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镇党委书记 鄢兴杰 (2011年4月 日)
2009年,非党派人士陈伟奇同志担任我镇镇长。三年来,镇党委和党外镇长在政治上互相信任,工作上互相支持,感情上和谐融洽,进一步夯实了党与党外正职合作共事的基础,形成了团结合作的干事创业氛围。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同仁谈几点合作共事的粗浅体会:
一、分工不分家,抓实合作共事的思想基础
与党外正职合作共事,贵在相互支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分工不能分家。分工便于更好地负责,合作是为了统一领导。我镇明确了党委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果园镇的重大问题;非党镇长全面负责镇人民政府的行政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等“三权”,对职权范围内的各项工作拥有最高决定权。明确涉及全局性长远规划、任期目标、年度计划、各项经济指标、财政预决算及主要工程项目等重要事项决策,由党委组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通过这一制度确立合作共事的基础和前提,明确了党委、政府的职责和分工,体现了对非党镇长的充分尊重,营造了诚相待、真交友、
1
共商议的工作氛围,抓实了党员干部与非党镇长合作共事的思想基础。
二、统揽不包揽,筑牢干事创业的工作平台
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充分信任党外领导干部,统揽而不包揽,放手使用,支持他们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并创造各种条件,帮助他们打开局面,做出成绩。我们镇镇长陈伟奇同志,曾在安沙镇任副镇长,主管工业园工作,对土地政策、农民拆迁等工作很熟悉。镇党委充分信任,发挥他的个人优势,安排他在闲置资产盘活、集镇滚动开发、浔龙河生态小镇建设等重点项目的推动工作中担任指挥长。陈伟奇同志在工作体现了一位党外领导干部高度的责任感,在工作上按照党委政府的集体决策抓好各项工作的督办落实,既当好指挥员,又当好战斗员,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管工作成绩突出。在他的指挥下,我镇以三个农庄为龙头,建成了3000亩设施完善、生态优质、技术规范的标准化基地;兴建了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占地22.5亩,可容纳150位老人居住的敬老院;投入510万元,新修通村水泥路17公里;投入2000万元,完成了排灌骨干山塘及重点工程改造。
三、谋事不谋人,营造团结共事的良好氛围
队伍靠目标引领,合力靠目标凝聚,真抓实干是搞好合作共事的根本。我觉得我和伟奇同志能在一起工作,本身就是缘份,工作上是搭挡,生活上是朋友,是上级组织对我们的信任,没有理由不搞好本职工作,让组织放心。我们以全镇的发展为
2
中心,把中央精神和我们本地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结合本镇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文化资源,转变发展思路,将工作重心由原来的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转变到重保护环境与加强社会管理上来,确立了“生态立镇、文化兴镇”的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文化建设成绩尤其显著。近年来,我镇先后获得了湖南省“诗词之乡”、长沙市“十佳镇”、县“人民满意集镇”、市级“文明镇”、“全国优美乡镇”等荣誉。这些荣誉的取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委和政府着眼全局,合作共事谋事不谋人。
四、补台不拆台,促进整个队伍的合作共事
俗话说,相互补台,工作上来;相互拆台,都要垮台。我
们政府工作会议要研究决策的重要事项,镇长会主动征求我的意见,如果我们分歧较大,就暂缓提交会议研究。我们党委这边坚持让镇长列席党内生活制度,每年列席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去年,我镇研究创先争优工作“四评”会议,我认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与我密切关联,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在会上我认真做了剖析和自我批评。这样以来,党委和政府在维护班子团结上就负起了责任,相互间互相帮助,不争功,不诿过,做到了办事公道,作风正派,平等待人,两个人之间不拆台只补台,也积极支持了各个班子成员的工作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班子党政一把手和班子内部保持和谐融洽,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应该说,我
3
们果园镇的班子成员和谐统一,想干事、谋干事、干成事,没有出现互不卖帐,各怀心思的内讧现象。
总而言之,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在与党外正职合作共事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上级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不断提升合作共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