佾生的网络解释是:佾生佾生,读音yìshēng,汉语词语,解释为考秀才虽未入闱但成绩尚好者,选取充任孔庙中祭礼乐舞的人员。
佾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佾生详细内容】
⒈见“佾舞生”。
二、汉语大词典
见“佾舞生”。《汉语大词典》:佾舞生 拼音:yìwǔshēng清代朝廷及文庙举行庆祀活动时充任乐舞的童生,文的执羽箭,武的执干戚,合乐作舞。又叫“乐舞生”,简称“佾生”。
三、辞典修订版
旧时朝廷或文庙举行祝典时,表演乐舞的童生。也称为「佾舞生」、「乐舞生」。
四、其他解释
清代文庙佾舞中之歌生、舞生也。见「佾舞生」条。《清会典事例·礼部·中祀》:「再奉天新埔佾生,音节未娴,令该府丞酌选精通音律者,咨送太常寺肆习,俟熟谙时,咨回本学,令其转相传授。」;《清会典事例·礼部·学校·挑选佾舞》:「乾隆五年奏准,各省府州县学乐舞生,每学遵用六佾,即照乐舞之数,额设三十六名,外加四名,已备临时更替之用,令各州县会同教官,考选本籍俊秀子弟,通晓音律娴惜礼仪者,方准充补,遇有缺出,另行考选足数,造册申报学政查核,并免其府县两试,由教官册送府县,叙入考案之后,申送院考,凭文录取。」
五、关于佾生的成语
六、关于佾生的造句
1、台北祭孔大典80名佾生表对孔子崇敬之意。
2、十月五日举行的台北祭孔大典与往年不同,佾舞及雅乐演出由六佾变为八佾,即由六行六列三十六名佾生,增加到八行八列六十四名佾生。
3、图为多年来担任佾生的台北大龙小学生,以六佾舞行献礼,展现“诚于中,形于外”的姿仪,表达对孔子的尊崇与赞颂。[www.chazidian.com/zj-348121/造句网]
4、图为多年来担任佾生的台北大龙小学生,以六佾舞行献礼,展现“诚于中,形于外”的姿仪,表达对孔子的尊崇与赞颂。【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4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