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3:1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15:1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飘流他乡的游子已经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载着归客的行舟也开始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北固山是扬子江的中段,早起的诗人举目东望,只见江天一色,一轮红日从东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回眸西探,却见西边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一夜之间已是中分二年,早上升起的海日预示着新的一年正在开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悄悄渡江北上走进了旧年。“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发出一个美好的想法: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他(她)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
如果说颌联是从景物入手,以形式之美引发颈联;那么就可说颈联是从天人感应拓展,以胸怀之美照应颌联。王湾之后的当朝宰相张说,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写在办公的政事厅上,让人们好好学习,意义恐怕就不是单纯的艺术性问题了,张宰相更看重的是此诗道出的人生气度和胸怀。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780年到805年。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乳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我们现在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试想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的几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她那惊人的美艳?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不成?其实不论何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知道这样的名句吗:“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我们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著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沈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於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麼高明了。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绝对正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15:11
观书有感
开放分类: 诗词、诗人、婺源、观书有感
目录
• 诗文
• 注释
• 出处
• 赏析
• 介绍
• 句解
诗文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第二首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鉴 : 镜子。
徘徊:此处指来回闪动。
渠 :此处指方塘。
出处
中华诗词-南宋-朱熹
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活水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
(其二)这也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诗中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做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介绍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 进士,任同字主簿。淳熙时,曾知南康军,提举浙东茶监公事,光宗时,知漳 州,入为秘阁修撰。宁宗初,官焕章阁待制。后被人攻击为伪学,落职致仕。 所著《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今存。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 父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境,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哪得,怎么会。如许:这样。 ④蒙冲:战船。一毛轻: 轻如一根羽毛。
【品评】 有人以为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所以只宜于写景抒情而不宜于说理。这有 几分道理,但不能绝对化。因为理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从而使得它 与景和情同样富于吸引力。同时,理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往往就是非常引人入 胜的。(枚乘《七发》正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古今诗作中并不缺乏成功的 哲理诗。 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 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 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 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 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句无束,自由自 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已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 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句解
半亩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鉴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
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问渠〔渠:它,指水塘。〕那〔那:同“哪”,怎么。〕得清如许〔如许:如此,这样。〕,
为〔为:因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观书有感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15:12
《天净沙·秋思》赏析
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历来被人们推为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几百年来,它以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艺术魅力而脍炙人口,久诵不衰。
马致远少年时曾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在初期执行着民族高压*,因而一直未能得志。可以说,作者一生几乎都过着一种漂泊无定的羁旅生活,他终生也因之被注定为郁郁不志,困窘潦倒的一生。
法朗士断言:“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对这一断言是否过于绝对我们姑且不论,但用来观照这首小令却是非常恰切的。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在马致远这些失意文人的眼中,本来就是一些易于让人愁思一触即发的秋色,加之时值黄昏,天涯孤客行在旅途,不能不由眼前这种满目清瑟之景想到他一生仕途的失意和漂泊羁旅的愁苦而在心头蔓上愁思万缕,进而结晶出这样一首蕴藉着游子绵绵不绝的愁绪,且格调苍凉、笼罩着愁云惨雾的《天净沙·秋思》也就不足为怪了。可以说,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生活真实而又生动的写照。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马致远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15:12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却,不敢问来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15:13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飘流他乡的游子已经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载着归客的行舟也开始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北固山是扬子江的中段,早起的诗人举目东望,只见江天一色,一轮红日从东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回眸西探,却见西边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一夜之间已是中分二年,早上升起的海日预示着新的一年正在开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悄悄渡江北上走进了旧年。“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发出一个美好的想法: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他(她)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
如果说颌联是从景物入手,以形式之美引发颈联;那么就可说颈联是从天人感应拓展,以胸怀之美照应颌联。王湾之后的当朝宰相张说,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写在办公的政事厅上,让人们好好学习,意义恐怕就不是单纯的艺术性问题了,张宰相更看重的是此诗道出的人生气度和胸怀。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780年到805年。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乳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我们现在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试想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的几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她那惊人的美艳?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不成?其实不论何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知道这样的名句吗:“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我们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著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沈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於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麼高明了。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