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几个汉字结构类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3:28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8 16:06

七个: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镶嵌结构

所有汉字的部件组合都可以归类到上述的某一形体结构。也有人将上下结构中形如“品、晶、森”的汉字的结构称为“品字结构”;把形如“㗊、𠈌、燚”的汉字结构称为“田字形结构”。

扩展资料

笔画确定依据

是《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拟定的标准。

最早*汉字的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基本笔画根据王羲之“永”字八法而来,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

基本笔画

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变形笔画

基本笔画处在不同位置上或不同笔画组合时候所变化了的笔画。

变形笔画的变形规则主要有四条:

(1)长短变形,“刈”;

(2)直弯变形,“月”;

(3)带钩变形,“小”;

(4)方向变形,“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8 16:07

古代汉语中几个汉字结构类型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镶嵌结构

所有汉字的部件组合都可以归类到上述的某一形体结构。也有人将上下结构中形如“品、晶、森”的汉字的结构称为“品字结构”;把形如“㗊、𠈌、燚”的汉字结构称为“田字形结构”。



汉字的结构规律

1、形、音、义相结合,构成了汉字的统一体,这是汉字构成规律之一,而其中形义之间的联系,乃是汉字突出的构成特点。

这一构成规律是汉字区别于拼音文字的主要特点。在拼音文字中,字形只表示读音,不表示字义,字形和字义没有联系。

2、汉字是以义为核心,形音义三者的有机结合体。

字义与字形、字音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字义是汉字内在的精神核心,字形和字音是汉字的存在方式,是字义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字形和字音为字义服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8 16:07

第一个采用部首作为汉字分类的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将小篆的汉字分类在540个部首里,并将这些汉字的造字原理归类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的原理加以说明。
《说文解字》的部首分类最大原则是部首必须对此汉字之结构有所意义,因此,「杀」与「放」等形声字也被订定成部首。
另外,「一」到「十」的数字、「甲」到「癸」的天干、「子」到「亥」的地支都被选择作为部首。
虽然部首排列法强调部首应与文字有所关联,但又受到阴阳五行理念的影响,以「一」部开始,并以地支末尾的「亥」部结束,故作为分类方式,并不容易查询到自己想要查的文字。
之后、许多字书模仿《说文解字》,以部首来分类汉字。如《玉篇》(542部首)、《类篇》(540部首)等,这些字书采用的字体已经是楷书,内容也不是解说文字的来源,而是说明字义为主。但使用的部首几乎与《说文解字》相同,不易检索的缺点仍在。
在中国,长时间由于为了容易检字,相较于采用部首别的方式整理汉字,采用韵目排列汉字的字书更风行。这样分类有助于填诗、检字方便。例如宋代时也有人出版了改以韵目顺序排列的说文解字。
接著,辽代的僧侣行均之《龙龛手鉴》(242部首)、金代的韩孝彦、韩道昭的《五音篇海》(444部首)等字书,开始尝试调整部首数量,追求更高的检字方便性。
尤其《五音篇海》中,首度将同一部首内的汉字(部分)采用笔画数排列。但这些字书的部首本身仍不是采用笔画数排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8 16:08

象形:易,能,井,豆
指事:朱
会意:冠,贼,突,祭,立,益,涉,及,臭,受
形声:唐,急,荆,更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