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2:20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7:51

1.被同伴驱逐的蝙蝠

很久以前,鸟类和走兽,因为发生一点争执,就爆发了战争。并且,双方僵持,各不相让。

有一次,双方交战,鸟类战胜了。蝙蝠突然出现在鸟类的堡垒。“各位,恭禧啊!能将那些粗暴的走兽打败,真是英雄啊!我有翅膀又能飞,所以是鸟的伙伴!请大家多多指教!”

这时,鸟类非常需要新伙伴的加入,以增强实力。所以很欢迎蝙蝠的加入。

可使蝙蝠是个胆小鬼,等到战争开始,便秘不露面,躲在一旁观战。后来,当走兽战胜鸟类时,走兽们高声地唱着胜利的歌。蝙蝠却又突然出现在走兽的营区。“各位恭禧!把鸟类打败!实在太棒了!我是老鼠的同类,也是走兽!敬请大家多多指教!”

走兽们也很乐意的将蝙蝠纳入自己的同伴群中。

于是,每当走兽们胜利,蝙蝠就加入走兽。每当鸟类们打赢,却又成为鸟类们的伙伴。

最后战争结束了,走兽和鸟类言归和好,双方都知道了蝙蝠的行为。当蝙蝠再度出现在鸟类的世界时,鸟类很不客气的对他说:“你不是鸟类!”

被鸟类赶出来的蝙蝠只好来到走兽的世界,走兽们则说:“你不是走兽!”

并赶走了蝙蝠。

最后,蝙蝠只能在黑夜,偷偷的飞着。

2.疑病乱投医 ·手册名称:寓言故事大全
·所属著作:中国寓言
·故事名称:疑病乱投医
·来源:网络

有个人偶感风寒,咳嗽不止,他觉得浑身都不舒服,就去请医生看病。医生看了看他那个无精打采的样子,又摸了摸脉,说他是得了蛊(gu)病,如果不抓紧治疗恐怕会丢命。这个人一听吓坏了,连忙拿出许多金子,求医生一定要治好他的病。
这个医生给他开了治蛊病的药吃,说是这种药可以攻击他的肾脏和肠胃,又会炙烧他的身体和皮肤,因此,吃这种药必须注意禁美味佳肴,否则药物难以奏效。一个月过去了,这个人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了,除了咳嗽,还有内热外寒,百病发作。加上他一个月的禁食,营养不良,身体瘦弱疲惫,真的像一个患蛊病的人了。
无奈,他又请来另一个医生为他治病。这个医生检查了他的各种症状,诊断他患的是内热病,于是又给他寒药吃。这次,他又花去许多金子。
他吃过医生给他开的寒药,结果搞得他每天早晨呕吐,晚上腹泻,痛苦不堪。休谈禁食美味佳肴,这次连饭都不能吃了。他心里非常害怕,这样下去恐怕真的保不住命了。于是,他又反过来改服热药,谁知这样一来,他又出现全身浮肿,到*痈长疖生疮,搞得他头晕目眩,真个浑身是病,一天到晚叫苦不迭。
他又拿出钱财,第三次请来一个医生。这个医生见他满身是病,真不知从何医起,结果是越医病越重了。
后来,邻居的长辈们见他形容憔悴,病症奇特杂乱,于是开导他说:“这都是庸医害人、你胡乱吃药的结果。其实你本没什么大不了的病。人的生命,本以元气为主,再辅之以一日三餐正常的饮食。而你呢,天天吃这药喝那药,千百种药毒搅乱了你的体内正常秩序,结果既损害了你的身体,又阻断了饮食的营养供给,所以肯定会百病齐出。我看你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安定思想,首先休息好身体,再辞谢医生,放弃药物,恢复营养,多吃你喜爱的食物,这样,你的元气就会慢慢在体内恢复,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自然而然吃东西便觉有滋味了。一天三餐饭,便是最好的药,你不妨照我说的去做,保证有效。”
这个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按照老人所说的去做了,仅仅只一个月,果然身上的各种病症就消除了,身体又恢复了原样。
其实生活中往往就是这样,越疑心自己有这病那病,就越觉得果真有病,结果乱投医、瞎吃药,把个没病的身体搞得到处是病。处理问题也是一样,如不从实际出发,仅凭想当然就去东一鎯头西一棒子地瞎来一气,结果问题必然会越来越严重,事情越办越糟糕。

3.钱神自白 ·手册名称:寓言故事大全
·所属著作:中国寓言
·故事名称:钱神自白
·来源:网络

有一位尊神,脸色殷红,眼睛方正,圆圆的脸上刺了一些符号,站在大道中间,热气冲天却又夹着一些臭味。许多人围在他四周叩拜,祈求得十分诚恳恭敬,也有些人站在一旁观望叹息,既不以为然又舍不得离开。
“这是什么神呢?居然如此不可一世?你到底有哪些功绩?”有人发出了疑问。
神听到后,傲慢地摆开了:“说到我的功绩嘛,可说是恩泽四海,无可限量。如果不是我,天下会有许多人穷苦困顿,难以生存。达官显贵无不对我孜孜以求,得到以后目光灼灼。平民百姓个个对我恭顺有加,希望我垂怜于他们。官吏没有我就不会快乐,商人没有我就活得没意义,交游没有我就难以周旋,文章没有我就难以显达,气质没有我就难以高贵,亲戚没有我就难以亲近,家庭没有我就难以和睦,就连爱情和生命这些被人反复歌咏的主题如果失去了我,也难以持久。你说,普天之下,还有谁有我的功绩大呢?”
这时,一位不服气的年轻人站出来说话了:“可是,当初人类从洪荒中走出来时并没有你,千百年的捕鱼耕田也不见你的身影,历史的发展也没靠你。恰恰是你这个魔鬼出世以后,才搅得世道纷乱,人心不古,各种罪恶因你而加剧。庸人依你来判断轻重,小人以你来决定取舍,官人因你而作奸犯科。损人利己,尔虞我诈,敲诈勒索,弄虚作假,走私贩毒,巧取豪夺,行贿受贿,狂赌乱嫖,卖身求荣,草菅人命和醉生梦死等数不尽的社会弊端和人性丑恶,都离不开你的*和推波助澜。你制造争斗,亲近*,败坏人心,这些难道都是你所谓的功绩吗?你驱使天下数不尽的人,忙忙碌碌为你奔走,即使正直纯朴之人也很容易受你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变得自私和可憎。你说,你功在哪里?绩在何方?”
气度不凡的这尊神沉吟了一会说道:“血气方刚和稚气可爱的小子,你发表的这一通演说实在是正确极了,但这恰恰不仅是我的神通广大之处,而且也是历史发展的必要过程,同时也是人们自身所固有的一种本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我仍然会大受欢迎,是不可缺少的偶像和原动力。不信,你走着瞧。”说完,这尊神仰天大笑,举目顾盼,挥手告别。数不清的人们簇拥着这位天皇巨星般的神浩荡而去,这时,大家看到在这尊神的背后刻着一个“钱”字。
这则寓言深刻地说明了:钱的确很有神力,但弄不好也有其巨大的危害性。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反对腐朽的“拜金主义”,让钱回到“实现商品交换价值”的本位上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孔雀惜尾 ·手册名称:寓言故事大全
·所属著作:中国寓言
·故事名称:孔雀惜尾
·来源:网络

有一只雄孔雀的长尾巴真是漂亮极了,金黄和翠绿的颜色互相交错,在阳光下闪烁着艳丽的光泽,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造化竟有如此神奇美妙的杰作,这绝不是一般的画家用七彩笔所能描绘得出来的。
岂止是人类羡慕雄孔雀美丽的尾羽,就连这雄孔雀自身也因这美丽而陶醉,以至进一步养成了嫉妒的恶习。它虽然已经被人类驯养很久了,但只要是见到了有少男少女们穿着颜色鲜艳的服装在大街上行走,仍然禁不住妒火中烧,总要撵上去啄咬几口,才肯罢休。
早先,这只雄孔雀每逢在山里栖息的时候,总是要首先选择好一个能掩藏尾羽的地方,然后再来安置身体的其他部位。可是有一天,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雄孔雀因躲避不及,而淋湿了漂亮的尾羽,这使它好痛心呀。恰在此时,手持罗网捕鸟的人又来到了面前,而这只孔雀还在珍惜顾盼自己漂亮的尾羽,不肯展翅高飞逃离现场,于是只好落入了捕鸟人撒下的罗网。
雄孔雀有着美丽的长尾羽,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但它却对自己的这一优长之处珍爱得太过分了,其结果是反而招致了祸患。雄孔雀的下场警示人们:如果有谁对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将某个长处当包袱背起来,为其所累,这时好事就有可能变成坏事,引出本来不该发生的后果。

5.神童的不幸 ·手册名称:寓言故事大全
·所属著作:中国寓言
·故事名称:神童的不幸
·来源:网络

有个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个农人家庭。他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没有一个文化人。他长到5岁了,还从未见过纸墨笔砚是个什么模样。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着向家里人要纸墨笔砚,说想写诗。他父亲感到十分惊讶,马上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便写了4句诗,而且还给诗写了个题目。同乡的几个读书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来看,一致认为他写得不错。于是这件事很快传开了,知道的人不免个个称奇。
从此,方仲永家热闹起来,经常有人来家玩,有的当场出题要小仲永作诗。小仲永不论什么题目,他都能立刻成诗,而且内容深刻雅致,文采绚丽多姿,得到众人赞赏。
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传到了县里,引起了很大震动,人们都认为他是个神童。县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赏方仲永,连他父亲的地位也随着提高了不少。那些人对方仲永的父亲另眼相看,还经常拿钱帮助他。这样一来,方仲永的父亲便认为这是件有利可图的好事情,于是放弃了让方仲永上学读书的念头,而是每天带着方仲永轮流拜访县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机会表现方仲永的作诗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夸赞和奖励。
这样一来,神童渐渐才思不济,久而久之,由于只一味凭着一点“天才”而没有后天的再学习,方仲永终至每况愈下。到十二三岁时,作的诗比以前大为逊色,前来与他谈诗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岁时,他的才华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并无什么不同,人们都遗憾地摇着头,可惜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终于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可见,一个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后天的学习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识,到头来只会落在别人后面。 .........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3421.html?si=4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9:25

讳疾忌医
扁鹊(què)是古代一位名医。有一天,他去见蔡桓侯。他仔细端详了蔡桓侯的气色以后,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赶快治,容易治好。”蔡桓侯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用不着你来治!”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说:“这些当医生的,成天想给没病的人治病,好用这种办法来证明自己医术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着急地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可得抓紧治疗啊!”蔡桓侯把头一歪:“我根本就没有病!你走吧!”扁鹊走后,蔡桓侯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看了看蔡桓侯的气色,焦急地说:“大王,您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不能再耽误了!”蔡桓侯连连摇头:“见鬼,我哪来的什么病!”扁鹊走后,蔡桓侯更不高兴了。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去看望蔡桓侯。他只看了一眼,掉头就走了。蔡桓侯心里好生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您去看望大王,为什么掉头就走呢?”扁鹊说:“有病不怕,只要治疗及时,一般的病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怕只怕有病说没病,不肯接受治疗。病在皮肤里,可以用热敷;病在肌肉里,可以用针灸;病到肠胃里,可以吃汤药。但是,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病到这种程度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请求为大王治病了。”果然,五天以后,蔡桓侯的病就突然发作了。他打发人赶快去请扁鹊,但是扁鹊已经到别的国家去了。没过几天,蔡桓侯就病死了。

[提示]

有了病,一定要听从大夫的嘱咐,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缺点错误,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否则,一误再误,病情会越来越沉重,错误会越来越严重,以至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①,立有间②,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③,不治将恐深。”桓候曰:“寡人无疾④。”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⑤。”居十日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⑦。”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⑧。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⑨;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⑩;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11);在骨髓,司命之所属(12),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13)。”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14),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5)。——《韩非子》

[注释]

①扁鹊——战国时著名的医学家。

②有间——一会儿。

③疾——古时疾指小病,病指较重的病。腠(còu)理——原指人体皮肤的纹理。这里指皮肤。

④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⑤好(hào)——喜欢。

⑥居——表示相隔一段时间,过了。

⑦益——更加。

⑧还走——掉转身子就走。

⑨汤熨(yùn)——用热水敷烫皮肤。及——达到。

⑩针石——用来针灸的针。古时治病用石针。

(11)火齐——火煎的汤药。

(12)司命之所属——到了死神手中。司命,掌握人的生死命运的神。

(13)臣是以无请也——我所以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14)索——寻求。

(15)遂——就。

棘刺尖儿上雕猴子
燕王到处张贴榜文,征求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有个卫国人来应征,自称能在荆棘的尖刺上雕刻出活灵活现的猴子。燕王听说他有这样超群的技艺,高兴极了,立刻给他极其丰厚的待遇,供养在身边。过了几天,燕王想看看这位巧匠雕刻的艺术珍品。那个卫国人说:“国君要是想看的话,必须依我两个条件:一,半年之内不入后宫与后妃欢聚;二,不喝酒,不吃肉。然后选一个雨睛日出的天气,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中,才能看到我在棘刺尖儿上雕刻的猴子。”燕王一听这些条件,没法照办,只能继续用锦衣玉食把这个卫国人供养在内宫,却始终没有机会欣赏到他刻制的珍品。宫内有个铁匠听到了这件事,不禁暗暗发笑。他就对燕王说:“我是专门打制刀具的。谁都知道,再小的刻制品也要用刻刀才能雕削出来,所以,雕刻的东西一定要比刻刀的刀刃大。如果棘刺的尖儿细到容不下最小的刀刃,那就没法在上面雕刻。请国王检查一下那位工匠的刻刀,就可以知道他说的话是真是假了。”大王一听,如梦方醒,立即把那个卫国人找来,问道:“你在棘刺尖儿上雕刻猴子,用的是什么工具?”卫国人回答:“刻刀。”燕王说:“请把你的刻刀拿给我看看。”卫国人一听就慌了神,借口说到住处去取刻刀,溜出宫门逃跑了。

[提示]

牛皮、谎言,编得再巧妙,也经不住认真的考察、仔细的分析。根据这则寓言故事,人们常常把谎言称为“棘刺之说”。需要说明的是,应该把故事中卫国人吹的牛皮跟今天的微雕艺术区别开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的进步,人们可以凭借极细的刻刀和放大镜、显微镜在头发丝上雕刻。但在一、二千年前,人们的技艺还达不到这样高的水平。故事中那位铁匠的分析判断是根据当时的水平作出来的。

[原文]

燕王征巧术人①,卫人曰:“能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②,养之以五乘之奉③。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④,必半岁不入官⑤,不饮酒食肉,雨雾日出⑥,视之晏阴之间⑦,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⑧:“臣为削者也⑨,诸微物必以削削之⑩,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11),难以治棘刺之端(12)。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理之(13)?”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14)。”因逃。——《韩非子》

[注释]

①征——征求。

②说——同“悦”。

③五乘(shèng)之奉——外出时可以有五辆车的*,他的俸(fèng)禄就叫“五乘之奉。”乘,马车。奉,同“俸”。

④人主——旧指国君。

⑤宫——这里指后宫,后妃居住的地方。

⑥霁(jì)——雨止天晴。

⑦晏阴之间——半晴半阴。晏,天气清朗。

⑧台下——为国君服杂役的奴仆。冶者——铁匠。

⑨削——这里泛指刻刀。

⑩以削削之——用刻刀雕削。

(11)容——容纳。削锋——这里指刻刀的刀锋

(12)治——这里是刻削的意思。

(13)何以理之——用什么工具雕刻它。理,这里作雕刻讲。

(14)之——第一个之是动词,到,第二个之是代词,指刻刀。舍—— 客舍。

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出名的神箭手。只要他一拉弓,射兽兽倒,射鸟鸟落。飞卫是甘蝇的学生,由于勤学苦练,他的箭术超过了老师。有个人名叫纪昌,慕名来拜飞卫为师。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谈得上学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盯住一上一下快速移动的机件。两年以后,即便拿着针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一眨不眨了。纪昌高兴地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成绩。飞卫说:“光有这点本领还不行,还要练出一副好眼力。极小的东西你能看得很大,模糊的东西你能看得一清二楚。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学习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捉了一只虱子(虱,shī),用极细的牛尾巴毛拴住,挂在窗口。他天天朝着窗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瞧。十多天过去了,那只因干瘪而显得更加细小的虱子,在纪昌的眼睛里却慢慢地大了起来;练了三年以后,这只虱子在他眼睛里竟有车轮那么大。他再看看稍大一点的东西,简直都象一座座小山似的,又大又清楚。纪昌就拉弓搭箭,朝着虱子射去。那支利箭竟直穿虱子的中心,而细如发丝的牛尾巴毛却没有碰断。纪昌高兴极了,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新的成绩。飞卫连连点头,笑着说:“功夫不负苦心人,你学成功啦!”

[提示]

从纪昌学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学好基本功的极端重要性。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艺,都必须有顽强的毅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然后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不费力气的“窍门”“捷径”是没有的。我们阅读寓言故事,主要是从寓言说明的道理中接受启发和教育。对故事中描述的具体做法,不要随便模仿,比如象纪昌那样去锻炼眼力,弄得不好,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原文]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①。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②,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③,以目承牵挺④。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⑤。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⑥,视小如大,视微如著⑦,而后告我。” 昌以■悬虱于牖⑧,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⑨,浸大也⑩;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11),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12),朔蓬之■射之(13),贯虱之心(14),而悬不绝(15)。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16):“汝得之矣(17)。”——《列子》

[注释]

①觳(gòu)——把弓拉满。

②尔——人称代词,你。瞬(shùn)——眨眼。

③偃(yǎn)卧——仰面躺着。

④承——接。这里指用眼睛盯住。牵挺——旧式织布机下的脚踏板。用两根绳子连着机上的部件,用脚上下蹬踏,牵动织布机上的部件。

⑤锥末——锥子尖。倒眦(zì)——刺到眼眶子眼前。

⑥亚——其次。视——眼力,视力。

⑦微——不明显。著——显著,明显。

⑧■(máo)——牦(máo)牛尾,这里指牦牛尾巴毛。牖(yǒu)——窗户。

⑨旬——十日为一旬。

⑩浸(jìn)——逐渐。

(11)睹——看。

(12)燕角之弧(hú)——用燕国出产的牛角做装饰的弓。弧,弓。

(13)朔蓬之■(gǎn)——用北方出产的蓬草茎做的箭秆。朔,北方。■,小竹,可以做箭杆。这里指箭杆。

(14)贯——穿过。

(15)悬——这里指那根用来悬吊虱子的牛尾巴毛。绝——断。

(16)高蹈——跳起来。蹈,顿足,踏地。拊膺(fǔyīng)——拍着胸脯。拊,拍。膺,胸。

(17)汝——人称代词,你。

狡猾的蝙蝠
凤凰是百鸟之王。凤凰过生日,百鸟都来祝贺,唯独蝙蝠没有露面。凤凰把它召来训斥道:“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这样傲慢!”蝙蝠蹬着双脚说:“我长着兽脚,是走兽国的公民。你们飞禽国管得着我吗?”过了几天,麒麟做寿。麒麟是百兽之王。百兽都来拜寿,蝙蝠仍旧没有露面。麒麟把它召来训斥道:“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如此放肆!”蝙蝠拍拍翅膀说:“我长着双翅,是飞禽国的公民。你们走兽国管得太宽了吧!”有一天,凤凰和麒麟相会了,说到蝙蝠的事,才知道它在两边扯谎。凤凰和麒麟摇头叹息,不胜感慨:“现在的风气也太坏了。偏偏生出这样一些不禽不兽的家伙,真是拿它们没有办法!”

[提示]

人们现在还常常把两面派的人物作为蝙蝠。这些人见风使舵,左右逢源,不断改变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来投机钻营,谋取私利。但是,他们只能得逞于一时,总有一天会暴露出两面派的丑恶嘴脸,受到人们的唾弃。

[原文]

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①?”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②,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③?”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④,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徙,真个无奈他何!”——《笑府》

[注释]

①踞(jù)傲——骄傲自大。

②生诞——这里指诞辰。

③与(y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④恶薄——恶劣浅薄,指社会风气。

截竿进城
鲁国有个人扛着根又粗又长的毛竹进城。到了城门口,他把毛竹竖起来拿,被城门卡住了,他把毛竹横着拿,又被两边的城墙卡住了。他折腾了半天,累得气喘吁吁,还是进不了城。旁边有个老头儿边看边乐:“你可真是个大草包!脑袋瓜里就只有一根弦!我这一大把年纪,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你怎么不请教请教我呢?”卖毛竹的人连忙向他打躬作揖:“您老多指教吧!”老头儿捋(lǚ)着白胡子说:“这事儿简单。你把毛竹锯为两段, 不就进去了吗?”“毛竹锯断了就不顶用了。”“那总比你卡在城外强吧!”卖毛竹的人就借了把锯子,把毛竹锯断,拿进城去了。

[提示]

如果说卖毛竹的人愚蠢可笑的话,那么,那个喜欢摆老资格、教训人的白胡子老头儿更加蠢笨。有些“老资格”总是喜欢按老经验、老规矩办事,他们不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考虑极简单的、甚至是一般常识范围内的问题,结果,出了很多馊主意。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①,初坚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②,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③。

——《笑林》

[注释]

①执——拿。

②俄——一会儿。老父(fǔ)——对老年人的尊称。

③遂——于是。

金钩桂饵
鲁国有个人喜欢讲排场。钓鱼是他的一大嗜好。他用黄金做成鱼钩,上面还镶嵌着雪亮的银丝和碧绿的宝石作为装饰;他用翡翠鸟的羽毛捻成细线,用喷香的桂木作为鱼饵。他的钓鱼竿是最高级的,他钓鱼时选择的位置和摆出的姿势都很讲究,但是钓到的鱼却寥寥无几。

[提示]

做事情要讲究实效。片面追求形式只能取得相反的效果。这则寓言中那位用金钩桂饵钓鱼的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证。

[原文]

鲁人有好钓者①,以桂为饵②,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③,垂翡翠之纶④。其持竿处位则是⑤,然其得鱼不几矣⑥。——《阙子》

[注释]

①好(hào)爱好。

②桂——肉桂,树皮可做香料。这里指用桂皮制作的香料。饵(ěr)——引鱼上钩的食物。

③错以银碧——镶嵌雪亮的银丝和碧绿的宝石。错,镶嵌。碧,青白色的玉石。

④翡翠(fěicuì)——鸟名,有蓝色和绿色的羽毛。羽毛可做装饰品。纶(lún)——钓鱼用的丝线。

⑤处应——所处的位置。是——正确。

⑥不几——不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21:17

1.被同伴驱逐的蝙蝠

很久以前,鸟类和走兽,因为发生一点争执,就爆发了战争。并且,双方僵持,各不相让。

有一次,双方交战,鸟类战胜了。蝙蝠突然出现在鸟类的堡垒。“各位,恭禧啊!能将那些粗暴的走兽打败,真是英雄啊!我有翅膀又能飞,所以是鸟的伙伴!请大家多多指教!”

这时,鸟类非常需要新伙伴的加入,以增强实力。所以很欢迎蝙蝠的加入。

可使蝙蝠是个胆小鬼,等到战争开始,便秘不露面,躲在一旁观战。后来,当走兽战胜鸟类时,走兽们高声地唱着胜利的歌。蝙蝠却又突然出现在走兽的营区。“各位恭禧!把鸟类打败!实在太棒了!我是老鼠的同类,也是走兽!敬请大家多多指教!”

走兽们也很乐意的将蝙蝠纳入自己的同伴群中。

于是,每当走兽们胜利,蝙蝠就加入走兽。每当鸟类们打赢,却又成为鸟类们的伙伴。

最后战争结束了,走兽和鸟类言归和好,双方都知道了蝙蝠的行为。当蝙蝠再度出现在鸟类的世界时,鸟类很不客气的对他说:“你不是鸟类!”

被鸟类赶出来的蝙蝠只好来到走兽的世界,走兽们则说:“你不是走兽!”

并赶走了蝙蝠。

最后,蝙蝠只能在黑夜,偷偷的飞着。

2.疑病乱投医 ·手册名称:寓言故事大全
·所属著作:中国寓言
·故事名称:疑病乱投医
·来源:网络

有个人偶感风寒,咳嗽不止,他觉得浑身都不舒服,就去请医生看病。医生看了看他那个无精打采的样子,又摸了摸脉,说他是得了蛊(gu)病,如果不抓紧治疗恐怕会丢命。这个人一听吓坏了,连忙拿出许多金子,求医生一定要治好他的病。
这个医生给他开了治蛊病的药吃,说是这种药可以攻击他的肾脏和肠胃,又会炙烧他的身体和皮肤,因此,吃这种药必须注意禁美味佳肴,否则药物难以奏效。一个月过去了,这个人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了,除了咳嗽,还有内热外寒,百病发作。加上他一个月的禁食,营养不良,身体瘦弱疲惫,真的像一个患蛊病的人了。
无奈,他又请来另一个医生为他治病。这个医生检查了他的各种症状,诊断他患的是内热病,于是又给他寒药吃。这次,他又花去许多金子。
他吃过医生给他开的寒药,结果搞得他每天早晨呕吐,晚上腹泻,痛苦不堪。休谈禁食美味佳肴,这次连饭都不能吃了。他心里非常害怕,这样下去恐怕真的保不住命了。于是,他又反过来改服热药,谁知这样一来,他又出现全身浮肿,到*痈长疖生疮,搞得他头晕目眩,真个浑身是病,一天到晚叫苦不迭。
他又拿出钱财,第三次请来一个医生。这个医生见他满身是病,真不知从何医起,结果是越医病越重了。
后来,邻居的长辈们见他形容憔悴,病症奇特杂乱,于是开导他说:“这都是庸医害人、你胡乱吃药的结果。其实你本没什么大不了的病。人的生命,本以元气为主,再辅之以一日三餐正常的饮食。而你呢,天天吃这药喝那药,千百种药毒搅乱了你的体内正常秩序,结果既损害了你的身体,又阻断了饮食的营养供给,所以肯定会百病齐出。我看你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安定思想,首先休息好身体,再辞谢医生,放弃药物,恢复营养,多吃你喜爱的食物,这样,你的元气就会慢慢在体内恢复,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自然而然吃东西便觉有滋味了。一天三餐饭,便是最好的药,你不妨照我说的去做,保证有效。”
这个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按照老人所说的去做了,仅仅只一个月,果然身上的各种病症就消除了,身体又恢复了原样。
其实生活中往往就是这样,越疑心自己有这病那病,就越觉得果真有病,结果乱投医、瞎吃药,把个没病的身体搞得到处是病。处理问题也是一样,如不从实际出发,仅凭想当然就去东一鎯头西一棒子地瞎来一气,结果问题必然会越来越严重,事情越办越糟糕。

3.钱神自白 ·手册名称:寓言故事大全
·所属著作:中国寓言
·故事名称:钱神自白
·来源:网络

有一位尊神,脸色殷红,眼睛方正,圆圆的脸上刺了一些符号,站在大道中间,热气冲天却又夹着一些臭味。许多人围在他四周叩拜,祈求得十分诚恳恭敬,也有些人站在一旁观望叹息,既不以为然又舍不得离开。
“这是什么神呢?居然如此不可一世?你到底有哪些功绩?”有人发出了疑问。
神听到后,傲慢地摆开了:“说到我的功绩嘛,可说是恩泽四海,无可限量。如果不是我,天下会有许多人穷苦困顿,难以生存。达官显贵无不对我孜孜以求,得到以后目光灼灼。平民百姓个个对我恭顺有加,希望我垂怜于他们。官吏没有我就不会快乐,商人没有我就活得没意义,交游没有我就难以周旋,文章没有我就难以显达,气质没有我就难以高贵,亲戚没有我就难以亲近,家庭没有我就难以和睦,就连爱情和生命这些被人反复歌咏的主题如果失去了我,也难以持久。你说,普天之下,还有谁有我的功绩大呢?”
这时,一位不服气的年轻人站出来说话了:“可是,当初人类从洪荒中走出来时并没有你,千百年的捕鱼耕田也不见你的身影,历史的发展也没靠你。恰恰是你这个魔鬼出世以后,才搅得世道纷乱,人心不古,各种罪恶因你而加剧。庸人依你来判断轻重,小人以你来决定取舍,官人因你而作奸犯科。损人利己,尔虞我诈,敲诈勒索,弄虚作假,走私贩毒,巧取豪夺,行贿受贿,狂赌乱嫖,卖身求荣,草菅人命和醉生梦死等数不尽的社会弊端和人性丑恶,都离不开你的*和推波助澜。你制造争斗,亲近*,败坏人心,这些难道都是你所谓的功绩吗?你驱使天下数不尽的人,忙忙碌碌为你奔走,即使正直纯朴之人也很容易受你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变得自私和可憎。你说,你功在哪里?绩在何方?”
气度不凡的这尊神沉吟了一会说道:“血气方刚和稚气可爱的小子,你发表的这一通演说实在是正确极了,但这恰恰不仅是我的神通广大之处,而且也是历史发展的必要过程,同时也是人们自身所固有的一种本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我仍然会大受欢迎,是不可缺少的偶像和原动力。不信,你走着瞧。”说完,这尊神仰天大笑,举目顾盼,挥手告别。数不清的人们簇拥着这位天皇巨星般的神浩荡而去,这时,大家看到在这尊神的背后刻着一个“钱”字。
这则寓言深刻地说明了:钱的确很有神力,但弄不好也有其巨大的危害性。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反对腐朽的“拜金主义”,让钱回到“实现商品交换价值”的本位上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孔雀惜尾 ·手册名称:寓言故事大全
·所属著作:中国寓言
·故事名称:孔雀惜尾
·来源:网络

有一只雄孔雀的长尾巴真是漂亮极了,金黄和翠绿的颜色互相交错,在阳光下闪烁着艳丽的光泽,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造化竟有如此神奇美妙的杰作,这绝不是一般的画家用七彩笔所能描绘得出来的。
岂止是人类羡慕雄孔雀美丽的尾羽,就连这雄孔雀自身也因这美丽而陶醉,以至进一步养成了嫉妒的恶习。它虽然已经被人类驯养很久了,但只要是见到了有少男少女们穿着颜色鲜艳的服装在大街上行走,仍然禁不住妒火中烧,总要撵上去啄咬几口,才肯罢休。
早先,这只雄孔雀每逢在山里栖息的时候,总是要首先选择好一个能掩藏尾羽的地方,然后再来安置身体的其他部位。可是有一天,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雄孔雀因躲避不及,而淋湿了漂亮的尾羽,这使它好痛心呀。恰在此时,手持罗网捕鸟的人又来到了面前,而这只孔雀还在珍惜顾盼自己漂亮的尾羽,不肯展翅高飞逃离现场,于是只好落入了捕鸟人撒下的罗网。
雄孔雀有着美丽的长尾羽,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但它却对自己的这一优长之处珍爱得太过分了,其结果是反而招致了祸患。雄孔雀的下场警示人们:如果有谁对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将某个长处当包袱背起来,为其所累,这时好事就有可能变成坏事,引出本来不该发生的后果。

5.神童的不幸 ·手册名称:寓言故事大全
·所属著作:中国寓言
·故事名称:神童的不幸
·来源:网络

有个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个农人家庭。他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没有一个文化人。他长到5岁了,还从未见过纸墨笔砚是个什么模样。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着向家里人要纸墨笔砚,说想写诗。他父亲感到十分惊讶,马上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便写了4句诗,而且还给诗写了个题目。同乡的几个读书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来看,一致认为他写得不错。于是这件事很快传开了,知道的人不免个个称奇。
从此,方仲永家热闹起来,经常有人来家玩,有的当场出题要小仲永作诗。小仲永不论什么题目,他都能立刻成诗,而且内容深刻雅致,文采绚丽多姿,得到众人赞赏。
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传到了县里,引起了很大震动,人们都认为他是个神童。县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赏方仲永,连他父亲的地位也随着提高了不少。那些人对方仲永的父亲另眼相看,还经常拿钱帮助他。这样一来,方仲永的父亲便认为这是件有利可图的好事情,于是放弃了让方仲永上学读书的念头,而是每天带着方仲永轮流拜访县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机会表现方仲永的作诗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夸赞和奖励。
这样一来,神童渐渐才思不济,久而久之,由于只一味凭着一点“天才”而没有后天的再学习,方仲永终至每况愈下。到十二三岁时,作的诗比以前大为逊色,前来与他谈诗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岁时,他的才华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并无什么不同,人们都遗憾地摇着头,可惜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终于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可见,一个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后天的学习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识,到头来只会落在别人后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23:41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657779.html?si=3&wtp=wk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