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破坏公私财物,数额大或有严重情节。犯罪者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数额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把别人家砸了犯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的法律责任如何界定?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的法律责任界定涉及多个因素。根据法律规定,故意破坏他人财物属于刑事犯罪行为,构成犯罪的要件包括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和社会危害性。主观故意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财物损坏,但仍然故意实施。客观行为指犯罪人通过实际行动对他人财物进行破坏、损坏或毁坏。社会危害性指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根据损坏财物的程度和价值,法律对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进行相应界定,包括罚款、拘役、有期徒刑等。同时,被害人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犯罪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综上所述,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的法律责任界定是基于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和社会危害性,并依法对犯罪人进行相应刑事和民事责任的界定。
结语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一项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其法律责任界定基于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和社会危害性等因素。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财物损坏,且通过实际行动对他人财物进行破坏、损坏或毁坏,给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根据财物损坏的程度和价值,法律对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进行相应界定,包括罚款、拘役、有期徒刑等。同时,被害人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犯罪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因此,对于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的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