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生个人简历范例6篇

2024-09-28 来源:东饰资讯网

医生个人简历范文1

封面模板展示

医生个人简历封面模板(一)

医生个人简历封面模板(二)

医生个人简历封面模板(三)

医生个人简历封面模板(四)

医生个人求职简历模板

姓 名:xxx

现所在地:广州

民 族:汉族

户 籍:黑龙江

身 材:162cm55kg

婚姻状况:已婚

年 龄:33岁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内科医生:临床医生、医院/医疗/护理/美容保健类、内科医生:

工作年限:11

职 称:中级

求职类型:均可

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深圳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珠江新城郭其会诊所起止年月:2003-08~2008-06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

担任职务:内科医生

工作描述:在诊所长期从事大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尤其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经验丰富.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哈市卫协第二医院起止年月:2000-07~2003-06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担任职务:门诊急诊科

工作描述:在七院工作期间,在老主任的教导下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到卫协二院后经过门诊急诊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日后的门诊工作打下了基础.

离职原因:辞职

公司名称:哈市第七医院一门诊起止年月:1997-04~2000-05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担任职务:见习医生

工作描述:见习期结束后一直在门诊从事诊疗工作,在此期间曾遇到几例输液反应和一例青霉素过敏反应,均已成功救治。

离职原因:辞职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哈尔滨医科大学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日期:2001-07-01

所学专业:临床医学

获得证书

1994-09 1997-01 黑龙江省九三卫生学校 临床医学 毕业证

1997-09 2001-07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毕业证书

2002-08 2002-12 鼎康驾驶员学校 汽车驾驶 驾驶证(b)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一般

国语水平:精通

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自中专毕业一直从事门诊工作,熟悉门诊的全项工作,曾经成功的参加过过敏性休克,有机磷中毒的抢救,尤其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外科的清创缝合及一些小手术均可处理。

个人自传

自1994年进入中专学习期间,就利用业余时间随哈尔滨市第七医院内科主任出门诊学习,毕业后进入七院一门诊工作,后因没有正式工作编制而辞职.同年七月进入哈市卫协二院工作,在此期间曾成功抢救过一例心源性卒死患者,后来为寻找发展空间辞职到广州发展。2003年八月进入郭其会诊所工作至今,近十年的工作经历,使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学习更新的知识。

通讯地址:

手 机:

看过“医生个人简历封面模板”的人还看了:

1.医学生个人好看的简历封面免费模板

2.医学专业简历封面模板

3.医学生好看的简历封面模板

4.医生好看的简历封面背景图模板

医生个人简历范文2

1、简历的修饰

不要因为省钱而去使用低廉质粗的纸张。检查一下是否有排版、语法错误,甚至水、咖啡渍。在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时,使用拼写检查项并请你的朋友来检查你可能忽略的错误。

2、字符大小

如果你需要用两页纸来完成 简历 ,请清楚、完整地把你的经历和取得的成绩表现出来。不要压缩版面,不要把字体缩小到别人难以阅读的程度。

3、真实

不要虚构日期或职务名称来蒙蔽你极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事实,如果你未来的雇主去做背景调查发现你在撒谎,那你就和你的工作说“再见”吧!

4、陈述你的才能

如果你缺少你所找寻的工作所需的工作经验,不要在 简历 中使用时间表达法。通过功能表达法或技术表达法,优先来陈述你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技术。

5、推出你的长处

不要仅仅简单地抄写你的专业介绍中关于专业定位的描写 术语 。为了显示你比其他竞争者更有优势,你需要的不是简单地列出你富有优势的领域,列出你在实践中所完成的特殊贡献。

6、你最近在干什么?

不要漫无目的地陈列你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经历和成果。人事部经理们最感兴趣的是你在大学时的表现,所以请把重点突出在最近和最相关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上。

7、确定目标

不要按照就业指导中心或者人才网址上的广告把你的简历一一寄出,不要海投简历,因为有可能你的条件与某些工作要求相去甚远,请仔细阅读广告,决定你是否有合适的资历后才去投递。

医生个人简历范文3

病人选医生这一事关医疗卫生全局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全国各地已实行了几年,实践表明,由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介的病人选医生实施以来,对于促进医院发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深化医院内部改革等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如何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病人选医生这一制度,不仅要有理论上的支持,更要有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现就病人选医生应把握的几个原则作初步探讨。

1 病人选医生制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1.1 医院工作的主体是医疗,医疗工作的主体是医生,在医疗实践中,医生肩负的责任是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医学服务原则。病人选医生制度的实施,说明医疗服务模式已由生物医学为基础的“以医疗为中心”正向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为基础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在实施病人选医生的活动中,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善于引导和发挥医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医生的创新精神和开展创造性工作的能力,给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其次要合理配置和使用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在工作上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而又要强调整体意识。第三要借病人选医生这一契机,引入竞争机制,改革医院内部人事分配制度。要打破吃大锅饭、平均分配、评聘不分开、绩能无优劣的怪圈,对那些具有真才实学、深受病人满意的医生给予重奖、重用,鼓励年轻医生岗位成才。

1.2 病人选医生同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病人首先是作为独立的人而存在的,他们的就医权、选择权、隐私权和查询权应当得到保护和尊重。热爱生命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切实体现,也是医学与人文的永恒主题。在贯彻落实病人选医生过程中,这一主题表现得尤为重要和突出。首先,病人生病后到医院就诊,医生处于主导地位,理应理解和关爱病人,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认真诊治,热情服务,弘扬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其次,要营造优雅整洁、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让病人踏进医院就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而良好医护服务也会使病人有一种亲切感、温馨感。以此更多地吸引病人,扩大病源,体现医学的整体水平和医学价值。第三,当病人选择医生后,被选择的医生应承担起医学责任,为病人精心诊治,耐心解释,接受咨询。在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医生在整个治疗活动,应掌握适度的语言分寸,既不能夸大其辞,也不能故弄玄虚,让病人不得要领。有研究表明,医生说话能治病,亦能致病,不得体的医用语言和语境无疑会增加病人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而得体的医用语言会产生积极的心理疗效。在实行病人选医生的条件下,作为主体的医生不仅要研究病人的病理和心理特征,而且要掌握交际的技巧和语言得体到位,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 病人选医生制应体现首诊制和主诊医生负责制的原则

所谓首诊医生负责制是在医疗活动中第一位接诊病人的医生,对病人病情检查治疗等全过程所应承担的责任。这项制度在很多医院实行,效果明显。实践证明,首诊医生负责制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医学接诊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推诿病人,耽误病情的现象,为病人就医和抢救危重病人赢得了时间。另一方面,首诊医生负责制的实行强化了全院一盘棋的思想,加强了医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对培养全科医生大有益处。

。在实行病人选医生的过程中,首先,首诊、主诊医生对病人全权负责、全程负责,符合病人选医生的内容要求和功能要求,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病人至上的服务宗旨。其次,在病人选医生活动中强调首诊主诊医生负责制,对于加强医生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医生的全局观念,增强医生之间业务合作,有一定的支持作用。第三,在实行病人选医生活动中强调首诊和主诊医生负责制,既能考察医生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制订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依据,又能与医生个人工作业绩挂钩,并作为衡量每个医生服务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第四,在病人选医生活动中强调首诊主诊医生负责制,既能继承和发扬在历年工作中形成的良好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同时又具有创新意义,从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病人选医生制度,使之更趋科学性、规范性和原则性。

3 病人选医生制度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质量认证体系,确保医疗安全

。良好的医疗质量一靠科学管理,二靠规范操作,三靠制度规范,四靠严格执法。。这是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心理基础和行为准则。顾名思义,所谓医疗质量通俗地讲就是指“医疗的好坏”和“医疗服务的好坏”。医疗质量是指快捷有效地为病人提供所要求的医疗服务,其目的和结果就是让病人满意,还病人以健康和快乐。医疗质量的评价和衡量标准可以借鉴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ISO9000质量认证的真实含义是要求医院把日常的医疗行为、医院管理标准化、科学化。医院实施ISO9000质量认证,不仅有利于转换管理者的角色,强化医务人员团队合作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医院质量管理的能力,降低医疗成本,更重要的是为医院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转变创造了条件。因此,医院实行ISO9000质量认证管理,而最终的受益者是病人。

3.1 医疗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业务水平、职业道德好坏的重要标准,而这个标准的依据是国际质量认证的医院全方位的贯彻落实。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就没有约束,而没有约束就没有规范的行动。在完善病人选医生活动中,不仅要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而且要以国际质量认证在医院的实施为突破口,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开启医院生存新的空间。

3.2 医疗质量管理要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作保证,严格医疗纪律,严格医疗操作规程,用科学的态度去抓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才能有所成效。不难看出,每次发生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无一不是粗心大意、马虎行事、不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的结果,无一不是缺乏科学精神,主观意念第一的结果。在病人选医生活动中,要认真吸取经验教训,规范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行为管理,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保证医疗质量扎实到位,造福于民。

3.3 在贯彻执行国际质量认证标准的同时,要结合本地、本院的情况,有的放矢,分步实施。同样,要认真总结医院在历年医疗质量管理上成功的举措和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开展病人选医生的活动,同样需要有良好的医疗质量作保证,而医疗质量的好坏又关连着千家万户的生命和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责任重于泰山。要结合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用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眼光把质量管理抓紧抓好,切实抓出成效。

3.4 医疗质量管理依赖于医疗安全管理,医疗安全又制约着医疗质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互为矛盾,又互为因果。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则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医疗安全抓得不扎实,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隐患多,最终导致医疗质量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在实施病人选医生过程中,要下大力气狠抓医疗安全,从思想上、制度上、工作环节和操作规程上严格防范,消除不安全隐患,才能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4 以病人选医生为改革的突破口,深化医院内部改革

4.1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既是个棘手的问题,也是个敏感的问题,矛盾突出,涉及面广,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要严肃认真的对待。在实行病人选医生过程中,医院人事制度改革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观念,有组织、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实施。一方面要摸清家底,掌握情况,研究存在的问题,对症改革,不能一涌而起,一哄而上,搅乱人心和医疗秩序,这是人事改革之大忌。另一方面要解决人事改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应体现公平、公开、公正和竞争原则,让能者上,庸者下,讲究效率优先原则。尤其是注意医护人员合理结构比例。既要重视发挥老教授、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及其名医效益,又要重视中青年医生的培养和教育,尤其对那些中青年技术骨干,要给予他们广阔的用武之地,给他们以锻造捶打的机会和环境。鼓励他们成才、出成果。对后勤工作人员,行政机关人员,一方面要择优录用,因人施材,另一方面要下决心解决人浮于事,按事设岗、无所事事,甘做撞钟和尚的问题,并为后勤和行管多余人员安排恰当的工作岗位,稳定他们的思想和工作情绪,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以保持医院的健康发展和医疗秩序的稳定,这也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初衷。

4.2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虽然各有侧重,但归根到底还要体现利益分配原则。按劳取酬,多劳多得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又受到来自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干预和制约。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已成为新的利益分配原则。医院在实行分配制度改革时,要按岗设人,按岗付酬,对那些有突出贡献的人要给予重奖,对那些有岗不做事,混钟点的人要实行量化管理,严格考核,奖勤罚懒,体现公平竞争原则。在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稳妥,另一方面又要有所作为,用利益分配杠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倡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提高职工的劳动价值和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医生个人简历范文4

【关键词】 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健康

A Study on Correl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o Personality Traits. Bai Junyun,Wang Hong, Li Hua. Dept. of Geriatrics, The 1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Kunming 650032,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o their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rovide science data to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departments. Methods 322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with Symptom check list 90 (SCL-90) and the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 (NEO-FFI). Results ①The main mental problems of the medical students are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d hostility. ②There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oys and girls on factors of somatization, obsessive-compulsiv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③The General Symptomatic Level is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of neuroticism(N), extraversion(E), agreeableness(A), and conscientiousness(C). High-Symptomatic Level subjects score higher on N, and lower on E, A than the low-Symptomatic Level ones. Every Symptom Factor is affected by one or more of personality traits.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mental health ofmedical students are associated with some of their personality traits in which neuroticism plays a leading role.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SCL-90; Mental health

。。个体的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及良好的社会适应关系最为密切[2]。本文拟通过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们于2006年6月~1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昆明地区两所医学院校355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22份,有效率90.2%,其中男生144名,占44.7%,女生178名,占55.3%,平均年龄21.7±1.1岁,汉族276人,占85.7%,少数民族46人,占14.3%。

1.2 工具

1.2.1 心理健康评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试工具,SCL-90症状自评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按照5级评分(从无=1,轻度=2,中度=3,偏重=4,严重=5),阳性项目为评分≥2的项目。计算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10个因子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共计13项指标[3]。总分≥204分为有心理问题者,总分≥220分为有心理障碍者,总分≥234分为有严重心理障碍者[4]。

1.2.2 人格测验 采用大五人格简式自评量表问卷(NEO-FFI)的中文译本,其特点为简明而有效,共60个项目,按5个分量表计分,分别是神经质(N)、外向性(E)、开放性(O)、顺同性(A)和严谨性(C),每个维度12题,采用5级评分[5]。FFI已被我国学者证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6]。

1.3 实施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昆明地区两所医学院校本科学生采用无记名方法进行调查,受试者自填量表时给予统一的指导语。

1.4 统计方法 全部资料用SPSS 11.5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相关比较采用多元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SCL-90测定结果 SCL-90量表总分为145.87±43.51,总均分为1.62±0.48,阳性项目数为39.82±22.63,各因子分在1.40~1.87之间,因子分相对较高的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最低的是恐怖(见表1)。总分在204~220

分的有7人,在220~234分的有6人,>234分的有15人,即有心理问题者有7人,占2.1%;有心理障碍者有6人,占1.8%,有严重心理障碍者有15人,占4.6%。在本研究中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者共计28人,占8.7%。

2.2 不同性别SCL-90测试结果比较 用t检验对男、女生从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10个因子分的测试结果分别进行比较,由表1可见,女生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采用t检验对男、女生在NEO-FFI中各分量表的得分进行比较发现,女生在神经质(N)上的得分高于男生(P0.05)。

2.4 高、低分组的人格特征 为了突出分析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将被试按SCL-90总分的高、低27%分组,分出高分组(SCL总分≥162分)和低分组(SCL总分≤117分),高分组的症状总分为200.93±40.23,低分组的症状总分为104.90±7.63。两组的症状总分差异非常显著(t=22.24,P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低分组在NEO-FFI各分量表的得分差异,结果显示高分组的N分较高,E、A、C分较低(P

2.6 样本SCL-90症状总分及各因子分与人格维度的相关 如表4所示,被试的SCL-90症状总分与人格维度中的N、E、A、C均有显著相关,与O维度不相关。各因子分与N、E、A、C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P

2.7 人格特征对症状总分的回归分析 以SCL-90总分作因变量,各项人格维度分数作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N和A进入回归方程,N对症状总分的影响是正向的,而A的影响是负向的(具体参数见表5)。

分别以高、低分组的症状总分作因变量,以5项人格维度分值作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个回归方程中都只有N进入,即N与高分组(BETA=0.251)和低分组(BETA=0.326)的症状有显著关联。

3 讨 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系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7],本研究初步探索了从五因素人格结构角度分析人格特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同时,还发现男、女生的心理卫生特征表现不一致,从总体上讲女生组的心理问题多余男生组。女生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均高于男生。在人格特征方面,女生的神经质(N)得分明显高于男生。

为了研究人格维度与精神症状的关系,首先进行了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症状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与人格维度中的N呈正相关,与E、A、C呈负相关,与O维度不相关。再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也发现N、A与症状总分有关联,尤其是N的影响程度最大。另外,在对症状总分水平进行高、低分组比较发现,高分组的N分高,而E、A、C分较低。再对高、低分组症状总分进行回归分析则表明N分是显著的影响因素。由此可以看出人格特征与精神症状水平的确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且神经质是对心理健康评价最有解释力的人格维度。在大五人格结构中,神经质维度(N)反映的是个体之间在体验内心苦恼倾向上的差异。高N分者长期体验到负性情感,易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反复出现紧张、抑郁、挫折、内疚、自我意识的烦恼;大量的躯体主诉和无效的应付方式[9]。本研究对此提供了实证性的支持。

一个人怎样认识周围世界和怎样适应与反作用于周围世界,即一个人的稳定的、持续的与独特的感知、体验、思维、应对与行为方式,构成一个人的人格。个体外显的情感与行为反应方式取决于其内隐的感知方式、态度与思维方式[2]。高校大学生承受着各种压力和困扰(如学业压力、现实目标、择业就业、专业兴趣和人际关系等)[7]。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大多数的症状与神经质这一人格特质有关,所以在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如认知行为治疗、情感支持、社会技能训练等),帮助他们处理应对各种心理冲突、行为问题和情绪危机,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4 参考文献

[1]魏俊彪.医科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医学与哲学,2002,23(8):63-64

[2]翟书涛,杨德森主编.人格形成与人格障碍.长沙市: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10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35

[4]刘连龙.西部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5):339-340

[5]Costa PT Jr, McCrae RR.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PI-R) 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 (NEO-FFI). Professional manual.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1992:1-15

[6]郭庆科,韩丹,王昭,等.人格测验中正反向陈述的效应.心理学报,2006,38(4):626-632

[7]肖永春,刘明波,高山川.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05,3(2):50-55

[8]吴花林,王林森,马存根,等.医专学生SCL-90调查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392-393

医生个人简历范文5

关键词: 班级文化 人格培养 理论思考 工作实践

“文化”,至今仍是一个值得认真揣摩的词汇。《辞海》上将其解释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专指精神财富)。但在哲学人类学或文化哲学中,文化却很少指历史长河中时生时灭的造物,而是指一种历尽沧桑仍留存群体与个体意识深处的力量,一种无形、强大且富有韧性的力量。基于此,先生称“文化”为“人们生活的方式”;而梁漱溟先生对文化的界定似乎更注重概括,他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的确,从人类的整体历史来看,个体总是在先于自己的特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这种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文化中的人的一切理性与非理性的活动,直至内化为多数个体稳定的心理意向与行为方式。由此可见文化对相应人格的养成与塑造作用。当然,因为文化是多层次的,有时还是多元的,所以同种文化会造就不同类型的人格,但毫无疑问的是任何人格都是从某种文化中获得的。

当前,传统文化出现断裂,经典的价值体系受到冲击,社会文化形态纷繁复杂,各执其价值标准或者根本上放弃了价值标准。这使得整体的文化失去了整体感,对和谐、统一人格的塑造力有所削减。在这种情况下,以学校教育为背景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心灵的涵育则显得尤为重要。

班级文化的核心是多数学生认可的一些价值取向;班级文化是“文化”,但不同于一般文化。鉴于人们常在“文明”的外延上使用“文化”这一概念,可以将班级文化定义为“充斥班级的一切人为的存在”,其关键内容是建立在相互默契的基础之上的群体意识和彼此默认的契约性质的共同规范,而关键中的关键是这当中所包含的一种价值取向。

班级文化只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和“民族文化”、“种族文化”、“地域文化”相比较,它同样具备较大尺度的文化的功能,比如,对人格及其外在行为的认同或排斥,对个人习惯的接纳或强制,对异质文化的同化或整合。

然而,不同之处也是显著的。

首先,班级文化在时空范围和成员规模上都只能算是“小型”文化。每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要经历若干个班级,和伴随学生一生的民族文化相比,班级文化可谓是“昙花一现”;班级文化的空间虽不能限定在教室,但一般情况下不会超出学校范围,和区域文化相比,可谓是一室之隅;班级成员——包括各任课教师、班主任及课外辅导员——只有几十人,和社会文化相比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小型”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对独立性,以学校教育为背景的班级文化可以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可以负载教育文化的意向,可以不混同于世俗中拜金主义、媚俗主义、实用主义、技术主义、虚无主义等文化形态。而且,“小型”的另一面是灵活多变、清晰简单与容易控制。教师人格完全可能在班级文化中起到主导作用,使班级文化中非功利的心理与行为达到教育的功利目的,非理性的话语和经验诠释理性的伦理观念。这种微妙而有效的控制在宏观的文化中是很难实现的。

其次,民族文化或其他宏观的文化对每个个体来说是先在的,是一种预设。个体一出生即与文化遭遇,而后在文化中丰富心灵并融入文化。但个体的这种融入一般不会对文化模式造成影响,或影响甚微。班级文化与学生的关系则有所不同。成员在接受其深刻影响的同时,还有可能对其中某些因素有所改造。另外,班级成员的局部变更——如老师的变动、新生的插入,都可能影响班级文化的结构甚至实质。也就是说,班级文化并不总是稳定而坚韧的。这就给教师提供了创设优质班级文化的余地,同时增添了维系、稳定、发展优质班级文化的任务。

在当前人际关系日趋冷漠,应试竞争又难以缓解的情况下,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受到压抑,能实现挫折超越、人格升华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学生在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或强或弱的人格障碍。一个健康的班级文化在个体的交互作用中,让每个个体获得满足感,不仅个体能得到激励,而且班级文化能得到更深层次的认同。

似乎任何一种文化都隐含着一个总体使命,即让文化中的人成为“怎样的人”,而班级文化就是在无形之中为成员设计“理想的人格模式”。特定的文化有如一个特定的人,有着一定的思想和行动的模式,而且向着一个总体的目标。文化中的人遵循这样的模式,有意无意地向着这样的目的,逐步强化自己的经验,最终形成有一定文化共性的稳定人格。文化之所以能渗透在社会各个层面,左右着人的各类活动,强有力地影响着个体的人格特征,关键是该文化对文化成员形象的建构。这种人形象的建构是长期历史的凝结和意识积淀的结果,这种形象是清晰的,是切入人性深处的。我们不妨称其为文化对文化成员的“人格模式设计”。

在班级文化中,人格设计的不合理造成的心理问题并不少见:班级的优生群体形成“精英文化”,追求的是掌声、奖状与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认为价值在于众星捧月。而“精英”形象一旦破碎便是长久的沉寂与沉沦、自卑、嫉妒、怨天尤人。老师和同学都认为将来应该有好工作,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才有人格的尊严。于是终日埋首于题海之中,偶尔抬头,四周皆是冷眼,于是形容消瘦,愁眉不展,忘记了人生该有精彩的生活……种种偏执的人格设计,都是当前班级文化中的事实。这要求我们教师积极投身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并以“参与文化”的方式矫正、引导学生们的人格设计。

那么,何种人格设计具有普遍性与合理性呢?

首先应当明确,人格设计的目标主要在于和谐,是人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而是否能够达到这种和谐的关键在于秉持何种价值观,因为价值取向在成熟的人格结构中占有“统治地位”。首先应当建构积极健康、符合社会核心文化、契合人类发展走向的价值体系。例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诚实守信、坚强勇敢的人。同时,必须对民族文化也应予以高度重视。

其次,人格设计要有较大的宽容度。在价值体系方面,人格设计只需要涉及最基本的前提,使个体在具体实践时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例如说“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未必一定要在科学领域或政治领域发挥作用,只要能对社会有贡献即可,不必考虑在哪个岗位。而这种宽容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考虑到班级文化中各个层面的各种特点的成员当下的需要,不管发挥多么微小的作用,都是班级不可缺少的。当然,这种宽容还应当体现在对待个体的其他需求上。否则,或者限制了个体人格的发展,或者导致整体人格设计的失败。

在新时期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应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是新时期班级文化建设应该注重教师本身观念的转变,摆脱陈腐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主观意志决定一切的偏向,实现两个看:一看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社会赋予教育的新的重任和要求;二看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中的状态,变化和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找到探索的起点。

二是辩证地分析“社会大环境”与“班级小环境”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形势给社会大环境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大环境中不可避免的阴暗面,也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班级小环境的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大环境的需求,同时要克服和抵制大环境中的消极面可能给学生造成的腐蚀和侵袭。这样才能找到探索的方向。

那么,怎样建设具有引领性的班级文化呢?

一、集体的努力是形成良好班级文化的基础。

关键在于良好班级文化如何形成。事实证明,说理教育的做法在今天已经越来越难取得实效。说理教育固然重要,但必须与严格的训练相结合。班级文化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日常行为规范是否能一抓到底,持之以恒。

其次,现在学生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依赖心理使他们既没有近期方向,又没有远大理想。因此,当他们处在一个班集体中就难以形成必需的合力,良好的班级文化的形成就十分困难。因此,应适时引入竞争机制,把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确定和追求作为良好班级文化形成的动力源。

(一)明确常规,抓文明行为规范的训练。

养成良好的习惯靠教育,文明的行为需要培养。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年龄,不抓紧时间进行常规和文明行为的培养训练,就等于放任自流,放弃教育。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并且多数是“溺爱型”家庭教育,再加上社会流行的“实惠”、“利己”、“拜金”等思想的影响。“自私”“散漫”“怕艰苦”通常会在学生身上有所反映,个别学生甚至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作为一个班集体的小环境必须及时扭转这种倾向,使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人人知晓,并得以认真落实。这项工作主要通过正面教育,评比,严格训练。落实评比细则,由班委会轮流值勤,防微杜渐,对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必须铲除于萌芽状态。

(二)确定目标,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和竞争意识。

要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就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班集体应有集体目标,而学生应有个人目标又有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两种,形成前进的动力。

高一开始我就明确提出:“提倡自我教育,严格文明行为规范,进入文明班级行列;刻苦努力学习,争取学业成绩上一个台阶。”要求学生给各自的家长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理想,制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把学生各自制定的目标收集起来,进行交流,同学们有了彼此了解。通过对比知晓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发挥了短期目标的效应。根据本人理想和国家需要制定长期目标,是发挥特长,奋发学习的原动力。集体目标的确定能使学生的思想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个人目标的确定能形成你追我赶的富有竞争的学习环境。同时对不同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提高信心,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了目标,同学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通过努力奋斗,班级的确进入了学校文明班级的行列,考试成绩也跃进到年级平行班的第一名,同时,一种良好的班级文化也开始形成。

(三)建设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同化力和凝聚力。

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班集体就有正向同化力,否则班集体就没有凝聚力。当正邪势力悬殊(邪气大于正气),这时的同化就会产生负效应。于是我下决心抓好扶正压邪的工作,使班集体产生明显的同化力和凝聚力。就是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一些学习很不自觉、行为散漫的同学有了好转,期末考试学业成绩明显回升。由此可见,良好的班级文化对青少年的智能和心理品质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班级文化好,人心齐,士气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全班同学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积极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为班级争光。

二、学生的自我教育,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同时意味着传统的教师指挥和支配一切的做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此,我在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的构想时立足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学生自我教育”的原则。因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育人的工作,是一项大工程,软科学。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意在“导”,就是明理,就是指向。

在近一年的实践中,我结合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实际,开展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如针对学校教育与社会现象反差较大的“实惠、利己、拜金”等思想问题开展“算账活动”,以及“要利己,但不要损人”的讲座活动。通过算账,同学们明确了,为蝇头小利而不择手段的错误做法与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实际界限。通过对“利己但不要损人”的讨论,同学们明确了利国、利民、利己的事要多做,损人的事不要做的道理。其次,开展学生自我教育,核心是抓养成教育,重点是规范行为,关键是形成系列化活动。

高一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大转折时期,怎样迈好高中第一步至关重要。配合十六岁领身份证的工作,我要求学生给自己画像——给童年的我画像,给少年的我画像,给中学的我画像。同时我还设计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珍藏少年之梦”主题班会。通过“画像”,他们认识了自我;通过“珍藏少年之梦”的活动,找回了少年时代最可宝贵的时光。

三、适应形势需要的班干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培养班干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这是班主任们的共识。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方式是选择、培养和考察,任用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要教师认可,不管社会需求”的倾向。我认为:新时期的干部应该是德才兼备,具有独立工作和管理的能力。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班干部的培养目标也要向这个方向迈进。学校是培养干部的摇篮,应该把社会要求作为干部培养的方向,把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到为社会培养造就合格干部后备力量的高度。

(一)努力培养干部的独立工作和科学管理的能力。

我认为一个班主任对班级工作只应当充当导演,而不能充当演员,更不要在台前指手画脚,要在幕后出谋划策,更不能图省力万事自己“全包”,要相信学生的潜在力量。在选择任用学生干部时,要信任他们,敢于放手,这是前提。但放手不是放任,在具体工作上要热心有效地给予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一是解决班干部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二是及时纠正在工作中,活动中暴露的缺点和不足,使班干部在班级中具有一定的权威。

班干部的培养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接手新班级时,进行考察,挑选班干部。这一阶段目的是公布管理常规,让全体学生了解管理常规,让首届班委会大胆工作。第二阶段是评价。这一阶段是继第一届班委进入正常运转,第二届班委产生及若干届班委产生的总结,比较。第三阶段,完善、提高。这一阶段是一、二两个阶段的继续。

(二)充分发挥团队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还有一个不忽视的因素,即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这项工作若做得好,就可起到教师与同学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要协调好团队与班务工作之间的关系。明确组织形式有别,但目标相同;工作形式不同,达到的目的相同。要求团、队学会做人的思想工作,与同学交知心朋友,不断净化人的思想,做到“同质”、“同向”,创造健康、良好的小环境。

(三)坚持民主评议班干部的制度,加强监督和教育。

要把一个班级建设成一个良好的集体,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干部是关键。班干部毕竟产生于一般同学,经常会出现台上台下不一样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利用班会,每隔一段时间,对干部进行评议,把同学们的意见集中起来。然后召开班干部会议,转达同学们的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利用班会课向同学们表态。这样班干们不仅使深受民主教育,而且让同学们从小懂得要当好一个干部,群众是最好的见证人,干部应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开展工作。

(四)培养班干部要立足于社会需要,要面向全体学生。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干部制度的改革,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是培养干部的摇篮,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把面向全体学生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干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干部,不仅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且可以增强自我教育,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进程。按照班级管理常规,引入了管理的竞争,轮流当班委,全班学生人人都有当班长的机会。人多主意多,办法也多,优劣,好、坏有比照,也有鉴别。轮流当班委可以培养学生能官能民的好作风,加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养成在台上就当好干部,在台下就当好学生的好风气。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过程,鉴别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好的班级风气的形成,就是在比较、鉴别的过程中提高、完善的。跨班级、年级的比较可以提高班级建设的目标。学生“知”、“行”的目标提高了,班级文化建设就能沿着健康的、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霞,秦景润.班级文化育人作用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4,(06).

医生个人简历范文6

关键词 自杀意念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 生活满意度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自杀意念是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个体胡思乱想或打算自杀,但没有采取或实现此目的的外显行为,是自杀的游离因子。虽然自杀意念并不一定直接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但它是自杀行为发生的必然阶段和主要心理环节,是评估自杀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①自杀意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因素作为自杀的重要影响因素已得到公认。本研究希望通过探讨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生活满意度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防、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共有11603名广东省某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完成测试,其中男生6964 人,女生4639 人,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29岁,平均年龄21.02?.46岁,大一3453 人,大二3324 人,大三2836 人,大四1990 人。测试采用一商业心理测试系统,被试在计算机上完成所有测试,本研究是2012年东莞理工学院全体在校生心理健康普查综合研究的一部分。

1.2 工具

(1)艾森克人格问卷(EPQ):②是信度、效度较高的国际通用人格特征问卷,分为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和掩饰性(L)4 个分量表。

(2)大学生人格问卷(UPI):③目前该量表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共包含60个题目,被试得分越高,说明心理问题越严重。

(3)生活满意度量表(LSIA & LSIB):④由2个自评分量表组成,即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和生活满意度指数B(LSIB),被试得分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

(4)自杀意念的评估:以UPI的第25题的回答作为判定有无自杀意念的依据,即被试是否在最近一年中常常感觉到或体验到“想轻生”,如果被试选择“是”,则判断被试为有自杀意念者,反之,则判定为无自杀意念者。

1.3 统计方法

主要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自杀意念率

在校大学生中最近一年中常常感觉到或体验到“想轻生”人数为144 人,其中男生100人,女生44人,自杀意念率是1.24%(144/11603),其中女生自杀意念率0.95%(44/4639),男生为1.44%(100/6964)。有和无自杀意念组在性别上有统计学意义(p

2.2 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在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比较

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在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

2.3 有无自杀意念对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有无自杀意念(有=1,无=0)作为因变量,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作为自变量,采用向前逐步选择法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依次是精神质(B= 0.070,S.E.= 0.009,Wald = 58.670,p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中最近一年中常常感觉到或体验到“想轻生”人数比率为1.24%,其中女生自杀意念率0.95%,男生1.44%,偏低于国内安静,⑤李艳兰⑥等人的研究结果,原因可能在于国内对于自杀意念的认定时间范围为近一周,而本研究以近一年为标准。这说明,短期内确实可能会有较多的人存在自杀意念,但如果以年为单位,则存在这种意念的人数较少,这暗示着自杀意念率的普遍存在率。

本研究显示,有无自杀意念者在精神质和神经质上差异效果量大(d>1.5),有自杀意念者得分偏高;在内外向和掩饰性上差异的效果量中等(d=0.60~0.69),有自杀意念者得分偏低,这和国内王冰蔚⑦的研究结果一样,这说明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在人格特质上要更为倔强、固执、冲动、怀疑、敌意、攻击性和自我中心,情绪上更为不稳定性,易紧张和焦虑,遇到刺激情绪反应强烈,性格上更为内向,并且行事掩饰性较低。

有无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效果量中等以上(d>0.63),有自杀意念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生活满意度较低,这和国内的诸多研究结果一致,⑧⑨这可能说明自杀意念本身就是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不断走向恶化的表现。

回归分析显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出现自杀意念的概率更大。在人格特征方面,高精神质的人因为其自我中心性,喜欢固着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所以他们更容易走极端,导致其自我毁灭的欲望更为强烈;低精神性则因其较好的社会适应性,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同,促使其自杀意念较低。内外向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子,这可能与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排解心理垃圾有关,他们更善于获得社会支持,有更多人际交往和倾诉的机会。⑩本研究结果提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减少校园自杀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学生良好社会适应性和生活乐观性的培养。

注释

① 卢广新,刘佚超,王艳郁等.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5):779-781.

②③④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10-211.

⑤ 安静,孙启武,郭兰.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与抑郁情绪、希望特质[J].心理卫生评估,2012(8):616-619.

⑥ 李艳兰,王小桃,胡海青等.生命价值观、应对方式与大学生自杀意念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9(10):743-745.

⑦ 王冰蔚.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11):1323-1325.

⑧ 李丽华,王小平.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 71- 72.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