Microstrip Filters forRF/Microwave Applications.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 JOHN WILEY&SONS.INC. 7.张开智高英.新型微带滤波器及其CAD技术.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8月第24 卷增刊2 8.曾令儒余玉材.微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微波学报1996年6月12卷第2期 作者简介 朱琦。电子科技大学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