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文正妈妈
转载授权自果壳亲子(guokr_kid)
有一个“胆子小”的小孩,是一种什么体验?
看到别的小朋友一起玩,TA想玩却不敢过去;
别的孩子上课举手特积极,TA却连当众说话都不敢;
一见生人就想躲,别说打招呼,连眼神交流都不敢;
别人从TA手里抢东西,只会哭,不敢反抗;
害怕一个人睡觉、吃饭、上厕所,做什么总是需要有人陪着;
……
“对!我家孩子就是这么胆小!”你说,她说,很多妈妈都忧心忡忡地说。
怕这个怕那个的孩子,真的是胆子小吗?家长又该如何陪伴这样的小孩长大?咱们今天来好好聊一聊。
感觉“害怕” ≠ 我很“胆小”
我曾经也不明白,总把孩子害怕当做他胆子很小。但其实,心怀恐惧,并不代表胆小。
研究表明,43%的6至12岁儿童曾经历恐惧。[1] 例如,怕黑,怕打雷,怕独处,怕噪音,怕毛毛虫,怕大型犬,有些孩子还会怕水、怕洗头、怕马桶“咕咚”一下的冲水声。甚至有些成年人,至今仍然害怕一个人睡觉,而有些看起来人高马大的Strong Man,却还会被蟑螂、毛毛虫吓得嗷嗷叫,“花容失色”。
恐惧是每个人一生、不同阶段都有可能会面对的问题。
某个年龄段存在的恐惧特定内容以及恐惧强度,取决于每个人的学习和体验的历程。就像有的孩子,2岁前并不怕黑,可是不知道哪一天开始,突然害怕走夜路,害怕没开灯的房间,害怕一切黑漆漆的角落。
我就曾试过带儿子小正去玩一个镜子迷宫,2岁多时我牵着进去,他觉得四处反射的镜子新鲜有趣,一路哈哈大笑。但6岁时自己进去,几回碰壁,走不出来,吓得哇哇大哭,回来夜里还做噩梦。
这是因为,孩子对事物的恐惧也是分阶段的。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越小的孩子胆子越大。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反而胆大妄为,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啥都想摸摸。
但当孩子被吓过、被烫过、被摔过、被大人厉声喝止过,恐惧就油然而生。这时,你再让他尝试,他们就会退缩,害怕,抗拒。因为大脑里的自我保护意识会跳出来,告诉他们“小心,可能有危险。”
另外,先天性格也会影响每个人对待陌生事物的态度。
例如,当你纳闷孩子为啥去到新地方会格外抗拒时,有可能他是真的害怕、畏缩,但也有可能是内向型孩子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
看似小心翼翼、瞻前顾后,是因为性格谨慎的他们,需要确认环境的安全,内心的感受,再考虑是否接纳和进入。
我家老大属于高敏感族,刚上幼儿园时,第一个月基本上不怎么跟老师和小朋友交流,总是躲在角落默默一个人玩儿。那会老师的评价是“他胆子小,比较怕生。”
但我深知,他不是“怕”,而是在“观察”。观察新进入的这个环境,观察新闯入他世界的老师和同学。而我需要做的是耐心地等,等到慢热的他安全感到位,自然会慢慢融入其中。
果不其然,一个月后,他开始敞开心扉,每天放学会跟我们交流,新认识的朋友,在园内玩的游戏,老师新教的儿歌。原本老师口中的“胆小鬼”,开始越来越大方了。
所以,当孩子说“我怕”时,别着急给他们扣上“胆小”的帽子。因为恐惧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随着年龄和认知的增长,恐惧会消散,但被贴上去的标签,却可能留下难以抹去的伤害。
每 5 个孩子,就有 1 个“孩童焦虑”
恐惧不代表胆小,但过分的恐惧却会带来焦虑,影响生活。
当孩子表现出过度胆小怕事的状态,可能是出现了“孩童焦虑”。哥伦比亚大学青少年儿童焦虑性障碍的专家Anne Marie Albano,在《你和你焦虑的孩子》一书中,列出了“孩童焦虑”的四种典型症状:[2]
1、当下立刻表现出来的恐惧反应
对待担忧的事情,得知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害怕,想跑。比如,有的孩子一听说要去打针,还没见到医生,就先哭为敬。
2、超越实际情况,过度强烈的恐惧反应
反应过激,恐惧程度与实际情况产生的威胁不成比例。比如,入园焦虑,还没走出家门,已经抱着妈妈大腿,哭天抢地,强烈抗拒,仿佛上学是去经历酷刑的大灾难。
3、真实情况并不危险,孩子过度地主观想象
别人看来平平无奇的一件小事,但孩子却认为天塌下来般崩溃。比如,午睡醒来,以为要迟到了,害怕老师责罚,在家嚎啕大哭,死活不敢上学。
4、过度激动,难以安抚
如同惊弓之鸟,随便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不安,遇到点惊吓都会。比如,有些孩子睡梦中被突如其来的鞭炮声吓到,可能哭几嗓子,稍微安抚下就好了。但有些孩子,却能够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整夜缩在你怀里,再也无法入睡。甚至留下阴影,一听到类似的鞭炮响声就会瑟瑟发抖。
Anne Marie Albano教授的研究发现: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孩子正在经受焦虑性障碍的困扰。[2]
虽然听起来吓人,但其实这是儿童时期非常普遍的心理状况。背后是遗传基因、家庭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混合导致的结果。
她指出,“恐惧”能够让人们警觉,逃脱当下面临的危险,而“焦虑”则是一种更加长远的保护机制。因为只有当孩子的大脑发育到一定程度,可以理解“未来”的概念,能够推理、想象还未发生的可能性时,孩子才会感受到焦虑。
从积极的角度讲,恐惧感的变化正反映出孩子思维的发展。
面对过于谨慎,容易恐慌的孩子,家长是最重要的引路人。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帮他们避开“未知危险”,相反,是要协助他们“正视危险”,在控制与失控、安全与恐惧、稳定与可能性的矛盾中寻找平衡。
如何给孩子“过度警报”
的大脑减减压?
我们的大脑非常神奇,在遇到危险时,它会有一套复杂的保护机制,让你远离威胁,不受伤害。但如果大脑中的警报器过于敏感,对微妙刺激高度在意,对外来信息的处理太深入,就容易身心不堪重负,陷入过度恐慌和焦虑的情绪。
大人害怕时,知道怎么处理;孩子害怕时却不懂,所以会怕上加怕。
众多的心理学家、大脑研究学者,都用不同的实验和数据证明了:孩子们更能感受到焦虑和压力,但承受压力的能力及“修复力”远不及成年人。[3]
而北京师范大学的秦绍正教授通过实验发现:儿童经历较多压力和焦虑,会导致情绪相关神经网络发育异常,进而影响后续脑智发育。
同时,实验也指出:父母积极的社会支持,或采用更多积极的教养方式,能够使孩子在面对负面情绪加工时杏仁核兴奋水平降低,并且学会采用更积极有效的方式来调节情绪。[4]
那到底如何做,才能够帮助孩子“过度警报”的大脑,熄熄火,降降压呢?
1、停止过度保护和溺爱
爬高怕摔着,喝水怕呛着,拿东西怕砸着,怕脏不给孩子在地上爬,怕磕不给玩滑梯,怕外面细菌互相传染,出门都不让他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这是许多家庭对待心肝宝贝小心翼翼呵护的态度。
孩子并非天生胆小,往往是爸妈一惊一乍,过于夸张化的处理方式,无形中形成了压力,才造成了孩子的心理紧张。
孩子在你威胁的口吻中逐渐变得胆小,你却给他贴上了“怂”的标签。
管得越紧,越会加深孩子对外界的恐惧,增加对父母的依赖,变得畏首畏尾、过于规矩、缺乏自信。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有时会信以为真,对这些莫须有的事物产生强烈的恐惧。
放手并不会把孩子置于危险的境地,但不放手,一定会。
未知最容易让人恐惧,而敏感的孩子对待未知,更容易胡思乱想,放大危险性。
比如,“第一次学游泳,下水让我心跳加速。”然后,对自己的恐惧提出质疑——“我害怕的是下水,还是害怕溺水?”
在内心分辨清楚,我并非怕水,而是在水里让我没有安全感,害怕自己不会游泳,随时可能被淹死。
家长可以伺机反问:“你看水里那么多人不会游泳的,他们谁溺水了吗?”、“出现什么因素,才会导致溺水?”、“万一溺水,岸上有救生员,水里有教练,你身边还有我们,是不是第一时间都会帮助你?”
通过多次的交谈,让孩子对游泳的恐惧从抽象化转为具体化,再将消除恐惧的办法具象地刻到他脑子里,一点点打败他的恐惧,化解焦虑。
当孩子能够感知到自己恐惧的原因,学会去质疑恐惧,那么许多不切实际的顾虑,也就会烟消云散了。
3、增加积极体验,逐步克服焦虑
奥斯卡有一部获奖短片《鹬》,温暖又寓意深刻,细节触动了万千家长。
鹬宝宝害怕海浪,不敢自己去捕食。可是当它张嘴跟妈妈讨要食物时,鹬妈妈的做法,却是一遍遍轻推鹬宝宝出去,教它如何自己啄食。
鹬宝宝初次靠近海边,被风浪打成落汤鸡,鹬妈妈温柔安抚。但事后却仍一遍遍推它出去,让它学习如何在风浪当中渐渐丰满羽翼。
因为鹬妈妈知道,自己无法替孩子挡住所有的风浪,所以宁愿放手让孩子锻炼,鼓励孩子在风浪中求生存!
而当鹬宝宝成功克服对海浪的恐惧,捕食到第一份食物后,成功带来的积极体验,让它不再害怕,不用妈妈再助力,也能勇敢走出去。
所以,比起说一千遍“不要怕”,不断累积正向体验的过程,更能让孩子萌生掌控感,克服未知带来的恐惧,焦虑也就消除了。
面对胆怯不敢上前的孩子,父母无条件的爱,才是治愈孩子的万能灵药。
有爱加持,就没啥可怕。
参考资料:
[1] 《儿童恐惧心理学》,埃维.克罗蒂,阿尔贝托.马格尼,人民邮电出版社
[2]《如何培养能够克服焦虑的孩子》,Anne Marie Albano,TED Push演讲
[3]《在焦虑的世界里养育不焦虑的孩子》,(美)凯蒂·赫尔利,朝华出版社
[4] 《儿童经历较多压力和焦虑,会影响脑智发育!如何缓解焦虑?》,北京师范大学 秦绍正
接下来直播主题如下
即可开启直播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