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美术教育实习心得体会

2020-11-01 来源:东饰资讯网

  转眼之间,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生活即将告一段落。总觉得时间是个精灵,在不经意偷去了人除了回忆外的所有。回想刚来的时候,尚期待实习生活尽快结束,以回到最初设定的备战考研的日子。而今,当自己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所有,习惯了早读、晚修、带班、授课;习惯了守着学生并被学生守着;习惯了将自己浅薄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并且看他们成长……而今离别在即,眼看回到最初设定的生活,却总觉得留恋,似乎这两个月所经历的一切于我已经是深入骨髓无法忘怀的。

  大约是之前有授课和带班经验的缘故,不同于大多数同行者的是,最初我对即将到来的实习,并没有什么忐忑畏惧,而只是满怀期待。同时,因为早先对海南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些许了解,我也一直在考虑,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姿态,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即将和我见面的学生们。而两个月的实习的确让我收获颇丰。在不断调整自己最初的设定的同时,我也对教学和班级管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有教无类还是愿者上钩

  我无法怀疑“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准确性,也认同“有教无类”这一说法的合理性。然而,我同时却无法否认另外一个事实——坐拥三千弟子的大教育家孔子,所培养的贤人也不过七十二人,而这七十二人中,能够经常被我们提及的也不过颜回、子路、子贡、曾析等寥寥数人而已。甚至作为虚构的文学作品也无法回避这一事实——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设定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等一代豪侠,而在他们的众多弟子中,真正成材的也不过郭靖一人而已。这似乎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在教师有限的教学生涯和教学精力的前提下,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能够培养出的真正“成功”的学生数量少之又少。简而言之,就是“名师不一定出高徒”。那么,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究竟应该是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塑造“可造之材”上,还是消耗全部的精力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注?二者似乎都有问题,前者可能无法给进度较慢的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反而将他们引致自暴自弃的路途;后者在严重损耗老师的精力的同时,也会让部分学生得不到更好的学习资源。

  在实习过程中,我采用的方法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果说培养学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的话,那么老师不应是工厂中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产出完全一模一样的产品。而应该是手工作坊里的工人,针对不同材料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打造方式。这样的方法看似更加损耗时间和精力,其实不然。我在实习时,会首先提出一个基本要求。比如在班级管理中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保持团结,学会友善和关爱;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听课、按时完成日常作业。这个标准是无论进度快慢的学生都可以做到的。随后,对于个别学生,教学方式进行单独的调整,例如对成绩突出的学生,要求他们做更有深度的练习和更广泛的阅读;对成绩后进的学生要求他们熟识最基本的字词背诵;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谈话批评引导。在大的前提下,大部分学生可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学习进度的跟进,突出学生可以得到更多培养,进度较慢者不会因为对学习产生厌烦而放弃,并且要求每个人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这样,有益于班级班风的建设和整体成绩的提高。

  强权专制还是民主生活

  在班级中究竟要不要实现民主?如何才能实现既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规律又可以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然而我觉得,所谓的民主,一定要在大多数人有足够成熟的思想和认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当人们的思想认识还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时,强行推行绝对的民主有害无益。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学生还处在成长的阶段,各种人生观世界观很不成熟,而这个时候的孩子又比较冲动而缺乏全局的考虑。如果民主的程度太高,会导致整个班级一团散沙,甚至产生小团体,导致一部分学生被孤立或者班级内部的争斗;而如果老师完全的“一把手”,搞“一言堂”,又会将孩子培养成没有独立思想只会照章办事的“顺民”,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于社会无益。

  那么这个时候,我觉得,老师的威信和智慧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先要有足够的威信甚至威慑力,可以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整合,又要有足够的智慧,调节班级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并且达成整体一致的目标。在刚接触这个班级的时候,我给孩子们的印象是严肃而认真的,这就使我最开始进行各种决定的时候,一旦拍板,哪怕有反对的声音也可以保证各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最明显的例子是,在我和原班主任商量后决定每天放学多留班里的孩子半个小时自习,这个决定刚在班中公布遍引起一片反对起哄的声音。而当我说“无论是谁,无论愿不愿意都这么决定了”的时候,之后的两个月内每天下午半个小时的自习都可以顺利进行。而当和学生熟识之后,了解到每个学生的脾性,在大的方针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和孩子们对班级的一些事务进行沟通交流。这个时候,我在孩子们的心中的形象也由最初的严厉转变为亲切。比如为了整治学生迟到的问题,我和班里的孩子商量如果迟到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惩罚,最后一致通过迟到学生必须进行一天的班级值日工作。而今,即使我不要求,如果有迟到的学生,都会自觉地值日。

  分数当家还是兴趣先行

  这不是一个很好解决的问题。虽然大多数人选择一定是兴趣优先。而事实上,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 只重视兴趣而成绩不能得到提高的学生,很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强调成绩不光是老师为了以为追求“平均分”的高低而采取的手段,它关乎到每个学生可以在当下的环境中走多远,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尤为如此。我尊重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更明白此时的每一道练习,每一份试卷,每一次考试对他们的意义。我们教给学生的,不能只是分数,也不能全部是个性,还有生存的法则。认真对待考试就是认真对待社会规则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要求学生,无论是偏科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必须完成每科最基本的作业和练习,熟悉各科的基本原理。可以保证偏科的学生在不擅长的领域不丢分, 成绩差的学生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而对偏科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对综合成绩都比较突出的学生,则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其他们有所成长。对文化课比较差的孩子,在保证基本学业完成的前提下,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不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压力,更不能因为兴趣对他们今后的发展造成阻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