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中山大学音乐考研的团队
(扫码联系老师,免费试听中山大学音乐考研全套课程)
(点击试听↑↑↑)
2025年【中山大学653中西方音乐史】真题解析!
名词解释
中国音乐史
1.八音分类法
这是中国古代依据乐器制作材料划分乐器类别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将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金类如钟,多为青铜铸造,音色洪亮;石类的磬,由石片或玉片制成,声音清脆;土类的埙,陶土烧制,音色古朴;革类的鼓,靠皮革发声,节奏强烈;丝类有琴瑟,弦音柔美;木类如柷敔,用于特定仪式;匏类的笙,利用簧片发声;竹类的箫笛,音色清幽。该分类法体现古人对乐器特性的深刻理解,反映当时乐器种类丰富及制作工艺的发展。
2.《碣石调·幽兰》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琴曲谱,为南朝梁代丘明所传。采用文字记谱法,详细记录了古琴弹奏的指法和音位。曲调清幽婉转,意境深远,蕴含着古代文人的精神气质与审美追求。其独特的旋律和演奏技法,展现了当时古琴艺术的高超水平,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古琴演奏技法演变等方面具有极高价值,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珍贵遗产。
3.法曲
法曲是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一种,起源于东晋,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其风格典雅庄重,融合了中原音乐与佛教、道教音乐元素。演奏时多以乐器独奏、合奏为主,较少使用歌唱。所用乐器有钟、磬、琴、瑟、箫、笛等,音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如唐玄宗创作的《霓裳羽衣曲》就是法曲的经典之作。法曲代表了当时宫廷音乐的最高水准,对后世音乐发展,尤其是戏曲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音乐史
1.等节奏
它是盛行于 14 世纪欧洲的一种音乐创作手法。通过在旋律声部中重复固定的节奏型,构建起音乐的内在秩序与结构。这种节奏型被称为 “塔利亚”,其重复出现如同音乐的基石,支撑起整个乐曲。与之配合的还有 “克勒”,即固定音高的旋律片段。等节奏手法使音乐在复杂多变中保持稳定的韵律感,为当时的音乐创作带来了独特的形式美感,对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早期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在经文歌等体裁中广泛应用。
2.经文歌
兴起于13世纪的多声部声乐体裁。最初是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固定旋律声部上,添加新的声部及歌词,形成复调音乐。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宗教、世俗等主题。随着发展,经文歌的声部逐渐增多,旋律与节奏愈发复杂,各声部间形成精妙的对位关系。它不仅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音乐形式,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与思想。不同地区的经文歌各具特色,是中世纪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对后世音乐的复调写作和多声部音乐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3.托卡塔
一种具有即兴风格的键盘乐曲体裁,最早出现在 16 世纪的意大利。其特点是节奏明快、技巧性强,常以快速的音阶、琶音和华丽的装饰音展现演奏者的高超技艺。乐曲通常以一个充满活力的段落开场,营造出热烈的氛围,之后通过不同主题的呈现与发展,展现丰富的音乐层次。托卡塔在巴洛克时期得到广泛发展,如巴赫的《d 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将托卡塔的戏剧性与赋格的严谨结构相结合,成为经典之作,对后世键盘音乐创作影响深远。
简答题
中国音乐史
1.简述鼓子词
鼓子词作为一种古老的说唱艺术,可追溯至北宋时期。彼时,它在民间与宫廷都有一定的流传度。其表演形式较为独特,通常由一人负责击鼓并进行说唱,同时另有多人配合进行演唱,鼓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节奏把控作用,使得整个表演节奏明快,充满韵律感。从功能上划分,鼓子词一般分为抒情性和叙事性两类。抒情性鼓子词常常在宴会等轻松愉悦的场合表演,通过优美的旋律和细腻的歌词,来表达情感、描绘景物,营造出独特的氛围。而叙事性鼓子词则专注于讲述完整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生动有趣。北宋赵令畤的《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堪称经典代表,以说唱结合的形式,将崔莺莺与张生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鼓子词不仅在当时备受欢迎,还对后世说唱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诸宫调、杂剧等艺术形式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基础,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长河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生动展现出当时民间艺术的绚丽多彩与独特魅力 。
2.简述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兴起于清末民初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随着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传播新思想、推广音乐教育,学堂乐歌应运而生。它主要以西方音乐曲调为蓝本,巧妙地填入具有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的新歌词。这些歌曲内容丰富多样,广泛涵盖了爱国、劝学、生活等诸多方面。例如沈心工的《男儿第一志气高》,以简洁有力的歌词和激昂向上的旋律,激励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学堂乐歌的出现,宛如一阵新风,打破了传统音乐教育的固有格局,将西方先进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引入中国。它不仅培养了大批具有现代音乐素养的人才,还开启了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崭新篇章。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学堂乐歌对普及音乐知识、推动社会变革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音乐朝着现代化方向大步迈进 。
3.简述黎锦晖对儿童音乐的贡献
黎锦晖堪称中国儿童音乐领域的拓荒者与先驱者,为中国儿童音乐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一生创作了数量众多且深受儿童喜爱的音乐作品,像广为人知的《小兔子乖乖》,通过简单易懂又充满童趣的歌词,以及朗朗上口的旋律,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会自我保护;《卖报歌》则生动地描绘了小报童的生活,激励着孩子们勇敢面对生活。这些作品旋律简单易记、节奏明快活泼,歌词紧密贴合儿童生活,充满童真童趣,极易传唱,极大地激发了儿童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不仅如此,黎锦晖还独具慧眼地创办了儿童歌舞团,通过舞台表演这种直观而生动的形式,大力推广儿童音乐。在歌舞团的运营过程中,他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儿童音乐人才。他将儿童音乐教育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别具一格的儿童音乐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为中国儿童音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中国儿童音乐的影响深远而持久,为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带来了美好的音乐启蒙,让音乐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
西方音乐史
1.简述维瓦尔第对协奏曲的贡献
维瓦尔第在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的发展进程中,无疑是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他以惊人的创作力,创作了超 500 部协奏曲,涵盖大协奏曲与独奏协奏曲两大类别,极大地拓宽了协奏曲的表现边界。在结构方面,他确立的快 - 慢 - 快三乐章基本架构,成为后世协奏曲创作的典范模式。以脍炙人口的《四季》为例,四个乐章分别对应春、夏、秋、冬,每个乐章都以独特鲜明的音乐主题,细腻地描绘出四季更迭中的自然景象与情感变化。在旋律创作上,维瓦尔第擅长运用对比手法,使主奏乐器与乐队之间的互动充满戏剧性与灵动性。他还深入钻研不同乐器的音色奥秘,为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等各类乐器量身定制协奏曲,充分挖掘并拓展了乐器的表现力。他的这些创作成果,不仅在当时的音乐圈引发轰动,更为后世协奏曲的持续发展筑牢根基,促使协奏曲成为西方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音乐体裁。
2.简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舒伯特堪称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领域的璀璨明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艺术歌曲,这些作品将诗歌与音乐精妙融合,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其歌词多精选自歌德、席勒等文学巨匠的诗作,为音乐赋予深厚的文学底蕴。在音乐创作层面,舒伯特拥有超凡的情感感知能力,能够精准洞察诗歌中的情感内核。通过精心雕琢的细腻旋律、丰富多变的和声以及灵动活泼的节奏,将诗歌中的情感全方位、深层次地展现出来。比如在《魔王》中,他运用紧张急促的旋律和不断变幻的和声,生动逼真地刻画了父亲骑马狂奔时的焦急、孩子面对魔王威胁时的惊恐万分。同时,舒伯特充分发挥钢琴的表现力,用钢琴前奏、间奏与尾奏为歌曲营造出恰当的氛围,与歌声完美配合,相得益彰。他的艺术歌曲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这一音乐体裁的艺术价值,还为舒曼、勃拉姆斯等后世作曲家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源泉,有力地推动艺术歌曲走向成熟与繁荣。
3.简述巴托克的民族音乐风格
巴托克的音乐创作独树一帜,巧妙地将匈牙利及周边地区的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技法深度融合。他不辞辛劳地深入民间,广泛收集海量的民谣、舞曲等原始素材,并将其巧妙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在旋律创作上,他偏爱运用匈牙利民间音乐中独特的五声音阶等民族调式,使旋律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节奏方面,他大胆采用复杂多变的节奏型,精准地模拟出民间舞蹈的热烈活力与独特韵律。在和声运用上,巴托克更是勇于创新,打破传统和声的束缚,将传统与现代和声技法有机结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音响效果。以他的代表作品《匈牙利舞曲》为例,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新颖的音乐语言相互交织,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巴托克独特的音乐魅力。他的创作成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民族音乐的内涵,更为 20 世纪现代音乐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崭新路径,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论述题
中国音乐史
1.论述《乐记》的内容
《乐记》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音乐理论著作,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一、音乐的本质与起源
《乐记》探讨了音乐的本质与起源。它指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表明音乐起源于人心对外物的感受,是人心受到外界事物触动后的表达。它将声音、音乐进行了区分,声音只是最初的感官反应,经过加工、组合并与舞蹈等形式结合才成为乐。
二、音乐与政治的关系
反映政治状况
《乐记》强调“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音乐如同镜子一样反映着政治的兴衰治乱,不同的政治环境下会产生不同风格的音乐。
服务于政治
音乐被认为应与治理朝政相配合。“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音乐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手段之一,与礼仪、刑罚、政令等共同发挥作用,以达到统治的目的。
三、音乐的社会功能
对个体的影响
在个人层面,音乐具有“和民性”的作用。它能够“反情以和其志”,陶冶人的性情,使人的志气和顺。“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不同性质的音乐对人的品德培养有着不同的影响,所以要谨慎对待音乐的选择。
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在社会关系方面,音乐能起到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音乐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君臣、长幼、父子兄弟关系。
四、音乐与礼的关系
《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可以总结为“礼乐”。礼和乐相辅相成,礼强调天地之别,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乐强调天地之和,具有和谐性。二者共同作用,从个人到国家乃至宇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乐记》涵盖了音乐的多方面内容,对后世音乐美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论述冼星海的音乐贡献
冼星海,这位伟大的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以其卓越的音乐才华和深厚的艺术造诣,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美誉。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澳门的一个贫苦家庭出发,最终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璀璨明星。冼星海的音乐之路始于新加坡养正学校,随后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和上海国立音专接受了系统的音乐教育。
主要作品与成就
冼星海的音乐创作涵盖了交响乐、管弦乐、合唱、歌曲等多个领域,数量惊人,质量上乘。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民族感情,而且融合了西方音乐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黄河大合唱》无疑是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这部作品在抗战烽火中迅速成长为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号角,其精神力量和民族个性在全球华人社区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创作特色
冼星海的音乐创作特点在于他对民族传统的传承与时代精神的创新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他擅长将抒情性与战斗性两种不同的表现特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音乐作品。例如,《在太行山上》和《三八妇女节歌》等作品,既展现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还非常注重发掘歌词语言的韵律美,并根据不同题材内容采取不同的艺术手法,使得每个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影响与遗产
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不仅在他的时代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坚守民族本质,坚信音乐应当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这一理念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的音乐中感受到那份激昂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冼星海的名字和他的音乐作品一样,永远镌刻在中国音乐的历史丰碑上。
综上所述,冼星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更是一位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他的音乐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铭记他的贡献,传承他的精神,让他的音乐永远活在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心中。
西方音乐史
1.论述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