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分析及对策

2023-12-09 来源:东饰资讯网
2006年第10期下

学术理论

现代

企业教育

青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分析及对策

李德平

东华理工学院江西抚州

344000

摘要大学生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荒废学业人际交往中断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十分复杂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通过社会高校和学生自身发展形成立体式的教育模式才能有效地遏制大学生网络成瘾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平台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情绪情感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少数学生达到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应对网络成瘾作深入的研究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危害

网络成瘾简称IAD又称网络依存症或网络成瘾障碍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的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研究指出具备不同个人特质的网络使用者会受到不同网络功能特性的吸引而产生不同的网络成瘾类型主要有网络娱乐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色情成瘾信息收集成瘾计算机成瘾和网络入侵成瘾

1.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

互联网在中国高速发展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综合症的高发人群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年1月发布的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05年底中国的网民数已达1.11亿人在各年龄阶段中18岁以下占16.61824岁占35.12530岁占19.3年龄结构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严峻性不容忽视

据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者中占到6.4主要表现为长时间沉湎网络导致旷课或者所挂科目过多达不到毕业生的要求而拿不到学位

2.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危害

患有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对正常的学习和娱乐活动无兴趣消极地逃避现实造成角色错位把对现实的感觉和喜怒哀乐寄托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感情淡薄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无精打采只有在网上才会精神焕发凡是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大多会陷入虚幻的网络中人格出现异化道德感弱化因长时间上网减少了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正常的文娱活动日常的生活规律被打破饮食不正常体能下降睡眠不足生物钟失调身体虚弱思维会出现混乱影响了学业浪费了金钱和宝贵的大好时光更严重者甚至导致猝死和自杀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大学生患上网络成瘾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下面主要从网络本身大学生的心理缺失以及法律法规方面分析其原因

1.网络对人的需要满足的多层次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在人的基本需要满足以后还有一个更高级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一方面网络满足了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大大拓展了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给人们提供了倾诉的空间和对象使得不少人都认为与网络中人的沟通比与现实世界的人沟通容易很多另一方面网络满足了大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使得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同学们在网络

现代企业教育这个虚幻的世界里尽显自己才华很容易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再者由于社会道德的约束性欲攻击欲等这些人的本能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充分实现的机会和空间但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人们却可以很轻松地释放自己的这些本能欲望

2.补偿学生缺失的心理需求

大学与中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管理制度有很大的转变这就使的很多大学生很难适应大学生活而产生了生活方面的压力出现了适应障碍部分学生由于父亲或母亲下岗造成家庭生活上的困难还有一些农村来的学生家庭本来就很贫困再加上学费的负担和学生中贫富悬殊较大导致学生经济压力加大诱发学生的心理问题面对着紧张繁重的学习任务家长老师的殷切期盼自身基础又差使这些大学生肩负着巨大的压力极易诱发心理问题和疾病大学生中谈恋爱的人在逐年增多一旦失恋他们就感到茫然甚至对生活和人生都失去了信心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这些心理上的缺失在网络上很容易得到满足导致了学生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方面

3.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滋生了网络成瘾

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全球性瞬时性异地性等特点对网络社会问题还没有有效的手段加以控制一是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已先后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网络监管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实践中相对网络犯罪的增长速度网络立法较为滞后二是市场部门疏于管理大学周围网吧较多手续不全有些网吧为了招揽生意而不择手段对网民浏览色情网站听之任之二是高校管理部门疏于管理校园网络在我国各高校已迅速建立起来但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校园网络多数高校还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在技术方面也没有建立更有效的监管机制以对网络实行监控和管理也就不能对大学生的校园网络行为施加有效的监控

三防治青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要实现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症IAD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从硬件到软件从高校到学生本人的立体防范机制

1.高校加强大学生网络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必须提高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正确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管理研究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一是要加强入学教育要帮助学生掌握进了大学要学习什么为何学如何学帮助学生制定切实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二是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高校要加大管理力度对经常旷课夜不归宿成绩不及格的学生要多教育批评必要时要给予纪律处分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开设心理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展心理咨询通过心理疏导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现实的人际交往与网络虚拟生活之间的关系认识网络成瘾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影响对网络问题学生专门进行跟踪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心理困扰以有效地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2学生自身努力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网络成瘾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学生自身要做到自我调节

MODERNENTERPRISEEDUCATION185

学术论坛

大学法律文化存在的问题与重构意义

徐院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

摘要本文依托法律文化的研究分析了大学法律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以揭示我国当前大学法律文化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其建

构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法律文化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法律文化研究在近几年成了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本身确实有着深刻的社会实践背景张文显教授在他的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强调了五点一是我国法制观念滞后于法制建设二是国际法律交流引起法律文化的冲突三是公民法律社会化的需要四是国外法律文化研究带动我国学者的兴趣五是文化研究热的带动前三点突出了我国法制建设面临的环境而法律文化研究对改善目前的状况有着深刻的意义依据法律文化研究的深入以及公民法律社会化的需要以大学群为对象透过传统法律文化的束缚通过法律和法学教育观念及模式的转变来重新建构理想的大学法律文化以此来纯净大学法学学术境界夯实大学生法信仰并促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使法律世俗化理性化官僚化和非道德化而脱离人文关照偏离日常人伦的局面得到扭转是值得学界关注的

一大学法律文化的界定

法律文化的概念是一个引起争议分歧最多和最大的问题而它却是贯通所有法律文化研究者都无法回避的一个核心概念同时文化本身又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概念因此造就了法学界对法律文化的定义也是各成一家言在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法律文化的界定很多有人认为法律文化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立场和方法法律文化是一种与法律现象有关的制度思想和学说法律文化还是一种个人或集体的心理倾向即对法律文化的理解不能单纯地强调某一个侧面,法律文化犹如一面多棱镜有人认为法律文化是指法的精神部分即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决定的在历史过程中积累下来并不断创新的有关法和法律生活的群体性认知评价心态和行为模式的总汇法律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的精神内核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支配法律实践活动的群体性法律价值观以及这种价值观被社会化的过程或方法法律文化是法律意识形态以及法律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及法律组织机构和法律设施的总和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社会主义法律上层建筑的提高自律能力学会合理用网健康用网文明用网的习惯第一要明确学习目标大学生应志存高远奋斗不息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起人生奋斗的目标自觉地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知识架构不断提升自己符合社会需要的能力与素养第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用其它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转移注意力冲淡网络的诱惑学会与教师同学朋友广泛的交流培养自己人际关系的能力第三提高自己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水平要充分了解网络的功能与特点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要将网络当作学习工作的工具要通过参加网络科技活动激发自己使用网络的水平提高自己的网络道德素质自觉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自律意识

3.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是解决问题的保障

必须加强网络的法制建设加强网络管理一是建立严密的法律监管制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各类网吧的营业时间网络的准入制度等另一方面要加大打击力度对不法经营者要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对网络犯罪的人予以坚决打

186现代企业教育MODERNENTERPRISE总称是社会主义文化整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说法不一而足但是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是指物质法律文化和精神法律文化狭义的仅指精神部分为了本文之主旨在这里采用狭义的概念即法律文化就应该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关于法律制度法律思想和法学等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大学本身应当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法律精华或是法

律求知欲和探索法律未知世界的急先锋和卓越代表大学法律文化应当是大学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一种特殊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以上对法律文化的理解大学法律文化作为社会法律文化的子系统在本文中可把它界定为以大学为主体,所有大学成员对学校与社会法律生活所持有的思想观念理想人格感情倾向和行为趋向即所有大学关于权利与义务的价值选择思维模式情感模式和行为模式的综合它不仅包含各大学师生员工的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心态等,而且还包括大学师生员工所形成的大众化的法律行为趋向和法律行为方式其核心和灵魂就是法律意识和法制精神

同时要明确大学法律文化的概念还要区分它与高校校园法律文化的不同大学法律文化是以所有大学整体作为一个主体和研究对象高校校园法律文化则是以各个大学作为独立的个体与研究对象大学法律文化是以法学研究法学教育与实践为内容高校法律文化是以法律常识教育为内容高校校园法律文化是大学法律文化的最浅层次的表现也是一种法律意识的表征大学法律文化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和公民法律意识最深层次的需要是一种抽象的专业术语性概念高校校园法律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普法的需要是一种对大学生进行法治宣传措施进行概括性的概念因此可以概括出大学法律文化的特点为1前瞻性2多层面3主体特定性4两重性5专业性

当前大学法律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法律文化的负面影响对理想的大学法律文化形成

击二是建立一支思想品质过硬技术精湛的高校网上警察

队伍高校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队伍的建设在网上及时堵截删除查找垃圾信息同时做好学生上网的引导工作三是要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经常化制度化管理以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上网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及时对网络成瘾者予以重点控制和给予批评教育

该文章是2006年江西省人文社科项目网络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颜小冬.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2]马长英大学生问题[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3]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1

[4]白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及其团体干预方法[J]青年研究2005.5

EDUC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