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4级政教班 胡柳
相信大家都知道,记忆在考试中是很重要的,对于不管是书本还是现实中有太多东西都需要我们去记忆。但是在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现象,就是我们很努力的背诵,然而在考试的时候脑袋又一片空白。其实背诵除了死记硬背,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你把需要的知识点记的更牢,更清晰,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我背诵的秘诀。
秘诀一:关键词法。各位同学在学习的时候要学会在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上要注意发现、归纳和概括出基本概念和原理中的“关键词”,以利于记忆和理解。比如,文化概念,相对政治经济而言的,主体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社会意识形态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其中关键词的概括和总结可以自己进行,也可以上课听老师的总结。
秘诀二:事例法。大学中很多知识点有时太过抽象,即使有老师讲解,但是由于我们阅读量的缺乏,知识面较狭窄,探究知识能力缺乏,对于那些知识也很难弄懂。所以,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对于那些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比较难懂的),一定找到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辅助理解,作到抽象理论具体化。
秘诀三:对比联系法。三年大学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很多概念是相近的,当然也有很多是相反的,因此我建议对于相近的、相反的概念和原理,把他们放到一快加以对比和联系,比单纯对一个要好理解和记忆。比如,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而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它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亦称思想工作或思想教育。它是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
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这两种概念进行比较,这样记忆就会很深刻。这样的好处是印象深、持续时间长、效果好,有利于达到学习知识、加深理解的目的。因为对比记忆法所进行归类和比较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对知识的理解、判断和分析的过程。另外要注意老师上课在这方面的总结和参考书上面的总结。
秘诀四:结构体系记忆法。这种记忆方法多用于最后的复习。当我们学完一个章节、一个课时、或者一本书时,我们要进行复习巩固,而这时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了解所复习内容的结构体系。 首先找出贯穿于知识的主干部分,再根据知识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把分支内容串联在主干之上,抓住主干顺序记忆分支内容,再把每一分支中更细小的内容填充进去,个个知识点犹如“冰糖葫芦竹签串”,可以有效地避免遗漏或张冠李戴的毛病。像我每次期末复习的时候,就是把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弄清一个大标题下有几个小标题,一个小标题主要包含哪些核心知识点,把这些列在本子上,然后从核心知识点出发,进行联想,不看书在脑袋里面回忆,这样效果挺好的。
秘诀五:五官并用记忆法。心理学认为,记忆实质上是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所以靠多种感官感知则比单靠某一感官感知留下的痕迹要多、要深。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大多数同学只知道用单一感官感知,要么只用眼看,要么只读,要么只是手写,而很少多感官并用,故记忆的效果就差。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协调记忆,做到眼看、耳听、口读、手写、心记,其中最重要的是心记,凡事只有用心,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秘诀六:化整为零记忆法。化整为零记忆法的根据是我们高中知识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要素、环节构成的。一本书、一课、一节都可看作是一个整体,都是由若干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的,如果我们要把握所要掌握的知识,就需要化整为零,循序渐进地记忆。如掌握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知识时,可把它分解成以下若干小问题:(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4)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