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再现】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我们不断产生记忆,不断运用记忆,甚至不断有意无意地改造记忆。那么,记忆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句话阐述了我们的生活与“记忆”的紧密联系:“产生记忆”说明记忆源于我们自身过往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现实依据,而非空穴来风;“运用记忆”“改造记忆”则体现了人对于记忆的主观能动性。材料第二句话引发学生思考“记忆与我们的关系”。
解读这个作文题,首先要关注的是题目里的三个关键词和一个问题:“产生记忆”“运用记忆”“有意无意地改造记忆”,以及“记忆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先将前面的三个关键词和后面一个问题中的“意味”分别勾连起来进行一番思考。
(1)“产生记忆”:记忆的产生源于大脑神经元的信号传递。“产生记忆”是时空之中生命展开过程的必然。记忆是生命经历存在的证明,是人们形成自我的根本依据,我们借助记忆来对抗无尽的虚无。
(2)“运用记忆”:记忆的运用对于我们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写作时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层论述。例如:从认识和思维的角度分层,可以分成知识经验方面、情感体验方面、哲理反思方面等,记忆的运用帮助我们积累知识、寄托情感、反思人生;从人群范围的角度分层,可以分成个体生活层面、民族历史层面、人类文明层面等,运用记忆不仅对个体生命产生重要意义,更能够凝聚民族文化、锻造精神传统;从记忆性质的角度分层,可以分成美好快乐的记忆和痛苦失败的记忆等等,前者成为人们珍藏的人生财富,提供精神支撑的力量,后者则可以带来自我磨砺和经验教训……
(3)“有意无意地改造记忆”:“无意地改造”可能是由于时间的磨蚀自然会模糊记忆的细节,或者人在面对痛苦时的自我保护防御机制让你改变一些记忆的细节,这是一种客观的生理机制。因此,更值得做文章的地方是“有意地改造”,我们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它。“有意地改造”的负面意味诸如鲁迅笔下的阿Q,美化自己记忆中的事实以自我安慰,实则是自欺欺人;或者历史上的某些封建王朝掌权者,意欲将权力凌驾于史官实录之上,粉饰历史来掩盖真相。类似这样恶意篡改个体记忆和历史记录的做法,是值得我们警醒和反思的。而“有意地改造”的正面意味也值得深思,其中往往蕴含独特的主观意图。比如一些名家在整理个人回忆录和创作自传体小说的过程中,借由对过往模糊记忆的回溯和细节填充,更深入地与自我对话,认识和重塑独特的自我。又或者是一些历史和现实的记录者有意通过对先代历史或桃源生活的美化和想象,来引领理想目标、重塑时代精神。比如孔子编订《春秋》时对某些历史真相刻意讳言,是为了推行儒家的政治思想和理想秩序;沈从文小说《边城》对湘西民风的理想化呈现,是为了寄托美好人性和民族复兴的希望……
总的来说,记忆是对过去的场景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是对一个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的过程。所以“记忆”往往意味着过去,包括过去的情景再现、过去的经验总结等等。
写作时,首先可以适当阐述一下“记忆”的概念内涵,然后说明记忆对我们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比如记忆让我们能够记住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并从中学习和成长,是学习和发展的基石,还有助于情感和社交发展,以及保持身体健康等等。然后进一步说明善用记忆与把握当下的关系,说明我们要善于从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将新的信息与我们的记忆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当然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适当阐述过度依赖过去记忆,不能适应当下社会发展变化的反面案例,说明我们不能唯记忆是举,而是根据当下所需,合理选择或改造记忆等等。
立意:
1.善用记忆,创造未来。
2.记忆毕竟是过去,把握好当下更为重要。
3.以记忆为鉴,让自己更从容自信。
【答案 · 例文】
借我记忆的碎片
樊小纯在致敬木心的诗中写:“借我一个暮年/借我碎片/借我瞻前与顾后/借我执拗如少年。”这是他对于过去记忆的呼唤。记忆的碎片在时空中被产生也被改造,书写着生命的故事。
记忆的机器自生命诞生起便开始转动,成为人生路途的纪念,并指导着个人前进的方向。记忆的产生源于大脑皮层的自发行为,是个人对自我生活中人与事的记录在脑中的复现。有些记忆成为情感的寄托,在现实低谷时用过去的美好给予抚慰和拥抱;另有些记忆更提供给人前进的勇气和动力,恰如鲁迅对藤野先生的仙台记忆催其不怠惰,“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冯友兰对蔡孑民先生的北大记忆使他反思自我的学术道路。记忆是时光里的备忘录,在被运用的过程中发挥对现世的意义。
然而,记忆的纷纭碎片并不能历经时光变迁而仍光洁如新,这是人体机能所限,在岁月中产生必要的磨蚀和改造。有些记忆的细节在不经意间被时间的指针悄然改造,《百年孤独》中患上失忆症的马孔多居民不得不为物品贴上笨拙的标签对抗改造消退的记忆,可见,记忆的不保真性和时效性也需个体主动的维修和刷新。
在不可抗力之外,记忆赠予我们的,还有警醒和对过去时代的回望。《1984》中的主角在某日突然发现自己再记不清童年时的妹妹和母亲,是老大哥政权对国民的思想改造使他逐渐成为遗忘记忆的工具;在“安全屋”中,将生活记忆记入日记的犹太人安妮更以稚嫩的笔迹、向生的希望对纳粹的暴政发出呐喊,这些记忆如同投向历史的明灯,警醒着我们时代的烙印。
在磨蚀和有意无意的改造中,记忆似乎已不复真实的本来面目,记忆的意义又落在何处?在不保真性已被确认的条件下,人类仍对记忆有着恒久追逐和持有的热情,小到每日的拍照记录,大到史学家对历史的追索,我们所寻找和珍视的,或许更在“记忆”本身的行为和意义。伏生誓死护书,他的记忆是对文化的坚守和专制的反抗;历代史官将自己对于当朝的记忆载入史书,那不可避免的误差可能正是这一特殊群体对历史浮沉的见解与认识,吸引着现代人探索这无穷记忆的故纸堆中的历史奥秘。
记忆的内容给予我们人生的回顾,而“记忆”本身更提醒着作为记录主体的我们,生而为人的高贵和记忆留存的意义。无论是记录美好生活的愿景,或是在对时代的记忆中彰明自身的志向,在记忆的录像带被看见,甚至经历跨越时空的传递时,个体的记忆将被延长并拓入人类群体的记忆中,得以进一步拓展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画卷就此被铺入漫长的时空长河,随记忆永存。
记忆予人警醒,提供着人生真实或被改造的记录。当人类个体的记忆碎片汇入历史,我们就看见记忆中蕴藏着的永恒的文明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