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公职一般根据司法机关处理结果来决定的,酒驾只有行政处罚,不需要开除公职;醉驾可能被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一般不开除公职;被判刑的,要分情况根据身份来决定是否开除公职,如醉驾一般被判处拘役,行政机关任命的和具有公共管理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参公管理事业人员被判处拘役缓刑的,必须开除公职。
一、管制和拘役的刑期可不可以保留公职
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如果受到了刑事处罚,公职人员的身份是要绝对予以开除、不能予以保留的。
但是,若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
因此,公职人员如果触犯了刑法,是不一定会被开除公职的,而且如果只是单处罚金或者定罪免处、被酌定不起诉,保留公职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二、有醉驾的记录会有什么影响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有醉驾记录的影响:不得担任律师、公证员、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已担任将被吊证或者开除公职;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已经录用将被开除公职;入党将受影响,已是党员将被开除党籍;
不得入伍;不得担任新闻记者;影响就业,已经就业将面临失业;影响就业,已经就业将面临失业;面临经济惩罚等等。
三、醉驾能考教师资格证吗
1.醉驾被查到,判处拘役一个月,缓刑三个月,拘役属于刑罚,不能报考教师。
2.一般在各地的教师编制考试中,会要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报考:
(1)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的。
(3)有违法、违纪行为正在接受审查的。
具体以当地教师招考公告要求为准。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第三十一条国家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政府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政府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组织或者参加罢工;
(二)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三)对抗上级决议和命令;
(四)压制批评,打击报复;
(五)弄虚作假,欺骗领导和群众;
(六)贪污、盗窃、行贿、受贿或者利用职权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
(七)挥霍公款,浪费国家资财;
(八)滥用职权,侵犯群众利益,损害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九)泄露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十)在外事活动中有损国家荣誉和利益;
(十一)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迷信、赌博等活动;
(十二)违反社会公德,造成不良影响;
(十三)经商、办企业以及参与其他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十四)其他违反纪律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国家公务员有本条例第三十一条所列违纪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也可以免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受撤职处分的,同时降低级别和职务工资。
受行政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除受警告以外的行政处分的,并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