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范文1
关键词:高职高专;美术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39-02
我国高等高专师范美术教育主要为了培养“一专多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合格美术教师。然而,许多高职高专培养的师范美术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理论方面与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技术技能即动手能力上又没有太大的优势,也很难成为专业艺术家和专门的工艺设计人才,处在“似是而非”的尴尬状况。以致高职高专师范类的学生论专业水平,比不上专业及本科院校的学生,论文化知识和职业素养也难以达到基础教育的培养,高师美术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对这样的局面,本文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高职高专师范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我定位模糊、职业导向不明确
笔者在调查过程中,美术教育同学的自我价值和就业方向的定位不明确,大多数同学仍处于盲目状态,甚至有少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在今后的职业调查中,只有少数同学表示非常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更有个别同学表示今后不再从事与美术有关的任何职业。在学校本身来说,学校往往鼓励、指导学生参加画展或书画、设计比赛,而几乎没有学校进行专门的学生教育教学比赛,如美术教案撰写、现场授课赛等。因此,客观上造成高职高专美术学生从踏入学校校门,学生的思维定式就是画好画,作一名知名的画家或者艺术家、设计师,而不是一名教师。很多人认为当美术教师是既没有钱也没有地位。这些直接影响到其职业意识的确立与追求,以及自身定位的不明确。
(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众多的高职院校中,设置美术教育、培养师范类学生的院校并不多,很多培养目标级培养方向也不明确、没有正式的明文规定,因此许多学校的专业设置多年来基本上沿袭了专业艺术院校的课程结构与教育模式,造成了美术课程计划中出现显而易见的缺陷。
1、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我国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专业院校一样,受前苏联教育教学体系的影响很重,学校长期以来注重美术的培养,课程设置中的教育专业课的比例不到10%的份额。师范类的美术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一般都是由公共课、美术专业课、教育专业课三部分组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对公共课和教育专业课不感兴趣,也不专心,而专业理论课零零散散不成系统,专业技法忽视审美意识培养,常常停留于僵化琐碎的课堂练习,费时很多,实际效果不好。
2、课程所涉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在课程设置中,公共必修课程设置涉及面太窄,现在的大学教育,还停留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意识形态较重,缺乏社会学、文学、文化史论、人类学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科目,缺乏文化感和人文色彩;;在上课过程中,很多教师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教学手法、模式单一,任课教师大都是凭借个人的理解和经验来授课,课程内容狭隘、随意,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提高高职高专师范美术教育质量的思路和对策
(一)提高教师文化水平,加强教师意识教育
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主要培训的是小学美术教师,因此,这专业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在这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职业修养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俗话说:“有其师必有其徒”,要想培养出未来教育行业具有精湛专业水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作为培养他们成为教师的教师,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别人。
(二)注重人文素质的提升和酝酿
。
。较高的人文素质,能够对学生有关爱之心;另一方面,人文素质对美术教育者来说,也有利于创作灵感的激发。
(三)重视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各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综合作用。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的专业技能、美术理论知识等等,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在将来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岗位上用于实践,全面培养美术师范生的德、识、才、学,使之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熟悉其教学内容与程序,学会独立从事教育工作,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规范。高职高专院校中,动手实践能力应该是优势,在这一问题上,学校应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教育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用学校资源学生进行上课实践活动,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种互动关系,可以弥补学生教学能力的不足,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注重自己的职业修养,也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另外,要充分发挥艺术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活动的作用,利用博物馆、各种展览及社会文化教育资源,使学生的职业训练和人文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能够随时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增长他们文化、教育方面的知识。
三、总结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变,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也是应这一背景产生的,在这一大环境下,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技能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而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突出、人文修养高”的小学教师,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制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师范)教育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征求意见稿),2004年.
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范文2
Fang Li;Wen Xiaoyun
(陕西省警官职业学院,西安 710043)
(Shaan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Xi'an 710043,China)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物业管理专业与行业发展模式现状的探索和调研,结合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的具体情况,对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今后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以及与行业深度合作方式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research of property management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 with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Shaan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it has a further study and discussion for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and depth of cooperation with the industry in Shaan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关键词:物业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Key words: property management;training mode;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201-02
1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物业管理从80年代末才进入中国,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发展迅猛,现从业人员达300多万人,可以预见其未来的空间很广阔。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市场需求量相当大的专业,这一客观现实为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目前整体形势而言,大多数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不高、专业素质不精、缺乏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整体水平不高,这种参差不齐的业务水平状况,与业主对从业人员的过高要求之间存在严重落差,明显不适应,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面对我国目前的物业管理行业,社会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企业都希望学校为他们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的一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但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高职专业教育发展明显跟不上步伐,还不能满足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需求,传统本科或专科教育的学科体系模式不适合当前时代的发展,同时,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对物业管理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2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物业管理和服务对象有着很大的差异,需要一批熟悉各物业特点,掌握常规管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而另一方面,由于每种物业的管理服务工作都会涉及到房屋设备、公共设施的维修养护,公共区域的治安、环卫、交通等综合管理与经营,需要有一批懂得企业管理与经营、经济分析、公共关系学等复合型通用人才。
3现阶段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形成了成三种:一是以服务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以技术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4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与行业结合现状分析
4.1 我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针对我院具体和实际的情况,在制定和优化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我们应具体考虑到两个方面:第一,要充分强调本专业的行业特色,兼顾本专业基本特点;第二,要考虑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①物业管理教研室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②2009年5-6月,物业管理教研室开展专业调研,并进行行业岗位群分析;
③召开专家研讨会,获得物业管理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④2009年9月,物业管理专业开始正式招生;
⑤2010年5月,再深入市场做调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4.2 现阶段我院物业管理专业与行业结合现状分析
4.2.1 实习基地的建立2009年8-9月,与西安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陕西腾捷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锦园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大洋立恒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学院后勤处、财务装备处签订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协议;2010年10月,与北京康景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订“顶岗轮岗实习基地协议”。
4.2.2 现场教学《物业设施设备与管理》、《房屋构造与管理》、《物业安全管理》等课程由兼职教授承担。通过行业专家现场教学,使学生直观了解相关知识,使理论知识更多地和企业实际结合起来,也使企业学生有所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顶岗实习或者毕业实习打下基础。
4.2.3 邀请相关专家讲座聘请陕西知名物管公司的行业专家就物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最新发展动态等作专题报告,以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
4.2.4 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的开展2009年9月,与西安市房管局培训中心签订共建“全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点”协议;2010年11月底联合西安市房屋管理局组织物管员资格证书考试,要求学生必须获得物管员上岗资格证书。我系第一次物业管理员资格考试已经顺利通过和考试,学生通过率高达99%以上。
4.2.5 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指学生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限内,按照学校实习教学计划的安排,在企事业单位相关实践岗位上进行的实践学习活动。通过顶岗实习,一方面企业可以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选择有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强的学生作为企业的储备人才,提高企业管理与服务水平、降低用人成本;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学生顶岗实习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降低办学实践成本、弥补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设备、设施不齐全、实践指导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效果差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符合市场需求、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具有实用技能与发展潜能的复合型人才。我院2009级部分学生寒假在西安锦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受到了该公司的好评和认可,并在新开学给学生进行了寒假实习心得的交流和汇报。
4.2.6 订单式培养我院经济管理系毕业学生59名到北京康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实习,因为实习效果良好,我院2011年6月10日与康景集团北京物业管理分公司达成合作办学的“订单式培养”协议,这是我院校企合作方面订单式培养的首次突破。
5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5.1 完善教学手段,让企业参与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了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应将物业管理企业带进高校,多与企业交流,使用人单位提前介入专业,关心和支持本专业的发展,让企业在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上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使其从人才的被动接受转为积极参与,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让高校的讲台变得更加开阔。我院物业管理教研室特别针对北京康景物业管理公司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制订了“康景班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与企业持续的探讨和磋商。
5.2 推行“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的进一步的落实与优化“校企合作”就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资源,学校和物业服务企业密切配合,融为一体,共同培养物业管理人才。而“订单式”培养使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进一步提高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我院物业管理教研室针对订单式培养提出2+1的人才培养模式。
5.3 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由于物业管理行业涉及面较广、实践性较强,因此物业管理专业注重建设具有“教学能力强、实践技能高”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专业老师渗入行业、深入企业,不做外行,参与物业管理企业的运作,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出谋划策,为企业提供培训、咨询等服务。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团队于2011年7月加入西安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成为会员,进一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力。
5.4 提高实习水平,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包括校外基地和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主要是指企业,而校内基地则指的是物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扩大和加强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从而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除此之外,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否得到培养和提升,需要创造一种较为真实的“虚拟场景”,增加综合实践训练,加强实训场室建设,以切合实际的仿真教学环境,让学生亲身去做、去体验、去揣摩,应对在实施现场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况,使学生直接深入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提高实践工作能力。
5.5 举办专业技能大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可举办“模拟物管公司大赛”、“模拟物管公司投标大赛”等多种专业技能大赛,要求学生以工作团队的形式参加,并由专业教师指导。预赛由专业教师当评委,而决赛由物管公司的客座教授担任评委,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湖北,王炳荣.刍议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J].网络财富,2009年6月.
[2]张玉阳.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体系设计研究[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8年3月.
[3]刘韵凤.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与核心能力培养[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年 2 月.
[4]康秀梅,齐永兴.高等财经院校物业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年2月.
[5]高俊芳.对我国物业管理专业发展的探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4月.
――――――――――――
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专题报告范文3
[关键词] 企业化倾向;高职院校;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2?0078?04
一、高职院校企业化倾向的缘由及意义
(一)高职院校企业化倾向的缘由
1.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相似性
如果基于企业化的视角来看待高职院校,每一所高职院校就是一家企业。生源如同原材料,教师与管理人员就是生产设备,学生则是产品。在校生是半成品,毕业生就是产成品。学校就是一个采购原材料、加工原材料、制造出产品并销售产品的独特的企业,在本质上与企业的运作流程是一致的。因此,高职院校亦可用企业经营的理念来管理[1]。两者的相似性是高职院校企业化倾向研究的内在动因。
2. 校企合作发展的大趋势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已经被接纳和认可。许多高职院校使出深身解数以谋求与企业的合作,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此同时,国家政策也鼓励与强化这一模式。如2011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加快建立“校中厂”和“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训基地等。总之,校企合作发展的大趋势构成了企业化倾向研究的外在条件。
(二)高职院校企业化倾向的意义
1. 有利于高职院校加强管理
。。目前,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均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成本效益意识就显得更为必要。无疑,企业化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点。第二,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的产品―市场意识。适销对路的产品对于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在市场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品时刻都在较量。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也不例外。。第三,有助于强化高职院校的品牌―竞争意识。企业化运作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勇敢地参与市场竞争,通过竞争来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通过竞争来展现自身的特色。
2. 有利于学生就业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既懂基本理论又掌握实践操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综观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方向,是以企业或一线基层岗位为主。基于此,高职院校企业化倾向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尽早了解企业的特征,另一方面通过仿真练习使学生参与一线工作或基层管理,进一步掌握企业的运作流程。这些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尽快适应新环境或基层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不仅有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3. 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是校企合作未来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企业化倾向管理可以更好地促进这项工作。我们可以把高职院校本身当做一个企业来运营,也可以把班级当做一个子公司来经营,还可以在学生会或者学生社团中引入企业化管理的理念或者机制,等等。如果高职院校按照这种思路来运作,就会奠定校企合作的坚实基础,以此为根基,可顺利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二、基于企业化倾向视角的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为了适应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模式,在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方面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一)缺乏统一规划,流于形式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相应地,每所高职院校也应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很多世界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从公司成立起就规划好了,并且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不曾改变过。高职院校的特色文化应该是一个广义和系统的概念,它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园文化上,更不能停留在学院的校训校规上。它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内涵,而且包括精神层面的要义。很多高职院校虽然标榜自身有特色文化追求,但只是满足于让理念、规章、制度等“上墙”,或流于形式没有贯彻执行,更多的是缺乏统一和长期的规划,对于未来的发展取向不甚明了,更没有长期的跟踪机制作保障。
(二)内容雷同,缺乏特色
高职院校在我国起步较晚,先天不足,背景相似,如绝大部分都是在中专的基础上经过合并升格而成。相似的发展路径沿袭下来的结果就是办学的雷同,体现在特色文化构建上就是缺乏核心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无法彰显自身特色,从而很难做到独树一帜,甚至有些高职院校的校训就十分接近。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如宁波职院的雅戈尔艺术楼、罗蒙图书馆、培成体育馆等,就很好地展现了该校校企共建专业和校园文化的一面;随州职院教学楼用各行业中的杰出人物命名以体现专业特色,如体现建筑工程特色的思成楼、汽车专业的少农楼、旅游专业的霞客楼等[2]。
(三)学生意识淡薄,教师主体缺位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些特定行为主体的事情,而是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事业,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全体师生是特色文化构建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践行主体,他们践行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特色文化构建的效果。在高职院校里,学生各种各样的活动很多,学生社团也很多,感觉上学生整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可我们调查后发现,很多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所在高职学院的主流文化和特色文化是什么,学生构建特色文化的意识淡薄,而教师更显主体缺位(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相对会好很多)。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是满足于上好课和做好科研,课下很少参与、研究和带头践行特色文化的构建。
三、基于企业化倾向视角的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思路
高职院校要想构建好自身的特色文化,就必须牢记“一个宗旨”,把握“两个层次”,体现“三种文化”,贯彻“四个立足”,搭建“五个平台”,狠抓“六项内容”,落实“七个对接”。
(一)牢记“一个宗旨”――与企业文化进行无缝对接
这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根本宗旨与指导思想。“对接”是“构建”的一种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方法。既然已把高职院校当做企业来运营,那么在思考问题时就必须贯彻到方方面面,努力实现与企业文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对接。牢记这一宗旨,就要求我们千方百计地在“对接”上做文章,要求我们深入研究校企文化对接的理论基础,研究校企文化对接的机制与策略,更要研究校企文化对接的实践问题。
(二)把握“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时,应把握好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来看,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在大环境上进行对接,具体体现为双方应对校企合作高度赞同认可,均有较高诚意推进校企文化的共建、共荣和共享,竭力谋求深度融合。
从微观层面来看,高职院校特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构建对接主要体现在两者对照性流程等细微环节之中。如学校教育学生和企业管理员工就是对照性流程。学校可以采用“企业化”方法去管理在校学生,把企业的文化元素与理念成功地迁移、嫁接和移植到学校的特色文化之中,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如高职院校部分学生有上课迟到的习惯,若采取公司管理的方法,学生的迟到问题肯定会有较大的改观。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可以促使学生改掉迟到的坏习惯,使之树立起规范意识,有利于未来适应工作新环境。只有这样细化学校与企业的管理运作流程,分别加以对照研究,模仿借鉴,才能更好地构建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文化。
(三)体现“三种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
在物质文化上,为了更好地对接企业文化,可以在学校回廊、校园甬路以及图书馆、教学楼等地用企业家的笔墨题名,可以在校园的亭台楼榭等处装饰企业楹联,提高学院的企业文化底蕴,使学生时刻熏陶和浸染在企业文化之中[3]。
在精神文化上,高职院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可以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向企业化转变,可以融合现代企业理念,并结合历史传统适当调整学院的办学精神,使之更具有“企业”的色彩,印上“企业”烙印,最终建立起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具有鲜明企业化倾向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体系,以集中反映学校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风貌,努力实现学院“办学精神”与“企业精神”的完美契合。
在制度文化上,高职院校可以大胆地引入企业管理过程中所贯彻的一系列仪式和规章制度。如在组织结构改革上可参考企业的做法,提高组织的柔性与弹性,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在用人机制和评价机制上,可以参照企业的做法,更加重视能力、重视效益、注重灵活性,打破论资排辈等限制人才崛起的陈规陋习。
(四)贯彻“四个立足”――立足校情、立足区域、立足行业、立足职业
贯彻“四个立足”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基本原则。立足职业是高职院校的本质体现,是高职院校一切行为的指南针。特色文化的构建也需在“职业性”上下足功夫,在体现“职业性”的同时兼顾“就业性”;立足校情要求高职院校在特色文化构建上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继承与发扬学院的光荣传统,另一方面还要求兼容现代的办学精髓和企业精神;立足区域要求高职院校在特色文化构建中体现区域特色。高职院校是应区域经济发展之需要而成立的,是为了解决区域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产生的,所以体现区域特色是其应有之义;立足行业要求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一定要鲜明地体现行业特色。为此,就必须围绕市场选行业,依托行业设专业,根据目标定课程。只有按照这种变革思路,践行“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专业+公司”型发展模式,构建出的特色文化才会真正的有特色。
(五)搭建“五个平台”――实训基地、学术交流、技能竞赛、学生社团与网络平台
为了更好地构建特色文化,高职院校与企业间应互相搭建和利用好“五个平台”:搞好实训基地的建设,扩大学术交流,共同举办技能竞赛,发挥好学生社团的作用,充分占领网络平台这块新阵地。
1. 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竭力提高其仿真度,将实训基地“企业化”,不断挖潜和努力发挥实训基地的最大功能。通过高度“企业化”仿真的实训基地,可以进行企业内各种情景的模拟,且尽可能地体现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这样做有助于锻炼学生处理“企业”日常事务的能力。
2. 学术交流
高职院校和企业在相互磋商的基础上,可以组织一系列常规性活动,以此来加强特色文化的对接。如高职院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按一定的频次邀请企业人士到校举办专场报告会,或开展就业、创业专题报告以及学术讲座。同时,高职院校教师也可以去参观访问企业,甚至可以参与到企业的内部管理之中,切身体验企业的特色文化。
3. 技能竞赛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命题,联合举办各种各样的技能活动及专业竞赛,不仅可以形成高职院校“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独特竞赛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科技和市场意识。通过竞赛活动的举办,可以加深双方的了解,为特色文化对接奠定良好基础。
4. 学生社团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众多,社团中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接纳新事物。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对社团的设立管控、社团活动开展的引导监督来有效利用社团这个平台,可以引导社团活动中增加时代的主旋律和企业追求践行的新元素,如与时俱进、和谐、低碳、环保、节约、绿色、生态等。这样构建的特色文化不仅有特色,而且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另外,企业可以通过赞助社团活动来向学生输入和传播其企业文化。
5. 网络平台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平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阵地,也是一个前沿阵地,是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体,要牢牢地抓住。高职院校的特色文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提炼形成、生动展现与迅速传播。不仅如此,网络平台也是学校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最好阵地。。
(六)狠抓“六项内容”――职业意识与素养、专业课程文化、班级文化、关键能力、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
1. 职业意识与素养
职业和就业导向性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也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所在[4]。高职院校应分门别类地针对具体专业的特质,对学生进行共性和个性化的职业道德培育。同时,还要结合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突出职业精神的提升,要把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团结协作、遵纪守法、职业理想等观念与要求注入特色文化建设之中,注入师生群体的价值观念之中。
2. 专业课程文化
高职院校的本质特征要求其必须面向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不仅要在专业设置上贴近企业和社会需要,也要在课程设置和具体培养措施上符合岗位的实际要求。专业课程文化的培育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紧紧围绕“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来展开。
3. 班级文化
班级就好比高职院校这个有机体的一个个细胞,而每个学生均是隶属于不同细胞中的独立的一份子,特色班级文化构建将对每一个体产生积极影响。班级作为一个集体,也可引入企业化运作的方法来管理。如在班级管理上实行公司制,在学生评价方法上引入企业员工评价体系,在班级日常管理上引入优秀企业日常管理方式,而班级活动的开展则可采用企业项目管理的方式等[5]。这样做不仅可以建立特色的班级文化,还可细化与企业的对接。
4. 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适应市场的需求,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同时,高职学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是一线、基层的操作实践性岗位,所以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较高。为了适应这种形势,高职院校在施教过程中就要突出能力本位,要求教师将必备的专业技能、职业要领有计划、有步骤地贯穿到常规性的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职业技能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本领,为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5. 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这一概念是1974年由德国劳动力市场专家梅腾斯提出。具体说来,关键能力是指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它超出了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范畴,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的综合与拓展[6]。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其诸如信息搜寻、自主学习、语言表达、交际沟通、合作协调与创新等的关键能力。它们看起来虽然是与一定的专业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但它们却是一种跨职业的、在职业生涯中起关键作用的综合能力。兼顾关键能力的培养有别于以往单一追求专业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大有益处。
6. 创新能力
在平时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大多数的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素质有四种: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及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传授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鼓励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引入真实问题情景,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思维训练。只有长期坚持训练,学生创新意识才会强烈,创新效果才会明显。
(七)落实“七个对接”――理念对接、规划对接、信息对接、项目对接、专业课程对接、人才对接、政策对接
高职院校欲进行特色文化构建,加速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进程,就必须实现理念、规划、信息、项目、专业课程、人才、政策等的“七大对接”。这“七大对接”的地位各不相同,作用亦不相同。其中理念对接是顺利融合的根本,规划对接是顺利融合的先导,信息对接是顺利融合的血液,项目对接是顺利融合的依托,专业课程对接是顺利融合的关键,人才对接是顺利融合的纽带,政策对接是顺利融合的保障。惟其如此,基于企业化倾向视角的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才会真正地有效益,出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轲,金继刚,王世红.基于企业化视角的高职院校定位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8):57-60.
[2] 牟小林.高职院校企业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路径选择[J].当代职业教育,2011(10):70-72.
[3] 赵传志.高职院校企业化办学模式的实践[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8-20.
[4] 陈小波,刘东风.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08(1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