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导学过程】:
一、运动的世界
看课本图1.2-1、图1.1-2,与同学讨论交流甚或中你还见过哪些运动现象?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 。 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二、机械运动:〖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前面所举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 都发生了变化,它们进行的是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我们把 叫做机械运动。(把______________叫做静止)
三、参照物
1、〖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
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请同学们回忆类似的场景: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这个 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参照物。
2、请你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3、请同学们做下面的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 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 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 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结论: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 有关。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即: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地面作参照物。
4、请阅读课文第17页想想议议,然后讨论为什么会产生“错觉”。
5、 讨论并回答前面所提出的问题:
(1) 行人看路上行驶的汽车,通常是以 或路边不动的 为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汽车的 在不断地 ,所以观察者就觉得汽车在运动;
(2) 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是以 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汽车,位置 发生变化,因此觉得乘客不动。
(3) 在行驶的汽车上看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观察者往往习惯于以 为参照物,相对于汽车,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与汽车的 越来越大,所以,观察者就觉得行人和自行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6、请看课本第18页图1.2-4。
问题: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什么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物,卡车或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为什么?
结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物体以它们中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则另一个 。
7、请看课文第14页图1.2-5。想想,图中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各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
〖讨论交流〗:◎宇航员在舱外工作时,宇航员相对于航天飞机和航天飞机相对于宇航员(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是 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宇航员是 的;
◎加油机向战斗机加油时,加油机相对于战斗机和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是 的,战斗机和加油机相对于 是运动的;乘坐观景电梯向外观看时,乘客随电梯升降,电梯上升时与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离 (“增大,或减小”),以电梯为参照物,觉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 (填“上升或下降”);电梯下降时与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离 ,以电梯为参照物,觉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 。
四、知识应用
1、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 过江,船 到江心时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
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
【达标自查】
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 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2、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第一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第二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
3、小明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看见地面上的物体均离他而去,这是以 作为参照物。
4、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
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
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
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5、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 )
A、甲船 B、乙船 C、一定运动 D、 都有可能
6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7在行驶的火车中有一位乘客,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A.路旁的电线杆; B.火车的车厢;
C.迎面驶来的火车; D.火车路上的铁轨.
8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9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 所示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D.图画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
10在沅江上,有一人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B.以 江岸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静止的;
D.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
11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人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
12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
A.帆船、河岸; B.河岸、帆船;
C.青山、太阳; D.青山、划船的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