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土鸡生态养殖关键技术探究

2024-09-28 来源:东饰资讯网

摘要:是指充分利用树林、果园、灌木、草坡等自然或人工环境,选择土鸡品种进行放养,采用野外采食与人工喂料相结合的方式,让鸡肉、鸡蛋具有天然优良品质。本j文通过研究总结了土鸡生态养殖过程中的,旨在为养殖对象提供参考,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和效益。

关键词:土鸡;生态养殖;关键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肉蛋奶等畜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通过实施生态养殖得到的鸡肉、鸡蛋具有味道鲜、肉质好和安全等优势,因此各地优质土鸡养殖产业迅速发展。但是,因技术缺乏、分散饲养等原因,在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从养殖场建设、育雏、放养、疫病防治等方面研究总结生态养殖关键技术。

1场址选择与布局

1.1场址选择。鸡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卫生、进出道路畅通、排水和供电方便的禁养区和限养区外,且有适宜放养的林带、果园、草场、荒坡或其它经济林地,满足卫生防疫要求。放养的林地坡度在45℃以下,便于鸡只放牧运动,林地郁密度小于70%,有足够的通风和透光效果,并且有相对充足的野生杂草供鸡只采食。1.2场区布局。养殖场布局应科学、合理、实用,功能区界限分明。可分成生产区、隔离区及无害化处理区,规模较大的鸡场可设管理区。根据地形、地势和风向确定房舍和设施的相对位置,各功能区应界限分明,联系方便并有明确的标识。生产区主要包括育雏舍和放养鸡舍,育雏舍应与放养区严格分开,设消毒池和消毒室,放养区四周设围栏。隔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设在场区下风向处及地势较低处,距离生产区50m以上。粪污无公害处理设施,如沼气、焚烧炉或深埋处理。管理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处或侧风位的地势较高处,主要包括消毒室(池)、防疫室、办公设施等。

2育雏

育雏是土鸡养殖中不可缺少的的一环,特别是自身进行孵化和育雏的养殖户。适宜的育雏方式,合理的饲养管理是土鸡生态放养的基础。2.1育雏方式。可依据养殖实际条件选择地面育雏、网上平养、立体笼养等育雏方式。地面育雏是指在地面铺上厚为3~5cm清洁垫料,如谷壳、桔杆、锯木粉、谷草等;网上平养育雏是指在离地面50~70cm高的平网上育雏,平网可用金属、塑料或竹木制成;立体笼养育雏是指重叠平层笼或阶梯笼内进行育雏,一般为立体3层或4层重叠式育雏笼,多为金属制成。2.2准备工作。育雏前,应做好鸡舍设备维修维护、清洁消毒、提前升温、疫苗药品等准备工作。要确保育雏前育雏舍保温性能好、无鼠洞且干燥,门窗能开关严密、能通风换气。检修育雏笼、供暖设备等,确保能正常使用。还应配备适量料槽(桶)、饮水器、清洁消毒以及其他需添置的用具。雏鸡入舍前2周内要做好育雏舍、设备、工具等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可采用烧碱先喷雾消毒、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进行薰蒸消毒。进雏前2d进行预升温至33~35℃,准备足够的喂料盘、饮水器等器具和雏鸡专用全价饲料、药品等。2.3雏鸡饲养管理。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初饮水中可加0.01%高锰酸钾或适量的复合维生素,饮水要清洁卫生、新鲜,保证由足够的饮水空间。雏鸡开食的饲料要求新鲜,营养丰富,易消化,建议采用正规厂家提供的全价雏鸡料,以保证营养所需。喂料宜少食多餐,前3周内应让鸡在任何时间都能得到饲料,3周龄后要等料吃完后再喂料。温度一般从35℃开始,第一周降5℃,以后每周降2~3℃为宜,到6周后降至18~21℃。可通过喷水保持空气湿度,从75%每周降5%,5周后稳定在55%。饲养密度要依据周龄和饲养方式确保雏鸡生长。为减少啄癖的发生,一般7~10日龄进行雏鸡断喙。最初0~3d实行24h光照(白天自然光照,晚上人工补光),4天以后每天减少1h。还要注意育雏舍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3放养

3.1放养区选择及设施。放养鸡舍选择地势高处的平地分点建设,一般每300~500只为一群。按山地走向,建舍间距100m以上,尽可能按坐北朝南搭建能防雨、遮阳、避风、保暖的鸡舍。放养区选择地势高燥、采光充足、排水、隔离条件好的草坡、林地、果园等均可,坡度不能过陡,以12~15度为宜,不得超过20度。应设置有分隔网栏(高1.8m,网孔5cm×5cm)及固定喂料槽、饮水器等喂养设施。放养区入口处应设置相应的消毒设施。有条件情况下应在鸡场放养区内配备有效的监控设施设备,以便监测掌握鸡群整个生长状况。3.2准备工作。放养前要开展检查维修、雏鸡筛选和适应性训练等准备工作。在放养区域查看围栏是否有漏洞,以防止或减少鼠害、蛇等天敌的侵袭,同时准备饲槽和饮水器等设施。夏季要提前搭建可供鸡群避荫遮阳网。对拟放养的同批次雏鸡进行筛选,首先按公母划分后再按大小强弱分群放养,淘汰病、弱、残等个体。育雏期在投料时以口哨声或敲击等方式进行适应性训练,使鸡产生条件反射形成习惯性行为,以便放养时让鸡跟随饲养员采食和归巢,尽快适应放养环境。3.3放养方式。实行分区间歇放养或轮牧,将林地、果园、山坡、草地等放养场地划分若干放养区,每个放养区用围墙、尼龙网或铁丝网等隔开,根据饲养数量及当地放养条件决定间歇养殖的时间,一般两批鸡的间隔时间不能少于1~2个月。3.4放养时间雏鸡脱温后(建议4周龄后),选择气温相对稳定、阳光照射较好,地面不潮湿、白天气温不低于15℃时开始放养,如气温低的季节,40~50日龄开始放养,还应注意天气变化的应对措施,标准是放出鸡只以活泼喜动为宜。早晚温差时,可采用舍内养殖为主、放牧为辅的方式。切忌下雨和大风天气进行放养,否则容易感冒患病。3.5放养密度。放养应坚持“宜稀不宜密”的原则。根据林地、果园、草坡、荒坡等不同饲养环境条件,选择适宜规模和密度。各种类型的放养场地均应采用全进全出制,根据土壤畜禽粪尿(氮元素)承载能力及生态平衡,不同放养场地建议按以下密度:阔叶林不超过1005只/hm2,针叶林不超过450只/hm2,竹林不超过975只/hm2,果园不超过660只/hm2,草地密度为每批不超过375只/hm2,山坡、灌木丛不超过600只/hm2。3.6饲养管理。3.6.1供水。放养区域可采用自动饮水器、水槽(盆)或架设水管安装乳头饮水器等方式供水。自动饮水器按照每50只鸡配置1个,水槽或水盆按照每只鸡水位为3~5cm,建议有条件在适当位置架设水管安装乳头饮水器,供水更清洁、新鲜,也能节省劳力。3.6.2合理配料。因放养环境差异较大,自由觅食的自然营养物质,远远不能满足土鸡生长的需要,应根据生长不同阶段合理配料。建议放养早期采用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以保障鸡群的健康生长。放养中期舍内一半全价料,舍外补饲五谷杂粮及青饲料。上市前两个月为全部五谷杂粮及青饲料,已提升风味物质含量。其中应青饲料应选择优质新鲜的,在雏鸡阶段最多只能占饲料总量的10%,完全放牧饲养阶段,随日龄增长,青绿饲料的进食量可占到饲料总量的20%~30%。3.6.3饲喂方式。根据土鸡日龄、生长发育、林地草地类型、天气情况决定饲喂次数、时间及喂料量。喂料应定时定量,每天早晨、傍晚各喂料1次,喂料量随着日龄合理增加,夏秋季少喂,春冬季多喂。3.7饲养周期。按照土鸡公母强弱分群放养的原则,一般建议公鸡养至4~5月龄可上市,母鸡养至5~6月龄可上市,为增加鸡肉的口感和风味,可适当延长饲养周期。当然还要结合土鸡品种特性和市场行情综合考虑,适时上市,以提高经济效益。

4疾病防治

4.1原则与措施。疫病防控原则是间歇养殖、加强消毒、有效免疫、防病驱虫。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来制定防控措施。首先注重疫苗接种,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防止发病;注重防病驱虫,投放重要疾病及抗菌用药物,有效防病驱虫;加强养殖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防止早期感染;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鸡体的抵抗力,减少应激和疾病抑制。4.2免疫。根据各地流行的土鸡疫病种类进行免疫,根据实践推荐免疫程序如表1,其中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国家强制性免疫病。免疫剂量及方法,按照各疫苗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即可。特别注意,购买脱温鸡要进行后续免疫。4.3预防用药。注重防病驱虫工作。育雏阶段应在饲料中加入预防鸡白痢和抗球虫的药物。放养鸡直接接触土壤,易感染寄生虫病,每隔l~2个月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驱虫一次,直到上市。4.4消毒隔离。要做好养殖场消毒和隔离工作,严禁闲杂人员、车辆、其他动物和禽产品进入养鸡生产区。包括鸡舍、环境等各个区域的消毒,养殖场应常年配备2种以上足量消毒药物,轮换使用,做好场区的灭鼠和灭蚊蝇工作。发现病鸡及时隔离治疗,病死鸡及粪便按规定作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每批鸡出栏时清空,必须对育雏舍、放养区和器具等进行清彻底清洁和消毒。

参考文献:

[1]蒋财水.磐安土鸡规模化生态养殖经验介绍[J].畜牧与兽医,2005,37(1):28-29.

[2]杨明爽.山区土鸡生态养殖模式及效益调查[J].浙江畜牧兽医,2016,41(5):18-19.

[3]安益龙.提高雏鸡育成率的措施[J].家畜生态学报,2000,21(3):41-42.

[4]高启峰.土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3):100-101.

[5]陈天乐.分析果园优质高效土鸡养殖新技术[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21):114-115.

[6]徐可玲,王明章.浅谈林下土鸡养殖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4(1):129-130.

[7]邹先念.优质土鸡疾病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6,33(11):126-127.

[8]盛冬菊.浅谈药物选择对家禽疾病治疗相关问题[J].吉林畜牧兽医,2017,38(1):36-38.

作者:张晓晖 李廷见 王育伟 周爱民 肖龙 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