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舌头牙齿“常打架”

2023-07-17 来源:东饰资讯网

目录:

第一章:为何舌头会被牙齿咬

第二章:崴脚 为何多是外侧踝部

第三章:腿肿是怎么回事

编者按:吃饭舌头会被牙齿咬到,是不是觉得很悲催?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舌头会被咬到呢?是因为舌头太长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小编为你分析一下,一起去看看吧!

为何舌头会被牙齿咬

这半年来,吃饭时,我牙齿经常把舌头给咬了。我也曾去医院检查过牙齿,没有什么毛病,牙齿也比较整齐。我就是弄不明白牙齿为何总跟舌头过不去,经常把舌头咬出血,弄得有时候吃饭都怕怕的。

广西博白廖小亮回答说,牙齿经常把舌头给咬着这一问题,可要具体问题,详细分析。

从口腔学角度看,牙齿和舌头是天天在一起、彼此互相配合不能分割的好伙伴,但还是有“打架”的时候,据估计95%以上的人都经历过。其实,偶尔咬一咬还挺“提神”的,但要是经常咬,舌头可受不了。咬到舌头一般可理解为吃东西时不小心引起,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但经常咬舌头肯定不正常,要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从口腔学的角度分析,出现咬舌头的情况,也有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装有义齿,出现了咬合问题,有疼痛病史,偏侧咀嚼;牙齿疼痛、口腔里有溃疡,有意识避开疼痛区域等。如果确定身体健康,牙齿、口腔也都正常,那么存在此类问题的人应该改变咀嚼习惯,逐渐建立新的循环,让舌头去适应口腔,并在吃饭时专心一点,咀嚼频率慢一点,相信咬舌头的情况会大大减少。

中医认为:身体内脏生病,中医往往通过观察“舌头”,看出疾病的苗头。舌头是身体健康的窗口,通过观察舌头症状,判断身体出了哪些病患。舌头的舌苔厚薄程度、颜色以及舌头的齿痕等,都能透露出人体健康状况的问题。

中医看舌头,主要是分别观察舌苔和舌质的变化。观察舌苔,一是要看苔质的厚、薄、干、滑、腻、粘,二是观察苔色的黄、白、黑、灰等不同的变化。因此,咬到舌头与疾病虽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从中医上来讲,常常咬到自己的舌头,也可能是一些病态的原因。一般体虚湿困为多见。这种情况,可采取补脾等措施。

另外,如果牙齿没问题,那会不会是舌头过大?有些人的舌头会比较长,嘴巴一张,舌头都伸到牙齿外面去了。舌头天生长的人,应该早就养成自己特有的咀嚼习惯,不会经常咬到舌头。有的人舌头突然变得胖大,边上有牙齿的痕印,这是脾胃虚引起的脾不化湿,说明人体内的湿气过重。这种人一不小心就会咬到自己的舌头。南方人容易上火,舌苔黄腻,建议可以吃些薏米、莲子健脾去湿。

此外,反复咬到,会增加舌癌风险。偶尔咬一次舌头并不要紧,但如果反复咬到同一个地方,那么产生的口腔溃疡就难以痊愈。特别是出现半个月以上无法痊愈的情况,应该及时就诊。除口腔和舌头的原因之外,还可能有神经方面的原因。有种说法认为,如果压力过大,或是身体疲劳、休息不足,神经系统就可能无法正常控制肌肉进行咀嚼活动,在吃饭的时候,就容易咬到舌头。

如果是老年人爱咬舌头,就更要提高警惕了。有种疾病叫做腔隙性脑梗死,它的前期症状中就有爱咬舌头、精细动作差等轻微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这种病会让大脑局部的微血管发生梗死,脑组织缺血、坏死,从而使舌头失去灵活运动的能力。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高又较特殊的脑梗死,经常发生在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人身上。如果发现老人最近常咬舌头,或伴有头晕、头痛、步态不稳、言语不清等,就要赶紧就医。

如果咬伤了舌头,首先要注意消毒和清洁,然后在伤口上涂碘甘油;或用西瓜霜喷剂喷个四五天即可愈合。不要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吃饭时要注意避免食物刺激伤口,吃完之后要立刻漱口。

崴脚 为何多是外侧踝部

崴脚,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医学上称“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是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构成,胫骨下端向内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内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称为外踝,踝关节的四周有许多韧带附着固定。

崴脚,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中学生、篮球排球爱好者较多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上下楼梯,步行逛街,公园漫步,体育活动等,稍不留意时踏空了梯级,碰撞了砖石树墩,高处坠落或跑跳落地不稳时,重力失衡,导致足部突然内翻或外翻、旋转,扭伤踝关节。

扭伤多为外踝

但凡踝关节扭伤时,大部分出现于外侧踝部,而内踝侧较少见。这是由于外踝较长,内踝较短;同时,内踝有一组呈扇形的三角韧带,自内踝伸展到足骨上,紧紧地拉住了踝关节内侧。外踝是三个独立的韧带,不如内侧的韧带坚固;此外,小腿内侧支配足部的肌肉群较强大有力,可以稳定住踝关节内侧,不使其外翻移位。而小腿外侧支配足部的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相对薄弱。

因此,一但遇到扭伤时,它不能紧紧地控制踝部外侧稳定不动,而是被迫拉伸使踝关节过度内翻(脚底朝向内侧),造成踝的外侧韧带损伤或骨折,这就是踝关节扭伤多见于外侧的原因。

判断伤势轻重

踝部扭伤,轻者韧带拉松,重者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更甚者伴有踝关节半脱位或撕脱性骨折。

1.韧带损伤。崴脚最为多见的是轻度外侧韧带部分撕裂。如果只是外踝部疼痛,肿胀,自己活动足踝时不是剧烈疼痛,还可以勉强持重站立行走。疼的部位不是在骨头上,而是在筋肉上。大多数是韧带扭伤,可以自行处理。

外恻韧带完全断裂较少见。此时,脚外侧更加疼痛肿胀,使足内翻时,疼痛加剧,不能站立行走。判断韧带完全断裂时,需要到医院做X光照相或踝部CT检查,青骨科医生诊治。

2.第五跖骨基膝部骨折。崴脚严重时,最常见的是导致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因为,它是腓骨短肌肌腱终端附着点,崴脚是腓骨短肌突然牵拉而引起撕脱骨忻。扭伤时感觉脚里面发出声音,脚外侧迅速出现疼痛、肿帐、皮下瘀斑和血肿,畸形,压痛点在脚外面中间高突的骨头上,自己活动时疼痛加剧,不能负重行走,需要去医院诊治。

3.腓骨下端撕脱性骨折。崴脚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腓骨下端撕脱性骨折(即带有小片骨质连同韧带撕脱下来),甚至是内、外踝的双踝骨折。损伤严重,疼痛肿胀会更加严重,关节出现畸形,不能负重站立和挪步,应马上去医院诊治。

正确处理方法

分辨伤势的轻重非常重要,事关处理方法和预后。轻伤可以自己处置,伤势严重就必须到医院请骨科医生诊断和治疗。崴脚时早期治疗不当,会造成韧带松弛,导致踝关节不稳,容易引起反复扭伤,严重影响行走功能。

1.冷敷与热敷。冷敷和热敷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作用截然不同。轻度扭伤,或扭伤严重限于条件一时不能去医院,要立即做冷敷。将整个受伤的脚和踝部浸入冷水中(水里可放些冰块),每次30分钟(首次1小时),4小时一次;或局部喷射冷冻剂,或将冰块放入塑料袋内,用湿毛巾包裹外敷,3分钟更换一次,持续30分钟。冷敷可使血管收缩,降低组织温度,减轻局部出血,起到止血,消肿和镇痛的作用。

2天后则需要热敷,或照射红外线线,超短波等热疗方法。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

切忌扭伤后,马上按摩、热敷和使用活血化瘀的约物,或立即行止活动,这样都会加重局部损伤及出血。

2.固定制动。扭伤后制动处理很重要,受伤的脚不能过早活动和踩地负重,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康复。

轻度踝关节扭伤。可用张力绷带包扎足部或踝关节,适当休息,患侧下肢抬高,走路时尽量足跟着地,一般l至2周就可痊愈。

严重损伤或骨折。最常见的是第无跖骨基底部骨折或腓骨下端撕脱性骨折。由于属于撕脱骨折,一般不会发生明显的移位,加之此处血运较丰富,骨折容易愈合。但是骨折发生后,一般需要外固定4至6周,让骨折保持在稳定制动状态,有利于愈合。石膏固定要从踝关节到小腿中部,足底加上橡皮垫。

严重的韧带损伤恢复的时间与骨折相同,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患侧踝关节习惯性扭伤,因此,正确的处理方法也需石膏固定4至6周,像骨折一样和护理。

伤后护理和锻炼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板塑形期,全部过程约需8至l2周。

扭伤后科学护理和适当锻炼,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功能康复,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骨质疏松。

1 。合理饮食。有些人骨折后,大量喝骨头汤用来补钙。检测证明:骨头汤里的钙含量微乎其徽,更缺少具有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一碗猪骨汤中所含钙量仅有1.9毫克,与我们每日所需1000毫克钙量相去甚远,如果仅靠靠喝汤来满足补钙的话,至少每天要喝400碗骨头汤。骨头汤里含量较高的是脂肪,喝多了会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

正确的做法是:以清淡为主。除正常饮食外,可以适量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的食物,例如牛奶、虾皮,瘦肉、鸡蛋、鱼、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等,来预防骨质疏忪。

2.药物治疗。据专家介绍,目前还没有能够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酌情服1~2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可以长期服用钙尔奇D,每日一粒。骨质疏松严重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幅善美(阿伦磷酸纳)。

3.适当锻炼。平躺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以便血液回流,减轻足部肿胀;坐着时,把患脚平放在另一个椅子上,行走时,不要用患肢踩地负重,要持双拐或坐轮椅。

如果你平时喜爱运动,骨折后一定很苦恼。此时,您可以随意活动上身,例如仰卧起坐,提举哑铃、提臀收腹,还可以平躺,双手紧握床边,两腿在牵中蹬自行车的动作,屈伸脚趾等等,这些都是有益的功能锻炼的方法。

4.伤后训练。拆除石膏后,就开始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踝关节活动度训练。这项训练是使关节牵拉到极限并坚持15秒钟,复原,重复10次,每大做4至6次。踝关节背伸牵拉:向后牵拉患脚到极限,踝关节跖屈牵拉:向前牵拉患脚到极限,躁关节内翻牵拉:向内牵拉脚到极限;踝关节外翻牵拉:向外牵拉脚到极限。

躁天节等长力量训练。踝关节外翻等长力量训练:患足外侧抵住桌腿或门板,向外侧用力使肌肉收缩并坚持15秒钟,复原,放忪10秒钟,重复5~10次;踝关节内翻等长力量训练:患足内侧抵住桌腿,墙面或门板,向内侧用力使肌肉收缩并坚持I5秒钟,复原,放松10秒钟,重复5~10次。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足踝部的护具和支具,如足踝步行器,是一种可调式的行走靴,有利于踝部软组织损伤、骨折后康复。

预防崴脚措施

据报道,每天有数万人扭伤踝关节。造成躁关节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重视预防措施。因此,培养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踝关节的肌肉力量,以及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是减少关节损伤的关键。

1.宜穿包帮鞋。踝关节损伤后,为避免习惯性扭伤,宜穿包帮鞋,并将鞋外侧加高1厘米左右,必要时穿戴踝部护具,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反复扭伤。

2.运动前热身。中学生不宜穿高跟鞋,不要追跑打闹,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以预防踝关节扭伤。

3.走路思想集中。在出差或旅游,尤其是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山下台阶时一定要思想集中,尽量不要思考问题,接按手机。

4.穿对鞋、养好脚。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它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穿鞋最重要的是感到舒适,其次才是美观。一般讲,50岁以后足底肌肉和韧带会发生退行性变化,足弓弹性减弱或消失,负重能力也下降,与年轻时相比更容易崴脚或损伤更严重。所以,应该穿后跟有一定高度的鞋,以1.5至2厘米为宜。

这样既有利于限制过度的定向转动,增强活动时的稳定性,又可维护足弓的形成和抗震荡能力。保护双脚,快乐工作,享受生活。

腿肿是怎么回事

王先生平时身体健康,工作繁忙。在一次长时间出差坐车后,他突然出现小腿肿胀,走路困难,并且很快发展为整条腿都肿了。他马上到医院检查,医生说他患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症,必须立即住院进行溶栓治疗,否则就可能致残,而且会危及生命。王先生经过住院治疗,肢体得以恢复。痊愈后,王先生感慨地说:“我经常看点医学书籍,也懂点医学知识,以前只听说过脑血栓、心脏冠状动脉血栓,现在才知道腿上的血管也能发生血栓,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危及生命。”

王先生患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之一,近年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表现为莫名其妙地出现一侧或两侧下肢肿胀、增粗、疼痛等。肢体之所以会肿胀,是因为下肢深静脉为下肢静脉血回流的唯一主干通路,一旦出现血栓,回流受阻,就会引起严重的下肢肿胀及其他症状,有的人甚至会出现坏疽,并有发生致死性肺栓塞的可能。

在血栓形成的早期,下肢会出现肿胀、增粗、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发红等症状。一旦血栓游离脱落,会沿着下腔静脉回流到心脏,继之流向肺部,造成肺动脉栓塞而发生猝死。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个“沉默的杀手”。

一旦出现下肢肿胀,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应减少活动,防止因过多的活动造成血栓脱落。要特别强调的是,不可对肿胀的肢体进行按摩,因为按摩更容易挤压患肢,使血栓脱落而出现致命性的肺栓塞。

结语:你吃饭会咬到舌头吗?可千万不要认为咬到舌头是因为舌头太长了,是正常的事情,这很有可能也是一种疾病呢哦,大家可要小心了!(文章原载于《大众健康》,刊号:2012.03,作者:吕斌/王建军/王明,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