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全球范围似乎形成一股“文科倒闭潮”。
比如,哈佛本科生学院2024年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二十多个系,其中大多是文科专业。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家的部分高校宣布取消历史、文学、艺术等“实用性”不强的专业。而在国内高校,似乎也有类似趋势,一些大学撤销或合并了文科学部,停办诸如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音乐学、广播电视学、英语、传播学、考古学等人文社科专业。
一时间,文科式微的论调再度甚嚣尘上,质疑文科重要性的声音不断放大,文科学子的内心也不免失落、迷茫。如何看待这类现象,如何理解文科的意义,如何展望文科的未来?
▲2024年3月,英国肯特大学宣布逐步淘汰6个学科领域的课程,包括艺术史、人类学、健康与社会关怀、新闻学、音乐与音频技术、哲学和宗教研究。图片来源:南风窗
全球范围文科裁撤确是事实,有一些共性的原因,最重要的两点是: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大,教育部门压缩支出,叠加不少国家入学人口减少,首先裁撤的就是难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文科专业;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高校增设与之相关的理工科专业,相应就要减少文科专业。在此背景下,文科确实显得“弱势”,甚至给人一种“跟不上时代”之感。
但以此断言文科无用,甚至失去意义,乃是一种误读。高校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乃常规操作。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理工科人才需求多些,对人文社科人才需求相对少,也很正常。但就业人数多寡,不能和学科本身重要性简单挂钩。
笔者去年曾在江苏常州调研,当地以制造业闻名,对各类理工科人才需求旺盛,但当地干部也提到,近年来致力于为工业城市增添文化色彩、历史内涵,稀缺的恰恰是那些能够以文化包装城市,以文化产业丰富城市底蕴的优质人才。
由此观之,并不存在文科无用或不重要,关键是学科能不能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们最应追问是:今天的中国需要怎样的文科?我们要培养怎样的文科人才?
毋庸讳言,当前许多文科专业显得“鸡肋”,多在于学科设置和课程内容不尽合理。尤其是在曾经高校扩招背景下,因文科专业无需机器、实验室等设备,开设成本低,一时大量涌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供给大于需求。因此即便文科专业出现一定程度裁撤,也恰恰有助于就业市场供需回归动态平衡。
事实上,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上,文科专业和文科生有着广阔天地。人工智能等技术一日千里,恰恰需要科学哲学、法律规范迎头赶上;社交媒体、短视频风起云涌,流量的竞逐背后,离不开传播人才的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建造、中国制造的舞台,也少不了跨文化学者、商业人才、语言人才的倾情投入……
如果放在更长的文明长河中观察,人文社会科学,承担着传递文化知识、培育道德理念的功能,其重要性更加凸显。在西方,柏拉图、莎士比亚、康德等璀璨的名字,与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的名字同样闪耀。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我们既有改变人类历史的四大发明,也同样有老子、孔子等光耀千秋的名人和学派,深深影响着世界。
今天中国文科的发展,既需要从文明视角站高望远,也需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衔接。仰望星空,亦脚踏实地,文科无用论自然“无用”。
甚至可以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论道德修养还是思维训练,亦或是人文素养、灵魂深度,养成一个更完整的人,不正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前提和旨归?文科学子当有这个自信。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
专访朱国华:“文科消亡论”反思——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文科教育
作者|上观新闻记者
日前,“文科消亡成为一股全球性浪潮”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此事源于哈佛大学取消了至少30门秋季课程,其中文科专业成了“重灾区”。
当今文科究竟何为?如何面对技术给文科岗位带来的冲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朱国华表示,学科专业只是学习的方向,而人才培养才是教育的目的;处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文科教育要“以不变应万变”。
▲朱国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
文科在培养思辨能力、创新精神中不可或缺
记者:对于“文科消亡”的说法怎么看?
朱国华:我看到了最近的一些报道,了解了许多相关材料,发现其中提到的某些观点有失偏颇。文章主要讨论了文科的危机,这个危机是真实存在的,但作者没有从相反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记者:文科研究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与理工科相比体现在哪些方面?能给人们提供哪些不同于理工科的理解问题方式?
朱国华:文科和理科其实是同源的,都属于某种知识系统。在很多方面,文科教育和科学教育其实有不少重叠,差异并不大。
文科和理科究竟区别在哪?泛泛地说,理科研究的对象是宇宙自然,而文科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由于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也就有了一些差异。
显然,文科能够提供一种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更加有温度的理解方式。理科只有通过事实、逻辑来认识世界,但文科却可以从差异、多元的角度,以及审美价值、伦理立场、情感态度等去理解社会。
从这方面来说,文科和理工科就不太一样了。理工科做数学题目有对有错,但我们对作文打分就有些主观。在理科这里,一个实验如果不能重复,它的理论假设就可能错了;但是在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分析或对《红楼梦》的阐释上,各种说法说不上对错,它们都各有片面的真理性,也许存在的只是对一个事物理解高下深浅的区别。
记者:如何看待文科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
朱国华:理科主要是与物打交道,其工作重点并不在于与人交往。但人文学科研究就要深入到人类的社会机制、文化差异、情感结构、感知方式中去,而人本身作为有意识的存在,是多样、复杂且多变的。
如果我们具备文科素养,就可能对人和各种社会事务有一种更加包容、更加多样、更加长远的看法,不会因为某个人一时的行为对他形成刻板印象,而是在一个复杂的关系和情境中来认识一个人。
从个人角度来说,具备人文学科素养对一个人的领导力有很大帮助。有数据显示,全球42%的各层次“意见领袖”,其专业背景是人文学科,说明具备人文学科背景的人在领导、管理、亲和力方面往往比较擅长。
从社会角度来说,整个社会环境越来越焦虑,这与人文学科作用的缺失有一定关系。我们今天出现的高频词是“躺平”“卷”等,出现各种程度不同的精神上不太健康的人,比例大大超过早些年。当年的物质水平大大落后于今天,如今科技水平上去了、物质条件改善了,幸福感反而下降了。我们今天社会的包容性较差,许多人很容易被简单粗暴的极端叙事所吸引,通过情绪和立场来摄取事实,进行偏执一头的判断,这说明我们的人文学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处于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要以不变应万变
记者:在技术主义日益盛行的当下,人文学科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朱国华:现代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的生活方式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支配地位。我们也应警惕它们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技术主义的支配下,我们都可能成为单面的人,疏离自然、社会、自我。
即便在学术研究范围内,我们对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要尽可能地有警醒意识。比如,在读文献方面,以前需要深入研究某个领域,但现在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选择一些相关的论文来读。我认为,读原著、读最原始材料才是基本功,因为很多东西靠AI搜索是找不出来的。在第一手材料的阅读中,才会产生真正的学术直觉和敏感性。
因此,人文学科如果听任技术做主,它本身就消亡了。可以被技术化的东西,往往是具有同一性、普遍性的东西,技术如果不是作为辅助手段,而是作为主角“窃夺”人文学科的位置,那我们付出的代价必然是个性的沦亡。人文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一门需要靠自己的脑筋和想象力的学问,这是技术无法替代的。
记者:随着AI能力逐渐提高,对未来文学创作、文科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
朱国华:在过去的创作环境中,作者们身处一个充满写作氛围的社群,可以向不同层面的人学习,形成了一个交往和学习的“网络”。每个作者清楚自己能找到什么样的人去学习、请教,或相反与周边的人竞争,重新开启新的写作风格。这种个性化的互动,对于作者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以唐诗为例,唐诗的繁荣是建立在庞大的写作基础之上,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全民写诗。他们都属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诗人社群的“网络”。如果抽掉了这个活态的诗人群体,我很怀疑是否还能出现超一流的诗人,是否会出现唐诗的辉煌。
现在很多大学在采用网课的方式,我担心这种“去人化”的教学方式大规模推广,人文学科的教育肯定会出现退步。最近几年给学生上课时,发现相比以前的学生,反应速度迟缓了。他们似乎更适应人机交流,而不是人际交流。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记者:人文学科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其学科特性?
朱国华:我们不必一窝蜂地去追逐那些与数字人、AI等紧密相关的话题。人文学科这一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前现代性。因为它与科技既保持着合作的关系,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科技能给我们带来量化的、数学化的、确凿无疑的事实,但它无法解决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的偶然性、主观性、情境性、语境性、历史性等问题,而人始终是时间性、情感性的存在。
我的看法可能比较保守,适应时代的方式应该是以不变应万变。这里的“不变”指的是,要遵循人文学科本身的学科规律,不必非要与AI、数字人等热门领域产生过于紧密的联系,它们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但如果以它们为引导是不行的。总有一些东西是需要保守的,人文学科如果不守住自己的自主性、主体性,肯定会沦为二流的学科,因而也不配得到世人的尊重。人文学科必须与科学、技术,也包括社会科学相互支持、相互依存。惟其如此,我们的文化才得以持存。
来源|上观新闻
文科真成没人要的专业了吗?
作者|江瀚视野观察
在当今全球化的教育与就业格局中,一种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全球文科似乎陷入了所谓的 “倒闭潮”。这一现象是否真的意味着文科已沦为无人问津的专业领域?
首先,从宏观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文科的兴衰与经济形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管子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文科学科的繁荣往往依赖于良好的经济基础。在经济条件优越、社会稳定繁荣的时期,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丰富与提升,对于文化、艺术、历史、哲学等文科领域的探索与研究便会蓬勃发展。因为社会能够为文科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包括教育投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空间等,使得文科人才有机会施展才华,推动学科不断向前发展。
然而,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时,社会资源的分配会不自觉地向更具实用性和直接经济效益的理工科倾斜。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企业和社会更倾向于招聘能够快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理工科人才。理工科专业所涉及的技术研发、工程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能够直接作用于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增长。
其次,对于不少大学来说,当前的文科之所以会下降,更多的则是大学的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叠加所致。一方面,政府拨款的减少和学费收入的下降使得文科院系面临严重的财政压力。为了维持学校的运营和发展,大学不得不调整专业设置,将资源倾向于能够带来更直接经济效益的学科。另一方面,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学生对文科专业的就业前景产生了担忧。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明确职业路径和就业前景的专业,以规避就业风险。
第三,尽管面临诸多困难,文科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重要意义。一方面,文科是培养人类文明传承者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学习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科目,学生可以获得深厚的文化底蕴,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差异,这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文科教育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它鼓励学生思考复杂的社会问题,质疑既有观念,并寻找新的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学术研究,在商业管理和领导力发展中同样不可或缺。
第四,任何健康发展的社会都需要文理两方面协调发展,不能过度偏向任何一个领域。虽然目前看来,理工科似乎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科就没有未来。事实上,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科技革命深入,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解读海量数据背后的意义,如何处理人机关系中的伦理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提供理论支持。而且,创新不仅仅来自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离不开文化艺术领域的灵感激发。
因此,文科所谓的“倒闭潮”是在当前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出现的一种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科就成了没人要的专业。文科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在社会的长远发展中,文理平衡发展才是正确的道路。
文科消亡成为一股全球性浪潮?别慌,且看全球变局下的真相
作者|岸标财经
全球文科遇冷,浪潮来袭?
近年来,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掀起波澜:文科,似乎正逐渐走向 “寒冬”。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的一系列动作,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据哈佛校报《哈佛深红报》披露,哈佛大学的本科学院 —— 哈佛学院,已取消了至少 20 个系别和其他项目的 30 多门秋季课程,而重灾区恰恰是文科专业。历史与文学系所受冲击最为惨重,6 门精心筹备的课程无奈被撤,艺术与建筑史系、宗教研究委员会也未能幸免,各有 3 门课程遭遇同样命运。
视线转向国内,清华大学的招生政策调整同样引发轩然大波。在自主招生的舞台上,文科专业的规模大幅缩水,甚至一度传出完全取消文科自主招生的消息。曾经备受瞩目的人文与社会类、法学类等专业,悄然从招生名录中消失,让不少怀揣文科梦想的学子深感失落。
这一系列现象绝非偶然,从美国到中国,从欧洲到亚洲,众多高校纷纷对文科专业 “动刀”。在英国,部分高校削减艺术、人文社科专业的招生名额;澳大利亚的一些大学,文科专业的经费投入逐年递减;韩国也有高校合并或关闭文科院系…… 全球范围内,文科专业似乎都在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这股 “文科遇冷” 的浪潮,究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另有隐忧?文科生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现状直击:多所高校文科 “瘦身”
(一)哈佛文科课程大缩水
在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文科专业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 “寒潮”。据哈佛校报《哈佛深红报》报道,哈佛学院已取消了至少 20 个系别和其他项目的 30 多门秋季课程,而文科成为了这场 “课程灾难” 的重灾区。历史与文学系首当其冲,6 门精心筹备的课程无奈被撤,像 “从莎士比亚到杜阿・利帕的英国软实力”“在购物中心的马克思:消费文化及其批评者” 等课程,涵盖了文学、历史、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如今却只能停留在课程表的记忆中。艺术与建筑史系、宗教研究委员会也未能幸免,各有 3 门课程遭遇同样命运。这些被取消的课程,不少都是资深教授多年的心血结晶,如今却因种种原因戛然而止,让满怀期待的学生们大失所望。
哈佛的这一举措并非毫无缘由。一方面,教师离职、病假等人事变动使得部分课程无人授课。历史与文学系主任劳伦・卡明斯基透露,该系取消的 6 门课程,主要是因为有 5 位讲师离职,另一位讲师转岗。另一方面,从学生选课数据来看,一些文科课程的选修人数持续低迷,学校不得不做出调整,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这一现象背后,是哈佛近年来文科专业吸引力的逐渐下滑。据统计,2022 年哈佛大学只有 7% 的新生计划主修人文学科,与理工科专业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
(二)国内高校文科调整不断
目光转回国内,清华大学的文科发展也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近年来,清华人文学院多次缩减课程规模,仅在今年春季,就削减了 10 多个专业方向的近 20 门课程,哲学、社会学等专业的诸多课程纷纷 “下架”。“西方哲学思潮演变”“社会变迁中的文化冲突” 等课程,曾经是学生们启迪思想、探索社会的窗口,如今却难觅踪迹。这背后,是学校基于学科绩效评估、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考量。随着理工科专业在科研成果转化、就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表现愈发亮眼,文科专业的发展空间受到一定挤压。
地方高校的文科境遇同样不容乐观。某地方高校去年 11 月宣布停招 15 个文科专业,约占专业总数的 10%,同时削减 50 个文科岗位编制。文学院、外语学院等传统文科院系遭受重创,教师们面临转岗、失业风险,学生们也陷入专业选择的迷茫。该校一位资深文科教授无奈叹息:“曾经的文学课堂座无虚席,如今却门可罗雀,文科专业的凋零,让人痛心疾首。” 这一系列调整,反映出地方高校在财政压力、就业导向等多重因素下,对文科专业发展前景的担忧。
二、背后缘由:多因素 “围剿” 文科
(一)就业市场 “冷热不均”
就业市场的风向转变,无疑是文科遇冷的关键因素之一。理工科专业凭借其与前沿科技紧密相连的特性,站在了就业市场的 “风口浪尖”。以计算机科学专业为例,从互联网巨头到新兴的科技创业公司,对软件工程师、算法专家等岗位的需求如饥似渴,开出的薪资更是令人咋舌。据权威招聘平台数据显示,应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往往能突破万元大关,一些头部企业甚至给出数十万元的年薪,只为招揽顶尖人才。电子工程、生物医药等理工科领域亦是如此,相关岗位不仅薪资优厚,而且人才缺口持续扩大,毕业生供不应求。
(二)科技浪潮的冲击
当今科技迅猛发展,宛如一场汹涌澎湃的浪潮,席卷了各个领域,文科自然也难以置身事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化技术的日新月异,理工科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机器学习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等新兴岗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岗位需要深厚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知识,理工科学生凭借专业优势轻松占据高地。智能工厂的普及使得工业自动化工程师成为制造业的香饽饽,他们操控先进设备、优化生产流程,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
文科的一些传统岗位却在这场科技变革中岌岌可危。翻译行业,曾经是外语专业毕业生的 “避风港”,如今却面临机器翻译的严峻挑战。简单的文本翻译工作,机器翻译软件能够快速、低成本地完成,且准确率不断提高,使得翻译市场对普通翻译人员的需求锐减。新闻采编领域,自动化写作软件逐渐普及,一些财经、体育类新闻,软件通过算法便能快速生成初稿,传统记者、编辑的工作空间被大幅挤压。文科教育在培养模式上未能及时跟上科技步伐,课程内容陈旧、实践教学不足,导致文科生在新兴科技浪潮面前缺乏竞争力,进一步加剧了文科的困境。
(三)财政压力下的无奈
新冠疫情的爆发,如同一场全球性的经济 “寒冬”,给高校财政带来了沉重打击。高校一方面面临着防疫物资采购、校园设施改造等额外支出,另一方面,生源减少、捐赠收入下滑等问题使得资金来源受限。在这种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高校不得不精打细算,对学科专业进行重新审视与调整。
文科专业因其自身特点,往往成为削减的对象。相较于理工科专业,文科专业在科研设备、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投入相对较少,但师资成本却不容忽视。文科教学注重师生互动、小班研讨,需要较多的教师人力投入,且文科科研项目经费相对理工科较少,成果转化难度大,难以短期内为学校带来显著经济效益。以一些地方高校为例,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削减文科专业招生名额、合并相关院系,将有限资源集中投向理工科专业,期望通过发展优势理工科学科,提升学校排名、争取更多科研项目与经费支持,文科专业在这场资源争夺战中无奈沦为 “牺牲品”。
三、深度洞察:文科价值不容小觑
(一)培养核心素养
文科绝非 “无用之学”,而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 “肥沃土壤”。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上,文科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以哲学专业为例,学生们研读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大师的著作,在对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等深邃思想的探索中,学会质疑、辨析与论证。课堂上,一场关于 “道德的本质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建构的” 的激烈辩论,学生们各抒己见,从不同哲学流派观点出发,运用严密逻辑推理捍卫自身立场,这种思维训练让他们在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时,能够穿透表象,直击本质。
创造力在文科学习中亦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文学创作课上,学生们以丰富想象力为笔,书写出风格迥异的故事。有的从古老神话中汲取灵感,将现代科技元素融入其中,创造出赛博朋克风格的奇幻世界;有的聚焦平凡生活点滴,用细腻笔触勾勒出触动人心的情感篇章。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创意火花的绽放,为文化创新注入源源不断活力。
沟通表达能力更是文科教育的 “金字招牌”。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撰写新闻报道、评论分析,精准且生动地向大众传递信息。从校园记者起步,报道校内动态、采访师生事迹,到走向社会媒体实习,剖析社会热点、反映民生百态,他们在实战中打磨文字功底与表达技巧,成为信息时代的 “传声筒” 与 “瞭望者”,让真相与观点跨越时空,直抵人心。
(二)守护文化传承
文科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肩负着守护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在文学领域,从《诗经》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到唐诗宋词的璀璨华章,从莎士比亚的戏剧到托尔斯泰的巨著,文学作品承载着人类数千年的情感、智慧与价值观。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星辰,照亮历史长河,让后人得以领略不同时代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读者沉浸于《红楼梦》中,便能透过曹雪芹的笔触,窥见封建末世贵族家庭的兴衰沉浮,感受人性的复杂微妙,领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历史研究则似一位忠实的史官,为民族记忆 “存档”。考古学家们在华夏大地探寻,从殷墟甲骨文揭开商王朝神秘面纱,到三星堆出土文物展现古蜀文明独特魅力;史学家们埋首古籍,梳理王朝更替、重大事件、人物传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正是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中华民族汲取奋进力量,铭记先辈奋斗足迹,让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在世界范围内,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考古发现,同样为人类文明拼图补上关键碎片,让全球共享文化遗产盛宴。
(三)应对时代挑战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文科以其独特智慧,为解决诸多时代难题提供良方。AI 时代,伦理问题接踵而至,文科思维成为 “定海神针”。当自动驾驶汽车面临两难抉择 —— 保护车内乘客还是避让路上行人,伦理学家依据道义论、功利主义等哲学理论,权衡生命价值、道德责任,为制定合理决策框架提供指引。在隐私保护方面,法学专家迅速行动,制定适应数字时代的法律法规,明确数据收集、使用边界,防止个人信息被肆意滥用,守护公民数字权益。
面对就业结构变革引发的公平性问题,社会学研究者深入剖析根源。他们通过调研弱势群体在新兴产业转型中的困境,提出政策建议,推动政府、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扶持项目,助力劳动者跨越数字鸿沟,实现就业市场的机会均等,让科技进步红利惠及全体民众。
四、破局之路:文科如何 “突出重围”
(一)学科融合创新
面对困境,文科破局的关键之一在于与理工科的深度融合。近年来,数字人文这一新兴领域异军突起,为文科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它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人文研究紧密结合,开启了历史、文学、艺术等研究的新视角。在历史研究领域,通过对海量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处理与数据分析,学者们能够挖掘出以往被忽视的历史关联与演变规律。如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对不同朝代的史书、方志、文人笔记等进行综合分析,探寻某一地域在数百年间的经济发展脉络、社会风俗变迁,让历史研究从传统的个体解读迈向宏观洞察。
科技传播专业也应运而生,致力于培养既懂科学技术又具人文传播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活跃于科普创作、科技新闻报道、科研成果推广等多个前沿阵地。在科普领域,这些专业人才运用生动文字、趣味漫画、互动视频等形式,将晦涩的量子力学、基因编辑等前沿科技知识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内容,激发公众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欲望。在科研成果转化环节,他们搭建起科学家与企业、投资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助力科研创新落地生根,实现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对接。
跨学科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一场知识与能力的 “盛宴”。以某高校开设的 “人工智能伦理” 课程为例,来自哲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教师共同授课。哲学教授引导学生从伦理道德层面思考人工智能的发展边界,计算机专家讲解人工智能的技术原理与应用场景,社会学学者剖析人工智能对社会结构、就业形态的深远影响。学生们在课堂上碰撞思维火花,不仅掌握了多学科知识,更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与跨领域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成为适应未来复杂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优化教育模式
文科教育模式的优化,是其重焕生机的必由之路。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构建融合性课程体系。除了前文提及的跨学科专业课程,还可开设 “科技与社会”“艺术与科技史” 等通识课程,拓宽学生视野,让他们理解不同学科间的内在关联。“科技与社会” 课程聚焦于探讨科技发展如何塑造社会形态,又如何受到社会需求、伦理观念的反作用,从工业革命对社会阶级结构的冲击,到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的伦理争议,引导学生全面审视科技与人文的互动关系。
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至关重要。高校应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携手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对于文学专业,与出版社、新媒体公司合作,让学生参与文学创作、编辑、推广全流程;历史专业学生则可投身考古遗址发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项目实习。在某古城保护项目中,历史专业学生与建筑、规划专业人员并肩作战,一方面挖掘古城历史文化底蕴,为保护规划提供人文依据,另一方面学习现代城市规划理念与技术手段,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 “无缝对接”。
师资培养亦是关键一环。高校需为文科教师提供丰富的进修、培训机会,鼓励他们跨学科学习、参与科研项目合作。定期选派文科教师前往理工科实验室、企业研发部门交流访问,了解前沿技术动态;组织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让不同学科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共同设计课程。只有打造一支具备跨学科知识与创新教学理念的师资队伍,才能为文科教育改革注入源源不断动力,推动文科在新时代浪潮中扬帆远航,重拾昔日辉煌。
五、未来可期:文科生的新机遇
在看似 “寒风凛冽” 的当下,文科生的未来实则蕴含着诸多新机遇,宛如点点繁星,照亮前行之路。
新兴行业蓬勃兴起,为文科生打开了一扇扇全新的大门。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文科生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文化内涵的深刻洞察,成为主力军。动漫设计、影视编剧、游戏策划等岗位,呼唤着文科生的加入。以动漫产业为例,从中国风动漫《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到日本的《千与千寻》《鬼灭之刃》,其精彩绝伦的故事、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背后都离不开文科生的创意构思。他们从古老神话、民间传说中汲取灵感,赋予角色鲜活生命力,让动漫作品成为跨越国界、传递文化的桥梁,文科生在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 “创意引擎” 作用。
数字营销行业亦是文科生的舞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精准把握消费者心理,运用生动文字、吸睛创意打造爆款营销方案,是企业制胜的关键。文科生凭借出色的文案撰写、社交媒体运营能力,能够为品牌注入灵魂,实现与消费者的深度情感连接。某知名美妆品牌的社交媒体营销文案,以诗意笔触描绘产品魅力,搭配时尚潮流的视觉设计,引发消费者共鸣,在社交平台上掀起抢购热潮,背后正是文科生营销团队的精心策划。
随着社会发展迈向新阶段,文科生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作用愈发凸显。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工程师对基础设施的布局设计,还需文科生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考量社区文化建设、公共空间的文化属性。打造富有历史韵味的老街、充满艺术氛围的城市广场,让居民在城市生活中拥有精神寄托;在教育领域,教育公平、课程改革等议题备受关注,文科生运用社会学、教育学理论,深入调研城乡教育差距,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助力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机会。
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为文科生创造了广阔天地。在跨国企业中,具备流利外语、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文科生成为搭建国际合作桥梁的关键力量。商务谈判桌上,他们凭借敏锐文化感知,化解因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解,促成合作协议签署;国际组织中,文科生参与全球议题讨论,从人权保障、环境保护到文化交流,用专业知识与人文情怀,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智慧,让世界听到中国文科生的声音。
尽管当前文科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文科生坚定信心,持续提升专业技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拓展知识边界,定能在未来职场与社会发展中绽放光芒,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为世界发展注入温暖而强大的文科力量。
结语
文科如今的处境,犹如一场复杂的棋局,在全球范围内面临诸多困境,却又暗藏生机。一方面,高校文科专业调整、招生遇冷、就业艰难等现实问题,让文科生乃至整个文科教育体系都承受着巨大压力,仿佛置身于寒冬之中;另一方面,文科所蕴含的深厚价值,无论是对个人核心素养的雕琢、文化传承的坚守,还是应对时代挑战的智慧贡献,都如熠熠生辉的火种,随时可能燃起燎原之势。
这绝不是文科的 “末日”,而是转型蜕变的前奏。当我们拨开迷雾,理性看待文科发展之路,会发现破局的关键在于融合与创新。学科融合打破知识边界,为文科开拓全新版图;优化教育模式,让文科生从理论殿堂迈向实践天地,重塑竞争力。而社会各界也应重新审视文科,摒弃偏见,企业为文科生敞开大门,高校给予资源倾斜,政府完善政策引导,共同为文科营造回暖的生态环境。
未来,文科生必将凭借多元技能,在新兴行业、社会治理、国际交流舞台绽放光芒。在此,也期待各位读者在评论区留下您对文科发展的真知灼见,一同见证文科穿越风雨,再度繁荣,书写属于人类文明新的华章。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