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村官工作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2024-09-28 来源:东饰资讯网

20xx-04-5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状况,团区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下村走访等方式,对17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摸底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资阳区20xx年、20xx年先后接收17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其中长春镇6名,新桥河镇3名,迎风桥镇3名,沙头镇2名、张家塞乡2名,茈湖口镇1名。17名大学生村官分别毕业于全国15所高校,涉及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给排水工程、会计学、农学、林学、法学、计算机、英语、新闻等10个专业门类。全区大学生村官基本详见下图:

二、大学生村官的积极作用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区的大学生村官大部分工作积极肯干,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协助村两委做好村里的工作和当地乡镇交办的事项,使农村工作呈现出新气象。

1 .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打破了人才的城乡壁垒,有效地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和倾斜,弥补了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的缺陷,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有效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在走访中,各村的村干部几乎一致认为,大学生村官的到来整体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文化知识水平,工作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

2.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入村任职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作用,通过会议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到了农村。他们在如何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上,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为乡镇和村委会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迎风桥镇鲜鱼塘村是苗木大村,该村大学生村官郭灿充分结合自己的园艺专业知识,经常为村里的苗木大户提供技术指导,并为村民救活了一批濒死的贵重苗木,切实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挽回了经济损失。

3.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发生矛盾纠纷后,当事人对当地村干部普遍存在一种戒备心理,担心他们顾及乡里乡亲情面,调解时有个亲疏之分,一碗水端不平,处事不公。大学生村官发挥法律知识丰富、见识广、群众比较信任的优势,积极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化解、灵活处理农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并采取法律讲座、以案说法、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与村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如长春镇许家坝村的大学生村官曹凤利用法学专业知识,独立完成了该村的“反xx”工作台帐的建立和“反xx”光碟的制作,帮助该村创建“资阳区反xx”示范村。新桥河镇牛眠石村的大学生村官吴峰毕业于法学专业,现在被抽调到新桥河镇综治办协助工作,并经常下村调解村民纠纷。

4.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大学生村官观念新,文化高,才艺多。他们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动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大力倡导文明村风,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了农村。他们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广播,坚持每天播放新闻和农村节目,组织群众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修养。例如长春镇桃子塘村的大学生村官徐实利用村级宣传栏,大力宣扬乡村清洁工程,并主动上门劝说村民配合村里新修垃圾池115个,桃子塘村面貌焕然一新。许家坝村的大学生村官曹凤组建了村里的腰鼓队、花鼓戏文艺队,定期组织村民开展文娱表演活动,村里的军鼓队还参加了区“建国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5.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走访中,村支书都一致表示,原来村两委的基础工作不是很规范,开会没有会议记录,图书室没有人管理,文书档案也没有系统整理,更没有建立规范。大学生村官来了以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村里的组织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工作逐步得到规范。同时,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也为日渐薄弱的农村团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做法受到了农村各方面广泛欢迎和充分肯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扎根意识不浓。在问卷调查中,对于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原因,有80%的以上大学生村官同时选择了“投身基层,服务农村”和“为以后考公务员积累资本”两个答案。而在回答“愿意从事大学生村官最长年限”的问题时,86%的“村官”选择了“三年”,选择“四年”和“五年以上”的分别只占7%。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只是把到村任职工作当成一种向上跳的踏板,并没有长期扎根农村工作的打算。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大学生村官很难真正安心投入工作,很难真正为农村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工作作风不深入。一是很少深入到户,对村情了解不够。在问卷调查中,50%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坦言自己最大的问题是对农村工作不熟悉,从而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调研时随机走访的村民中,居然有80%以上的村民叫不出所在村大学生村官的名字,甚至还有很多村民对大学生村官闻所未闻。大学生村官往往习惯性的待在村委会办公室,等待村民来访,很少主动到村民家里拜访,对村情了解不够,很难真正和群众建立感情。二是深入重点、难点工作不够。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有60%左右的大学生村官主要从事端茶送水、文书档案之类的办公室日常工作和基础性工作,只有40%左右的大学生村官能协助村两委开展科普培训、土地流转、产业引导等农村经济工作和处理村民利益纠葛等群众工作。此外,大学生村官都兼任了所在村的团支部书记,但70%的村官对所在村有多少青年、团员都回答不上来,更毋说开展团的活动有效吸引和凝聚青年。三是工作责任感不强。村干部反映,部分大学生村官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个别村有时甚至一个星期也见不到村官。

3.综合能力不强。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但大学生作为农村建设的急需人才,其农村能力的欠缺阻碍着他们知识优势的发挥。通过问卷调查,有42%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影响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在于“自身能力不足”。。

 4.专业不对口。据调查统计,我区大17名大学生村官中,仅有2人是农、林专业,比例仅占12%,普遍存在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不对口的问题。专业上的“不对口”,使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从事事务性工作比较多,在促进农业生产环节、帮助农民致富等方面发挥作用有限,呈现“有理论用不上,有知识道不出”的尴尬境地。

。。。

四、对策与建议

实践证明,选派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如何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要增强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的归属感。一是加大政策宣传。要积极宣传大学生村官的积极作用,给大学生村官搭建工作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得到基层群众的认可。二是强化媒体引导。。三是注重树立典型。要充分挖掘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迹,对在履行职责、创业创新、带富帮富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要给予支持和奖励。

2.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一是要建立科学选拔机制。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择专业对口、本土为主、真正有志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优秀大学生,让他们真正扎根农村、热爱农村、奉献农村,在农村锻炼成材、实现抱负。二要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帮带制度。。建立村两委班子帮带机制,让经验丰富的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对一”帮带,切实培养大学生村官独立开展工作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尝试在重点工作领域大胆使用大学生村官,让大学生从“办公室”走出去。。。四是建立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健全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奖励,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村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经严格考察确认后,予以辞退。五要设计好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落实,保证长期稳定吸引和留住真正热爱农村、有能力的大学生扎根建设新农村。

3.要搭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有效平台。一是要搭建学习培训平台。一方面要在大学生走上村官岗位之前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特别是要进行农业适用技术、农村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在村官任职过程中,要经常性地在经济、管理、法律、农村工作方法等各方面给予专业培训,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直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此外,团区委也要积极开展团的业务培训,指导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开展农村基层团建工作。二是要搭建大学生村官交流平台。要定期召开联谊会、座谈会,让大学生村官谈经验、谈感受,加强村官之间的经验交流,共同提高工作能力。要举办“村官工作交流互访”、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拓展交流学习载体,开阔农村工作思路。三是要搭建大学生村官活动平台。要通过各项文体、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全方位搭建大学生村官展现风采、成长成才的舞台,通过活动参与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四是要搭建大学生村官创业平台。鼓励大学生村官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创业,通过举办青年创业论坛、专家讲座,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智力支撑,积极争取青年创业专项资金,为大学生村官创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4.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团建中的作用。要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原则,切实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团建中的作用,并促进基层组织的整体活跃。党团在基层工作目标、工作对象上高度一致,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方式上优势互补。乡镇党委、村“两委”要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开展农村共青团工作,为大学生村官开展团建工作提供基本的条件。要通过开展希望工程助学行动、领办科技推广项目、百万青年学百技、保护母亲河行动等团的品牌活动,服务农村青年创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切实发挥农村青年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使农村真正焕发出青春活力。

5.要努力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自身综合素质。。二要有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磨炼自己的同时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三要提高处理具体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要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四要充分把书本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工作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工作调研报告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为全面了解我县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和管理现状,我们对在**县基层工作的37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其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供管理单位、各级领导和村官参考。

一、全县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情况

自2014年开展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新农村建设一线工作试点以来,到**县的大学生村官共有42名。其中:2014年选派5名、2014年1名、2014年17名、2014年19名,聘用期均为3年。在2014年县乡集中换届时,从2014年选派的大学生村官中提拔进入乡镇党政班子的3名,考上省、州公务员或选聘到事业单位工作的2名。截止目前,还有37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均为2014年以来选派人员,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28岁,平均年龄25.4岁。其中:男性23人、女性14人,少数9人,中国共产党23名,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23人、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的14人。这些大学生村官在提高村级组织办公水平、推动新农村建设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1、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不够明确。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主要承担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和协助计生、新农合参保、整理材料、开会通知等辅助性工作,还有部分人员被留在乡镇充当打字员和内勤人员。

2、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经验缺乏。大多数人所学专业与现在的工作并不是很对口,没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专业知识的比例非常少,大多缺乏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大学生村官的能力与农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3、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身份尴尬。农村需要的是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人,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的尴尬身份,使其很难融入当地环境,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时候,经常得不到村“两委”的重视。忙于应付村里各种复杂情况和复杂人际关系,难以理出工作思路,群众对他们缺乏认同感,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上有挫折感。而且,对在基层工作期满后的管理问题、出路安置问题,普遍表示出极大的担忧,情绪不稳定。

4、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存在盲点。由于大学生村官的身份特殊,虽然出台了《大学生“村官”选派管理办法》,但管理和考核机制并未真正落实到位,特别是工作考核、业绩奖励、晋升方向、培训教育等还不完善。

大学生村官由组织人社部门负责选派,县人社局与他们签订《到村任职书》,每年不定期召开1-2次座谈会,年底进行考核,但是,大多只是上交一份工作总结,对考核没有引起双方面的重视,考核主体不明确,考核流于形式。大学生村官虽由所在乡镇管理,但由于身份特殊,乡镇党委政府既不能以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去管理和要求,又不能以一名农村干部去对待和使用,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大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也不利于他们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工作,造成了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劲头不足。同时大学生村官档案管理没有规范,很多人的档案都成了“压箱货”,与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另外大学生村官培训和扶持创业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还没有纳入全县的总体《规划》,培训模式和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同时,大学生村官们也应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以便能在农村工作中健康成长。

1、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管理,落实组织部长为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为具体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借鉴乡镇公务员管理办法强化日常管理。。。三是健全考核机制,积极探索管理使用方面的新方法,研究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可以借鉴公务员考核的方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定期考核,年终总评,对优秀大学生村官给予相应的奖励。四是规范档案管理。将大学生村官人事档案全部纳入到县人社局管理,各种归档材料及时入档,确保档案的齐全。

2、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提高综合能力。要将大学生村官的培训纳入大规模培训干部计划,除了岗前培训外,每年至少要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上要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农村政策、农村工作方法、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实用法律法规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促使大学生村官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建立大学生村官传帮带制度,采取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帮、村干部“一对一”带等方式,进行结对帮带,面对面进行帮助指导,提高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了解掌握思想工作状况,注意做好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其尽快熟悉环境、努力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切实为农村留住优秀人才,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3、大学生村官自身要转变思想观念,给自己

准确定位。一是要激发自己服务于农村的热情与责任,背负起兴农的历史使命,树立用知识回报社会、服务农村的志向,立足长远锻炼自己,扎根农村,脚踏实地地工作,谦虚谨慎地待人,认真做好农村的每一项工作。二是要加强学习,增强实践能力的锻炼。多向村干部包括村民学习,培养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要脚踏实地、谦虚谨慎。农村工作很复杂也很繁琐,不能急于求成,要摆正好心态,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务实,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树立村民意识,融入农村生活。

4、加强交流培养。结合当前开展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双联”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到乡镇机关相关职能科室、办公室进行轮岗锻炼;或者采取“上午在村、下午在乡镇”的模式,让他们充分了解乡镇机关工作的特点与有关科室业务。落实村干部驻村制度,通过压担子、定任务和参与一线工作的形式,比如具体从事征地拆迁、材料写作、科技扶贫、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等工作,不断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同时,对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实效。组织、人社部门要定期召开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开通大学生村官交流园地、编写村官信息,及时宣传大学生村官有关政策及工作经验,积极为他们搭建相互交流平台。根据所学专业,有计划地开展横向交流,加强培养培训力度,鼓励开展相互间的合作,支持开展村官创业创新,使其能更快成长起来。

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开展培训培养等,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掌握基层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本领,准确找到自身定位,尽快融入农村工作,努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工作调研报告

转变角色走上村官历史大舞台

任 “村官”两年来,我继承并发扬“李天成”精神,牢记组织重托,尽快适应环境,迅速转变角色,坚持多看、勤问,走进田间地头倾听村民的意见和心声,深入农户详细了解群众的难点与疑点,在学习中提升了自己,在实践中完善了自我。现将两年“村官”工作调研如下:

一、 本村现状

xxx村位于镇区最西部,辖5个自然村,11个村民组,总人口4316人。全村总面积4.92平方公里,因森林公园建设可耕地面积仅剩638亩。我村戏曲文化底蕴相当浓厚,现代豫剧《xxx》和传统曲剧《xxx》均出自于此,特别是现代豫剧《xxx》,半个世纪以来,以其展现新时代气息的剧情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的xxx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与时俱进,奋力拼搏在文化品牌的建设之中。

二、 工作做法

入村后,我以领导为榜样,以党员为模范,以群众为朋友,虚心学习,认真聆听,除去浮躁沉得下、克服困苦蹲得住、确立志向安下心,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主动融入群众,吃透村情民意。坚持走村串户,群众白天不在家就晚上走访,群众在地里干活就跑到田间地头与他们一起干活交流,详细了解民俗风情,认真倾听情感流白。梳理村民反映比较突出的人畜吃水、村委班子建设、剩余劳

动力转移、土地返租金分配等焦点问题,积极同村组干部、

老党员进行思想交流和工作沟通,探寻问题根源所在。做到

眼勤、手勤、嘴勤、腿勤,多请示,勤汇报,日有日志,周

有总结,月有计划。

2. 做好配合,找准工作着力点。工作中始终按照《xx

市“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法》严格要求自己,带着问题主

动交流沟通,敢于建言献策。以村创建“xx市林业生态村”

为突破点,充分发挥以前工作经验,从庭院、游园规划到村

委大院绿化、沿村主街道靓化,从大环境综合治理到各项规

章制度的完善,都积极参与其中,建言献策,为顺利通过xx

市验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根据本村戏曲文化底蕴相当浓厚

的特点,向村两委提出“生态立村,文化强村”的发展思路,

阐明如何利用本村丰富资源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促进群众收

入、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得到了村两委干部

和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可。

3.发挥专业优势,引导群众致富。针对该村林地面积大,

但管理跟不上致使杂草丛生的情况,结合一至九组农民土地

返租后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

持,以森林公园为依托,协助村支书到市林业局跑项目、争

取政策资金,引导群众发展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拓宽就业渠

道,增加农民收入。在种植阶段,每日亲临田间地头,对群

众现场讲解怎样种植才能在林间创造出最佳经济效益的措

施和方法,并实行跟踪服务。2014年发展花生、红薯、芝麻

等林下经济作物种植2602亩,直接争取上级项目补贴资金

27万元,在给村民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社会创造

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面对村民因煤矿开采

造成吃水难而引起多次上访事宜,及时同村两委干部探讨分

析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起草安全饮水工程立项申请,并同村

支书、村主任一起到市水利等部门反映情况,请求给予支持

和帮助。历经一年辛苦奔波,一眼280米的深水井终于呈现

在群众面前,彻底解决了一至五组近年来吃水难的困境。由

于村民居住分散,恰逢村耐材企业实施万人吃水工程之机,

配合两委干部多方协调,又及时解决了十、十一两个村民组

的吃水问题,继而又利用移民老机井改造工程,配合村委解

决了六至九组的村民吃水难题。截至目前,全村4316口人

均已吃上了安全、放心之水。

三、 工作成效

1.提升了村民生活品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紧密

带面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助村两委实施大环境

综合治理,高标准、高规格绿化靓化村主干道2条,新砌花

池171个,栽植各种花卉树木28.5万余株,有力地改善了

村容村貌,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又积

极协助村委新建村级卫生室1座,新修村级公路1426米,

在极大方便村民“在家”看病的同时,也彻底结束了xx自

然村长年“车过尘土飞扬,雨过泥泞路滑”的行路难历史。

2.培育了新时期新型农民。以组织收看远程教育为切入

点,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学政策、学法律、学农村实用技术,

提升素质,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采用

节目预告与自选相结合的办法,集中组织收看政策法律专题

片80余场次,农村实用技术专题片30余场次,如今,观看

远程教育已成为村民日常生活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此基础

上,协助村支部新建图书室1座,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

活,而且又为村民学习科技知识、增强自身素质提供了场所,

搭建了平台。

3.夯实了基层发展理念。以xxx森林公园为依托,充分

挖掘本村深厚戏曲文化资源,协助村两委通过村自筹、镇重

点帮扶的办法,投资75万元高标准、高规格建设了集休闲

与旅游于一体的“xxx文化园”, 再为基层农村充分挖掘本

地丰富资源,壮大区域经济又树立了一个典型。如今的xxx

人已转变传统发展观念,正结合戏曲文化、民俗文化和地域

文化,全民投入到了融游览、观光、休闲、体验功能于一体

的具有豫风乡韵气息及农业文化内涵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

建设之中。

四、 存在问题

1.村两委班子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自第六届村两委会

选举产生以来,村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 “时晴时阴”关系,

始终困绕着村集体和谐发展,虽经多方努力缓和了许多,但

部分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

2.党群干群关系有待进一步密切。部分村组干部和党员

思想不解放,缺失群众有效工作方法,怕得罪人,办事缩手

缩脚,造成为民服务意识不浓,党群干群关系不十分融洽。

3.社会信访稳定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村两委班子不和谐

办事相互推诿造成群众焦点难点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等原

因,致使上访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

系,而且还阻碍了社会和谐发展。

五、 意见建议

1.加强沟通,强化班子建设。团结、坚强的村领导班子

是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先决条件。为此,一是

村支书与村主任之间原则问题应及时沟通,避免各自为政,

以增强合作共事能力;二是通过会议等多种方式加强班子成

;三是

建立议事例会制度,凡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班子集体

充分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群商议,共决策,避免搞

内耗;四是实施两委班子成员目标管理,增强凝聚力、向心

力。

2. 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全力为民服务。村两委班子成

员和广大党员要扎扎实实加强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学习,进

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工作中怕得罪人、办事缩手缩脚的软弱

弊病。同时,按照分工及时了解掌握村民的意见想法,变被

动为主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

切切实实做群众的“贴心人”。

3.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基于1-9组

村民土地全部返租现状,要紧紧围绕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

收入和壮大村级区域经济三大主题,一是实施“走出去”战

略,与企业、技校联姻,定向培养,促进就业;二是着力发

展第二、第三产业,以家庭或联户为单位,把发展农村小型

加工业与发展小城镇有机结合起来,以特色兴产业、赢市场、

增活力,培育农民增收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围绕旅游

开发做文章,内练素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服务产品,

把“农家乐”、“农家宾馆”、“农家超市”等服务业做活做强。

4.创新工作理念,围绕提高农民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

质开展工作。从农民最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入手,增强思

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化解农村各种矛盾的重心放在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民主法

制、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上来,使他们真正成为适

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

第四篇:xx县xx镇关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调研报告

xx县xx镇关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

调研报 告

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大学生村官年轻而富有朝气,不仅拥有良好的科学与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大胆的开拓进取精神,这些正是我们广大农村所缺乏的,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村官们到村之后,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帮助下,如何迅速转换身份、进入工作角色,在基层建设工作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这些都是组织人事管理部门关心的事情。为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部门在岗位设置上,除安排担任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外,并兼任远程教育操作员、信息员、秘书等职;大学生当“村官”该干啥?首先要做好五件事:

一是结合村子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村民素质,同村干部制定村子发展规划,并拿出具体措施。规划既要宏观又要客观,符合村情、民情,通过艰苦努力,把美好的规划变为喜人的现实。

二是要心系村民,想方设法、扎扎实实地解决村民生产中面临的资金、技术等实际困难,为村民办实事、好事,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同时,要同村干部着力做好与村民生活紧

密相联的低保、医疗保险、村民矛盾纠纷调解、社会治安、垃圾卫生管理、花草树木的环境美化、建设文明和谐村庄等工作,让村民安居乐业。

三是要发挥自己文化程度高、知识丰富的优势,围绕村子多动脑筋、多想点子、大胆创新、干出“亮点”工作。

五是工作中要按政策办事,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勇于吃苦,乐于奉献,谦虚谨慎,珍惜岗位,不谋私利,廉洁自律。

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已经成为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最突出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如果不能针对这一问题尽早出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与政策,一方面将直接影响现任大学生“村官”思想稳定,影响他们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将影响新大学生“村官”的选聘与“村官”队伍的建设,进而将影响整个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正常推进。

一是支持竞选“两委”正职干部,让大学生成为真正的“村官”。出台相关激励和保障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带富领富能力强和已经创业成功的

大学生“村官”留村任职工作,通过选举担任村“两委”负责人,切实发挥“领头雁”的作用。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在致富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对大学生“村官”予以倾斜,大力扶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

三是创新选拔形式,拓宽大学生“村官”进入公务员队伍渠道。认真落实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村官”通过招录考试进入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 。

第五篇:大学生村官工作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分析

一、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分析

1、自身问题

1.1存在短期化行为和“跳板”心里

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中,缺乏归属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大学生村官任期有限,服务期满后就业还得依靠自己。应积极拓展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就业渠道,搭建大学生村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使那些工作认真、绩效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能够在就业中表现出优势,并获得更多的机会,从而增加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1.2职责不明确,被“秘书化”和“工具化”

虽然政策规定大学生村官任职两委助理,或者村委会副主任、副书记等。但至于具体工作职务并没有明确,到职后基本上是什么事情都做。像党建材料、政策宣传、远程教育、设备网络维护、各种调查表填报、档案整理等日常工作。从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中看,大学生村官没有具体负责的职务,通常是有什么事就做什么事,没事就闲置了,“秘书化”和“工具化”现象较为明显。

1.3被赋予的期望值过高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新鲜事物,是经由省、市党委组织部门选拔派遣到农村的,党组织的选派行为给他们增添了一道“政治”光环,加之他们品学兼优,思维活跃,具有现代理念和一定的专业技能,农村

基层组织和老百姓倾向于视大学生村官为知识与能力的化身,把大学生村官的高学历当作高水平,把大学生村官的有知识等同于有经验,把大学生的有潜力当成有能力,给他们赋予过高的期望与责任。村民希望大学生村官的到来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是为了听取民情的,拥有比较大的权利。大学生村官上任后有一些村民们迫不及待的想马上看到变化,期望他们能利用自己的优势为村里招商引资,带领村民致富。

这种高期望值超出了大学生村官的实际能力,也造就了村民迫切希望得到改变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而当村民提出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一段时间以来村里仍没有因为大学生村官的到任而得到什么改变后,村民也渐渐失去了对他们的信任和重视,甚至在一些村成了摆设品,这些观念、期望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规律,给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村官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其成长。

2、工作问题

2.1思想认识

思想认识还不足。刚踏上工作岗位,缺乏社会实践,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工作中常遇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很多东西要自己去体验,不能纸上谈兵,停留在口头上。(24节气事例)只有提高自己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各种工作思路和计划应用于实践。

2.2工作方法

工作方法欠妥。因人生阅历少,社会实践不足,处理事情的方法

比较简单。有计划不能下决心实践,对有些工作犹豫不决,造成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查看水库坝塘事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2能力

能力有待提升。村里的情况比较复杂,很多问题没有接触过, 加之思想认识不足,工作方法欠妥,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往往考虑问题不周到。有时候对某一事情过于追求完美,犹豫不决,造成很多工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二、大学生村官在开展工作中好的对策及建议

1、“大学生村官”首先应当完成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换。

从大学生到“村官”是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顺利实现转换的前提是村民的认同,也就是农民把大学生看成是自家人。这就要求大学生学会站在农民的角度看问题,用农民的语言来说事情。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时,才能做到满足农民之需。沟通是有规律的,交流的成功往往是基于语言的共同点,谈论对方熟悉的问题,有了共同语言,沟通的成功率就会不断提高。既然是“村官”,应当从心理上完成角色的转换,做好角色调试,应“先做村民,后做村官”。投身于农村的广大天地,不再是“小桥流水人家”诗情画意,有的应当是一份关心农民疾苦,改善农民生活的责任感。重新认识农村,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应当经历的是一个自我角色“认识——了解——调整——重新认识——再了解——再调整”的不断反复不断加深的循环螺

旋上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我角色的调试,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的再社会化过程。这也许是一个痛苦的、长时间的打碎个性、磨圆棱角的过程,但确实是做好基层工作所必须与必经的。作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内容、环境、对象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经验也许并不适用。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要“下得去”,同当地村民多交流沟通,多多走访调研,了解村民的需求,缓和干群矛盾,协调利益关系,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农民最关心的是农作物的收益问题,“大学生村官”应当与农民同甘共苦,同喜同忧,帮农民算经济账,找提高收益的路子,做农民的同路人。认同感产生感情,再加上懂些农业技术、市场行情等,这样的“大学生村官”就一定会受到农民的欢迎。只有使自己融入到农民中去,才能为当好“村官”打好基础。(大学生村官的成长需接地气)

2、“大学生村官”还应当深入农村实际,注重当地风俗传统,发挥自己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村官”是顶着“大学生”这个闪闪发光的光环下到基层的,他的一言一行在村民中无不产生较大的影响,村民对其也会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但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学生通过四年大学教育的培养,即便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有距离,也应具有系统思维优势,在工作中将自己所学的所擅长的东西与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走一条创新的路子出来。其实,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大学所接受的思维训练,都有一个从理论

到实践,从务虚到务实的转化过程。只有通过农村的实际工作,才能实现理论知识到操作能力的提升、系统思维方式与现实的磨合。这一过程正是大学生“村官”为农民服务的过程,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国家政策对于到村任职的大学生并无专业要求,就是希望能够丰富基层干部的知识种类提高其知识水平,这是“大学生村官”的一笔宝贵财富,应当是要合理利用起来,不断发展与创新。

在深入农村的实践中,大学生村官要尊重农村当地的风俗习惯。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开展工作时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免给村民留下不好的印象,降低自己的威信,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3、大学生村官主动思考,寻求社会资源支持;政府开辟“绿色通道”,给予大学生村官政策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农村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经济问题。农民们对大学生村官的最大期望便是能带领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而现实中,由于大学生村官没有实权,无法为村里争取资金,带来项目,导致农民们对其逐渐失去信任,村干部认为其可有可无。大学生村官自己也得借助自己的学历优势,通过查阅资料学习,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一些比较好的开发项目带领群众致富。

面对村民们对大学生村官的高期望与大学生在农村实际工作中的低效用之间的落差,除了依靠大学生村官自身的努力外,政府应当予以重视,给予大学生村官相应的政策优惠,为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开

辟“绿色通道”。唯有这样,才能缓解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尴尬地位,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农村建设工作中去。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