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动画发展浅析教育方向
中国的动画有着早期的辉煌,经历过衰落。如今随着近年国内动画自身的发展以及国家的重视,很多人认为动画的春天来了。但在我看来机遇与风险并存。随着我国动画的发展,从业人员也从社会人群更多的转向了高校毕业生。对于动画从业人员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动画未来的发展。而动画教育的方向在这一发展时期又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八零后九零后的人群来说,动画是他们心中的痛,因为这一群体的童年是在《变形金刚》、《四驱兄弟》、《七龙珠》等国外动画的影响下长大的。而中国动画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他们是一种缺失。这种缺失不单单是他们的一部分童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时代的人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一种缺失,而更为可怕的是这还远没有结束。以《变形金刚》为例:八十年代《变形金刚》动画进入中国后,在广告效应的作用下使得变形金刚玩具大卖特卖,随着近些年《变形金刚》电影版的五部电影上映,曾经的孩子早已长大。但他们依然会走进电影院为其买单,对于新出的玩具依旧是大买特买。有的是为圆梦,有的是为孩子。这种长期的动画上的文化缺失损失的不单单是经济。在民族文化上可能是两代到三代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而改变这种现状是需要有着大量优秀民族自身文化特性的原创动画作品不断持续涌现才能改变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动画在深度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走出了之前的低潮期。以往以加工为主的动画行业正在逐渐的向着自主原创而改变。也相应的涌现出了一批动画作品,例如:《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并且在动漫的周边也有一定的突破,但整个行业的原创体质依然薄弱。
今天中国的动画行业正走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但问题依然严峻。2012年在微博上出现的《十万个冷笑话》内容以经典的传统故事为背景,采用老故事新编的方式,对传统故事进行了后现代风格的在创作。无厘头的大量改编使作品本身与原作形成巨大反差。被网友评为“最掉节操”国产动画;2007年央视热映的《虹猫蓝兔七侠传》,家长反应内容低级、充满暴力等,最后以影响孩子正确价值观与价值取向为理由,在播放了89集之后突然停播;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自2006年9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在17:00——20:00点之间不得播出外国动画的文件。以上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动画春天到來的背后依然有着创新思想、价值取向、文化自信、技术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使中国的动画走在更加光明的大道上。
反观近年世界上相对优秀的动画影片,例如美国的《飞屋环球记》、《神偷奶爸》,日本的《千与千寻》、《蒸汽男孩》等不难发现,动画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创意。近年来动画课程大量进入高校,多以美术与影视挂钩,但它与传统的美术与影视行业完全不同。与美术相比较而言,动画的创造空间更大。从绘画题材来看人物、山水、花鸟等都在其中。论风格从写实到夸张需要样样精通。与影视相比现有的动画行业的发展早已远超传统影视。在一些科幻的影视作品中例如《骇
客帝国》、《指环王》等都需要借助动画的制作方式才能完成。所以动画是一个以创意为核心,技术为保障的文化产物。它不单单像表面看起来高科技、知识密集、劳动密集的产业。所以走创意之路是我们唯一能从动画上解决文化自信、价值观健康的道路,而技术在动画产业中只起到了为创意保驾护航的作用。
反观中国动画的历史,在上个世纪一十年代,当西方的动画艺术刚刚进入国内的时候,中国的动画艺术以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投入到动画的创作之中。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也曾经出现过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四位万氏兄弟为代表。创作了《大闹画室》、《国人速醒》、《狗侦探》、《血钱》、《龟兔竞走》,绘制了《神秘小侦探》、《国货年》、《漏洞》、《飞来福》、《抵抗》等一系列作品。他们的动画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构思巧妙。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动画艺术家中,他们没有当时世界一流的技术,也没有强大经济与政策的支持。但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他们可以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创作,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创作,甚至在抗日的战火中创作。而这种创新意识不正是当下国内的动画工作者或缺的吗?当下的教育体制中我们往往把三维动画与二维分的很开,把动画艺术与动画技术分的很开,但回头看看我们的前人,会发现再好的技术如果不能把创意表达出来又有什么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为什么一直都在做动画加工?不就是空有一身好技术,也只能给别人做嫁衣。因此动画的教育还是应当多从插画、漫画、实验动画等,创新思想开发的课程中入手,而不是把现有的动画制作方法教给大家。因为动画的制作方法会因创意的改变而改变。今天大家所学的《Maya》等软件也不过是当时为了达到特出艺术效果开发的产物。迪士尼从二维制作转换到三维制作后也一直保持着三人一组的创作团队,一人手绘、一人制作、一人软件开发。目的不就是要最大化的保证创意的空间吗?
动画的春天远没有到来,但机遇已经来临。只有抓住创意这一根本,我们才能不再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动画在人们心中的缺失,才能逐渐的去弥补那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只有这样我们的动画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