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孤独一定是空寂的吗?有的人认同,有的人却觉得不尽如此。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详解】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出了一个关于孤独的问题:孤独一定是空寂的吗?并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同孤独是空寂的,另一种则认为并非如此。这个问题引导考生思考孤独的本质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孤独对个人的影响。
“孤独一定是空寂的”这是一种常见的观点。认同这种观点的人,往往将孤独与外在环境的安静、无人陪伴的冷清画等号。当一个人处于孤独状态时,周围没有可以交流互动的人,没有热闹的社交场景,容易让人感觉被世界遗忘,从而产生空寂感。
然而,也有人觉得孤独不尽如此。对他们来说,孤独可以是一种内心的宁静,是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时刻。在孤独中,他们能够深度思考,比如艺术家在独处时获得灵感,作家独自构思情节,科学家独自钻研问题。这种孤独是充实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空寂的状态。
引导语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对孤独进行深入思考。考生可以从材料出发,围绕孤独的本质、孤独的不同表现形式或者孤独对个人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综上,考生可以有以下的立意思考:
1.否定孤独是空寂:可以从孤独是一种独立思考的状态、孤独能激发创造力、孤独让人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等方面来论述孤独的积极意义,说明孤独并不一定是空寂的。
2.可以阐述孤独是空寂与丰富的交织:承认孤独有时会带来空寂感,但同时也指出孤独也可以是丰富的,充实的,比如在孤独中可以阅读、写作、科研、思考人生等。
3.也可以阐述不同人对孤独的不同感受:探讨为什么有的人觉得孤独是空寂的,而有的人却不这么认为,分析个体差异对孤独感受的影响。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开头通过描述一个孤独的场景或引用一句关于孤独的名言,引出孤独的话题,并提出问题:孤独一定是空寂的吗?接着,分析材料中两种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引出自己的观点,孤独不是空寂。然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素材,比如科学家们“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在孤独中潜心研究终有所成的例子等,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从不同角度进一步阐述孤独的意义或孤独的复杂性。
【立意】
1.孤独并不是孤寂。
2.孤独中沉潜蓄力。
3.享受孤独是一种能力。
4.耐住孤独,铸就辉煌。
【范文】
孤独,亦有温度
在人生的长河中,孤独如影随形。有人认为孤独一定是空寂的,是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与荒凉。然而,在我看来,孤独并非仅仅是空寂,它亦有温度,亦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孤独,是一种独立思考的状态。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各种声音所包围,很难有时间和空间去静下心来思考。而孤独,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当我们独自面对自己时,我们可以摆脱外界的干扰,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方向。史铁生在轮椅上独自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他的孤独并非空寂,而是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的热爱。他在孤独中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文字,激励着无数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孤独,也是激发创造力的源泉。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作家和科学家都是在孤独中创造出了不朽的作品。梵高在孤独中用绚烂的色彩描绘出了他内心的世界;贝多芬在孤独中创作出了震撼人心的音乐;牛顿在孤独中探索着宇宙的奥秘。他们的孤独并非空寂,而是充满了创造力和激情。在孤独中,他们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挖掘出自己的潜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孤独,更是让人深刻认识自己的途径。当我们身处人群中时,我们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很难真正了解自己。而在孤独中,我们可以直面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思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通过孤独的洗礼,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孤独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也不是一种消极的逃避。真正的孤独是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充实,是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份独立和清醒。我们可以在孤独中与自己对话,与书籍为伴,与大自然交流。在孤独中,我们可以学会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生命的温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体验到孤独。当我们独自在异乡求学或工作时,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当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被理解时,孤独感会油然而生。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害怕孤独,而应该学会拥抱孤独。在孤独中,我们可以成长,可以进步,可以发现一个更加真实和强大的自己。
孤独,并非空寂。它是一种力量,一种勇气,一种智慧。让我们在孤独中寻找生命的意义,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跟着老梁跑,作文写得好。
作文听老梁,高考一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