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有感而发,自己学佛路上点滴感悟,分享出来,以便于对于佛教有疑惑的朋友能够认识佛教,以及如何梳理佛学与科学的关系。
佛法,自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通过学习和苦行,以及经历了种种磨难与考验之后,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成正等觉。这是我们都知道的。
菩提树下的思考很多人对佛教的创始人有怀疑,认为佛教与印度的宗教混合而成,从而就认为群龙无首,也不知道是佛教融合了其它宗教,也不知道是其它宗教影响了佛教。
其实这点,并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从古到今,从今到古,没有任何人,任何宗派可以否定佛陀的真实性以及佛经的智慧。如果您不相信,我建议您读《楞严经》,古人有言,“读了楞严经,从此不看世间糟粕书”。《楞严经》是让人达到明心见性以至于开悟的难得经典。
不过今人智慧之有限,佛陀与很多高僧大德也是提倡从简单念佛,达到摄心作用,最终之目的,也是可以明心见性,不过一般学佛人念佛,都是以求生净土为本分。所谓的净土,不仅是净心,也是净意。心净国土净。
作为一个当初是理科生来说,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虽当时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不过也算是半斤八两,再加上从小对科学很感兴趣,对未知领域有很大的求知心与好奇心,故我学佛,不仅是崇尚佛教之善良平等,也是为了追求人生的真谛。
科学之中,我们学物理可以知道,“声光热电力”是基础,此在佛学中,和“色声香味触法”是一个道理。不过呢,科学家专注于向外界的自然现象探索,而学佛修行的人来说,向内觉知。科学的自然现象与我们的“心”有很大关联,我不知我们梦里有什么感受,有时候我们做梦就像真真实实的感觉,触觉一样。说个不好听的,鄙人亦在梦里谈过恋爱,醒来后发现一场空,结果心痛不已,感叹“人生如梦啊”,当时因为一场梦,遂感到人生苦短,应当学佛修行,脱离这个二元对立的世界,其实在现实中我也尝试过“被女生拒绝”的痛,所以我对很多受过情殇的小朋友很理解。
还是继续说科学,科学,无非今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为主要。不过这三学如今已经互相融合,不可分割。物理更占主要位置,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学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物理,即是把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世界用推论和实验,一步步将这种规律给探索出来,给研究出来,以便于人们“掌握”规律,运用规律。
物理学中,有能量守恒、物质守恒,这种说法和佛经中的“不生不灭”竟然吻合的不可思议。再说化学,化学中我们主要是对物质的研究,研究物质的组成,合成,性质,结构等等。
看着我都头疼这个世界,小到中子,大到分子,原子、质子,互相组合互相影响,这是一个整体,与佛教中的“因缘和合”不谋而合。我们再说阳离子和阴离子,这两种离子因为摩擦或化学反应,能够失去或得到,进而会引起能量的演变,发生化学反应,释放能量或吸收能量,不过这个过程,能量守恒,绝对不会凭空消失或凭空而来。这和《心经》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个道理,不过呢,佛陀把这种大规律发现了一个共通点,遂有了佛经,开示我们能够获得这种觉悟大道的能力。
其实呢,“觉醒”是人类本身的一种潜能,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大脑才苏醒0.1%那么多,另外的去哪了?迷了呗。
佛陀两千多年前发现,向内求知,达到“明心见性”,就可以了生脱死,成佛,脱离轮回,就给我们示现,目的是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觉悟的潜能,为啥佛陀当初没向外求?
也求了,不过呢佛祖发现,茫茫宇宙,我要去把大千世界的客观规律通通都找出来,不知猴年马月了,还是现实点,在没死前或许能搞明白,于是学习了各种典籍和学术,对显性规律和隐形规律有了深刻的体会,发现还是不能大彻大悟,解决生死问题。
最后干脆去修苦行,跑雪山啥的“折腾”自己,他老人家可是受了不少苦,不过呢,一想起还有那么多众生和亲人等着自己觉悟,又不得不精进。遂立志“若不成正觉,我就坐死在这”。
在打坐之中,他看到了“十二因缘”、“四圣谛”、“以及证的了六通”,想起了宿命。大彻大悟。从此开始了教化众生的旅程。
十二因缘这点我们必须注意,很多对佛教创始人有疑惑的,应该知道,大道相通,印度宗教也并不是瞎编的“轮回”与“神学”。而是印度自古以来,不缺少佛陀这样的修行者,他们在禅定之中能够看到很多一般人看不到的。所以印度宗教里的神啊,鬼啊之类的,不过是轮回之中的另一种“形态”的众生。我们不妨用“暗物质”解释。
所谓的暗物质是近年来科学家刚发现的一种,暗物质其实比我们所见的能见物质更多,占的比例更大。这种暗物质,也是一种能量或类似于磁场,所以其它的生命形态,例如“天道”、“修罗道”很可能是以这种形式存在。
暗物质更高级一点的,就是物理学中的“光信号”,咱的“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就是时时刻刻都在发光,以这种信号遍虚空尽法界,当然对于佛教不了解的就当一种“科幻小说”听听就好,就当是说笑话,可以自己去研究,不要把我当成彻头彻尾的宗教徒就好,毕竟我是学科学长大的。
从小想象力就很丰富,但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由于某种原因,改变了这种观念,不过人活一辈子,该放下就放下,对人生没有多大影响,文科生不学理科也没见人家活的不开心。
再谈谈生物学,生物学就是研究动物或植物的奥秘,以及去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达到改变人类命运和发展医药学的目的。从细胞到基因,从基因到DNA,我对这是这么看的,佛家一般说“相由心生”,这个我们今天也发现了,相就是我们的形象,按照基因组合,DNA来说,人类和动物的外在形象或大小高低胖瘦,都是遗传基因或DNA。不过呢,基因突变是常见的,这和佛教“诸法无常”不谋而合,就是DNA嘛,所谓质变才能引起量变,为啥会突变?
DNA其实我们今天发现,很多动物“突变”的特征很明显,网红啊,现在都是尖下巴,还有一些,“开个玩笑啦”。
最明显的还是例如一些“变色龙”啊,“动物白昼差”啊。这就是基因突变,会引起生物的新特征和本能。
这种突变是由于“环境”、“温度”、“习惯”等等因素。这和佛教说的“习性”很相似,因为每个生物的习性不同,所以他演变的不一样,突变过程也不一样。从大来说叫突变,从小来说叫“进化”。至于是人进化成猴子还是猴子进化成人都没关系,无非就是要么是退化,要么是进化。
生物的进化从生物的进化我们知道,生命要么就是不堪环境重负,“斗不过”自然了,要么就是“顺应自然”,这点咱人是没问题。
生物进化论,和佛教的“无常、无我”是一个观念,有智者当仔细思考。
那么环境是什么呢?按照科学来说,就是物质和能量。按照佛法来说,“小环境”和“外环境”都是境界。由阿赖耶所变现,产生共业,就像生物学中的细胞“内环境”、“组织液”啥的。你想想,就一个小细胞就分那么多,何况自然界?什么光合作用啊,水分子啊,都是互依互存,是一个整体。这些境界按照佛法的说法是“阿赖耶”显现,不是真心,是妄心,六根六尘。真心佛也说了,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佛性”是也,是一颗慈悲、平等之心。由此我们反思,不要小看环境哦,别看那些“铁疙瘩”、“烂泥土”,其实都是一个共体,人死为泥,人活依泥,我们的能量和色身,都是从外界获得的。为什么环境会越来越差,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越来越不爱护环境了,环境中的“分子”、“离子”、磁场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化学反应的快速进行,取决于众生的起心动念和行为。
电磁感应譬如“贪念”,是环境变化的催化剂,“嗔念”,是环境温度的加速剂,我们起心动念越大,化学反应越剧烈,这种感应体现在时间、感觉。
科学家发现,引力的系数是变化的,地球上和月球上就不一样,高山和平地上就不一样。这点我们学科学的都知道。
按照佛法来说,我们众生的生活环境,叫“法界”,地球只是一个小地方,在佛经中叫“南阎浮提洲”,娑婆世界。此外,还有大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银河系都是小地方,极乐宇宙离咱这有十万亿世界那么远。可知科学家苦苦寻找的“外星人”其实按照佛经来说,咱是有兄弟的,有北俱芦洲,西牛贺洲,东胜神洲这三个兄弟,都是人类存在的地方,不过呢,他们在银河系之外,太远了离咱,估计一时半会发现不了。等发现了,估计他们也不知道进化成啥样了。
他们如今的生活状态如何?还好吗。这点我们通过佛经可知,他们似乎活的还不错,环境都是自然之物,没有粗大的物质,都是由于“善业”和“福德”感召的细致而光信号很亮的物质。这点说明阴阳离子或质子组合还有引力系数不一样。科学家也通过人工合成了很多新物质,这些物质通过提炼,非常地珍贵和漂亮。这就是一种自然现象,他们所处的世界不过是宇宙之一角落。北俱芦洲活的最好,寿命千岁,怎么发生性行为呢?这点估计我们关心,不生孩子怎么行,估计今天的小伙伴别说不生孩子,让你禁欲几天你就要死要活了……人家的谈恋爱,就是“一见钟情”式的,两个人情犊初开了,一看对方不错,哎,就手牵手找个新家结婚生子了。为什么北俱芦洲人那么“随便”?因为人家都是门当户对,基本人都差不多,没啥好人坏人,都是修十善业,都是窈窕淑女,正人君子。
因此来生想去北俱芦洲,可要好好修福啦。不过呢,咱佛教讲究的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去极乐世界找佛菩萨更好。
佛国净土至于女生们呢,佛陀可是太关照了,因为大部分佛国都是男儿身,有些女生要是不愿意舍弃女身,鄙人建议阿閦佛国再好不过啦,都是善妙女子,上德之人,比“窈窕淑女”强百倍,不过人家要求高,一般人想去还去不了呢。这点随自己意乐就好。详细请看关于《阿閦佛国经》。至于大老爷们,我就劝您别掺合啦,好好做大丈夫就好,别整天想着谈恋爱啥的。
为啥佛陀都是男儿身?这点有天机在里面,所谓人雄大丈夫,世尊,福慧两足尊即是。女儿身呢,由于先天的性格,以及身态,等等因素,不能成佛之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不过可以通过修行“转化”,佛说“若有男子不发丈夫心我说他是女儿身,若有女子发丈夫心我说他是男儿身”。所谓的男儿身女儿身,都是在于“心”,此心一发,即使大丈夫,就算今生不能做佛,来生去佛国净土,一样是菩萨之身。这点众生平等,就算是小猫小狗,小蚂蚁都有佛性。只要发心,就能改变。
为啥如今同性恋多了?就是因为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文因素,“性格”突变,导致畸形。并不是排斥,而是说明原因,为啥会这样。这就是磁场、吸引力,阴阳相合。但是我们发现,把铁块放磁铁摩擦,一样可以感通,结果铁块也带有“磁性”了。这就是同性恋的起因,因为性格的趋向,由质变到量变。但我们不排斥同性恋,而是包容别人宽容别人。
人与佛菩萨是怎么获得感应的呢?就是像那块铁块一样,我天天想,这种性格就形成了,我天天念,你离“成佛”就不远了。这和电磁感应一个道理。
为啥今天的学佛者被人说成迷信,因为咱不懂科学,一懂科学,哎,你发现这科学不是给学佛打基础嘛?这简直是天机不可泄露……所以啊,科学与佛学这关系密切着呢,我们懂得了不让你学佛你都不肯。佛说的完完全全就是一种自然现象,不过是两千多年前没有啥现代术语,他不好解释。曾经佛陀说“一杯水里有八万四千虫”。这说的就是微生物、细菌啥的。
八万四千虫因此我们心态要完全包容,不妨将“佛学”当成一种科学来研究研究,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再来说医药学,佛说“佛是大医王,能治疗众生种种病患”。治什么病呢?这个病分为心病、身病。心病还需心药医,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治疗心病,断除烦恼,消除疲劳。至于“身病”呢,佛通过一种禅修和持咒,让我们心灵达到一种极度“干净善良”的状态,疾病就会慢慢调理过来。这就是现代的“养生”。佛陀开示的养生之道也不少,希望我们有缘的看看。佛陀通过一种自然的方式去治疗疾病,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所以有潜能去吸收这种外在的能量,让“细胞”和“组织”新陈代谢加快,从而能排出污垢,达到一种正能量。
禅修与瑜伽再说说佛教与“艺术”,佛教的禅宗,是艺术的代表,是很美好与自由的。所以我们看“莫高窟”“龙门石窟”等佛菩萨像,永远有不同的风格和话题。佛祖拈花一笑,这就是艺术,这就是最简单最美好的艺术。
莫高窟佛像再说说哲学,孙中山先生说“佛学乃哲学之母”不是没有道理。佛教既不唯心,也不唯物。既有对生命真谛的思考,又有对现实意义的影响。
好了,废话也不多说了,说了这么多还真有点累。估计您也看累了,歇会思考思考,当作茶余饭后的甜点也不错。有心学佛更好喽,佛经三藏十二部,通通是宝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