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字研究综述
作者:刘瑞芳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12期
摘 要:本文以“是”字的性质为着眼点,总结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论述了“是”字的语法功能,认为“是”字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及定语。此外,论述了“是”字的一些特殊用法。 关键词:“是” 语法功能 特殊用法
古代汉语以字为词,到现代汉语中,字词区别开来。从历时的角度看,每一个汉字都有其发展变化的历程,除字形的由繁到简、字义的多样化、字音的明朗化外,词类也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一点更大程度上归功于语言学家的全方位深入化、细致化的研究。下面就以各家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是”字的研究进行一下综述。
一、词类的界定
最早对“是”字进行研究的是《马氏文通》,《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在阐述到代字时,《马氏文通》:“凡实字用以指名者,曰代字。事物有在当前者,……,其不在当前而其名称之於前者,以后可以‘其’‘之’‘是’‘此’诸字指之,以免重复。”[1](p30)又有“指名代字,除‘之’‘其’两字外,有‘此’‘是’‘斯’‘兹’四字。”[1](p52)指示代字者,所以指名事物以示区别也。其别有四:一以逐指者,二以特指者,三以约指者,四以互指者[1](p78)。特指代字可前置於名,所以明注意之事物也。“夫”“是”“若”“彼”“此”诸字是也。综合而言,马氏认为“是”属于代字,可以是指名代字,也可以是指示代字,用于特指。
在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中,“是”字主要有三种词类:指示代名字、动字:属于关系自动字中的断动、指示象字。主要见于以下论述中:字之可代名字之用者,为代名字,代名字凡三种:(1)人称代名字;(2)指示代名字,如:“彼”“此”“夫”“之”“是”“斯”“兹”“者”“若”等是;(3)疑问代名字[2](p29)。自动字之必须伴有补足语者,谓之不完全自动字。不完全自动字可细分为两种:断动、成动。断动,其由词转来者,则有“为”字、“是”字;其有他动转来者,则有“系”字[2](p34)。指示象字,……其偏指单数事物者,如“之”“是”“斯”“其”“夫”“许”“所”等,是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将“是”定位为:指示代名字,不完全内动字,指示形容词,语中助词。
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中,认为“是”主要可以用为代字、形容词、同动词。用于词尾副词,主要是然否副词。
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主要认为,“是”可以作指示词,用以“近指”,还可以是“系词”。在这一点上,高名凯先生也持相同的观点,他在《汉语语法论》中也是从这两面对“是”字进行研究的。
上面主要是就汉语语法丛书中的几部著作中的“是”字的词类研究成果进行一些罗列总结。这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是”主要作为代词,不管将它称为“指名代字”“指示代字”“指示代名字”“指称词”还是“指示词”,名称各异,实质相同,在文献中作指示代词的频率很高,主要用于近指。到目前为止,最主要的代表是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认为“是”是指示代词。随着社会的发展、“是”字的广泛应用、语言学家们研究的深入,以及对语料的全面把握,我们发现,“是”字也有作形容词的一些特例。杨树达《高等国语法》中认为“是”可以作指示形容词,上曰:“吾第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汉书•东方朔传》)“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孟子•公孙丑下》)“是心足以王矣。”(《孟子•梁惠王》)“是”字作为系词,贯通古今汉语。
“是”字最早作为系词出现是在西汉末年或者东汉初期,这种观点以语言学家王力为代表。王力认为:在先秦时期是没有系词的,汉语真正的系词产生于西汉末年或者东汉初叶,而且认为系词“是”是由指示代词“是”演变而来的。还有的学者认为“是”作为系词出现产生于先秦时期。现在我们先将它产生的年代搁置,可以确定的是:“是”作为判断词出现了,这里的“判断词”与“系词”是等同的。但在现代汉语中,以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为例,认为“是”是判断动词。这应该与《国文法草创》中的“关系自动字中的断动”,《新著国语文法》中的“同动词”,《汉语语法论》和《中国文法要略》中的“系词”相同,主要从“是”字在句中充当的语法功能来断定的。发展到现代,大多数人也约定俗成地将“是”作为“系词”使用。也有的学者认为“判断动词”和“系词”是有区别的:“系词”是结构虚词,它的作用在于联系名句(或名句形式中形容句)之中主语和谓语,它可以是同动词,或是具有动词功能的词。但是,如果将它定位为“判断动词”的话,直接就成为实词了。这样一来,实词和虚词从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上都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实词由虚词转化而来,这不符合语言发展变化的规律。因而也就不能妄加定论了。
从历时的角度来看,“是”字不论语法意义还是词汇意义都有从“虚”到“实”的跳跃。不过,它也有更加虚化的可能。“是”字如果进一步虚化就会变为词内成分,有的学者将它称作“词尾”,例如在“若是”“真是”“无论是”“不管是”“或者是”“已经是”中的“是”等。这就是关于“是”字的词类研究的一些观点。下面我们从它的语法功能上进一步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是”字的语法功能
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有三种表现:一是词在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表现在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法成分上;二是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三是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这里我们只讨论“是”字在文献例句中充当什么句子成分这一小方面。纵观“是”字研究,在上古汉语中,它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例如:
(一)充当主语
(1)今之老者,是谓能养。 (《论语·为政》)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3)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论语》) (4)以不教民哉,是谓弃之。 (《论语》)
(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状也。 (《论语》) (6)故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 这里指称词“是”作句子形式上的主语。
(7)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左传·哀十五年》) (8)是良史也,子善视之。 (《左传·昭公十二年》) (9)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五。(《左传·昭公十二年》) (二)充当宾语
(10)天之生是使独也。 (《庄子·养生主》) “是”指的是“右师”。
(11)非尽族是,天下不安。 (《汉书·高祖纪》)“是”指“诸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晋国之命,未是有也。(《左传·襄十四年》) (13)有本者如是。(《孟子·离下》)
(14)无是绥也,又“姑舍是” (《孟子·公上》) (三)充当定语
(15)是心足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16)是日,车驾西都长安。(《汉书·高帝纪》) (17)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孟子·公下》) (18)是日也,月夜分,雷始收声。(《礼记·月令》) (四)“是”字的特殊用法
1.在宾语前置句式中,“是”作为指示代词复指宾语。例如: (19)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20)将国是灭,何爱于虞。 (21)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当“是”用于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格式。这种用法一直沿用到现在,形成一些固定词语,如:惟命是从、唯命是听等。
2.“是”用于判断句中,最早出现于先秦。
(22)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
(23)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到了现代,“是”于判断句就更为普遍。例如: (24)老虎是猫科动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5)毛主席是我们的领袖。 (26)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
此时“是”属于哪一词类呢?从共时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先假设它是动词,这样,它一定具有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如:
1)跟后边的词语一起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如: (27)教师是园丁。 2)可单独作谓语。如: (28)你是学生吗?是。 3)能受副词修饰。如:
(29)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杨朔《茶花赋》) 4)能受助动词修饰。如: (30)你们应该是一群人一起去。 5)能用肯定、否定相重叠的形式提问.如: (31)那位老先生是不是华侨? (32)这是不是新来的同学? 6)可用在“不x不”的格式中。如: (33)他不是不胆大。 (34)他又不是不懂。
“是”作为动词的一个小类,它与一般动词有共性,也有自己的个性。它跟一般动词,特别是与行为动词相比,还是有差别的。这表现在:
第一,行为动词后边一般可以带动态助词“着”“了”“过”表动态,如“拿着碗”“吃了饭”之类;但动词“是”不能带动态助词,如不能说“是着老师”“是了老师”或“是过老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二,行为动词能带补语,如“跳三次”“扫干净”之类;但动词“是”不能带补语,如不能把“是三次”“是干净”的“三次”和“干净”当作补语。
第三,行为动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短暂或尝试态,如“尝尝”“走走”“玩玩”之类;但动词“是”不能重叠,如不能说“是是”。
第四,行为动词后边带上结构助词“的”以后,可以作名词的定语,如“吃的食物”“穿的衣服”,而动词“是”则不能,如不能说“是的书”。
总地来看,在语法特征上,“是”与典型动词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之处。
其实我们可以将英语中的系词am\\is\\are和汉语中的“是”进行比较,它们从词汇意义到语法意义都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不妨将这个和真正的动词既有区别又有区别的“是”称为系词。 三、总结
本文主要以“是”字的性质为着眼点,在前人研究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下总结,进而归纳了“是”字的一般用法。但随着材料的不断丰富,研究的不断深入,成果的不断涌现,我们只有在学习中做有心人,更加细致深入地研究,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独到的见解,才能有所建树。
参考文献:
[1]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陈承泽.国文法草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杨树达.高等国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