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辅导班-北京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真题

2020-07-23 来源:东饰资讯网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辅导班-北京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真题

专业介绍区域经济学(RegionalEconomics,也称地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辅导班,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使用城市经济学一词。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其与区位理论既有联系,也存在区别。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1、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2、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3、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吮与政策、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辅导班,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www.ssqbedu.com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东欧和原苏联在60年也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经济评价,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区域发展纲要提出科学的依据,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辅导班,并为区域经济建立起计量经济模型。北京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真题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1)厂商的收益的概念总收益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平均收益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边际收益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2)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第一,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由于AR=MR=P,因而,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是重合的,都用同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来表示。第二,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曲线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www.ssqbedu.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