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文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解难题能力的科普文,如果你不想了解分析过程,请拉到页面最下方,直接阅读结论。
“培养孩子学科智力”系列的上一次更新是8月30号,今天是9月16号,中间这半个多月,写的内容都是和开学工作相关的,所以停更。
这是理由一,更重要的理由是,当我写了这个系列的第10篇《智力也是天生的(下)》之后,我脑子里关于学习辅导的存货用完了,无法输出新的内容。
而阅读《学科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一书也遇到了瓶颈,关于“顿悟”的一章理解起来很困难,所以基本停止了阅读。
今天早起听《罗辑思维之怎样成为一个高手》,还有那篇发在朋友圈的《这也能叫做节日礼物》,两者不约而同谈到了学习的内化过程,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写写画画,是将书本的知识与大脑中原有知识联系起来的好办法。
我一想,还真是的,凡是读懂、读透,可以用文字写出自己理解的书,无不是被我画的乱七八糟的。
《学科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一书的前四章,也是圈圈点点、写写画画,页面上到处是我读书时的感想。
写下这些感想的过程,就是将自己脑子中原来的知识和经验联系书本内容的过程。所谓有感而发,前提是脑子里得“有”,才能“发”。
《学科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一书,前四章属于第一部分“学科能力发展与障碍的知识表征机制”,和《学习行为障碍诊断与辅导》一书的的内容基本相同,而后一本书的技术,我已经在个案中运用的很娴熟了,所以阅读时比较容易理解、感想也多。
从第五章开始,属于第二部分“顿悟思维的知识表征机制与知识的类型”。因为对“顿悟”不是太理解,所以读起来很困难。
早上的听书和读文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之所以读不下去,是因为缺少与现实的联系,而难以理解;如果我和以前一样,边读边写边画,把内容和脑中固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是不是就能读通了呢?
钱钟书先生一生不藏书,脑子就是个超级图书馆,是因为他老人家读书必做笔记,一生累积的笔记有178本。这就是用笔记将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变的看的见,这就是思维的可视化过程,用这个过程将知识内化。
哈哈,原来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是顿悟,或者叫做“灵光乍现”吧。
要不要试试呢?那就试试吧。
于是,我重新开始读第六章,边读边在书上画和写,还在本子上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很快,这一章我读懂了。
再回过头想想自己读懂的过程,也就是“顿悟”的过程。
于是,第五章,我也懂了。
说了这么一堆废话,到底我读懂了什么呢?对你又有什么用呢?
用思考,绘制大脑地图顿悟,就是突然领悟,往往出现在做一些难题过程中。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灵光一现”的惊喜感。
一个学生在某一学科的顿悟能力越强,那么他解决这个学科难题的能力就越强,成绩也就越好。换句话说,学生的“顿悟”能力是学生在这个学科学习能力的直接体现。
好了,如果我们把“顿悟”的过程,看做是一个开车去某个陌生地点的旅行的话,那么需要些什么条件呢?
首先,我们需要一张地图,可以是电子的,也可以是纸质的。有了地图,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和将要到达的位置。
这就是理解题义的过程。
如果这张地图不全,或者标注不清楚,或者太复杂,就会对我们旅行的过程造成困难。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问题,知识不完整、知识不准确、知识太乱,引起的对题目理解的困难。
这里的知识,是陈述性知识,也就是“是什么的知识”,即基本的概念和定理。
一个解题的高手,脑子里首先有一幅非常清晰、准确的知识地图,扫几眼就能够看出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而学科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脑子里的知识地图往往是不完整的,这就需要找出缺少的部分,并且把它拼到地图上,获得完整的学科知识地图。
或者地图是完整的,但不清楚,这就好比学生脑子里有知识、但是不准确,这时候就需要重新定义,确保学生理解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还是一种,就是地图太复杂了,一下子找不到所要定位的地点。这相当于学生注意到的信息太多,而大脑中的C盘,也就是短时记忆容量不够,一下子无法处理那么多程序,死机了。
人的短时记忆是有限的,怎么办呢?
如果是地图太大、太复杂,看不过来,我们怎么办?
对了,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啊。
那么,学生可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把部分信息暂时放入长时记忆,也就是放大地图,只看一小部分,看清楚了,记下需要的信息,再移动页面,看其他的部分。
如果就算一部分一部分地看,需要记录的信息量还是很多,那我们就用笔记下来,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我在读这本书时,因为信息量太大,就是这么做的。
好了,到现在为止,地图问题解决了,我们有了一张清晰、明了、准确的地图,知道我们应该从哪到哪。
也就意味着学生理解了题目的含义,知道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了。
此时,我们可以在纸上列出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问题,相当于在地图上画出路线图,对要去哪做到心中有数了。
完成了这些步骤的学生,基本上解题需要的知识是没问题了。
以上是理解题目的过程,接下来是解题的过程。
也就是我们有了一张清晰、完整、准确的地图了,要怎么要开车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如果开车的是老司机,即使路线不熟,也会比较顺利地开到目的地。如果是新手司机呢,问题就来了!
我坐过几次新手司机的车,感觉是四个字“险象环生”。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体验?红灯时,“刷”的一停,你往前一冲。拐弯时,猛地一拐,简直要把你甩出车去。启动时,可能会慢半拍,后面的车“嘟嘟嘟”地按喇叭了,才反应过来——“原来换绿灯了”。
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个人经验,不代表所有的新手司机都这样。
之所以说这个,是为了说明技术的熟练度对解决问题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程序性”知识——“怎么做”的知识对解题的影响。
学生学习困难中有两种情况,说明他的程序性知识出现了问题。
一种是爱耍小聪明的学生。他们往往一听就懂,但做题非常慢。老师总说他们粗心,其实是因为他们自己觉得自己聪明,听了原理,也就是陈述性知识就觉得自己会了。
如果按部就班地依照老师的解题步骤来解题,他们会觉得很没有意思、不足以显示自己的聪明。
所以听懂原理后,就自己折腾。因而,解题步骤,即程序性知识不会、或者不熟练。
也就是搞明白了地图、但开车技术不行,不愿去驾校学习,自己在家摸索。他们最后也会开车,但时间花得比上驾校长,还有可能窍门没摸清,开的磕磕碰碰。
写到这里,羞愧地发现自己读书时就是这种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导致的结果是,因为解题比别人慢,然后越来越不想做题,数学和物理的学习成绩那是相当差。
二是非常听老师的话,但不思考的学生。他们往往认真记录,却总是错了再错。他们在上课时把精力放在记笔记上,老师怎么写,他就怎么抄。
解题时,照着老师的格式,一步步的套,但从来没有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解题流程,不知道前后步骤的联系是什么。
这好像是一个始终有个教练坐在副驾驶的新手司机,教练在,他就会开,教练走了,他就不会了,自己没有对开车技术领悟和思考。
有了地图,有了技术,是不是一定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呢?答案是,不一定。
那问题在哪呢?
还有一个情绪问题。
如果这位司机刚和人吵了一架,或者沿途的地形,和他曾经出过事故的地方的地形很像,心里就会有愤怒或者恐惧情绪积累。
带着这些情绪上路,就算地图再完美,驾驶技术再高超,仍然会有出问题的可能,而可能性与消极情绪的强度成正比。
很多某个学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面对这个学科时,会有条件性的情绪,从而导致知识的遗忘和步骤的错乱。
比如我,高中时,一考数学,卷子刚发下来的前几分钟,脑子必定是一片空白,感觉什么都不知道。现在想来,那时我要是知道这么多,可不妥妥是个学霸么。
哈哈,洋洋洒洒这么多,为了保护大家的脑细胞,总结一下吧:
某个学科的学霸,必定能迅速、高效地解决学科难题。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完整、准确、清晰的学科知识(陈述性知识,还需要熟练、最好是自动化的解题过程(程序性知识)。
除此之外,还要有平静,最好略带愉悦的心情。
关于如何成为某个学科的学霸,各位老司机、新司机、准司机,还有像我一样只想依赖老司机的乘客,你们都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