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怎样进一步提升本研贯通有效性

2024-08-02 来源:东饰资讯网

近年来,本研贯通培养模式作为改革举措之一在越来越多高校中实行。该模式以其连贯性和长周期特征,适应了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规律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而社会普遍评价标准中对高学历与年轻化相结合的青睐和认可,也让该模式有了充足的生源基础和实施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贯通自诞生之日起,就因利弊并存引起广泛关注,在顶层设计与操作层面也都存在许多需要探讨和改进之处。当前,本研贯通广泛推开已成为大势所趋,如何进一步提升该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性才是更有意义的命题。

提高本研贯通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发扬该模式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优势,同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其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

贯通也要分阶段进行

本研贯通虽然打通了培养过程,但后续仍需科学确立阶段性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整合教育资源,确定评价及考核标准。

本研贯通可根据培养任务的不同,将培养过程划分为知识架构阶段、方法训练阶段和选题研究阶段。在第一阶段,通过课程学习和经典阅读完成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扩充。在第二阶段,通过实验室轮转、导师团队指导、多课题参与等方式进行科研方法、科研技术和科研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训练。在第三阶段,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

根据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在知识架构阶段,应整合课程资源,使各年级课程之间形成层次性和互补性,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前沿,避免内容重复、领域狭窄和结构偏颇。

在方法训练阶段,应整合实验室资源和导师资源,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最先进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并组建导师团队,定期开展学术讨论,同时要求学生广泛参与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聆听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报告讲座,参与企业实际工作,将理论学习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在选题研究阶段,应整合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科研条件,并在必要时将其送往国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培养。在每一阶段结束时,再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该阶段的培养质量给予评估,并及时作调整。

不是所有学科都适合本研贯通

本研贯通并非在所有学科中都适用。例如,某些应用性强、就业形势好的学科,本科毕业就可以进入理想的工作单位,学生对高学历的需求并不强烈,不符合本研贯通对生源稳定性的要求。又如,某些社会科学学科需鼓励学缘结构的多元化以促进思想观念的开放性,并不适合以一校学习为主的本研贯通。

根据目前各高校试点情况来看,本研贯通主要在基础学科和医学、农学等学科中的适用效果较为突出。因为基础学科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取得创新性和原创性成果偏难,对学生知识积累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实际运用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连续性和长周期的学习过程。而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学习,更需要大量、长期和规范的临床培训,没有完整系统的长周期培养过程是无法保证培养质量的。农学和生物学类似,主要以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成果会受到生物有机体自身的生长发育周期或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科研周期比一般学科要长。因此,本研贯通的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些学科的人才培养需求,并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进一步发挥优势。

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本研贯通

本研贯通并不适合所有学生。由于该模式的培养目标偏重于“学术型”和“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在选拔和考核时必须从学生的科研潜力、创新意识与学习意志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除了检验其学习和科研能力的硬性指标之外,也要了解其是否有浓厚的专业兴趣、是否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等软性因素。因此,该模式的选拔方式、考核环节、参考依据和考察内容都应根据培养目标与学生个人特色精心设计。

虽然目前不少高校将本研贯通的试点项目作为高考招生宣传时的主推热点,但在笔者看来,该模式的选拔时间节点至少应放在本科一年级末或二年级初。因为仅凭高考成绩,无法确定学生是否能够适应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方法和生活环境,而且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自身发展的规划需要一定时间。此外,考核的时间节点不宜过密,以免频繁打断贯通式培养过程。

科学的选拔考核机制既是为了避免该模式入选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主动流失,也是为了对不合要求的学生进行分流。由于贯通式培养模式本身就是为了节约在重复环节上浪费的时间,因此一般来说中途是不授予学位的,但必须给学生留下出口。在不同阶段退出的学生,应当允许其进入普通班级按照相应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在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后获得相应学位。这样既可以保证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质量,又可以解除入选学生的后顾之忧。

给学生更多机会“走出去”

为了避免本研贯通相对封闭的培养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要注意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得到多国多校的联合培养、获取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方法训练以及接受多导师指导。

在长周期培养过程中,可以有计划地派学生到国内外相应学科领域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攻读联合学位或进行短期访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顶尖学术交流活动,感受前沿思想观念的碰撞,培养国际视野,拓宽科研思路,兼收不同国家、高校、导师之所长,结合自身兴趣和特色,形成科研生长点和突破口。

在培养方案设计中,高校应明确提出跨学科课程选修的要求,根据科研需要和个人特点,以交叉性、综合性课程体系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拓展思维方式。同时,还要强化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训练,加大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类课程比重,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实验室轮转是国际上常见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之一,但在我国却很难施行。主要原因在于研究生从进校伊始就确定了和导师一对一的指导关系,导师之间、学科之间很难突破界限,而且实验室轮转需要占用较长的学习周期,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很难腾出时间。由于本研贯通在本科期间就已有导师团队介入,但关系相对松散,且培养周期较长,为实验室轮转的实行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条件。实验室轮转还可以帮助学生与多学科的导师和同学接触,与多种实验设备及技术方法接触,从而完成人际网络、知识技术的积累。

国内外访学、跨学科选修、实验室轮转等培养环节的落实,可以有效打破培养环境的封闭性,为本研贯通入选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科研创造提供有益帮助。

本研贯通期待管理部门通力配合

本研贯通要实现机制上的无缝对接,必须得到研究生院、本科生院等职能部门和各培养单位的大力配合,并制定完善的配套制度予以保障。

在该模式的顶层设计上,分管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校领导要在兼顾学校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达成运作该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共识;职能部门再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划分实施该模式的学科专业范围,然后由各培养单位自愿申报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具体运作的策划书。在该模式入选学生的选拔和考核方面,具体时间和方式可由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职能部门只需监督程序和复核结果即可。

在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计上,需要职能部门提出基本要求和规范,培养单位负责整合课程和细化培养环节,而导师及其团队要依此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

在该模式的运作过程中,职能部门负责在生源分配、项目安排、经费使用等方面为相关培养单位提供政策倾斜,培养单位则负责为入选学生指派导师、优化课程、强化指导、落实培养计划。

在该模式运行的制度建设上,应制定与之相配套的选拔及考核办法、分流制度及后续管理办法、学籍管理办法等,明确各方责、权、利。

在考虑与该模式相关的保研指标分配、中途学位获取、退出学生出口调整等具体问题时,也要由职能部门和培养单位以及导师们充分协商、妥善安排,职能部门除了给予必要的扶持与监管之外,应尽量保证培养单位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和灵活度,根据学科特色和学生需求进行处理。

尽管本研贯通利弊并存,但只要选择了适宜的学科和生源,并在培养过程中畅通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环节管理,就一定能充分发挥该模式的有效性,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再添助力。(作者单位系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作者:张莉

招生信息
近期热点
考研工具箱
查询
统考
推免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