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何兴会论文

2024-05-18 来源:东饰资讯网
备好思想工作之课 尽到教育学生之责

——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感言

【内容提要】 教育学生的方式很多,可赞美,可激励,亦可批评。但赞赏、激励和表扬不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必要时也需要批评,然而批评是一把双刃剑,如何用好它呢?本文就从批评的目的、批评的原则、批评的前期与后期的工作要求等四方面内容谈起,以此阐明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 批评教育 批评的目的、批评的原则、批评的工作要求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网络世界的开放,我们发现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宽,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愈来愈多,受到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增多。这种现状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尤其是纠正学生错误认识或制止其不良行为的工作,就更难做了。如果思想工作做得不及时,那些“失足者”就会将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传染”给别的同学,影响就被扩大了,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这些学生不会轻而易举被你“降服”的, 目前要教育好他们,也并非易事。假如你采用的是“蜻蜓点水”式的教育,或者“一路绿灯”式的教育,那么你尚未尽到教育学生之责;假如采用的是冷若冰霜的态度,或者干脆对其来个“雪地里下棋——冷战”处理,那么你自己正在犯更可怕的错误。

但是事情就摆在面前,你不能逃避,负责就是你的良心;否则,你就要受到良心的谴责。到底怎样做才能治愈学生的顽疾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谁都知道,我们在教育学生时,通常遵

1

循多鼓励少埋怨,多赏识少批评的方法原则,但只有赞赏、激励和表扬不是能解决所以问题的。有句话说得好,“赞美能使好人变得更好,使坏人变得更坏”。所以,我认为要真正帮助一个人是离不开批评的,但批评又容易伤到学生的自尊,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那么我们能不能做到两全其美呢?我认为完全可以。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做法,谈谈我在批评学生工作方面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 时时牢记批评的目的

我们的批评是为了唤起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行为中存在问题的警觉,同时批评也是为了限制和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并使之及时纠正,从而向着正确方向前进,而不是一味的惩罚、讽刺、挖苦学生,使其难堪。

因此,我在批评学生时,总会提醒自己:我不能体罚学生,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我知道,一旦学生有被讽刺、挖苦的感觉,那么无论我软硬兼施,他们只是一问三不答,或者表明答应要改正缺点,但心里是不服的。这样我的教育工作只会适得其反,我也是绝对的失败。所以,我常以名师任小艾的名言警示自己,在尊重、理解、信任、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评价自己的一切表现。

只有时时牢记批评的目的,当你在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时,你才不会有任何不利于教育学生的偏激言语和举动。

二. 事事把握批评的原则

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必须遵循科学可行的教育原则,惟其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所以我在批评学生时,力求做到

2

事事把握以下原则:

1.

尊重为先。 它是交流的基础和前提。

例如,我们班有几位男生先前喜欢将自己的头发梳成“倒栽葱”样,并将留海儿染成彩色的。他们在追求时尚,但又良莠不分。我发现后并没有以惯用的“冷嘲热讽”来解决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对他们的时尚追求温柔地说“NO”,并提出了商量式的建议。我没有强迫他们去改变自己,只是诚恳的希望他们如何去做,并说清了我的理由。此时被尊重的人首先是学生,他们的自尊心没有被伤害,他们的心反倒被我感化了。有尊重才会动情,入情才能入理,我还用担心他们不会扭转风气吗?

2.平等交流。 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师不能“居高临下”,二是学生定要“有理可辩”。

我在批评学生时,一般都是学生站,我也站;我坐,则让学生也坐下。而且,我不会有“现在我是以‘班头儿’的身份和你说话”的言语和情绪以及心理。同时,我又留给学生说话的余地,允许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申辩。我认为这是师生平等交流中最起码、最根本的要求。或许一次申辩就能使你了解事情的真相,就能让你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就能提醒你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

3. 就事论事。 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论事不论人,二是就一件事论一件事。

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也学会了批评他这种错误的行为而不是批评他这个人。例如,我们班有个“大烟鬼”,烟瘾竟然达到每天下课后必要“一支鼓励”。然而我在教育他时,并没有横加指责,老帐新帐

3

一起算。我只是指出其行为的错误,并告知他将怎样做,而不是给他的人品作论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快知道自己该从何做起,也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 同时,我只就吸烟一事与其交谈,而不是把以前其他无关的过失拿来一起“批斗”。我们要以动态式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要让学生误认为你老和他过不去。

4. 以理服人。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对待有错误的学生,我不仅给其讲道理、摆事实,甚至帮助其设想后果,力争使其“知其然”还要让其“知其所以然”。与此同时,我的批评态度是诚心诚意的,所用的语言是富有人情味的,因为只有“通情才能达理”呀,所以我离原本的教育目的仅有一步之遥了。

有时,学生被我的话感动得泪眼迷蒙,有时又被我说得低头语塞或连连点头。只要你真心实意帮助犯错误的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并设身处地地为其着想,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他定会向着正确航向走的。

5. 一视同仁。 对待学生,我们不能厚此薄彼,而要一视同仁。 同是做错一件事,我在处理时,对于平时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我也不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同样,对于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我更不会小题大做,百般刁难的。即使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其心理承受能力再强,我也不会忽略他们的感受的。该宽容时我都一样地去理解,该受批时,我也定会同样对待。我不会偏袒谁,我也不会向谁投以异样的目光。不管学习好坏,不管家庭贫富,不管品质优劣,每个学生在我面前,在我心中都是同样的重要,同一个高度。我要把“平等”的种子播撒在他们心灵的净土中„„

4

三. 处处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有无一种良好的氛围是批评目的达到与否的关键因素,而一个适当的场合则是营造一个良好氛围的必要条件。我在批评学生的时,特别注意场合的选择。

1.如果大多数学生犯了同一个错误,一般来说我不会在班里大肆渲染地批评他们。因为这时的批评不仅与过失者的自尊心相对抗,而且又会伤到少数的无辜者。即使我不点名道姓,但这种大面积的指责批评也会令那些“未失足者”不寒而栗的,还谈什么“闻者足戒”呢?因此,这时我常会做三件事,一是在班内旁敲侧击式的概括批评,二是课下及时地教育“个性”较强的人,三是联合班干部分头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2. 如果个别学生犯错误时,我也要选择合适的场合,既不在班内横加指责,也不会在有他人在场时进行批评。因为学生亦有“家丑不愿外扬”的意识和“爱面子”的心理,所以这时我要竭力地去保住学生的“脸面”。毕竟人人都知道“树要皮,人要脸”嘛。

看来,只有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才能消除被教育学生的疑心和戒心,才能使批评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 常常做好批评后的帮助和监督工作

我发现很多学生屡犯屡教,屡教屡改,可他们的进步还是不明显,我很心急。静心思考,究其原因,关键问题就出在我在批评后的帮助和监督工作不到位和不持久。其实,学生在接受老师批评之后,完全改正通常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那些顽固的不良行为,这个过程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帮助、鼓励和监督。虽然这个过程比较长,但效果另

5

人欣慰。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多一些“你进步真快,我为你感到高兴”、“我又多了你这样的朋友 ”“我知道我可以相信你了”等让学生感动的话语,必要时还必须在众学生面前大张旗鼓地表扬,或把这样的好消息及时传给他父母,这样不仅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而且还树起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总之,在教育学生的工程中,我做到了尊重与批评相结合,以新的观念解决产生的问题,所以我的教育效果是显著的。我在这里想告诉大家,在你批评学生时,一定先要充分地备好这节课,你才能尽到教育学生的责任。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