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主品读感悟——《全神贯注》说课

2023-12-25 来源:东饰资讯网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罗丹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全神贯注的精神,教育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

  2、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本课6个生字。

  3、能力目标: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并初步学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感受人物精神;并初步学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思想者》图)同学们,见过这座塑像吗?哪里?知道它的名字吗?

  2、对,这座塑像叫《沉思者》,它的创作者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罗丹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欣赏作品)沉思、行走者、上帝之手、加莱义民、巴尔扎克等都是他的作品。其中《雨果》、《青铜时代》、《巴尔扎克》、《思想者》等人物雕塑,神态生动,内涵丰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3、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座雕塑,谁能用一两句话来描绘一下这个人的动作、神态?(指名说说。)

  4、能用一个成语来描绘吗?(冥思苦想、凝神深思、一心一意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随机板书:全神贯注,提醒“贯”的笔顺。)

  5、这座雕塑塑造的就是一个正在全神贯注思考问题的思想者的形象。其实,罗丹就是这样一个对艺术创作全神贯注的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26全神贯注,深入了解罗丹。(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本124页,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完后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字词

  罗丹 斯蒂芬·茨威格 挚友

  (《词语手册》98页,了解斯蒂芬·茨威格)

  不禁 似乎 轻轻地吁了口气

  打扰 径自 仪态端庄 莫名其妙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围绕罗丹全神贯注做什么,结果怎样来说)

  (三)品味语言,感受专注

  1、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塑像?(第二自然段)

  “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1、用波浪线画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2、圈出感受最深的词语,细细加以体会。

  2、交流,研读,品悟重点句;

  句一: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1)这句话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动作、神情 板书)拿笔在书上标出动词。

  (2)他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在干什么呢?

  上前,是为了看清楚——(塑像细微之处有没有毛病),往后退,是为了看——(整个塑像),如此细致观察,就是为了把塑像修改得——(更完美)

  (3)罗丹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这是跟谁说悄悄话,又是和谁争吵呢?(自己)

  (4)这里的“好像”、“似乎”是作者的联想。让我们也发挥想象,罗丹他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补充空白,想像说话:)

  只见罗丹一会儿皱着眉头说:“ ”;一会儿捋(luō)着胡子说:“ ”;一会儿 说:“ ”。

  (5)让我们加上动作、神态有感情朗读。

  ▲ 第二自然段里描写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动作、神情的句子还有,你能运用以上学习方法:划出句子,抓住重点词,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句二: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罗丹在为每一点改进而兴奋

  (1)同学们,能从对罗丹的神态、动作描写中推测出他内心的想法吗?(这里雕得不对,应该改改这儿……那儿也有点毛病,也需要修改……到底用什么样的办法修改才好呢?为什么我修改多次还这么难看?对,我就这样修改……太好了,马上就成功了。她太美了!……)

  同学们不仅能理解了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意思,感受罗丹内心的想法。这才叫读书。

  (2)读出罗丹的激动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句三: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1)你平时看到的喝醉了的人是怎么样的?罗丹的“醉”和平时喝醉酒的人的“醉”有什么不同?(罗丹的“醉”是一种沉醉,是一种陶醉,是一种对艺术作品的精神享受,他是品味创作成功的喜悦,而浑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神态、动作)

  (2)什么是“痴”?老师查了查字典,在字典里,“痴”有这几种意思(出示“痴”的解释),请大家看看,在课文中“痴”字应选择哪一个?怎样是“痴痴”地微笑?(做个动作)

  (3)像喝醉了酒一样,痴痴地。罗丹修改自己的作品已经如醉如痴了。

  (4)就让我们再如痴如醉地读一读吧。

  ▲ 刚才,我们从罗丹修改女塑像时的动作、神态感受到了他工作的全神贯注。在这一部分里,你还能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他工作非常投入。

  修改时间长。——(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大约过了一小时,罗丹才停下来)

  2、是呀,正因为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所以他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好像整个世界都已经消失了。这里“整个世界”是指什么?(自己、时间、还有他邀请来的挚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句四: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

  你可真棒,已经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了。

  (1)(出示原句和改句)读一读,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2)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理解“径自”意思)

  3、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罗丹的精益求精

  (1)罗丹花了这么长时间修改雕塑,这雕塑真是那么糟糕?(不是)

  联系上下文,你能从文中找到证据吗?

  (出示句子:走到一座刚刚完成的塑像前,罗丹掀开搭在上面的湿布,露出一座仪态端庄的女像。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

  (2)“仪态端庄”、“杰作”什么意思?

  (3)请赞美赞美罗拉的这一杰作吧!

  (4)在茨威格眼里这座雕塑是一件杰作,可在罗丹眼里……(学生接读)

  (出示句子: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5) “端详”是什么意思?

  (6) 你就是罗丹,这一“端详”你都看出了什么?

  (7)毛病还真不少。同一座雕塑,茨威格眼里……(女同学读)而在罗丹眼里……(男同学读),从这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罗丹对艺术的精益求精)

  (板书:精益求精)

  4、体会茨威格的话

  (1)是啊,正是因为罗丹对自己的创作精益求精,永不满足,全神贯注地修改。所以,茨威格虽然被罗丹遗忘了,但是他不仅没有责怪罗丹,反而更加理解他、敬重他、钦佩他,茨威格觉得自己从罗丹身上学到了很多。

  (2)(出示:“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齐读这段话。

  (3)文中罗丹认为什么事值得做?(修改塑像)他认为应该做好,所以就(全神贯注地做)

  老师给同学们上课,我认为这件事非常值得做,而且想把课上好,所以全神贯注地上课。同学们,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你认为什么事值得我们做,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生交流)

  (4)茨威格说得多好啊!让我们把它作为一句名言积累下来吧。(出示: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茨威格)齐读。

  同学们,让我们学习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说不定,将来你们之中会出现文学家、数学家、舞蹈家呢!全神贯注做事,不正是罗丹成功的基础吗?

  (五)日积月累

  全神贯注近义词: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反义词:三心二意、漫不经心、心不在焉

  [板书设计]

  全神贯注

  修改塑像 动 作、神 情

  精益求精 联 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